第130節
“饒命——”那名幽州兵卒嘴里發出凄厲的慘叫,卻沒勇氣轉身迎戰,只是本能地用手捂住自己的腦袋。 下一個瞬間,他的四根手指飛上了夜空。郭信將鋼刀壓在他的頭頂上,瞪圓猩紅色的眼睛,面目好似兇神惡煞,“你家軍主呢?你家軍主在哪里?說出來,饒你不死!” “馬將軍,馬將軍就在前面!穿著柳葉甲的就是!饒,饒命!”手指被齊根切斷的幽州兵疼得面孔扭做一團,卻不敢哭。左手握著光禿禿的右手掌,結結巴巴地匯報。 “滾!”郭信一腳將此人踹下山坡,隨即繼續沿著山路緊追不舍。敵軍的主將姓馬,是原后晉青州刺史,現今遼國新貴馬胤卿之子。父子兩個,都對遼國一統天下的“霸業”,極為熱心。若是能將此人生擒活捉,再逼著他到汴梁出任一份閑職,則不光對其父親馬胤卿,對全體效忠于遼國漢臣,都會造成巨大的打擊。 所以,盡管跑得兩腿已經發酸,盡管左右胸腔內都好像著了大火,郭信卻始終沒有停住腳步。再堅持一下,有可能就追上了。為山九仞,不能功虧一簣!敵軍已經草木皆兵,根本沒有勇氣還擊。敵軍已經筋疲力竭,想要還擊也舉不起兵器。而他需要做的,只是咬著牙再沿著山路追上一段,便可以為此戰贏得一個完美的結局。 “郭都頭,郭都頭,等等,等等我們!”四名李家寨的鄉勇,氣喘吁吁地趕上。跟在郭信身后,朝著沿途遇到的潰兵亂砍。那些潰兵們,則都好像掉了魂兒一般,分明人數足足是他們的五倍,分明舉起刀來就可以將他們亂刃分尸。然而,卻沒有任何一個潰兵敢于反抗,只是用手抱著各自的腦袋,躲閃求饒,宛若一群待宰的羔羊。 “姓馬的就在前邊,活捉了他,功勞咱們兄弟幾個平分!”郭信猛地回頭喊了一句,隨即兩腿繼續加速。 “嗯!”“是!”“繼,繼續!”“聽您的!”鄉勇們連續答應,呼吸聲沉重得宛若鐵匠鋪子里的風囊。整整一個都的弟兄,到現在還能堅持跟在郭信身后的,就剩下他們四個了。其余的人要么在追殺潰兵時累垮,要么迷失在漫天飛雪里。 “姓馬的在哪兒?出來受死!”郭信嘴里忽然發出一聲咆哮,舉起鋼刀,砍碎面前的夜幕。夜幕后,一名十將打扮的幽州軍官被劈飛,尸體順著山坡滾得不知去向。另一名幽州軍官側著身體招架,手里鋼刀舞得呼呼作響。郭信一刀晃花對方的眼睛,抬起腳,將此人直接踢下了路邊的深谷。 “只殺姓馬的,其余人不要找死!”四名鄉勇學著郭信的模樣,刀砍腳踹,將突然被發現的潰兵,一個接一個砍到,驅逐。耳畔忽然一靜,他們和郭信都陷入了黑暗當中,再也聽不到任何哭喊和哀嚎。前后兩個方向潰兵都逃得干干凈凈,只有來自北方的寒風,刮過山坡上的枯樹,發出一陣陣虎嘯龍吟。 “誰手里還有引火之物!趕緊照個亮!”郭信被突然出現的寂靜,嚇得微微一愣。扭過頭,朝著四名鄉勇命令。 “沒,沒有!”鄉勇們彎下腰,用鋼刀支撐住身體,一邊喘息,一邊低聲回應?!盎?,火在弓箭手身上。弓箭手,弓箭手都沒,都沒跟上來?!?/br> “其他人呢!”郭信又是微微一愣,這才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徹底跟大隊人馬失去了聯系。盡管如此,他依舊不愿意半途而廢。咬了咬牙,沉聲吩咐,“從尸體身上搜搜,這幾個都是當官的,可能身上有引火之物。姓馬的估計離這兒也不遠了,只要照亮了路,咱們就可以繼續追擊!” “追,追擊!”四名鄉勇喘息著點頭,然后蹲下身,在尸體的衣服下用手摸索。