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477節
羅延環急忙答道:“沒有,那時臣等勉強算是見了三次面,未談重要的事?!?/br> 郭紹用自言自語般的口氣喃喃道,“朕還得盡快見見左輔政,問問怎么回事?!?/br> 羅延環感覺四肢都不太聽話,背上汗水直冒。 郭紹隨即又問:“那你們見面說了什么?” 羅延環皺眉顫聲道:“左輔政善于東拉西扯,回頭一想好像什么事都沒說明白,臣也記不住那么些亂糟糟的說辭?!?/br> 郭紹道:“這么說,左攸很不情愿啰?” 羅延環只能說:“是?!?/br> “羅將軍確定?”郭紹今天說話,比平素顯得更啰嗦了。 羅延環自然不敢對皇帝的啰嗦有所表現,只得使勁點點頭,道,“回陛下的話,是?!?/br> 郭紹語氣一變,唉聲嘆氣道:“羅將軍,你讓朕非常失望?!?/br> “陛下……”羅延環把臉都快貼在地板上了。他聽到這里,心情非常沮喪,也很羞愧。不過倒也不是很怕,刀山血海過來的人見過陣仗的。主要是羅延環明白自己為郭紹立下的大功,不然也不會被封為國公;現在犯了錯,知道自己錯了,被教訓一頓免不了。 郭紹的聲音又道:“你起來罷??纯醋腊干系臇|西?!?/br> 羅延環聽罷小心爬起來,看了一眼幾案,棋盤旁邊放著一張折疊的紙。他依令拿起來打開一看,只一眼就不用多看了……因為是他的親筆書信,自己寫的東西怎能不知道內容? 不料郭紹的話卻十分意外,“從周端府上搜出來的?!?/br> 羅延環瞪圓了眼睛,驚道,“這信怎會在周端府上?!”他漲紅了臉,又是吃驚又是疑惑,“信著實出自臣之手,不過是寫給李兄(開國公李處耘)的,告訴李兄陛下病重,想讓他趕快奉旨進京面圣……” “羅將軍在信里寫了后半句?”郭紹輕輕問道。 羅延環道:“臣便是那個意思?!?/br> 郭紹點點頭:“朕相信你?!?/br> 羅延環慌亂不已:“李兄把臣的信給了周端?李兄何時與周端有甚關系……陛下,是誰從周端府上搜出的信?!” 郭紹口氣虛弱,完全沒羅延環那么激動,緩緩道:“宦官楊士良?!?/br> 羅延環恍然又激動道:“那閹人欺君瞞上,他說謊!閹人最jian猾,膽子是越來越大了!” 郭紹道:“是的,人們的膽子越來越大,全然不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br> 羅延環太陽xue的青筋都鼓了起來,“陛下,雖然信上沒有提任何人的名字,但真的不是寫給周端的,這是寫給李兄的信?!?/br> 郭紹又點點頭:“朕相信你?!?/br> “陛下明鑒?!绷_延環急得快哭出來。 郭紹卻一點都不急的樣子,他軟軟地抬起手,指著羅延環手里拿的信,說道,“不過有個問題?!?/br> “啥?!”羅延環莫名驚道。 郭紹緩緩道:“朕相信開國公(李處耘)的忠心,并保護李家擁有的一切,豐厚的俸祿、貴族的地位、名節榮譽。朕也相信羅將軍悄悄寫信給開國公,是勸他忠心為國??墒恰?/br> 郭紹說道這里微微閉上眼睛緩了一口氣。 羅延環卻屏住呼吸,眼睛也不敢眨一下,耳朵都豎起來了,每一個字都認真聽著,所幸郭紹今天說話確實很慢。 “可是,朕相信之后,該如何讓大伙兒也相信?” 郭紹說話很慢,條理又簡單,比起東拉西扯的左攸,郭紹的話確實更好懂。但羅延環感覺很不好回答郭紹的問題。 