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節
秦姝點了點頭,說道:“請人去前殿吧!” 秦姝暫居的頤和宮為三進,位置在原本的極樂宮,現在的慈寧宮以西,往年也曾做過太后太妃的居所,只是年代日久失修,已經不適合常住了。 在前朝,周太后之外的太妃們,就住在此處。 秦姝搬進來之前,進行過修繕,秦佑安打算日后將這里拆除,建成慈寧宮的花園。 秦姝身邊伺候的宮女十二人,太監十二人,嬤嬤四人,共二十八人。 而頤和宮內的侍衛,便是以路青苗為首的紅蓮親衛軍,路青苗更是被皇帝封為正五品帶刀侍衛,平時跟隨皇太后左右,保護、侍奉皇太后。 而京城內、外,也都建有紅蓮軍營地和校場,跟新建的京師三大營區分,另成一體系,只聽皇太后的命令,對皇太后負責。 她們是皇太后的私軍。 而紅蓮軍不會再擴軍,控制在一萬人以內,若是再增加人數,恐怕會觸碰到佑安以及文武百官等人的敏感神經,到時候,只會給紅蓮軍招來災難。 紅蓮軍的普通士兵可以嫁人,可是一旦嫁人,就必須退役,并有豐厚的補償作為嫁妝,而她們空出來的位置,就會由新人補上,一個蘿卜一個坑。 她們也可以選擇不嫁人,會被編為精兵,終身為紅蓮軍效力,她們才是紅蓮軍真正的武力,將來,紅蓮軍會為她們養老,記入功德碑,牌位入紅蓮軍功德廟,享祭祀,只要紅蓮軍存在一天,她們香火祭祀就不會斷絕。 盡管如此,選擇退役嫁人的還是占據絕大多數。 加入紅蓮軍,不但可以識字習武,還可以學習一技之長,最少服役三年,方可退役。退役之后,還可優先進入紅蓮軍旗下的產業工作。 秦姝有點子,有技術,有人,有地位,秦佑安登基后,秦姝也又有了時間和條件,于是,幾個月后,紅蓮軍旗下的作坊、店鋪乃至醫館,宛如雨后春筍一般,遍地開花,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遍布全國。 因為這些優渥的條件,想要加入紅蓮軍的女子,數不勝數,更別說,紅蓮軍女將們,還是被皇帝冊封的,那是多大的榮耀,比冊封什么夫人威風多了。 一直到了后來,只要有女子從紅蓮軍退役之后,身份立即水漲船高,就算年齡大一些,也不愁嫁,不知有多少人家搶著娶,竟是像是鍍了一層金一般。 這些女子出來后,亦是十分獨立,還可以自己賺錢養家,又有武力值,在家里很有地位和話語權。 可惜的是,紅蓮軍的招軍越來越嚴格,而且自有她們獨有的一套規則,會進行多方面的考察,并非越優秀,就越容易加入,相反,那些條件不夠好,心性卻過關的人,或許更容易被招收進去。 貴女們也有加入紅蓮軍的,只是她們有家族拖累,限制太多,而她們對紅蓮軍的條件,也不是很看得上眼,她們更喜歡做風風光光的誥命夫人,她們身嬌rou貴,身上添一道細細的疤痕都要哭死覓活的,這樣的人,豈會喜歡舞槍弄棒,流血流汗呢?因此,想要加入的人著實不多。 但也有一些家長開明之人,將女兒送進來歷練,反正只是三年而已,出來后照樣嫁人。也有為了逃避聯姻,或者在家中處境艱難走投無路的貴女,選擇偷偷加入紅蓮軍的,有了紅蓮軍的庇護,就是家族也絕不敢刁難,還變相給自己找了個大靠山,說不定還能給自己混個前程出來。 秦佑安的親軍,則為“錦衣衛”,不但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還負責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 而錦衣衛指揮使,就是他一直以來的親衛——趙笙。不但如此,他還以軍功加封為二等榮昌侯,雖然只是普通的世襲,每承襲一次,爵位都會遞減一等,但還是天大的榮耀了。 至于秦佑安曾經的小伙伴們。在建隆元年,第一次大封功臣時,秦歸功勞最大,甚至還干掉澤王了,割下了他的首級,在對抗外族時,亦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為一等長信侯。 之后,秦歸便并立即率軍南下,攻打蜀王,等他得勝歸來,說不定還能被更進一步。 本朝廢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設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鐵券,又可細分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個等級所領的俸祿都不同,在寬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區別。 