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但她到底對秦姝心存忌憚,身邊防衛力量又不足,才一直忍耐著,不敢對她輕易下手。 劉嬤嬤死前說的對,對付秦氏,她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只要透露幾分口風,有的是人替自己對付她,她只要把自己摘干凈就成! 前提是,她必須先回到京城。 只要她到了京城,就不用再怕秦氏了。京城守衛那么強大,秦氏再厲害,還能敵得過千軍萬馬? 只要她敢來,她就讓她死無全尸。 快到正午的時候,丫鬟卷珠忽然過來稟報道:“夫人,外面有位劉公子求見?!?/br> 曹靜蘭眉頭一皺,不耐煩地說道:“什么劉公子?不見!” “可是那位劉公子說,可以幫夫人出氣?!本碇樾⌒囊硪淼卣f道。 曹靜蘭聞言,拒絕地話在舌尖轉了轉,又咽了回去,緩和了口氣說道:“先問問他是什么人,又憑什么幫我出氣?” 卷珠應了一聲下去了,盞茶功夫又回來了,神色略顯古怪,說道:“夫人,那劉公子名叫劉萬貫,不過是個鄉下土財主的兒子,也不知道他怎么打聽到夫人跟秦氏有仇怨,竟敢大言不慚地說替夫人出這口氣?!?/br> 曹靜蘭抿了口茶,說道:“這有什么好奇怪的?除了遮掩了世清的病情,其他的我都沒故意隱瞞,他打聽到也不足為奇?!?/br> “夫人,要不要奴婢立即打發了他?”夫人都拿秦氏沒辦法,區區一個土財主又怎么對付得了秦氏? “不用!”曹靜蘭放下茶盞,慢悠悠地說道:“他想去就去吧,他既然敢找上門來,想必也有些勢力和手段。我們不能小看這些地頭蛇。反正不關我們的事,就讓他去給秦氏找找麻煩吧!若是能讓秦氏在他手里栽個跟頭,那最好不過了?!?/br> “人我就不見了,你去跟他說幾句好話,說若事情辦成了重重有賞,但不許跟外人提起我們。還有,趕緊讓人收拾東西,用完午飯,我們馬上離開?!?/br> “是,夫人?!?/br> 看卷珠恭敬地退下之后,曹靜蘭嘆了口氣。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她現在還真不太想回京。 雖然京城很繁華,人人都在醉生夢死,歌舞升平,一副盛世太平景象。外人都覺得她很風光,但其實這幾年,她卻越來越感到心慌、不安,每一天都過得膽戰心驚,總覺得這份榮華富貴,來得太不真實,宛如泡沫一般,一戳即碎,朝不保夕。 為此,她不惜扔掉底線,加倍討好義父,瘋狂地斂財,只有親手摸到這些銀子,這才會讓她安心一些。 她這次之所以跟許世清回來,又帶了足夠的銀子,就是想在這里置辦些產業,以后帶著兒女家人,慢慢脫離京城那個圈子。在這里,憑著九千歲干女兒的身份,她可以肆無忌憚的生活。 要知道,在京城里,即便是義父,也不是一手遮天。太師、丞相、大將軍,各有黨羽,哪一方勢力都不必義父差。何況,義父頭上還有個小皇帝和太后。 她這個九千歲的眾多干女兒之一的身份,在京城又算得了什么? 可惜現在,她卻不得不將計劃延遲,重新返回京師了。 不過不要緊,等她找名醫治好許世清,處理了秦氏,她一定會帶著家人再次回來的。 這次,她一定會做好完全的準備,絕不會再讓任何人威脅到她。 …… 與此同時,離此地幾百里外的集慶府,有一戶姓何的望族,乃是耕讀世家,祖上出現過不少大官,雖然最近漸漸沒落了,但如今依舊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豪富非常。 此時的何家后院,卻有一名漂亮的女孩臨窗而坐,豐盛的午飯擺在桌子上,她卻連看也不看,徑自托著下巴唉聲嘆氣。 她叫何韻婷,是何家家主的長女,今年十歲。半年前,從七百多年后穿越到這個小女孩身上。 這半年來,她一邊養病,一邊極力收集這個世界的信息。 前兩天,她忽然發現了某個真相,那對她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穿越到即將大亂的大焱朝末期也就罷了,為什么非要她穿越到成太祖寵妃……的jiejie身上呢! 