不一會兒,有人舉起個火折子,欣喜地大叫,“找到了,找到了。郭將軍,我找到了?!?/br> “給我!”郭信快步走過去,接過火折子。隨即又蹲身從尸體上剝下一件皮裘,先用皮裘擋住風,將火折子吹燃。隨即,又將皮裘直接給點成了一個大火把。 “跟著我做!”他又低低的吩咐了一句,隨即,從尸體上扒下另外一件衣服包住一塊石頭,點燃,然后單手將衣服甩了個圈子,“嘿”地一聲,朝著前方的山路擲了出去。 “呼——”包裹著石塊的衣服,宛若鏈球般飛上天空,飛出三十余步,然后呼嘯著落地。照亮沿途的山路,照亮躲在山路邊的十幾張毫無血色的面孔。 “姓馬的,哪里走!”郭信喜出望外,大吼一聲,左手從地上拎起燃燒著的皮裘,右手持刀,沿著山路向下猛撲。被火光照亮的那十幾張面孔不敢迎戰,撒開腿,亡命奔逃。 “站住,站住,姓馬的,有種就別逃!”四名鄉勇也是又驚又喜,雙腿突然就又充滿了力氣。拎起鋼刀,緊緊跟在郭信身后。一邊跑,一邊還不忘了點燃剛剛從尸體上剝下來的衣服,將臨近一小段雪野照得亮如白晝。 幾個家將模樣的人,忽然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用橫刀封住去路。郭信揮刀將其中一人砍死,又用手里的皮裘,將另外一人燒得滿臉漆黑。四名鄉勇揮舞著橫刀和火把殺至,將其余幾名擋路者屠戮殆盡。 前方又是一空,沒有潰兵敢再停下來斷后。郭信帶著四名鄉勇追上去,宛若下山的猛虎。 他看到了俘虜口中的馬都指揮使,是一名身子骨強健,但內心卻比十六歲女娃娃還要孱弱的家伙。已經被逼到這個地步,居然還不肯自己走路,還要假裝暈倒被家將背著逃遁。他看到馬都指揮使的幕僚、親衛,還有其他幾名幽州軍指揮使,一個跑得口吐白沫,滿臉絕望。 “站住,投降者免死!”郭信腳下突然一滑,差點摔成滾地葫蘆。然而他所發出的斷喝,卻絲毫沒有停頓,并且聲若驚雷。兩名幽州軍指揮使被“雷聲”震得晃了晃,踉蹌著停下了腳步。一名幕僚猛地抽出寶劍,橫在了他自己脖頸上。關鍵時刻,“暈倒”在家將背上馬延煦終于恢復了清醒,猛地跳了下來,手持單刀,咆哮著反撲,“老子跟你拼了,啊——” “老子跟你拼了,啊——”七八名親兵也回過頭,踉蹌著撲向郭信。握著刀的胳膊,哆嗦得如風中枯枝。 這種級別垂死掙扎,對郭信構不成任何威脅。雖然郭信本人和四名鄉勇,也已經筋疲力竭。迅速來了個野馬分鬃,郭信將兩名連刀都沒力氣舉穩的馬家親兵,砍倒在地。然后又是一記神龍擺尾,從背后砍斷了第三名垂死掙扎者的脖頸。 第四名馬家親兵仍不肯放棄,雙手抱著一把鋼刀合身撲了過來。郭信迅速側身,讓開刀鋒。手中橫刀順勢反撩,“噗”地一聲,將此人的手腕,胸甲、小腹一并切做兩段。 “活捉姓馬的!”四名鄉勇結伴殺上,將其余馬氏親兵攔住,砍得血rou橫飛。都頭郭信終于騰出手,提到直奔馬延煦本人。 后者哭喊著揮刀亂剁,憑借還算充沛的體力,不給郭信靠近自己的機會。郭信揮刀左右砍了兩下,身體一矮,右腿迅速橫掃。 “??!”馬延煦慘叫一聲,斷了線的風箏般被掃飛到四尺開外?!巴督挡粴?!”郭信大吼一聲,提刀追上。兩名馬氏親兵舍了對手,舍命前來阻攔,被他一刀一個,劈得倒飛出去,血流滿地。 “救命——!”馬延煦大叫著,手腳并用,向遠方爬走。郭信踢開前來擋路的一名幽州幕僚,緊追不舍。只要揮刀下剁,他就能將馬延煦當場斬殺。