其次,便是趙笙了,二等榮昌侯。 劉思被封為一等長興伯,孫吉被封二等興安伯。 雖然細細分出一、二等,但平時提及的時候,并不會特意點出來。比如一等伯和二等伯,只是待遇上有些差距,其實爵位等級還是一樣的。 如今他們都已經派人去秦莊接他們的家眷了,想必在皇太后正式上徽號前能趕到,也好給太后行慶賀禮。 閑話少說,此刻,蕭如萱等人正在頤和門外的小廣場上候著。 得到得到傳喚后,才恭謹地舉步入內。 進了頤和門,過了影壁,便是正殿頤和宮,也就是前殿,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臺前出三階,中設御路石,月臺左右亦各出一階。 一行人上了臺階,在宮女的帶領下,進了正殿。 雖然明間正前方的寶座上,空無一人,但眾人還是下意識地屏氣凝神,眼睛都不敢亂動,只有第一次來請安,且性子較為活潑的林美人好奇地偷偷打量了一番。 兩邊東、西梢間則為暖閣,皇太后偶爾留人說話,或者單獨召見某個親近之人,就會在東、西暖閣里。 頤和宮除正殿之外,還有兩側的東西配殿。 而秦姝平時起居坐臥,則在后面的第二進,也就是所謂的寢殿,有甬道與頤和宮相連,跟前殿一樣,亦是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后檐明間開扇門,過穿堂,可直達第三進的后罩房。 如今,正在新建中的慈寧宮,大體上亦是按照這個規制來的。 秦姝還讓人寢殿和后罩房之間,準備了一個鷹架,專門為小蒼準備的, 小蒼之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半個月前,它才突然出現,給秦姝帶來了祁五的消息,休息一晚后又飛走了。 眾人大概等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秦姝就從后面的寢殿緩緩走來,剛在寶座坐定,蕭貴妃就開始帶人行禮。 禮畢,新晉的和嬪和林美人,又單獨上前給太后行禮。 秦姝打量了她們一番,和嬪和林美人都是真正的美人,一個纖細柔美,一個純潔又嫵媚,單論外貌,林美人自然更勝一籌,天真中又帶著一點魅惑。但是論氣質,卻是和嬪更甚一籌。 和嬪一身書卷氣,卻又不清高自傲,十分柔順貞靜。怪不得兩人出身差不多,卻是和嬪封為九嬪之一,林氏卻只封了區區一個美人。 自己養的兒子,自己清楚。 佑安喜歡什么樣的女子,她也心中有數。 佑安最喜歡柔順賢惠,又謹守禮法的女子,對于這樣的人,他總會多一分重視,比如沈靜芳、蕭如萱,最討厭多事又愚蠢的女人,比如周真兒,他現在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 幸好,這一世他的脾氣比前世好了許多,否則,他早將周真兒給拉出去砍了,說不定連尸體都找不到。 對他來說,女人只要乖乖地給他生孩子就好了,蠢點沒關系,就是不能生事。 一旦讓她們不賢德了,不守禮了,轉眼間,他就能將她們無情地舍棄,別管她們誰不是給他生下過兒女。 比如,這一世,他看清楚了沈靜芳的真面目,幾十年的感情,竟然說棄就棄了。 而對于那些美貌無比的女子,他可能礙于皮相,也會多多寵愛,一旦她們做錯了什么事,或者說錯了什么話,絕對會毫不留情地拋殺,反正死了一個,還有別的補上。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美貌的女子。 就連趙涵秋,也不是秦佑安喜歡的類型,不過是因為母親喜歡她,她又能讓母親歡心,他才愛屋及烏,才對她略有青眼。 但他卻封了趙涵秋為“賢”妃,可見是期待她更加賢惠一些,更對得起她如今的封號。 紅蓮軍的這些女人,大概都不在她的喜歡范圍之內。 行禮過后,秦姝又和善地跟兩人說了幾句話,讓她們好好服侍陛下,早日為皇家開枝散葉,最后又隱隱提醒她們安分守己,不要恃著寵愛就興風作浪。 兩人都恭敬應是,看其神色,和嬪若有所思,而林美人則有些不以為然。 秦姝給嬪以上的嬪妃賜座,加上新來的和嬪,也不過三人有資格入座而已。 林美人見沒有自己的位子,不免有點鬧小情緒,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就隱沒了。 她自忖各方面都不輸給蘇氏(和嬪),兩人同時進宮,可她位份卻偏偏比她低了好幾級,她心里實在是很不服氣,不明白這是為什么,明明陛下先召她侍寢的,而且看起來還挺喜歡她的。 