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其時恰逢夕陽斜落,他駐足側望,就見西方天際殘紅染碧,余暉似血,五色華光鋪陳得云興霞蔚,綺麗漫天。有金色的光芒鍍在他身上,他伸出手,看見那金光匯于掌中,有種輕易便可握住的錯覺。他盯著掌中那金光片刻,方才在這萬丈霞光之中大步走進朱雀門,朱雀門的兩扇鑲滿銅釘的朱漆大門在他進入之后便轟然關上,再不允任何人進出。 他一路向著紫宸殿方向去,到了紫宸殿的漢白玉臺階前,他再度停下腳步,就見紫宸殿外每隔五步守著一名內侍官,仿佛都在恭迎著他的駕臨。而附近本該是御林軍負責巡邏守衛之處皆已換成了鷹揚衛的人,一隊一隊的內侍官低頭經過,都有些不安地看著宮里出現的這些生面孔。 不知為何,他掃了四周一眼,隱隱覺得有些違和感,卻又一時間想不出來是什么,只好繼續向著紫宸殿走去。 紫宸殿中,突然接到追朝之令,聽見朱雀樓的鐘鼓之聲的官員正都滿臉疑惑地分成文武兩班伏首跪于殿中。他們大都品秩不高,平日若非大朝是不能入宮得見天顏,更何況皇上不在金陵城中,召集他們來此的是高指揮使。 有人悄悄抬首看向大殿北面安置著御座的漢白玉階,那漢白階兩旁站著兩名低著頭的內侍,高指揮使雙手托舉著一道圣旨正立于白玉階上,他一身甲胄未卸刀兵,本是于禮制不合,可因他手中圣旨,無人敢對他質疑。 只是眾臣已跪了許久,卻仍不見他宣讀圣旨,便有人耐不住出聲問道,“高指揮使,你既說是有圣旨要宣讀,為何卻拖延這許久?” “因為人還沒到齊?!备咧笓]使沉聲回答。 眾臣各自掃了殿中一眼,就見金陵城中九品以上文官和不當職的武官已然全在殿中,實在不知高指揮使說的是誰。卻見高指揮使忽然抬眼看著紫宸殿門外笑道,“他來了?!?/br> 眾臣轉首看去,就見紫宸殿外霞光半天,金鍍天地,楚烈正帶著這一身金光一臉志得意滿地踏入殿中。眾臣心中更是疑惑,楚烈是待罪之身,本應被關在刑部牢中,高指揮使等的竟卻是他。 還未等眾臣釋疑,高指揮使已是含笑高聲道,“秦王楚烈接旨?!?/br> 楚烈滿面笑容地行至殿中跪下,高指揮使展開手中那道七色圣旨,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失明于天地,誤信jian讒,今察秦王烈清白,赦其無罪。朕慮萬國之本屬在元良,主器之重歸于國本,所以固社稷正邦統古之制也?;嗜忧赝趿?,孝友莊敬,慈仁忠恕,博厚以容物,見明而愛人,職兼內外,彝章載敘,遐邇屬意,朝野具瞻,宜乘鼎業,允膺守器。于開平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授秦王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代朕監國——” 眾臣皆是一楞,楚烈已伏首拜道,“臣謝主隆恩?!?/br> 只一剎那,整個紫宸殿沸騰起來,不少大臣心中生疑,楚烈先前封鎖金陵城幾乎欺騙了整個朝廷,差點害死了成王楚玄之事,他們都還記憶猶新。三法司會審還未開始,怎么一轉眼就楚烈清白無罪,還被冊立為太子? 而那些原本就是支持楚烈的官員雖因品秩微末,未得楚烈透露今日計劃,但眼見楚烈成為元儲,自是向著楚烈大喜跪拜,“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楚烈沒有看沸騰的群臣一眼,這些人品秩低下,官職微末,不過是他今天這一場大戲的陪襯而已。