然而,心里卻存了活捉此人的念頭,令后者總是能在最關鍵時刻逃脫他的控制。 連續數次沒有將馬延煦拿下,郭信終于失去了耐性,舉起鋼刀,大聲威脅:“再不投降,老子就剁了你!” “呼——!”一道烏光,忽然從夜幕中射了出來,直奔他的胸口。郭信揮刀猛磕,“當啷”,火星飛濺,烏光歪了歪,在左肩窩處激起一串紅煙。 “嗖嗖嗖——”數十支狼牙箭凌空飛至,落于馬延煦身后,組成一道冰冷的柵欄。 “無,無恥——”郭信手捂肩膀,鮮血順著指頭縫隙淋漓而下。艱難地抬起頭,他看見,一伙身穿皮裘的幽州兵鬼魅般沖遠處沖了過來,當先一員武將身高八尺,銀甲白袍,手中長槍遙遙指向自己的胸口。 “休得猖狂,韓某前來領教你的厲害!”銀甲將軍大叫著,沖上前,護住馬延煦。身后三十余名親兵蜂涌而至,沿山路兩側夾住郭信和四名撤退不及的鄉勇,狼牙箭在弓臂上寒光閃爍。 “投降,投降不殺!”韓倬從地上爬起來,帶著滿臉的鼻涕眼淚,大喊大叫。 “休想!唯死而已!”郭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提議,單手持刀,與四名鄉勇背靠背站成了一團。 敵人的援軍來了,看樣子規模還不會太小。而自己那邊,卻不知道是否結束了戰斗?是否還有余力,面對新來的這群虎狼? 如今之際,只有死戰,才能給弟兄們多爭取一些時間。只有死戰,才有可能讓后續跟上來的袍澤,及時發現險情,并且將消息傳到鄭子明耳朵里。肩窩處的刺痛一陣陣傳來,郭信的身體疼得戰栗,頭腦,卻無比的清醒。咬著牙舉起刀,他向著敵將發出挑戰,“來將通名,郭信刀下不死無名之鬼!” “那就讓你死個明白!”白袍敵將笑了笑,嘴角上翹,滿臉驕傲,“大遼推忠契運宣力功臣,尚書左仆射韓知古之子,燕京統軍使韓匡美,奉命前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郭信撇了撇嘴,狂笑著打斷?!罢f了這么長一大串,不過是契丹人養的一條走狗而已!”鮮血順著肩膀上的箭桿淋漓而下,轉眼將半邊身子染了個通紅。 “你找死!”韓匡美氣得臉色鐵青,揮舞長槍,分心便刺。郭信有傷在身,氣力又早已用盡,只格擋了兩下,手中橫刀便被磕飛。眼看著對方第三搶又朝自己刺了過來,“啊——”他大叫一聲,閉目等死。 “當啷!”一聲巨響,將他震得眼前發黑,貼著自家兄弟軟軟栽倒。 韓匡美志在必得的一槍,被半空中飛來的枯樹桿砸歪,冰渣和木屑到處飛濺。沒等他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數十塊帶著冰雪的石頭又劈頭蓋臉砸下,將包圍在山路兩側的幽州生力軍,砸得東倒西歪。 “賊子卑鄙!”猝不及防,韓匡美也接連挨了兩石頭,一邊舞動長槍護住自己的臉部和胸口,一邊快步后退。 山坡上,五十幾道身影呼嘯而下,一邊用結滿了冰雪的飛石和枯樹枝繼續襲擊幽州軍,一邊在郭信等人身前,組成了一道高墻。 狂風卷著雪花,在人墻前飛舞。 “卑鄙莫過于為虎作倀,殘害自己的同族!”無盡飛雪中,鄭子明手持鋼鞭,正對韓匡美,宛若一尊從天而降的殺神。 第十章 狂風(一) 此時薊州韓氏崛起時間不長,族中子弟剛剛開始跟耶律氏聯姻,暫且還無法以純血的契丹人自居。因此韓匡美聽到鄭子明的話,頓時羞得面紅耳赤。扯開嗓子高喊了一聲“賊子竟敢辱我!”,擰槍便刺。 “當啷!”鄭子明揮鞭上撩,將長槍砸歪到一旁。隨即輪臂上步,泰山壓頂?!叭吮叵茸匀?,然后才會被他人所辱!” “當啷!”又是一聲巨響,韓匡美搶在鋼鞭砸中自己之前,撤槍格擋了一下,堪堪擋住了鋼鞭下落之勢。雙臂卻被震得又酸又麻,兩條腿不由自主地快速后退,“蹬蹬蹬,蹬蹬蹬,蹬蹬……” “保護將軍!”周圍的韓氏親兵大叫著一擁而上,擋住鄭子明,避免他乘勝追擊。跟著鄭子明一道殺過來的鄉勇見狀,嘴里也齊齊發出一聲大喝,沖上前,與韓氏親兵戰做一團。 雙方在狹窄濕滑的山路上你來我往,各不相讓,轉眼間,彼此就又都有七八個人倒地。還沒等他們分出高下,周圍的景色忽然一黑,卻是那幾件被點燃的衣服已經燒到了盡頭,再也無法提供任何光亮。 “弟兄們,向我靠攏!”鄭子明揮鞭將一個幽州兵砸倒,雙腿大步后退,同時扯開嗓子高聲叫喊。他膂力過人,兵器沉重,黑暗環境下最容易造成誤傷。所以只能先行退避,以免傷及自家袍澤。 “弟兄們,聽我的命令,后退,跟著我的聲音后退!”十步遠的夜幕中,韓匡美的聲音也緊跟著響起,倉促之間所做出的選擇,與鄭子明別無二致。 雙方的兵卒放棄敵我難分的混戰,大步朝各自主將身邊靠攏。一眨眼功夫,彼此之間就脫離了接觸?!斑?!”“咔!”兩聲燧石敲擊聲響起,不約而同。鄭子明一手持鞭,一手高舉火折子,舉目搜尋,恰看見韓匡美移動過來的雙眼。 “我乃大遼推忠契運宣力功臣,尚書左仆射韓知古之子,燕京統軍使韓匡美,敢問對面將軍尊姓大名!”韓匡美迅速將火折子塞給身邊親信,雙手搭在一起,主動向鄭子明行禮。 經歷剛才一場短暫的搏殺,他心中的傲慢之意盡去。代之的,則是對敵手的幾分惺惺相惜。 鄭子明打了半宿的仗,又冒著風雪跑了七八里山路來救援郭信,此刻早就成了強弩之末。見對手不立刻重新發起攻擊,心中頓時一松。趕緊裝出一幅好整以暇模樣,將火折子交給身邊的鄉勇,笑著拱手還禮:“免貴,姓鄭,名恩,字子明。蒙父老鄉親們不棄,在此地結寨防賊!” “你就是鄭子明?”韓匡美悚然動容,皺著眉頭上下打量對方,仿佛唯恐認錯了人一般。 “正是!”鄭子明笑著回應。一邊趁機調整呼吸,恢復體力,一邊仔細端詳對面的敵將。只見此人身體挺拔,面孔白凈,眉宇間,竟依稀與韓晶有三分相似。再聯想到此人先前所通報的名姓,韓匡美,頓時,有股無名業火,就涌上了心頭。 是韓匡嗣的弟弟,血緣關系極近的弟弟,有可能是一奶同胞。去年,韓匡嗣為了討好契丹人親手殺了他自己的女兒韓晶,今年,他的弟弟又為了討好契丹人,親自帶兵攻入了中原! “你的身世我知道!”見鄭子明看向自己的目光忽然變得極其冰冷,韓匡美被嚇了一跳,趕緊將身體朝親衛背后縮了縮,同時悄悄握緊了手中長槍,“以你的血脈和本事,又何必寄人籬下,做一個五品小吏?” 他今天打著去馬延煦的大營里,給自家侄兒撐腰的想法,連夜入山。身邊只帶了一個營頭的弟兄,并且在路上也走散了大半兒。而經過剛才的交手,他又發現鄭子明的本事與他不相上下,身邊的鄉勇也遠非他所想象中的尋常農夫。所以,能不馬上跟對方拼命,還是不拼為妙。 誰料這句包含著毒藥的挑撥之詞,卻根本沒收到預期的效果。鄭子明好像想都懶得多想,立刻搖搖頭,冷笑著回應,“鄭某聽說,人不是牲口,不需要名種名血。至于做什么官兒,幾品幾級,鄭某卻未曾放在心上。倒是你,以你們父子兄弟的本事,豈不更是可惜?” 