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楊興農巴望著邱氏當面給張老三服個軟,這事兒也就慢慢過去了。 可邱氏是個怎樣的人?她一摔屁股坐到地上,作勢哇哇哭起來:“這個事兒不能怨我,不能怨我,他張大叔,村長,阿媛前些日子確實是答應下來的,我怎知臨到了這個時候,她會反悔???!我也是個老實人啊,說謊話那是活該被割舌頭的!” 她雖極力用撒潑掩飾心虛,卻終究不敢抬眼看張老三一眼。 邱氏算準的,阿媛一個孤女,將來能嫁什么人?如今有這么豐厚的聘禮,張閏生又是獨子,張家二老過世以后,家里的大小事物,還不是阿媛一個人說了算。再說這張閏生也不是天生傻的,將來的孩子未必傻,阿媛守著孩子過日子,不是也一樣有盼頭么?人老了不都是守著孩子過么,年輕的十幾年,一溜煙也就過了,她邱氏還有村里的婦人,哪一個不是這樣過的? 哪有阿媛這樣差的條件,還不愿意的?是她邱氏,她就一百個愿意! 邱氏料定了是石寡婦單方面不同意,甚至隱瞞著阿媛關于她的婚事。 于是邱氏擺了這么大的陣仗。先是在張老三面前夸下???,又招呼了南安村的村民來看熱鬧。 人多,氣勢足,石寡婦就是再厲害,她攔得住幾十號人? 眾人看她凄凄的樣子,也猶疑起來。莫不是阿媛真是早應下了,否則邱氏哪里來的把握讓張家抬聘禮來?可若是答應過的,這下子為何又不承認了? 眾人都看著阿媛,想來她也是要辯白的??蛇@次率先開口的是石寡婦。 “你這個腌臜貨!阿媛幾時答應過你?我知道阿媛不會為了那點錢財就答應這種婚事,沒想到你今天鬧這么大一出。事情沒成,你倒先忙著脫罪了!” 石寡婦從自家門檻上下來,一把狠命扭住邱氏。 邱氏不依不饒,嘴里罵嚷起來:“她就是答應了,就是答應了!我私下碰到她時說過的——”邱氏的話尚未說完,嘴巴已被石寡婦毫不留情地撕扯住,痛得她直冒冷汗,含糊不清地呻吟起來。 石寡婦怒火直往頭上竄,手上的勁兒越來越大,嘴里啐出口唾沫道:“老娘就是怕你私下里去說道,每次阿媛出門,我都送出去老遠的。你私下說的?她私下答的?你這舌頭小心將來下地府被割了喂!” 阿媛想石寡婦平時是一個不愿惹上半點是非的人,如今竟為了她的事如此拼力。石寡婦平日里親善和慈的模樣和眼前發怒撒潑的身影慢慢重疊,阿媛心里覺得這反差大得讓她驚訝,更多的卻是感動。 ☆、第31章 石寡婦強勢, 邱氏也不示弱,兩人很快由口角轉為廝打。周圍人剛才被石寡婦的突然發作怔住,見情勢變惡劣, 這才想起勸阻兩人。 石寡婦和邱氏被拉了開來,兩人均顯得狼狽至極,臉上卻都沒有半點服氣。 阿媛率先扶起石寡婦, 幫她理了理衣襟。石寡婦見著對面的邱氏自己扯好了衣服卻拿眼惡瞪她, 她心下大是不快,又待發作。阿媛對著石寡婦輕輕搖了搖頭,示意她莫再出頭。 阿媛到底是不是私下答應過什么,眾人均是好奇,楊興農亦是忍不住要上前發問, 可還沒等他問出口, 阿媛已轉身往張老三處走去。 “張大叔, 您愿選我做兒媳婦,是看得起我。只是我福薄,怕是要負了您的好意。邱嬸子說她曾私下與我商定, 也是純屬胡言!我阿媛雖是個丫頭, 答應過的事也是要算數的,有便是有, 沒有便是沒有, 絕不像有些人,為了一點好處在這里信口雌黃!” 邱氏的臉騰地一下紅了!等眾人都朝她看過來,那臉又轉為晦暗的白。 邱氏這么賣力地做媒人, 不可能沒有好處的,只是最初村民們都沒細想這些,如今阿媛親口說出來,倒像是阿媛一定知道邱氏干過什么勾當,眾人心中不由得鄙夷起邱氏來。 