他的目光一直貪婪熱烈地盯著高指揮使手中托舉著的那道圣旨,綾錦的七種色彩匯于他的眼中,那光芒,那色彩,就連紫宸殿外的漫天紅霞都不能與之相比。他莫名就覺得心跳急速加快,整個人似乎都因興奮而發熱,那股熱直沖進他的頭顱令他感到暈眩。 高指揮使已托著那道圣旨從玉階上走下來,緩緩行至他身前,將圣旨遞向他。只要他接下這道圣旨,確立了太子身份,便可完全掌控金陵城,到時候再將皇上接回皇宮,逼其下禪位詔書,登基為帝。那時就算是玉山別宮里的官員全放了出來,也無力回天。 他抬手,就要去接—— “且慢!”都察院的一位御使卻是站起身來提出質疑,“立儲乃國之大事,必經內閣六部商討,此道圣旨為何會至高指揮使你的手中,不是應該經由閣部再下達至禮部么?” 高指揮使拿著圣旨的手一頓,向著那名御史冷笑道,“你難道不知玉山別宮之中瘟疫泛濫之事?內閣幾位輔臣和六部諸位主官盡皆病倒。非常之時,自是當行非常之舉?;噬喜蝗虙佅掠裆絼e宮中染病眾卿,故而才會傳口諭命我今早前往玉山別宮,又下了這一道中旨讓我帶回金陵城中,讓秦王以儲君身份代行天子之令,主持金陵城大局?!?/br> 他又將那道七色圣旨往那御史面前一遞,“這道圣旨可是皇上親筆手書,你若認得皇上筆跡,可親自驗看!” “這——”那御史看著那遞至面前的圣旨,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若是這圣旨為假也就罷了,倘若當真是皇上手書,他卻質疑等同于褻瀆天子之尊。 楚烈微垂的眼中露出輕蔑之色,他早已料定這金陵城中剩下的這些官職微末的官員無幾人當真敢質疑圣旨之事。 眼見那御史不敢接,高指揮使冷笑了一聲,便又將那道七色圣旨再度奉于楚烈面前。楚烈剛剛抬手要接,紫宸殿外卻有一蒼老威嚴的聲音打斷道,“他不敢驗看,我敢!” 楚烈抬起的手一滯,諸臣一起回頭看去,就見葉閣老一身御賜蟒服玉帶肅立于紫宸殿大門之外,正冷冷看著高指揮使和楚烈二人。那些對這道圣旨心中存疑的大臣都是大喜,“葉閣老!” 葉閣老雖已退隱,但諸人見他依舊尊稱他一聲“閣老”,且因他當時退得及時,皇上念著他從前的好處,給他官加太子太師,位列三師之首。是以當年雖是事出有因,但葉閣老到底是帶著皇上與天下人的敬重而退。平日里,他在朝中未必能有話柄權,可當到了這等非常時候,六部九卿皆不在時,他挺身而出主持大局自是無人不服。 楚烈微微皺眉,葉閣老隱退兩年,每日在自己府中尋些友人煮茶對弈,早已不涉政務,不理國事,就連此次玉山別宮的慶功之宴也推脫不去。而葉家其余人也多是區區冗冗并無大為,葉家自葉閣老退后就已式微,故而他竟是漏防了葉閣老這一人。幸而那道圣旨的確是皇上親手所書,無懼質疑。 葉閣老已闊步行至高指揮使身前,沉著臉向著高指揮使伸出右手。高指揮使看了楚烈一眼,見楚烈示意,才將手中圣旨遞于葉閣老手中。葉閣老接過圣旨展開細看,少頃后不言這圣旨上筆跡真偽,卻是將手中圣旨一攥,冷冷道,“我有幾句話想問高指揮使?!?/br> 高指揮使與楚烈交換了一個眼神后,才道,“葉閣老請講?!?/br> “我因擔憂皇上龍體,上午曾派人快馬至玉山別宮問候圣躬,才知道玉山別宮在昨日就已被上萬暴民圍困,不許出入——”諸臣聽聞此言俱是一楞,就聽葉閣老盯著高指揮使又道,“而那些暴民卻說,今早皇上就已被一位姓高的將軍帶人接回了金陵城。高指揮使,這姓高的將軍可是你?” “是我不錯,”高指揮使回答葉閣老道,“憂心皇上龍體的不只是葉閣老你一人,是我自做主張帶了鷹揚衛的人去接皇上回金陵城?!?