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廂房里放著巨大的浴桶,熱水已經滿上了,水霧繚繞熱氣彌漫。 過了一會兒,等到蘇之婉躺在了浴桶里的時候,李承澤才慢吞吞地走進來。 “你過來干什么?”蘇之婉笑道,“聽說你多了一個弟弟?” 寧婉儀誕下的是男胎。 “不過在娘胎里就死掉了?!崩畛袧陕柭柤?,毫不在意地說,顯然他的消息也不慢。 他從來不在意他有多少個“弟弟”、“meimei”。 只要沒有一個是從阿婉肚子里出來的就好。 只要阿婉玩的開心就好。 蘇之婉揚起手,從花瓣里露出白皙精致的手腕,絲毫不顧李承澤瞬間火熱的眼神,難得有這個心情玩起了水,“這幾天明景帝可能又要跟你開一場父子情深了。他今天可是又想起了你的生母,我的jiejie了!” 李承澤雖然嚴格來說并不是明孝元皇后的孩子,不過明孝元皇后留下來的勢力,卻是他繼承的,再怎么說,也是有幾分情誼在的。 想起剛開始明景帝對他的噓寒問暖,忍不住撇撇嘴道,“他現在可沒空理我這個蘇家皇子?!?/br> 蘇之婉挑眉,笑道,“你又鼓搗蘇家干什么事兒了?” “我讓蘇家鼓動王家去聯名上書弄出了個科舉制雛形?!崩畛袧尚Φ?。 這個朝代如同沒有火藥一般,也沒有科舉制,還處于類似于九品中正制的年代。 所有官職基本上由世家大族壟斷。 一個王朝除了領頭羊的皇帝,還由各個大小官員組成,而就目前來說,官員與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是一個皇帝絕對忍不了的。 但是一時半會兒又沒有什么可行的辦法打破這種局面,讓明景帝頭疼不已。 這時,王家的諫言,讓明景帝眼前一亮。 “你就這么給王家挖了個坑?”蘇之婉絲毫沒有同情心地說。 “王家也算是清流,這種揚名天下的機會,能把蘇家踩在腳底的機會怎么可能不答應?”李承澤笑道,“過幾天,伴隨著王家的揚名天下,蘇家不得不蟄伏起來了?!?/br> “哦?” 這些朝堂上的事,蘇之婉一向是不怎么管的,都交給了李承澤,只是偶爾知道個消息而已。 “到時候,那些世家大族會哭著求著蘇家出面的……” ☆、第38章 撕逼大戰 科舉制固然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制度。 然而,縱觀歷史,所有的改革在實行初期,都是極為艱難的,比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等等等等。 科舉制給天下莘莘學子帶來了福音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出現也徹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朝堂上官員的壟斷,也一定程度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勢力。 把天底下所有的考生聚集在一起只為了爭朝堂上僅有的幾個官職,自然要分出個子丑寅卯出來。 狀元、榜眼、探花,這前三名都是皇帝在一干已經由官員挑選好的文章里選出來的,是絕對有真材實料的能人。 皇帝又不是傻,盡管世家想給自家子弟開開綠燈,然而也頂多能給個機會而已,真正的決策權在龍椅上坐著的皇帝手里。 他說什么便是什么。 誰家氏族沒有幾個需要受家族福蔭的子弟? 一個科舉考試,便把這條路子給堵死了。 一時之間王家便成了世家大族的眼中釘、rou中刺。 王家并不是沒有想到上了這個折子的后果。 這個諫言明景帝是一定會采納的,也會把這事兒交給王家負責。 采納之后,就得王家來收拾爛攤子。 王家已經預料到成為世家大族眼中釘的局面,但是,這年頭,只要皇帝一意孤行,即使是世家也不可能阻止。 就像是商鞅變法,秦孝公在位時不顧艱難險阻堅持變法,盡管那些氏族恨不得把商鞅給千刀萬剮,五馬分尸,但那也是在秦孝公死后,新君繼位的時候,干的事了。 明景帝看著也不過三四十歲,自然有這個時間等科舉制改革塵埃落定,作為改革的領頭羊,王家自然也就安全了。 還是那句話,作為清流,他們看中的是名聲。 一旦科舉制是王家提出的這一消息傳出去之后,天下讀書人莫不感謝王家給他們這條出路,到時候,等朝堂上新鮮血液一換,恐怕大小官員都得賣王家一個面子。 這一來二去,王家只要挺過這段時間,便是一飛沖天的時候了。 到時候別說什么蘇家了,便是記入史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如今當官的,誰不求個名垂青史呢? 王家看中的是這無形的利益。 剛開始李承澤要蘇家把科舉制透露給王家,讓王家出面去上達天聽的時候,蘇家是百分百不愿意的。 