羅延環怔怔道:“大伙兒不信李兄的忠心?” 郭紹道:“羅將軍,如果證實了正值朝廷動蕩之時、開國公帶兵在外,卻與京城禁軍的一員大將私下里悄悄互通有無。你想讓天下人怎么想,怎么看李處耘?” “這……”羅延環的喉嚨一陣蠕動。 沉默片刻,郭紹又道:“沒有人能命令天下人怎么想,朕也不能?!?/br> 羅延環身體一軟,“撲通”跪伏在地,一臉蒼白,“陛下,臣該怎么做?” 郭紹嘆道:“朕與諸兄弟在腥風血雨中同生共死,李處耘已經死了,但朕不想再污他身后名。更重要的,朕要照顧大伙兒的親人家眷、用心愛護的人。羅將軍,你回去好好想想罷?!?/br> 羅延環默默了跪了一會兒,這才叩拜道:“臣,告退?!?/br> ……羅延環一走,郭紹叫人進來,進來的當值宦官正好是楊士良。郭紹便問道,“左攸到了嗎?” 楊士良道:“奴婢已安排傳旨,這會兒應該在路上了?!?/br> “左攸一到,徑直帶到這里來見面?!惫B道。 “奴婢遵旨?!?/br> 郭紹有氣無力地坐在軟榻上,眼睛閉著養神。有時候很久都不動,好像睡著了一樣,可是一會兒又發出長長的一聲呻吟,好像是身上哪里發痛,很痛苦又悲傷的呻吟,聲音很小卻很發自內心。 許久后,左攸進來了,干脆地跪伏在地板上,上身虔誠地貼著地板,屁股都撅起來,“陛下萬壽無疆,內閣輔政左攸奉旨覲見?!?/br> 郭紹睜開眼睛,揮了一下手。養德殿的侍從急忙出去了。 郭紹也不讓左攸平身,生氣道:“左攸,朕對你如此信任,連兒子給你教,可前陣子有事兒,你為朝廷干過什么?這般作為,你是想學前朝‘不倒翁’馮道?!” 左攸渾身發抖,“臣罪該萬死!陛下縱是殺了臣,臣也覺得自己罪有應得!” 郭紹惱道:“你以為朕不敢殺你?” “不敢……不!不!臣不敢這么以為!” 郭紹聽到這里沒忍住,罵了一聲:“cao!” 左攸小心抬起頭,“陛下,微臣當時沒辦法,大皇后不讓臣參與諸事,什么也做不了,也不敢輕舉妄動。羅延環和周端,實在是在害臣啊……” 郭紹冷冷道:“把周端給你的錢吐出來,罰奉一年。今后才知貪財燙手?!?/br> 聽到這里,左攸閉上眼睛暗自呼出一口氣,叩拜道:“謝陛下恩!” 郭紹又鐵青著臉道:“你立刻去許州,奉朕的旨,與黃炳廉會合,用心辦好那邊的事?!?/br> 左攸聽到這里,感激涕零:“陛下寬厚之恩,臣必銘記于心?!?/br> 郭紹沉聲道:“朕身邊的人,只要沒確確實實做了太過分的事,誰能動?” 左攸再三叩拜謝恩。 郭紹揮了揮手,不再吭聲,左攸也恭敬地出去了,養德殿再次安靜下來。 他心道:喜怒無常、叫人畏懼,并不一定是好事……人們也需要安全感,若是伴君如伴虎、每天惶恐不安,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突然倒霉,或許能表現得更加恭順聽話,不敢輕易地忤逆一絲一毫。但是,這樣大伙兒的壓力也太大了。 高壓之下,容易造成大伙兒緊張,人們緊張,郭紹自己也輕松不了。 沒多久,楊士良入內,在郭紹身邊恭敬地小聲道:“陛下,楊業已進京,何時召見?” 郭紹估摸著時辰,說道:“現在叫他進宮,不必準備收拾弄太多沒用的陣仗。把樞密院、政事堂、幾個國公也叫來?!?/br> 楊士良輕聲道:“護國公剛剛才走,奴婢就不請他了罷?” “哼?!惫B發出一個聲音。 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 許州夜晚的長街,籠罩在幽黃黯淡的燈籠亮光中。