而且,這個寵妃和她家人的下場還不怎么好,不,應該說很不好。 她是學歷史的,自然研究過大名鼎鼎的成太祖。 這位成太祖,的確是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出身微末,卻能一統天下,成為天下霸主,實在令人佩服。登基后,勵精圖治、勤政廉潔,常常施仁政于民,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但他的殘忍和狠毒也同樣出名。 誅殺功臣,殘害女人,對女人尤其弒殺,手段極為令人發指。 她在書上看過一個例子,成太祖登基后,賞賜兩個美貌宮女給手下一名大將,哪知道將軍之妻善妒,將軍懼怕妻子,因此不敢收下美人,成太祖就命力士肢解其妻,分賜功臣,上寫曰:悍婦之rou??梢娖涫侄沃畾埲?。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不說那些跟他毫無關系的女人,就是他對自己的繼母和嬪妃都極其殘忍。 他的繼母就不說了,而他的嬪妃之中,不少都是因為他多疑,被他親自處死的,有的甚至被拋尸荒野,他死了之后,更是讓他那些年輕美貌的嬪妃全部陪葬。 她如今年僅三歲的meimei何韻瑤,則是成太祖早期的寵妃,跟著他時,他才只是個大元帥,跟了他將近十年,成太祖登基后,她meimei被他封為安妃,人稱何安妃。 何安妃不但知書達理,而且長得也是國色天香,成太祖對她寵愛非常,據說,連一向賢良大度的沈皇后都頗有微詞,對她頗為忌憚,暗地里給她穿了幾次小鞋。 可惜,她這位meimei也沒有好下場。 成太祖登基之前,meimei跟著東奔西跑,流產多次,登基之后兩年,好不容易懷孕,卻早產了一個多月,成太祖的懷疑她對自己不忠,賜她“鐵裙”之刑,活活將其燙死,何安妃的父、兄也被盛怒中的成太祖給殺了。 自從知道自己的身份之后,她就想著怎么避開這場災禍。 她不是沒想過去勾搭年幼的成太祖,可是,只要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實在鼓不起勇氣。何況,她現在也才十歲,又能做什么呢?爹娘也不可能允許她亂來。 不過,仔細想想,她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 畢竟,有能力問鼎皇帝寶座的可不只秦狗剩一個。當初,在幾大勢力中,成太祖的實力也不是最強的,不過是比旁人多了幾分運氣罷了,比他更加出類拔萃的人也不是沒有,她目前就有一個極好的人選。 她前世在史書上看到他的事跡時,就十分喜歡他、崇拜他,心里多次哀嘆為何不是他登上皇位,為他感到十分惋惜。此生或許能夠完成自己這個心愿,彌補這個遺憾。以他的能力,再加上她的輔佐,還怕將來成不了事? 狗剩啊狗剩,這輩子,你就當你的狗剩去吧!皇帝之位,就別肖想了。 ------題外話------ o(n_n)o~看出來了嗎?這個何韻婷是這個時空的穿越者。 對于女主,我只想說“不知者不懼”,o(n_n)o哈哈~ “鐵裙刑”是中國古代男人懲罰不忠女人的一種酷刑:將鐵片做成刑具,形如裙子,逼犯人穿到身上,然后把“裙子”放在火上烘烤。刑具受熱,犯人的皮rou如被烙鐵烙 ps:其實這都是朱元璋曾經做下的事情,我只是取了其中幾個例子。話說,這朱元璋是不是跟女人有仇呀?對女人手段太殘忍了。 謝謝139**3378親親的評價,和絕情的花花,么么噠。(^o^)/~ ☆、第三十二章 瑣事 對于外面這些事情,秦姝一概不知,她家里正在熱火朝天地蓋房,根本無暇他顧。 她當初跟大秦莊的秦瓦匠說好了,三天后正式動工。 如今三天過去,秦揚也準時帶著他的施工隊過來,這兩天,磚瓦、梁木也陸陸續續地送到了,堆在了院子外面。 因為秦姝買的磚瓦很多,還特意雇了幾輛騾車來送貨,一輛又一輛的,絡繹不絕,引起了全村人的關注。 秦姝也再一次進入了村里人的視線,成為眾人八卦的對象。 