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一時之間承乾宮大殿靜的出奇,只聽得見窗外不知名的鳥兒嘰嘰喳喳的聲音,無端惹得人心煩。 黃順站在一旁大氣兒都不敢出,就怕犯了明景帝的忌諱。 這桃紅膽子也忒大了,以當年那點破事兒,一口氣就直接拉了如今后宮兩大巨頭下水,不過從她的言語中也不難聽出,她真正想掰倒的是誰! 黃順絲毫不著急,以端柔皇貴妃的手段,區區一個桃紅,完全不可能對她有半點威脅。 螻蟻如何浮動大樹? 一切都是癡心妄想罷了。 況且皇上也沒那么蠢,這么明顯的語言暗示都聽不出來? 在多疑的人的心里,越明顯的指證,越讓人懷疑。 明景帝恰恰就是這多疑人中的翹楚。 他就這樣站在那,并沒有坐下,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氣極,在想怎么發落端柔皇貴妃的時候,明景帝卻笑了。 似笑非笑的樣子,輕飄飄地瞥了她一眼,像是看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原本眼里還有的熱度也慢慢散了,消失不見。 皇后微微一怔,隨即自嘲地笑了笑,撇過眼,不再看他——這個名義上是自己丈夫的男人。 她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卻也不在意了。 最終,在桃紅聲淚俱下之后,明景帝什么也沒有說,直接命人拖著桃紅出了承乾宮,自己也毫不猶豫地離開了。 臨走時那緊皺的眉頭、緊抿的雙唇和不自覺加快的步伐,每一個舉動無不表明他的不耐,像是她承乾宮是什么污垢之地一樣。 恐怕又有人要遭殃了! 可是啊,這些都與她無關了。 這后宮從來都是東風壓倒西風的。 皇后撫了撫自己越漸蒼老的面容,嘲諷地笑笑,自個兒收拾了一應茶具,悠悠地離開了大殿。 世上有幾個聰明的人,又有幾個愚笨的人呢? 能當上皇后,齊榮月的心智定然是不差的??墒?,有句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年的皇后也如同這后宮妃嬪一般,迷失在了后宮的百花叢中,心甘情愿當其中的一株花,當其中的一縷香,諂媚地等待手握生殺大權的主人前來把玩。 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了,也別怪別人隨意褻玩。 而如今的皇后,心思是前所未有的清明,只要她不犯傻,憑著當年那點子情意,想來明景帝是不會要了她的性命的。 少了一個她,這承擔皇帝的怒火的,便只能是另有其人了。 當夜,明景帝回了乾清宮,并沒有如往常一樣召見侍寢妃嬪,反而召來了很久沒有差事的暗衛首領。 明景帝雖然身子不好了,頭發也白了,可是腦子卻也是清楚明白的,在他看來,這桃紅全身上下都是漏洞!若是尋常事,一個膽敢欺君的奴婢,明景帝絕不會聽她的廢話,直接處死也不為過。 然而,桃紅所言卻牽扯到他的兩個子嗣和良貴妃以及端柔皇貴妃! 這讓明景帝不得重視,也不得不徹查此事! 這一夜,明景帝并沒有多少睡意,難得想打發打發時間翻開了大臣們上的折子,提起了許久未動的朱筆。 腦子里卻意外想起了六年前的那個孩子。 挺愛笑的,窩在皇后的懷里,一臉懵懵懂懂的,天真純潔。 無論是什么月份的夜風都是涼的,透過軒窗的縫隙,灌了進來,引得明景帝猛得咳嗽了幾聲,將他從回憶里拉了回來。 這破敗的身子也不知能堅持多久,,也是時候下決定了。 明景帝握緊了手中的朱筆,在請帥的折子上批了幾個字,定下了出軍羌吳的主帥! 半晌,又扯出一方空白的圣旨…… 時間就這么不知不覺地流逝,待明景帝批完小半摞折子的時候,天也蒙蒙亮了,天際泛著白光,不惹眼,卻是霧蒙蒙的舒服。 而這個時候,暗衛首領也回來了,一同出現了還有他們一晚上所查到的結果。 雖然桃紅說的有理有據,任何人聽了都不會有半點疑慮,然而,在明景帝看來她最大的弊病就是,六年后,便是她不惜以死來背叛主子向明景帝和皇后告發的原因。 據她所言是因為她的家人被端柔皇貴妃所害,作為一個孝順的女兒,自然得為自己的父母報仇! 雖然大明以孝治天下,然而,明景帝卻并不相信她這套說辭。 果不其然—— 明景帝打開折子,看到的第一眼便是“良貴妃”三個字。 事實上也如同桃紅所言,不過她的主子不是端柔皇貴妃而是元氏良貴妃! 從頭到尾也只有一個良貴妃! 她的家人也是良貴妃著人殺害的,一場大火企圖來個一干二凈一勞永逸,可惜還是被暗衛查出來良貴妃動手的痕跡。 然而桃紅一直以為自己的家人是被端柔皇貴妃所害,所以拼著自個兒的小命不要,也要扒拉下端柔皇貴妃的一層皮下來! 良貴妃的這個計策里,桃紅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她特意選了外柔內剛的桃紅! 明景帝想通這其中的種種疑點之后,忍不住拍案而起,心里卻偷偷松了口氣。 