正所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鄭子明身邊的鄉勇人數比對方多,卻都是廝殺了大半夜的疲兵。真要拼起命來,他自己也許能先殺掉韓匡美之后再血戰得脫,麾下弟兄們,恐怕至少得葬送掉一大半兒。所以對方既然想先打一場“嘴仗”,他當然樂得奉陪。 “有什么可惜的?韓某是燕京統軍使,家父生前乃是尚書左仆射,家兄已經做到了南院樞密使,其他幾個兄弟在遼國也都官居顯職!”果然,韓匡美被他冷笑搖頭的模樣,勾得心頭再度火起,瞪圓了眼睛,大聲強調。 “大好男兒,卻甘為異族鷹犬?豈不可惜?”鄭子明冷笑,緩緩舉起了手中鋼鞭。 “哈哈哈哈哈……”郭信手捂肩膀,笑得滿臉是淚。眾鄉勇雖然只聽了個似懂非懂,卻也知道自家鄭將軍占了上風,立刻也學著郭信的模樣,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剎那間,哄笑聲竟然壓住了夜風,在群山之間來回激蕩。 “賊子,敢侮辱我家將軍!”韓匡美身邊的親信被笑得惱羞成怒,彎弓搭箭,試圖射死鄭子明滅口。鄭子明身邊的鄉勇們,立刻毫不猶豫地用弓箭還以顏色。雙方在極近的距離上引弓互射,轉瞬就又都倒下了十幾個。其余的人一邊努力用兵器護住自家要害,一邊不停后退,將彼此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不約而同,兩邊都熄滅了手里的火折子,令對方的羽箭無法瞄準兒。隨即,這段山路徹底陷入黑暗。當天空的羽箭慢慢稀落,火折子又被雙方相繼打燃。鄭子明手持鋼鞭,橫眉怒目。四十幾步外,韓匡美的胸脯上下起伏,卻再也沒有勇氣發動進攻。 旗鼓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這是他又付出了手下十幾條性命之后,終于徹底認清的現實。不過,無所謂,大遼國的兵馬已經正式南下,光是跟在他身后,歸他調遣的,就有整整兩個軍,二十幾個營頭。今晚忍得一時之氣,明日太陽出來,定要讓對方加倍償還。 想到這兒,韓匡美強壓心中怒火,冷笑著道:“鄭將軍不愧為帝王之后,不但身手了得,嘴上的功夫也甚了得。只希望你麾下的兵馬,也跟你一樣有本事?!?/br> “過獎,過獎。弟兄們的本事都跟我差不多,干別的事情未必是材料,殺幾個強盜,卻恰恰夠用!”鄭子明眉頭微微上挑,大聲回應。 “我大遼此番南下,盡起四十萬大軍!據我所知,漢國內亂未平,幾支可用之兵,如今都被絆在河中那邊?!表n匡美被堵得心中難受,咬了咬呀,干脆直接擺出自家兵力做威脅。 “燕趙舊地,自古多慷慨男兒?!编嵶用骺戳怂谎?,淡然回應。仿佛身后果真站著千軍萬馬。 第十章 狂風(二) “不過是一群平頭黔首,人數再多又能如何?”韓匡美聽得心中一緊,卻強做鎮定地大聲冷笑。 “這話,等你與耶律德光重逢之時,何不親自問他?”鄭子明聳了聳肩,笑著給出答案。 四十萬大軍乃為虛數,任何一場戰爭如果需要出動四十萬大軍的話,光是糧草供應,就可以把出兵方活活拖垮。此番南侵,遼軍號稱四十萬,真正出動的,頂多是七、八萬人,并且里邊還有近一半兒為輔兵和雜兵,戰斗力跟正兵不可同日而語。 但燕趙舊地,“平頭黔首”的數量,卻要以百萬計。上一次遼軍顛覆大晉之后,之所以匆匆撤兵,便是因為遭到了“平頭黔首”們的群起反抗。