不少閑著沒事的人,也過來湊熱鬧。 秦姝雖然說了不管飯,但是,一點都不管也不太好,至少也要燒個熱水啥的。還有人為了方便,直接從家里帶飯來,秦姝也得負責給人家熱一熱飯不是? 為此,秦姝還特意托人從縣里給自己帶了一大一小兩口鐵鍋,她本來要自己去一趟縣里的,但家里離不開人,佑安身上還有傷,也只能過段時間再去了。 佑安見自家蓋新房了,心里十分高興,傷還沒好,就整天跟在泥瓦匠后面繞來繞去,時不時地搭把手。 他學什么都很快,很會說話和交際,沒多久,就跟泥瓦匠們打成一片。 何況,他們以前都是一個村的,本來就熟悉。 原本大秦莊的這些人,對秦姝收養了佑安,還是很驚訝的,但也沒說什么,只是對佑安略有疏遠。 秦姝趁此機會解釋了一番,將來龍去脈講清楚,證明了佑安的清白,他們才放下心結。秦姝還特意請他們回村之后,幫佑安多說幾句好話,至少讓他們不要敵視佑安。 秦姝知道,佑安對自己被趕出村子,一直耿耿于懷,畢竟是生他養他的村子,還有不少人都曾經幫助過他。被這些親近的人敵視,他心里怎會好受? 秦姝出手大方,又是他們的雇主,既然佑安沒有偷村里的糧食,劉財主也把人放了回來,不存在得罪劉財主的事,他們也沒道理再遠著佑安,滿口答應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恰好,孫木匠也拉著車,帶著他的兩個兒子來了,送來了秦姝訂做的門板和床,還有甑子和蒸籠等物。 板床很大,睡兩個人綽綽有余。秦姝和佑安總算不用打地鋪了。 孫木匠和他兩個兒子幫秦姝安裝好了床和門,秦姝暫時的家,總算是像個樣子了。 秦姝本想再打一張床,可惜房間太小,已經放不下了,秦姝也只能作罷,這段時間,就先跟兒子擠一擠吧! 劉嬸家里若是沒事了,也會帶兩個兒子過來幫幫忙。 這兩天,秦姝發現,這些泥瓦匠們帶來的吃食,大都是硬邦邦的雜糧餅,難吃難咽,他們基本上就泡著熱水一起吃。偶爾改善伙食,就吃那種沒有去掉麩皮的黑饅頭或者糙米飯,再就點咸菜,就是一頓好飯了。 看得秦姝都不好意思做好吃的了。 因此,每當秦姝給他們熱飯的時候,總是順便熬上一鍋粥,或者熬一鍋蔬菜疙瘩湯,她也舍得放油和鹽,有時候還會放個雞蛋,或者放幾塊肥rou片什么的,吃起來香噴噴的,就著雜糧餅,也成了一頓難得的美味。 做力氣活,總不能吃得太清淡了,否則,干活都沒力氣。 除此之外,秦姝還預支了他們一半的工錢,另外一半,則在完成后再支付。 對于秦姝的做法,這些瓦匠們心里都十分感激,干起活來也更加賣力了,對于秦姝拜托的事情,也越發上心了。 因為秦家人多,秦姝也不太出門,劉大公子根本沒有機會對秦姝下手,只能靜待良機。 他沒找上門來,他爹劉財主倒是帶著小兒子找上門來了,不過,他爹是來賠罪的,順便還帶了許多的禮物,幾匹尺頭、茶、酒、rou,并送了五十兩銀子,說是給佑安的診金。 他還把自家小兒子抽了一頓,雖然不算太嚴重,也算是表明了態度,并且命令劉小少爺當場給佑安道歉賠罪。 劉財主還隱晦地向秦姝說明,自家孩子是被人攛掇的,罪魁禍首是秦屠夫家的秦大寶,他已經斷了秦屠夫家對他們家的豬rou供應,以后也不會做他們家的生意。 劉小少爺大概是被他爹給打怕了,一點都沒反抗就向佑安道了歉。 佑安心里雖然深恨他們,卻也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而且,他心里更恨的是背后挑唆的秦大寶和柳氏。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給娘惹麻煩。 若是他不依不饒,劉財主恐怕就要翻臉了,等到他們的說不定就是魚死網破了。 這筆賬他暫且先記下,等以后有機會再跟他們算。 因此,佑安看起來很是大度地原諒了他們。 劉財主終于放下心,笑容滿面地帶著小兒子離開了。 秦姝在這件事上沒有發表太大的意見,她知道佑安其實是個很有主意的人,此事也全賴佑安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