/br> “可你先前還說,皇上不忍拋下玉山別宮中染病諸位官員,才會冊立秦王為儲君,代為監國?”葉閣老一問,殿內諸臣頓時就想起高指揮使先前所說之言。 “的確如此,”高指揮使沉聲回答,“但是我擔憂皇上圣躬,故而以死苦勸,皇上才終于肯跟隨我回金陵城。只可惜皇上半道上便病了,無法理政,故而下了這一道中旨?!?/br> “那么,皇上現下在何處?”葉閣老又冷聲追問道,“皇上既是病了,你為何不立即將他送回金陵城就醫?莫不是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道中旨如何來的,實在可疑!” “皇上天威浩浩,何人敢犯!莫非在葉閣老你眼中,皇上是那等會受我脅迫,屈威懦弱之人!”高指揮使佯怒道,“皇上悲天憫人,心懷金陵安危,深恐自己可能也感染瘟疫,會將瘟疫帶回金陵城,故而不肯回城。我苦勸無果,只好先將皇上暫時安置在城外一處莊園,依圣意傳旨冊立秦王為太子,代為監國。葉閣老,你已驗過那道圣旨,你就直說那圣旨上的字跡是否是皇親筆,何必拉東扯西,混淆視聽!” 殿上諸臣看著針鋒相對的葉閣老與高指揮使,只覺得兩人說的都有其理,竟是一時之間不知該站在哪一邊,都只是默然無語。 “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當真出了變故,皇上也非那等有勇無謀,爭一時意氣之人,就算受你威迫也不為奇?!比~閣老語到此處,看了楚烈一眼,卻是笑了一聲,“不過無論這道圣旨是真是假,我想秦王你如今都是接不得了?!?/br> 楚烈和高指揮使都是一怔,正不知葉閣老何意,卻聽兩旁官員驚叫出聲,“秦王的臉!” 高指揮使低頭一看楚烈,頓時驚得連退數步,失聲道,“王爺,你的臉——” 楚烈不明所以地抬手去摸自己的臉,卻吃驚地感覺到指下皮膚凹凸不平竟像是起了成片的水皰。 “手!秦王的手也是——”又有官員指著楚烈驚呼道。 楚烈吃驚地將雙手置于眼前,就見他那雙手的手背上全是紅斑與水皰—— “瘟疫!秦王染了瘟疫!”已有人驚聲叫起來,此言一出,殿內諸位大臣頓時全都從地上跳了起來,一連后退數步,生怕自己被傳染。 “不,怎么可能,怎么會!”楚烈猛地從地上站起身,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己的雙手,又抬眼去看兩旁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的官員們,搖頭道,“這不會是瘟疫,我根本沒有接觸過瘟疫病人——” 語到這里,他全身猛然僵住。不,他的確接觸過一病人——墨紫幽。 他回想起今日他離開囚禁墨紫幽的莊園之時,墨紫幽站在那窗子里,用那張令他魂牽夢縈的臉對他說—— 楚烈,你一定會死在我手里,這便是我們此生相逢的原因。 是她,一定是她,只能是她! 一瞬間,楚烈的雙眼充了血般的發紅。 先前那位鴻臚寺官員和戶部李郎中之死已讓金陵城內的臣民對這場突然而來的瘟疫心懷恐懼。如今殿內官員位見楚烈滿臉皆是紅斑水皰,一張英俊的臉已是面目全非,雙目赤紅,神色猙獰扭曲,幾如那幽冥地獄之中的惡鬼,仿佛隨時便會向著他們撲來,登時全都驚叫著紛紛向著殿外避逃,生怕楚烈將瘟疫傳染給自己。 殿外的一眾內侍官被他們的喊聲所驚,也跟著想要逃,可是他們才逃出幾步,卻聽見楚烈冷冷喝道,“攔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