特別是在河北,檀州義軍在王瓊的帶領下,幾度切斷遼軍的退路。令當時的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徹底失去了統治中原的信心,以避暑為名,倉惶北退。沒等回到幽州,就郁郁而終。(注1) 臨死之前,耶律德國總結自己失敗的教訓,親口承認,他犯下了無法挽回的三個大錯,第一,放任官員搜刮百姓錢財;第二,縱容契丹士兵打草谷;第三,沒有早點遣返投降的節度使去治理各鎮。 而這三大錯所導致的后果,卻只有一個。民心盡失,反抗之火燒遍原野。 作為遼國皇帝的鷹犬,韓匡美在上次南侵之戰中,也曾在耶律德光鞍前馬后效力。對倉惶后撤之時那種喪家之犬般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因此,聽鄭子明要他到地下去向死去的耶律德光請教,頓時又被刺激得七竅生煙,把手中長槍一擺,大聲叫囂:“你,你休逞口舌之利!令尊可是仍然被囚在營州,他,他當初和你一樣,把話說得擲地有聲!到頭來,卻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這就有些不要臉了,與他一直試圖維持的偏偏佳公子形象判若兩人。鄭子明聞聽,卻依然滿臉平靜,“家父去年,已經托人帶回傳位詔書,禪位與劉氏。寧死,也不肯為虎作倀。鄭某不管是不是他親生,都以他為榮。而你,呵呵,千年之后,不知道韓氏子孫,還有沒有勇氣,提起其祖先此刻所為?” “你,你,老子跟你拼了!有種出來斗將!”韓匡美再也忍受不住,將長槍一擺,就要跟鄭子明拼個你死我活。 “正如某所愿!”鄭子明微微冷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鋼鞭。 這下,韓匡美連后退的余地都沒有了,只能咆哮著向前猛沖。參軍韓倬在旁邊,一直偷偷觀察著敵我雙方的一舉一動。發現事情不妙,趕緊追出去,雙手死死抱住了韓匡美的后腰?!皩④?,切莫中了別人的激將法!” “將軍,將軍乃國之干城,豈能將自己等同于一介村夫?且讓他口頭占些便宜,等大軍一至,定將李家寨碾成齏粉!”剛剛緩過一口氣來的馬延煦,也撲上前,死死扯住了韓匡美的一條胳膊。 其他幕僚和親兵見狀,如何還不知道該怎么做?也紛紛硬著頭皮向前涌了數步,將韓匡美緊緊保護在身后。手中的角弓,卻始終沒有敢再向對面射出一箭! 姓鄭的膂力奇大,殺人經驗豐富,自身又悍不畏死。無論誰跟他單挑,都很難占到便宜。更何況韓將軍乃是統帥著上萬大軍的名將,而姓鄭的,如果不將姓氏改回“石”的話,就是一個村夫! 美玉不能拿來砸石頭,梧桐不能當劈柴。韓匡美是惱羞成怒之下,自己斷了自己的退路,才不得不試圖咬著牙朝前沖?,F在既然有人把梯子遞到了腳下,豈能繼續一條道跑至黑?當即,將長槍往地上猛地一戳,大聲說道:“姓鄭的,今晚且放過你一次。老子麾下的弟兄馬上就會尋過來,你識相,就趕緊滾回去整頓兵卒,咱們來日一決雌雄!” “老子麾下的八百男兒,也馬上就要打掃完戰場。你若再繼續虛張聲勢,小心永遠下不了山!”鄭子明回頭朝著自己的來路上看了看,不動聲色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