邱氏見不得眾人那種懷疑的目光,掙脫那些或扶著她或按住她的手,幾步沖到阿媛面前,“你個不知好歹的丫頭,嬸子我好心好意給你做媒,你倒是污起我來了!你明明是答應我的,現在變了心意了!” 張老三朝邱氏淡淡看了一眼,邱氏立馬有些心虛,沒再言語??伤植辉冈谝槐姶迕衩媲笆Я藲鈩?,所以仍舊維持著她那副氣鼓鼓的樣子,只是不敢再看張老三了。 這次換張老三開口,“阿媛姑娘,我信你說的便是事實。不過,有些東西,你可以先看看,再做決定?!闭f罷,他從懷中掏出一張泛黃的紙,打開來遞給阿媛。 眾人見他是當面遞的,曉得那不是見不得人的,便都圍上去看。只瞧見那紙上是密密麻麻的字,末了還按了紅指印。鄉下人雖不識字,但也曉得按了手印的東西意義重大。而阿媛面上的神情變得凝重,這也讓眾人猜測不已。 村長楊興農卻是識得幾個字的,見到那些字,真是替阿媛不平。 “張老哥,這……這東西可是真的?”楊興農問道。 張老三微微浮了浮嘴角,冷道:“我張老三不拿假東西嚇唬人?!?/br> 楊興農嘆了口氣,對阿媛道:“咱們農人不隨意賣地,不過阿媛你另有謀生,有無田地倒不要緊,就給了張家吧?!?/br> 村人均不明所以,七嘴八舌地逮著村長焦灼地問起來。 楊興農眼中滿是怒氣,漲高了聲氣道:“吳有德向張家借了錢,拿地做了抵押,逾期不還,人家這是來收地的!” 村人驚訝之余,紛紛罵吳有德不是人。 阿媛倒是很快平靜下來,見那字據各項齊備,就算到了里正那里,只怕也沒有轉折余地。只是沒想到,吳有德生前舍不得賣的地,如今仍舊相當于賣了,想他就算活著,也絕沒有錢去贖地。終究是個落魄的人,活著死了有什么區別,還是死了的好。 阿媛對張老三道:“這地歸張大叔了,只是之前我叔將這幾畝地租給村里王山泉大叔家了,今春剛播了種,還望張大叔寬限些時日,等秋天收成了,再來收地。關于這地歸屬的字據,我現在倒是能馬上給張大叔寫一個的。我們村的幾十號人都在這里做見證,我賴不掉的。等到了時候,我再與張大叔帶著戶帖一同去里正處做個正式的手續?!?/br> 阿媛倒是知道了,既然這地早就抵押給了張老三,難怪邱氏要如此賣力游說,又難怪她不怕得罪自己,實是這些地的事情,邱氏覺得已輪不到自己做主了。 這些地就算馬上給了張老三,阿媛至多也就損失一些口糧,可她偏要拖一拖,好叫邱氏的心懸在那里,難受不已。再者,許多村人并不知道王山泉租吳有德地的事,趁著這機會將事情說出來,表面上是她大肚地替王山泉家著想,內里是叫村人思考其間聯系,撕開邱氏的臉皮。 閏生在一旁急得掉眼淚,他是知道什么的。媳婦兒要地就是要他,媳婦兒不要地就是不要他。 張老三倒是很干脆,“好,不急,就年底來收?!?/br> 邱氏聽得這話,眼里驀地擠出淚來,又拍著胸口嗚咽不止。 眾人懷疑邱氏在婚事上使著怪,見她那樣,倒也不愿勸她。 就在眾人以為事情有了一個了結的時候,張老三又不動聲色地掏出一張紙來,照舊是寫了些字,末尾按了手印的。 “又是啥?吳有德又簽下什么了?”眾人不由得都替阿媛捏了把汗。 阿媛展開那字據,石寡婦立馬小心問道:“那殺千刀的又欠啥了?” 阿媛嘆了口氣,“嬸子,是三十兩的借據?!?/br> 石寡婦撫了額頭,那里似有冷汗浸出。 村人頓時炸開了鍋,三十兩! 這是許多貧戶數十年也未能積攢到的進項。 阿媛向石寡婦耳邊道:“嬸子,便幫我取些錢來可好?”石寡婦意會,那是阿媛存在她那里的錢。 將宋明禮的錢還了以后,阿媛曾拿出五兩銀子給石寡婦,其余的仍放在顏青竹那里。本是想多拿些的,可想到數目大了,只怕石寡婦不會收,還會疑惑她怎會有那么多錢,便只拿出五兩。