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前因
在母親看來,她要白璟做的,不過是秉持著“家人沒有隔夜仇”的信念而有的理所當然的意愿;但在白璟看來,要她做到這一步,就是要她強忍著心中的那份自我厭惡的惡心感,要她對自己根本無法認可的所謂的“家人”繼續一如既往的無原則、無底線的包容、遷就?!@樣做,會讓白璟不得不時刻面對令她感到惡心的自己?!@是白璟真正要付出的代價,卻只有她自己明白,也只能是她自己來承受。 可即便明知自己要承受怎樣的代價、忍受怎樣的痛苦,但為了滿足母親希望看到她能配合的出席白鈺的婚禮、并且今后能與白鈺和睦相處,白璟還是選擇抱著這份覺悟,自愿回來。 可結果呢,卻讓她發現:她竟然被騙了,還是母親主動對她的欺騙。 若是早知道母親是這樣安排的,白璟一定會從一開始就決不回來參加白鈺的婚禮。并且,不管早說還是晚說,只要母親是主動開口讓白鈺婚后搬回家住的,那白璟就必然會對此展開她的相應報復。 所以,白璟選擇了當場走人,完全不給在場的白鈺絲毫面子。這便是她立即做出的對白鈺和母親的相應報復。離開后,白璟直接就去買了離開的火車票。在白鈺的婚宴還在進行時,白璟就已獨自回家收拾了行李,直接離開了老家。 等母親回到家時,才發現徹底不見了白璟的所有物件,知道她一定是離開家了。但她怎么也沒想到:白璟不僅是離開家而已,她是直接離開了老家。 白璟走后,母親連打過幾次電話,她始終沒接。母親越是想聯系她,白璟心中的憤怒就越是強烈,就越是恨不得一輩子都跟母親徹底斷絕聯系,以此來報復母親對她的欺騙、羞! 但生氣歸生氣,過去每月會給母親的生活費之后也依舊是每月準時到賬,只是她再沒主動聯系過母親。 這樣的冷戰一直持續到前不久,白璟才又主動恢復了與母親的聯系。 ** “那你為什么又回來了?” 莫藍是知道白璟家大概的情況的。從高中起,就斷斷續續的與白璟家的人接觸過,知道她家的那些矛盾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斷定誰對誰錯的。哪怕是朋友,她也從來只是旁觀,從不摻和其中,從沒有一次明確站在誰一邊地評論過任何的是非對錯。 哪怕是白璟與白鈺關系最為惡劣的時候、被白鈺的朋友在白鈺的空間日志里留言幫腔著罵白璟是“碧池”的那陣子,莫藍也只是在白璟需要發泄的時候,在電話里靜靜聽她抱怨,卻從來沒有幫她出過任何主意,也從沒慫恿過她要以同樣的方式報復回去。 那次的矛盾,最后是以白璟直接把白鈺拉到了黑名單里、徹底與她斷了聯系而告終。 照白璟的話說,就是“眼不見,心不煩”。 那之后不久,母親就特地給她打來了電話,白璟就直接警告了母親:若她打電話來只是因為白鈺向她哭訴、然后她就轉過來指責她“欺負meimei”的話,那以后就別再打電話來了!打了她也不會再接的! 那次,白璟還直截了當地告訴了母親: “如果你真覺得白鈺好,那我決不會妨礙你們母女倆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你完全可以不用再打電話來煩我。我決不會主動去妨礙你們! “別說我沒提醒你:先告狀的,永遠是心虛的那一個! “如果白鈺真有那么好,真是被我欺負了,那為什么從小到大每次都是她先挑的事?每次都是她去向你們告的狀?難道我就那么蠢了?!——既然都欺負她了,還要給她機會每次都能去跟你們告狀?而且還不止一次,而是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還有,既然我欺負她了,那我得到什么好處了嗎?難道我就是為了要被你們打、被你們罵,然后自己氣得小時候是離家出走、現在就干脆一連幾年的不回去?——難道我是喜歡被你們虐待、喜歡這樣的結果,才去欺負她的? “到底是我沒腦子,還是根本就是你們自己在自欺? “我很肯定,至少,有個人——他過去之所以動不動就打我、罵我、經常沒事找事的用言語來侮辱我,根本只是為了滿足他自己在外面無法被滿足的權力欲罷了。而白鈺的告狀,不過是恰好給了他一個能讓他心安理得的用虐待我的方式來從我這兒獲得他想要的掌控感的借口。他才不會管白鈺說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沒想到啊,現在連你也變得跟他一樣了。呵,果然是‘夫妻’?!浑x婚,最終遲早要變成一個模樣! “你以后別再說什么是為了要讓我有人陪才給我生了弟弟meimei的,也不要再說是因為生了我才沒有和‘那個人’離婚的。你做的這一切選擇,都是為了你自己!為了得到周圍鄰里對你的認同。 “就像你自己說的,你工作、結婚、生子,全是‘他們’要你這樣做的。既然‘他們’要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了,那你就繼續這樣過下去吧。我從來就沒有阻止過你,也沒有強迫過你,一切的選擇都是你自己選的,別把責任推給我。 “如果可以選擇,我也不想出生??墒?,我有的選嗎? “如果你現在的痛苦都是‘為了我’才導致的,那我的痛苦呢?我又是因為誰才必須忍受這一切的? “我是不是也該像你一樣的每次都要提醒你一遍:我的痛苦,我和白鈺的矛盾,都是你造成的!是你生了我之后,又生了她,生了她之后,還總是不論對錯的都要強迫我必須‘讓’著她,這才讓我們變成現在這樣的水火不容、還誰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我是不是也該每次都這樣提醒你一遍呢?” 這是白璟第一次對母親說了重話。事后,她又有些后悔:就算說的都是真心話,但又擔心母親會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否則,她的這些想法在此之前就不會一直只是“想法”而已了。 卻沒想,下一次母親打來電話時,她們又因為類似的問題重新爭吵了起來…… 那時,白璟才知道,原來是她想多了。事實是:不是母親無法面對白璟所說的那些“真相”、這才選擇了自我欺騙,而是即便白璟將自己看到的“真相”直接戳穿了,母親也還是會對它們視而不見,然后,過去是怎么生活的,現在依舊還會怎么生活,以后,也還是會繼續這樣的生活著。 那一刻,白璟才真正明白:原來,如果一個人心里根本就沒有那東西的存在,那就算把那東西擺在她的眼前,她也照樣會看不見它的存在——不管那東西是否真實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