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327節
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 不少事做了、卻并不能派上用場,但不做又不行。郭紹遂大軍主力一路過拒馬河,到達易州,再無戰事;大軍步騎周密的部署和布防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過拒馬河就是大周的境內,人們的心情漸漸放松。換作在幽州境內,就算沒有戰事君臣也松不了氣,因為有危機感。 大軍扎營,照秩序安營扎寨過夜。 郭紹沒有當眾出面,只叫王樸、左攸等人見面。他的風寒還沒痊愈。 左攸開口道:“臣以為,咱們應該在易州留一支精兵,為防遼軍襲擾?!?/br> 郭紹一時沒有回應,他左手握著銅燈臺,照著地圖上易州的位置一路向下看,手指放在了鄆州的位置(大名府東南部);然后又抬高燈盞,觀摩了好一會兒。 “是得留一股禁軍在河北,但不是留在易州,這里最好……”郭紹拿手指在圖上敲了一下,“德州?!?/br> 左攸伸了一下脖子默默瞧著。 王樸道:“陛下是為了防鄆州(李筠)?” 郭紹沒有否認,若有所思道:“堅固的堡壘,問題往往出在內部。兵不用駐易州,因為遼國現在的問題也不是來自大周武力強盛?!?/br> 王樸沉吟道:“此番退兵歸來,恐怕確有風浪?!?/br> 郭紹看著放在地圖上的燈火,在此前的某一個夜晚,當時他帶著傷感消沉的情緒也是這么看著燈上的火焰。那一晚作出決定時,已經認真考慮過內部的挑戰了。 此時他的神情全然不同,很鎮定地說道:“李筠此人,野心太大、能耐卻不夠大,不足為慮?!?/br> …… 鄆州天平節鎮,位于梁山伯北面。李筠現在就在這里做節度使,相比以前在潞州負責抵御北漢國的重任,現在他在這里幾乎沒多大的作用了。 當時大周朝廷下旨他移鎮,條件是準許他帶走昭義軍將士的主力。朝廷和節鎮之間都有利弊考慮,博弈妥協后的結果,李筠老老實實到河北來了。 作為一個軍閥,李筠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朝廷肯定不信任他,才會費力想讓他移鎮;他也不愿意交出兵權,因為那是他的地位資本。 朝廷要直接滅他,得無益地勞命傷財,也會給別的地方軍閥造成恐慌;他想造反,又很容易失敗。上下只是暫時的妥協,雙方都在等待一個徹底的解決辦法。 此時,他在堂屋里走來走去,十分焦躁。 旁邊站著兩個文官幕僚。其中一個有仙風道骨儀態的老頭,叫仲離,擅長的是占卜,各種各樣的占卜術都會,名氣還很大。 仲離在此之前勸阻過李筠起兵,但原因只是機會不好。 李筠的長子也勸過他,主張是放棄兵權,以此向朝廷換取榮華富貴……因為在此之前,朝廷要不斷削弱他的跡象已非常明顯,移鎮離開根基之地,偶爾會以升遷的名義調走他麾下的武將,收回了節度使干涉地方官的權力;私信里聽了一個消息,朝廷還想設轉運使,收回節鎮的財政權力。 當時郭紹的武功威名如日中天,李筠完全沒有反抗的余地,也有過消極的想法。 但現在,他又嗅到了一絲機會。 一個幕僚說道:“據報,禁軍北伐遭遼軍鐵騎進攻,損失慘重,皇帝的兩個結義兄弟都被陣斬了?,F在敗退回國,人心惶惶?!?/br> 李筠道:“禁軍究竟損失了多少人馬?” 幕僚道:“不論折損了多少,現在禁軍肯定士氣低落、人馬疲敝。今上本身就是篡位得國,靠武力積威,而今戰敗,人心不在矣?!?/br> 李筠心道:看來郭鐵匠也不是傳言中那么神,畢竟老子打仗的時候,他還在吃奶! 但李筠沒有當著幕僚的面說任何失體的話。 李筠轉頭看向仲離:“仲先生怎么不說話?” 仲離道:“待老朽占一卜?!?/br> 另一個幕僚見李筠猶豫,勸道:“當今之勢,機會已經很少了。主公此時不起,錯失良機后悔莫及!” 李筠道:“咱們遷來的這地方不好?!?/br> 幕僚卻急道:“朝廷對主公早有提防之心,一旦主公被削去了兵權,謹防秋后算賬,欲求富貴太平而不得!” 李筠嘴上不說,但這也正是他擔心的地方。以前天下紛亂,他總有一種該輪到他的感悟,但東京那把椅子上的人來來去去,一直沒能成事,最后連自身也難保了。李筠在鄆州這段時間郁氣很重! 現在這局面,他已經很動心了。但仍舊不動聲色道:“地方不好,兵力不足?!?/br> 幕僚道:“主公若是想以一城敵一國,自是以卵擊石;此前咱們潛龍在淵,也正因如此?,F在還不到獨尊之時,得聯絡盟友,共同起兵;今上一旦不能控制形勢,天下風起云涌矣!等大勢變,主公再圖脫穎而出?!?/br> 李筠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幕僚。 