如今阿媛有些不好意思,那些錢,說好是孝敬石寡婦的,卻要拿出來了。 石寡婦自然替阿媛不值,仍舊苦著臉往屋里去了。 不過一會兒,便見她取了個包袱出來,阿媛接到手中。眾人聽到里面摩挲出金屬的聲音,猜想必是錢財。 “阿媛,那些可是你娘留給你的嫁妝?”楊興農想起之前吳有德死時,在屋里發現的銀錢,當時阿媛和顏青竹都說是吳有德挖出了柳巧娘留給阿媛的嫁妝。阿媛如今還能拿出些錢來,那自然只能是這個錢了。 阿媛自然知道,嫁妝這事兒子虛烏有,不過是當時為了圓謊才編的由頭。當下也不便言語,只得點了點頭。 圍觀的人中也有不少是參與了吳有德后事的,自然也憶起這些錢來。當時雖沒人會仔細點算這些東西,但想來也是有好幾兩的。 可惜了,真是可惜。若不是吳有德欠了債,阿媛有這么豐厚的嫁妝,誰不巴望著娶回家呢? 可是幾兩銀子也不夠還三十兩的債啊。 阿媛見那裝錢的包袱還是原來漲鼓鼓的樣子,知道石寡婦是半分錢都沒有花,也就不點算了,直接將包袱遞到張老三手中。 “張大叔,這是五貫錢,您點算點算?!?/br> 張老三掂了掂重量,道:“好。錢我先收著。只是,剩下的錢,姑娘也要給個期限還清吧?” 阿媛淡淡道:“便只有這五貫,沒有剩下的了?!?/br> 眾人一怔,阿媛還想賴了張老三的賬不成?她一個姑娘家,確實沒啥本事去賺錢,更何況連僅有的田地和嫁妝都賠去了??蓮埨先馁~,誰又賴得起呢?人家雖不是南安村的人,可畢竟是東溪村一霸。 張老三抬眼,仔細看了看一臉鎮定的阿媛,“姑娘是什么意思?” 阿媛將手中的借據反送到張老三手中,“朝廷律法有定,民間借貸需有保人,這張借據上只有我叔的名字,并無保人的簽字或手印?!?/br> 張老三道:“可吳有德簽下這字據時,有我東溪村的教書先生錢先生在場,借據也是錢先生代為書寫,錢先生便是保人。姑娘若以無保人為由想拖欠欠款,怕是到了官府也不是個正當理由?!?/br> 阿媛一笑,道:“哦?張大叔是說,那位錢先生便是保人?” “沒錯!” 阿媛點頭笑道:“律法有令,欠債人或傷或死或逃,無力償還欠款的,由保人償還。張大叔是找錯人了,該去找那位錢先生才是!” 張老三詫異,怒道:“你這個丫頭胡言亂語什么?錢先生又不欠我錢,我找他做什么?你爹欠了我錢,他死了自然是你來還!”張老三雖是怒,心里卻不由自主覺得,這個丫頭講的,恐怕也不全是假的。 圍觀一眾中,卻突有人道:“阿媛講的,肯定不是騙人,人家在鎮上梅吟詩社待了那么多年,沒準兒就是那些才女娘子講過這等律法?!?/br> 又一人道:“我有個親戚住在鎮上,前陣子還來給我借錢呢。我奇怪是怎么回事,鎮上人還給我一個鄉巴佬借錢?原來啊,他給一行商做保人借了鄰居幾十兩銀子。那行商原來是個騙子,騙了這錢就走了,三年都沒回過枕水鎮。他那鄰居便拿著借據找到了官府,官府見借據上有我親戚做保人,便判了他來還債。他是還不起了,這才低了頭管我借錢的?!?/br> “真的嗎?看來不能隨便做保人啊?!?/br> 眾人一時議論紛紛。 張老三厲聲一呵斥,眾人又平息下來。 “阿媛姑娘,借據上并無錢先生的名字,說起來他也算不得是個正經的保人,我看,這錢還是找你還合適些?!?/br> 阿媛道:“張大叔的意思,便是說這借據沒有保人,卻硬要我這個不是女兒的女兒來還債?那么,我便告訴張大叔,這債要不要還?要誰來還?還多少?無非那幾種可能而已。張大叔要不要聽我這個小女子來講講那些可能?” 