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辯
吏部侍郎阮清榮聽到林御史的話,便知道元歷帝這次不會輕易放過他岳父楊直了。 元歷帝這兩年來做事越發雷厲風行,但凡有點眼色的,都知道當年少年登基的天子,早就不同往日了。偏偏這個時候,岳父撞到這關節上了,怕就怕皇上要殺雞儆猴。 這事說來也蹊蹺,楊直下獄的速度只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形容,五日前的朝會上,楊直剛被張御史彈劾,那方便有人證、物證的出現,這里面有幾個人的手筆還真是不好說。如今看來怕是連皇上都插一手了。 明哲保身,顯然不可能的,陳留阮氏和弘農楊氏是歷代的姻親,阮清榮的眉頭緊鎖,腳下一動,站出列來俯道:“皇上,單憑王大的一言之詞,恐怕......臣懇求讓楊大人上殿自辯?!?/br> 阮清榮認為這次危機的關鍵點在于王大,王家世代都是楊家的家仆,早些年楊直感念王家的功勞,除去王家的賤籍,讓王大打理他名下的商鋪。正是因為王大是楊直的心腹,他的證詞和提交的賬本才會一擊即中,可信度極高。 西朝源用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歷年來司徒一職也兼任大中正官,這權力之大不言而喻。能不能出仕得取決于中正官的舉薦,而最大的中正官就是司徒了。 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是眼下的時勢,可被舉薦人基本的品德還是不可或缺的。 岳父是礙著別人的路了,阮清榮暗暗地嘆息。 “罷了,宣楊直上殿吧”,元歷帝也好說話,楊直是三朝的老臣,且是楊家的人,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不連根拔起,恐有東山再起之勢。 楊直做夢都沒有想到,終日打雁,終被雁啄。他出生在許昌弘農楊氏,這一路的仕途走得太順暢了,楊家也走得太順了,漸漸的以往的謹慎之心不見了。 楊直站在太極殿的門口,同僚齊刷刷的目光看著他,楊直雜亂的心緒在這一刻卻平靜下來,想要打倒楊家的人就隱藏在眾人之中,是掌管著兵馬的太尉,還是看似不相關的主管水利的司空? 楊直正了正寬大的衣袖,雙手重疊高舉手心向著額頭,跪在地上:“罪臣參見皇上”,頗有幾分不卑不亢的態度,不見絲毫狼狽之色。 “楊大人,朕給你一次自辯的機會?!?/br> “罪臣認罪,罪臣未能察覺何寬的狼子野心,只看重他的才能,卻忘了衡量他真正的品德。把他任命到重要的官位,害了孟縣的老百姓,罪臣罪大惡極,不敢求皇上寬恕?!?/br> 楊直這番話說的那叫真誠,一臉悔不當初的樣子,說到禍害了百姓更是幾度哽咽。 嘖,這老狐貍,元歷帝心中暗罵。 明里暗里都在說知罪,只承認失職,卻對瀆職絲毫不提。 元歷帝保持沉默,這個局他最多是抓住機會推波助瀾了,實際上何人做的局,他也在霧里看花中。 “楊大人,關于王大指控你收取何寬的財物,無視他品德有失的事實,把他提拔到孟縣的縣令一事,你該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