甚至蘇老爺子,直接拍拍胸脯,說是,在科舉制沒有成效之前,一切攻訐蘇家都可以撐下去。 由此可見,科舉制對清流文人的誘惑力是有多大。 然而,李承澤僅用一句話便說服了蘇老爺子,讓老爺子成功地改了口。 那日,等李承澤和蘇老爺子先后出了書房,已是黃昏,宮門已經快落匙了,太陽的微光撒在他倆身上,像兩只老謀深算的狐貍。 自古以來前朝與后宮都是連在一起的,隨著朝堂上的風云變幻,后宮自然不可能風平浪靜。 自從寧婉儀誕下死胎之后,明景帝直覺是后宮陰私,并且當即怒摔茶杯,說是要追查到底。 然而,明景帝這次嚴肅的追查態度并沒有什么用。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世家大族連在一起的影響力。 令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第一次覺得,自己自以為坐得很穩的龍椅,其實并沒有那么穩固。 若是有心,便可以一舉地把他推入懸崖,萬劫不復。 明景帝的后宮大多都是世家女子選秀入宮,三年一選,就為了充持后宮,綿延子嗣。 而后宮女子大多也知道,睡在枕邊的男人是靠不住的,能作為后盾的也只有自己的娘家。 只有自己的娘家好了,她們在后宮才有說話的余地。 皇后和寧婉儀斗法,其實就是變相的和太后斗法,這些手段,其實有些腦子的后宮妃嬪都看得清清楚楚。 能在后宮混的女人自然都不是什么真正的蠢貨,所以,之前的這些算計,沒有把火燒到她們身上,她們就只當沒看見。 然而,現在卻不一樣了。 當所有世家都不約而同地吩咐宮里的女兒/meimei/jiejie/侄女/表妹/表姐,向太后開‖炮的時候。 太后才知道,自己的娘家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得罪了多大的勢力。 明景帝吩咐查的“死胎”,無論如何也只能查出是寧婉儀自己肚子不爭氣,胎位不正,導致胎兒在肚子里憋太久,沒氣兒了,怨不得旁人! 呵呵,好一句怨不得旁人! 明景帝看著手里查出來的東西,忍不住冷笑出聲,一口氣咽不下去,把肺咳得空響。 一把把御案上的筆墨紙硯掃在了地上,發出乒乒乓乓的響聲,在寂靜的書房里,顯得特別的刺耳。 “咳咳咳,當朕這個皇帝是死的嗎?” 黃順恭著腰,站在一旁,冷汗止不住地往外冒,就怕這天子之怒燒到他身上。 這時只聽見明景帝道,“來人!傳朕口諭——寧婉儀恭順賢德,丕昭淑惠,敬慎持躬,仰承皇太后慈諭,特晉封為寧婕妤!” 裴云若,算是如今后宮最傳奇的人物了。 以小家族之女的身份,進宮僅一年左右的時間便從正七品常在晉封為從三品婕妤。 從一開始抱著端柔貴妃的大腿,到突然反水搭上了賢妃,然后在太后壽宴的時候憑借一曲佛音,搭上了長居慈寧宮禮佛的太后的大船,還沒等宮妃們對她動手,就聽見裴云若懷孕的消息。 而太后也因為裴云若肚子里的孩子,正式和皇后劃分界限! 以一己之力奪得皇上的寵愛,分化了曾經牢不可破的皇后和太后的同盟,把整個后宮高位妃嬪玩弄于股掌之間。 更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何,僅僅一個形似明孝元皇后的女人,竟然比明孝元皇后的嫡親meimei還要得寵。 不得不令人贊嘆這位新出爐的寧婕妤的本事了! 宮妃們歆羨的寧婕妤,如今心里并不好受,盡管有位份的補償,她也是怨的。 她知道,皇帝是不能給她討個說法了。 皇帝妥協了。 其實,明景帝和裴云若,誰都知道這事兒是誰搞的鬼! 無非就是視她為死敵的皇后娘娘! 也許中間會有宮妃推動,但是罪魁禍首絕對是承乾宮的皇后! 然而,皇后選的時機太巧了,或者說,皇后的運氣太好了。 剛好遇上王家惹了眾怒,全后宮的妃嬪都聽從家族的命令削弱太后的勢力的時候。 一旦與全后宮的女人作對,這罪魁禍首怎么可能查得出來? 沒有證據,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明目張膽地給皇后安上謀害皇嗣的罪名。 盡管,她們誰都知道是皇后動的手。然而,放眼后宮,也僅僅只有皇后能暫時壓太后一籌,所以她們不得不幫皇后。 再說,宮妃也不是傻的。 明景帝在所有宮妃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追究皇后的罪責,然而,心里絕對是憋著股氣兒的。 作為一個帝王,只有他給別人氣受的,絕對沒有別人給他氣受的。 盡管,如今的局面是后宮世家女聯手造成的。但是,有句話說的好,“法不責眾”,明景帝也不可能把氣撒在所有人的身上。 這事兒的罪魁禍首,說到底還是皇后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