張老三冷眼看著眼前的嬌小女子,心下突覺以前著實小瞧了她,邱氏言其是一無靠孤女,平時話少,瞧著膽小,如今見面,倒覺得她頗有些骨氣,不僅識字,還敢講道理,太不似一般鄉野女娃。吳有德常在他面前夸自己女兒漂亮,要送給他做兒媳婦,還以為她就是個又幾分姿色的村姑,沒想到是眼前這般氣勢。 “你盡管講來?!睆埨先?。 阿媛默默吸了口氣,道:“早年我娘確實曾送我去鎮上梅吟詩社,娘子們知書達理不說,對律法釋義也十分精通。我比之娘子們,自然有天淵之別,不過,我可以就我目前知道的,推算一二。 一,這張借據沒有寫明保人,很可能官府不認這種不合律法的借據,那么我便不用還債。 二,雖然借據不合律法規定,但張大叔可以找到錢先生作證,證明吳有德確實欠了您三十兩銀子,借據是他代寫,并且他當時在場見證,但錢先生愿意作證的話,等于說明自己擔負了保人的職責,只是沒有在借據上簽字而已,我想錢先生自然是高風亮節的讀書人,只是這種時候,愿意拖自己下水的人并不多。 三,您真能找到高風亮節的錢先生作證,并且官府認為錢先生只是代寫借據,并不是保人。那么這個錢由誰來還呢?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吳有德的親生女兒,我姓馮名媛,祖上是京城人,將來我嫁人,也是隨夫之姓,跟吳有德有什么關系?張大叔若覺得吳有德借的三十兩銀子,除了賭錢還有花在我身上,那我賠了您五貫錢,也是綽綽有余了!” 阿媛一口氣講完這么多,倒讓眾人傻眼了。平時阿媛在村里見到他們,最多打個招呼,半句多的話都沒有。想不到,她說起話來一道是一道的,言辭與神情都是不卑不亢,和以前羞澀膽怯的模樣判若兩人。 “是啊,是??!張大哥,吳有德的錢若是有半分花在阿媛身上,她還用起早貪黑去鎮上賣糕嗎?人家把嫁妝錢都給你了,也是不容易了?!?/br> “張大哥,你這借據做不做數還不知道呢,再說事實上阿媛又不是吳有德什么人,與其去了官府一兩都撈不著,不如現在拿上這五貫?!?/br> 眾人紛紛相勸。 張老三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只是為了兒子能娶到心儀的媳婦,他不得不狠心去為難眼前這個丫頭。 見張老三抿唇不語,阿媛又道:“大家也別勸張大叔了,畢竟三十兩不是小數目,還是張大叔自己定奪好?!?/br> 眾人的聲音漸漸平息下去,都瞧著張老三怎么個說法。 石寡婦絞著衣角,不住朝楊興農使眼色,心想,大家雖不相勸,可你是村長,你說的話自然有分量得多,你該勸勸。 楊興農見了石寡婦的神色,卻并不相勸,急得石寡婦直跺腳。 未得張老三回答,阿媛又道:“就算官府真判了我該當來還債,我也是還不起剩下的二十五兩的?;蚺畜仔?,或入奴籍,剩下的二十五兩便是以刑償債?!?/br> 眾人聽得一驚,阿媛一個弱小的姑娘家,竟要以刑償債。張老三若再逼下去,真是黑了心了。 張老三見眾人看他的神色都多了些怒意,心中竟有些動搖。他再看看躲在他身后的閏生,閏生拽著他的袖子直哆嗦,嘴里小聲嘟囔著什么,像是在說“不去了”“不取了”,張老三楞了一瞬,終于想明白他說的是不娶了。 阿媛見著閏生哆嗦的樣子,心想今天眾人圍觀的盛況一定把他嚇壞了,心中雖有憐意,卻冷靜地知道自己的態度不能有一絲放軟。 “張大叔,請您再仔細看看這張借據?!彪S著阿媛的話,張老三不由馬上抬手看去,他既吃驚于自己好似馬上聽命般的態度,心中又琢磨著這丫頭還要挑出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