比林美人更不滿意的,則是辛昭儀。 她甚至都替陛下生下了長女,卻連個嬪都沒混上,而和嬪又算什么東西,區區一個剛進宮的新人,竟然就位列九嬪之一,比她的位份都高一級,見了她還得行禮,這讓她的臉往哪兒放? 可惜,沒有人關心她的心思。 事實上,在皇上登基之后,一次也沒召她侍寢呢!這不免讓她有些底氣不足,就是不滿,也不敢去鬧。 周真兒在最初進宮之時,吃了教訓,又被封了一個最低的位份,最近又被身邊的嬤嬤解說了一番宮里的規矩,倒是知道一些好歹,現在她身份低,開口說話倒是自取其辱。若非現在宮妃太少,她就是連給太后娘娘請安的資格都沒有呢! 好在,她有個好兄長,要不是看在她兄長是武定伯的份上,她早就被那些宮人給欺負死了。 現在爹娘已經隨哥哥來到了京城,她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給母親傳遞個消息,母女倆見一面,讓她再去太后娘娘那里求求情,給自己升一升位份,要不然,她根本沒臉出門見人了。 下面各嬪妃心思各異,秦姝那里,倒是其樂融融,喜笑顏開。 趙涵秋正在跟秦姝說她的兒子——秦晙,小名毛毛的一些趣事。 因為孩子都太小,秦姝也不會每天都看他們,只隔幾天讓人抱來見一面,等他們略大幾歲,再來請安不遲。 蕭如萱也說了說大皇子秦旭的情況,只是她說得就沒那么聲情并茂,趣味盎然了,跟太后一問一答,顯得十分呆板無趣,但她神色認真,提起大皇子語氣也帶著慈愛,可見,她對大皇子是上了心的。 秦姝不時地淺笑著點頭,說道:“你很好,對大皇子,你也很盡心?!?/br> 蕭如萱這才恭敬地道:“這是妾應該做的?!?/br> 既然旭兒認她為母,她自然要對他好。 秦姝問完了兩個孫子之后,想起自己唯一的孫女,便又看向辛氏。 辛氏心里又是激動,又是欣喜。 大公主馬上就一周歲了,卻連個名字都沒有,只有太后偶爾問一問,陛下竟是仿佛沒這個女兒似的,提都沒提過,虧她當初還想著要靠女兒翻身,誰知卻不過是空歡喜一場。 現在,機會卻是來了。 她絞盡腦汁地回想女兒的情況,準備待會兒太后問起,她好回答。 雖然都是奶娘和宮女照顧女兒,可她也是時常過問的,就是為了應付現在的情況。若是能在太后面前,顯示自己的慈母之心,必定會給太后留下一個好印象。 只要贏得了太后的喜歡,皇帝的寵愛也就接踵而來了,趙氏不就是個好例子嗎? 哪知道,就在她自信滿滿地等待太后詢問的時候,她卻突然聽到頤和門外,傳來內侍又尖又高的嗓音:“皇上駕到!” 話音未落,滿室肅然。 辛氏則目瞪口呆,神色微微扭曲,實在不知道自己心里是開心多些,還是失望多一點。 蕭如萱三人忙起身,皆屏息恭迎皇上,其他低等嬪妃都靜靜立在她們身后。 這時,秦佑安已經進了頤和門,轉過影壁,大步走過來了,身影所經之處,宮女太監都矮下了半截。 轉眼間,秦佑安已經進了上了臺階,舉步進了正殿。 以蕭如萱為首的嬪妃們立即向皇帝盈盈拜下,行禮道:“臣妾拜見陛下?!?/br> 秦佑安面無表情,看都沒看她們一眼,直接上前,走到秦姝面前微微躬身行禮道:“兒臣給母后請安?!?/br> 而秦佑安作為皇帝,也不需要天天來,隔兩三天來一次即可,可是他無論多忙,不拘什么時候,都會過來請安,略坐一坐,風雨無阻,有時候還會跟秦姝談論一下政事。 秦佑安知道她的來歷,知道她眼光更加長遠,很多事情他身在局中,未必就能分得清好壞,但秦姝不一樣,她能一眼看穿本質,因此佑安也喜歡聽聽她的意見。 但秦姝也知道分寸,不會真得過界,對政事指手畫腳,更不會主動插手政事。當秦佑安詢問的時候,她會仔細給他分析,并做一些假設,至于怎么決斷,全靠秦佑安自己。 盡管如此,秦姝還是以自己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秦佑安,影響著他的決策,繼而影響著國策,會不至于影響到母子之間的感情。 秦姝抬手虛扶,笑道:“不必多禮?!庇种钢筮叺囊巫拥溃骸白?!” “謝母后?!鼻赜影踩胱?,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這看向看下的嬪妃道:“貴妃免禮,其他人也都起來吧!” “謝陛下!”蕭如萱等人這才直起身來。 在后宮里,也只有蕭貴妃,才有這種被特殊待遇,連趙賢妃都沒有。 其他人就想要嫉妒也嫉妒不起來,在沒有皇后的現在,貴妃就是老大。她們可不敢得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