有道是: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皆是可,最毒婦人心。 過了六年,雖不會頗然大怒,心里卻一陣發寒。 自己的枕邊人心思如此之深,如此之狠毒,任何人都會倒吸一口涼氣。 雖說,天子一怒,伏尸百萬,可是,顯然對自己的妃嬪,明景帝還沒有那么狠心伏尸百萬的。 頂多廢了位份罷了。 明景帝認為,他對良貴妃已經足夠仁慈了。 在害了皇嗣之后還能保住性命,已經是足夠仁慈的了。 翌日,明景帝剝奪良貴妃元氏貴妃位分的圣旨便傳遍了前朝后宮,隨之而來的還有令端柔皇貴妃執鳳印重掌后宮大權的圣旨! 在所有人看來,端柔皇貴妃在后宮熬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成為了后宮最尊貴的女人,而且還執掌所有妃嬪都渴望的鳳印的她,而今是最高興的,是笑到最后的。 但是,蘇之婉并不高興。 所有的算計都是為了拿到那塊鳳印,可是,她并不高興。 黃順送來的鳳印還沒在她手里捂熱,差點又被她失手摔了去! “你說什么?出征的主帥是誰?” 侍書道,“是,太子殿下,而且,而且是太子殿下主動上書的?!?/br> ☆、第72章 出征羌吳 “娘娘,太子殿下在外求見?!眻唐遄哌M來傳話道。 “去告訴他,這么大早上的,也難為他了,算算也快到了大軍出征的時候了,就不勞煩他少來請安了?!碧K之婉扶了扶斜飛入鬢的白玉蘭頭飾,面無表情地說著關心的話。 一旁侍書邊替她挽著發,邊道“……主子,聽說羌吳可不是什么一般的小國,太子殿下這一去,恐怕……” 蘇之婉輕輕一笑,“放心,死不了……”嗓音婉轉而多情,慢悠悠地接過她手里的淡藍色宮花,“看不出來,你竟如此為太子著想!” 侍書一愣,猛地跪在地上,訥訥說不出話來“奴婢,奴婢……” 三月里,衣裳穿得薄,雙膝砸在地上,生疼。 不過她也顧不了這么多了。 她清楚自個兒主子和太子殿下是什么關系,自然也清楚地明白端柔皇貴妃這句話是個什么意思。 蘇之婉瞥了她一眼,道,“起來吧,順便把太子領到院子里的探水亭里,本宮倒是想聽聽他臨走時想說些什么。這可是你的功勞,可別忘了找太子領賞?!?/br> 侍書面如土色,顫顫巍巍地退了下去,一點兒也沒有討賞的喜慶,看得同屋的小太監摸不著頭腦。 倒是蘇之婉看著她那樣子,笑了,宛如銀鈴,回蕩在寢殿。 有精神烙印的她自然明白侍書沒有背叛之心,也沒有想勾搭李承澤的意思,只是單純的心腹侍女的勸說而已。 她這是遷怒,她明白。 這就是權利的味道,隨意一個眼神,隨便一句話便可以讓人奉若神明,能隨心所欲地掌控所有人的喜怒哀樂。 不過,這還不夠,還不夠。 蘇之婉在想,應該如何把那個不聽話的家伙,乖乖地鎖在身邊,不再離開半步。 是打斷雙腿,還是鎖著琵琶骨? 不行,他是異能者,這些手段還奈何不了他。 弄琴看著銅鏡里艷紅的嘴唇,不知為何心里有些發冷。 她記得,算計太后的時候,娘娘也是這個表情。 三月陽光正好,懶洋洋的,曬得亭子里也添了一絲暖色。 李承澤身披金執銳,鎧甲在陽光下散發出銀色的光輝,刺得人眼睛生疼。 蘇之婉坐在了墊著繡墊的石凳上,揮退了一干宮人太監,悠哉悠哉地為自己倒了一杯茶,也不說話,就這么小口小口地喝著。 “阿婉……”李承澤的時間不多,特意抽空在出城前夕來像蘇之婉解釋,然而話到嘴邊,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我知道說什么你都不會在意,但是……” 蘇之婉打斷了他,“我大概明白你為什么離開,可是這都不能掩蓋你并不在意我的事實,當然,有些話我是不喜歡說的,這會顯得本宮小家子氣就注意些情情愛愛去了……” 嘆了口氣,蘇之婉道,“本宮終于明白為什么武則天身邊只有男寵沒有男后了,原以為是眼界高看不上,現在總算明白有時候女人遇到了愛情,腦子總是不清楚的?!碧K之婉笑著道,“現在本宮想明白還不晚?!?/br> “阿婉……”李承澤急了,“你明知我是因為……” “戰爭有時候會斷送很多人的性命,本宮知道,你身為太子,自當有挽救黎明百姓的職責,看來這些年太傅將你教的很好?!碧K之婉打斷了他,“只是,戰場無情,還望太子殿下珍重?!?/br> 李承澤還想說什么,卻見蘇之婉站起身,手一揚,華麗的宮裝麗服劃出優美的弧度,和她嘴角的那抹微笑,相璋呼應,動人心魄。 “本宮乃堂堂大明朝端柔皇貴妃,只管后宮事宜,前朝之事,太子殿下自己定奪就好?!?/br> 李承澤聞言,站起身,也不說什么,只是問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話,“你可想好了?” 李承澤了解蘇之婉,比了解自己都清楚蘇之婉的脾氣,她這是生氣了,也代表要放棄什么了。 回答他的只是蘇之婉的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