破舊的官衙外面,幾個穿深色衣裳的漢子正在慢慢地來回走動。不知什么地方傳來“汪汪”的狗吠。 衙門里面,黃炳廉“嘩”地翻了一頁卷宗,拿起一根鐵片輕輕撥了一下燈芯。 過得一會兒,他抬起頭道:“周端問題很大?!?/br> 旁邊一個穿青色袍服的人道:“前南唐國主的國后周氏,現在大許皇宮內……她長得傾國傾城。周夫人和周端是親戚?!?/br> “那又怎樣?”黃炳廉冷冷道。 青袍人張開嘴欲言又止,卻似乎生生把話咽了下去,沉默下來。 “嘰嘰嘰嘰……”從夏天殘余的蟲子還在鳴叫著。 黃炳廉又問:“內侍搜查過周端府???” 青袍人道:“是?!?/br> 黃炳廉提起朱砂筆,飛快地書寫一番:“拿牌票,調隨行禁軍衛隊,立刻逮捕周端,封了周府。刑訊周端及有關人等!” “遵命!”青袍人上前接過東西,剛要轉身,終于忍不住又開口道,“黃輔政,咱們如何刑訊?如果周長史胡說八道,亂牽扯人,還要繼續問么?” 黃炳廉冷冷道:“咱們怕牽扯誰?” 青袍人沉聲道:“譬如……左輔政?!?/br> 黃炳廉的嘴角露出一絲細微的表情,剛要開口。忽然外面的狗吠更激烈,有人在門外道:“黃輔政,左輔政連夜進城了,拿的是圣旨,守城守備徑直開了門?!?/br> …… 八月初一,東京皇城大朝。 郭紹多久沒有上朝了,他自己也記不清楚,今天是數月以來第一次臨朝。他走路還有點吃力,不過總算能不用被扶著慢慢走動了。 文武百官從金祥殿南面大門來,郭紹等則從北面后宮的方向進來。金祥殿建筑群從正面看簡潔又宏偉,如同光明正大、名正言順的皇權,但后殿卻有迂回如迷宮的幽美廊蕪。 這次大朝不算什么特別的日子,無非是荒廢的排場重新開張。 郭紹單獨和宦官楊士良站在一道走廊上。楊士良躬身道:“陛下,文武百官都到了,朝會禮樂準備妥當?!?/br> 他聽到楊士良稟報,點了點頭,卻并不馬上出發,仍舊站在那里沉思,良久才道:“無論什么時候,光有防守、沒有進攻,都是極大的失敗?!?/br> 楊士良若有所思,忙附和道:“陛下如日中天,英明神武,雄心開拓,非退守之君矣?!?/br> 郭紹對恭維表現得十分淡然,口氣似乎很平靜,“無論怎樣,咱們還是防守得很好,蕭思溫的陰謀沒有得逞??蛇@值得慶賀么?咱們死了那么多人,不得不流如此多的血……” 郭紹壓抑的鎮定有些失控的跡象,“你以為朕愿意這樣?” 曾經的無數戰爭,死掉的人肯定不止這次清洗血案中的千兒八百人;但郭紹現在很動容,一定是想到了他額外在意的東西。 “最大的黑手沒有付出代價,蕭思溫及其黨羽,全身而退。他們現在一定在恥笑朕!在看著朕的狼狽和喪心病狂的泄憤哈哈大笑。這么一個可笑的陰謀,竟然能搞起如此大的風浪,朕就像一個被玩弄的猴子一樣!” 楊士良急忙說道:“陛下,都怪臣子們無能,不忠之人滿朝都是!” “罷了,罷了?!惫B嘆了一口氣,轉身向南邊走。楊士良彎著腰上來,小心扶住郭紹。 郭紹上殿后,也沒有逞強般地拒絕別人攙扶,他被宦官扶上龍椅,看起來便不如以前那么光輝了。一舉一動都顯得很虛弱,不過身體被折騰成這樣,他也沒法佯裝矯健。 宏大的鼓聲和編鐘音律,也無法讓郭紹的儀態顯得更有氣勢。 “陛下萬壽無疆!”寬敞的大殿上,一片呼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