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奠基之人
西朝至今,不過幾十年的時光,歷經兩位皇帝,如今元歷帝為第三任。 阮蘊安在發呆中記起了這位小叔公的尊稱元棠王,太祖元始帝的幼子。 太祖元始帝出身商賈之家,適逢亂世,造就英雄。憑借著一身強大的武力和識人用人的本領,從馬背上打下了西朝的江山。坊間傳說,前朝末年通貨緊縮,錢非常值錢,太祖元始帝用家里的幾條金礦,迅速地揭竿起義,招兵買馬,繞過世家門閥,自己登上了皇位。 世家門閥為何不自己做皇帝,只能說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家士族先行動手,其他士族怎可甘心落后。然而,若不能一舉拿下,就會連現有的地位都保不住。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話糙理不糙正是這樣的道理。 太祖元始帝登位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但一個商賈之子能懂多少政治之事?身邊聚集的能人也大多是小門小戶的末流士族,世家門閥抱著穩坐釣魚臺的心理,翹首以盼元始帝的好戲開鑼。 然,元始帝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之所以會揭竿起義的契機,是源于某一天他跟著父親在巡邏自家門店,年紀尚小的他,找個由頭便去閑逛了,在街上被一位高人拉住。 這位高人,別人都尊稱他為前途道長,給元始帝算了一副卦。從卦象來看,此子非富則貴,日后身份必定是高不可攀,府宅亦是仰目之居。 元始帝十分欣忭,能有如此尊稱,肯定是因為屢屢算中別人的前途,這么說來他日后定有大作為吧。一激動掏出了十顆金子做的小元寶塞給前途道長。 前途道長自持身份不肯收,最后在元始帝再三懇求下,扶須長嘆收下了十顆小元寶金子。 當時物價,一顆小元寶金子可換一棟二進的住宅......當然十顆金子對于元始帝來說,不算什么,重點是圖個開心,畢竟他家里有礦。 元始帝開心地告別了前途道長。 前途道長的小攤位上,豎插著一橫幅,寫著‘料事如神、未卜先知’八個大字,橫幅迎著風時不時翻動,偶爾可見背后四個小字‘錢途到賬’。 少年心性有時超過大人的想象,元始帝對卦象深信不疑。亂世一起,接管了家業的元始帝率先屯糧屯武器,占據先機,開啟大業之路。 據說當時退任的老太爺,驚聞此事,尋元始帝來細問,因何緣由冒如此大的風險。元始帝答曰:皆因天意如此。再細問,前途道長一事一說,即便已經是家主的元始帝還是免不了一頓‘藤條燜豬rou’,再次證明了你強任你強,你爹依舊是你爹。 全副身家已經賭上了,中途停下來顯然是不現實的。被打過之后的元始帝堅強地繼續著自己的大業之道。 并且他認為他爹的這頓打毫無理由,于是他更加堅決認為道長所說的是對的,道教之學深不可測,他爹是不會懂的。 后來他用自身做了很好的例子,成功地成為狂熱的信徒。 西朝建朝初,元始帝在政治上采用了‘清靜無為,與民休養’的政策。減賦稅,輕徭役,重新量度貨幣,頒布了一些利商的優惠政策,西朝政權穩定下來了,得到百姓的擁護,驗證了‘水能載舟之說’。 政治之事就這樣被元始帝用道家之學搞定了,亮瞎了坐等吃瓜群眾(世家門閥)的眼。 事業的大成功,人到中年的元始帝越發有魅力,贏得了一位小迷妹,這女子便是元棠王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