幕僚道:“東京朝廷實際簇擁者,唯有禁軍和河北魏王符彥卿,很多地方都不穩靠;而現在禁軍初敗勢微,魏王老邁……真是天助主公!機會最大的便是河東東漢國(北漢)舊地,此時可先試試說服楊業起勢?!?/br> 李筠聽罷覺得有點意思了。 幕僚繼續道:“楊業掌東漢降兵數萬眾,忻、代全在手中,控制雁門、忻口、石嶺關等諸關隘,除晉陽城外,皆在其手。一旦天下有變,楊業便可復有河東之地,自居為主,割據一方逐鹿中原,何樂不為?” 李筠下意識地點點頭,心道:老子要是有楊業的本錢,早就起兵了! 幕僚沉聲道:“楊業之妻折賽花,是靜難節度使折德扆之女,楊折兩家是世交,又有聯姻。楊業一旦騎兵,西北折家等部都要反,中原四方烽火,大勢變矣! 除此之外,蜀國、江南等諸地歸復也不久,大勢一變,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又有多牢靠?” 李筠的目光變亮,臉上也被血涌變紅。他沉吟片刻,卻道:“爾讀圣賢書,卻不明大義?!?/br> 幕僚怔了怔,羞愧道:“卑職汗顏之至?!?/br> 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 李筠秘密傳見長子李守節,吩咐他去河東勸說楊業。 守節有點擔心道:“父親與楊業交情不深,孩兒貿然前去,會不會有什么不利……” “你只管放心?!崩铙蕹谅暤?,“為父要是覺得危險大,也不會派你去;不過由我的孩兒去談,更能讓楊業相信。稍后鄆州的官吏會送來一張官府路引,你先去晉陽,那里有我的故交,然后由人引薦再見楊業?!?/br> 李筠語又重心長道:“當今龍椅上坐的郭鐵匠有勇無謀,白送楊業那么好的實力底子和地利。人在其位,楊業沒有野心是不可能的,咱們給他壯聲勢,他沒道理拒絕。就算萬一沒談成,他也只能悄悄的,不敢吭聲。 楊業手握重兵,都是東漢(北漢)軍舊部,生怕朝廷猜忌,有人勸他造反,他哪敢張揚?孩兒且安心辦事?!?/br> 李守節聽罷點頭稱是。 他照父親的吩咐安排,騎快馬先到晉陽,聽說楊業此時在忻州,便趕往忻州。 ……楊業聽說是李筠的長子,便叫老奴安排在一間廂房內,并吩咐不要失禮。李筠這個人,楊業確實是久聞大名! 李筠曾多年在潞州與北漢軍作戰,民間有“河東白龍”的外號,著實算得上一員名將良將。楊業在北漢國也多年了,豈能沒聽說過這個宿敵? 現在楊業不會計較北漢國曾經的敵人,此一時彼一時也,何況當年河東打打鬧鬧,戰陣上在用兵,私下里也沒少來往。 楊業走進別院里,在屋檐下慢慢踱步過去,卻并不進款待客人的廂房。他終于走到窗戶旁邊,不動聲色地往里看了一眼。只見一個年輕人正端起茶杯喝茶,然后在屋子里背著手步伐凌亂地走著。這廂房里,楊業放了幾件稀罕物,有一張畫,還有一把良弓,但那年輕人對東西完全沒有興趣的樣子,估計也沒心思去注意那些玩意。 楊業很快就立刻了窗戶邊,并不進去。 走到門口,遇到了老仆,便吩咐道:“把來客的隨從也請進院子款待。然后去叫王都頭帶本部人馬來把院子圍了,將人都拿下!” 楊業在門廳里呆了許久,只聽到士卒的腳步聲,里面沒鬧出多大的動靜。然后得到了老奴回稟,當下便放心地離開了別院。 他回府見了妻子折賽花。 折賽花問道:“夫君去見那李守節了?” 楊業搖頭:“就看了一眼,我把他捉了,準備送到東京去?!?/br> 折賽花聽罷仍舊有些詫異。 楊業道:“此人心神不寧,又是李筠之子,大老遠跑河東來,必是勸我起兵謀反!此事做不得。今天下戰亂久苦,楊家豈能不識大義再起殘殺?” 他聲音放小說道:“我在柏谷與今上交過手,以今上的武功和禁軍戰力,在幽州肯定沒吃大虧,我要是利令智昏,必然覆滅!楊家并沒有鋌而走險的野心……除非東京失陷,國家崩滅,我才會考慮進取晉陽圖一隅自保觀望?!?/br> 折賽花聽罷點頭道:“夫君明大義,有分寸?!?/br> 楊業又沉聲道:“李筠只知我手握漢軍,卻不知漢軍已重新編了行伍,副將和指揮使以下大批武將全是朝廷任命的人;還有軍府幕僚官吏和傳令兵整個都不是我的人。我要是有一絲妄動,樞密院馬上就能察覺?!?/br> 他皺眉踱了幾步,忙道:“夫人立刻寫信去關中,曉以大義、利害,勸阻岳父千萬不要有異動。李筠既然派人到河東來做說客,可能也會去關中聯絡岳丈?!?/br> 折賽花道:“夫君要派人把李筠之子押解回京?” 楊業沉吟許久,想到郭紹把忻、代及幾個重要關隘都交給自己,若無信任、對一個并不熟悉的降將不可能那么做。他當下便道:“我親自押送去東京?!?/br> 折賽花擔憂道:“事關謀反,朝廷會不會猜忌夫君?” 楊業坦然道:“今上以誠待我,我亦以忠報之?!?/br> 于是,那李筠的長子李守節,比當年李繼勛的長子還不如,李繼勛之子做說客還見了李筠一面;而今李守節連楊業的面都沒見到,一句話沒說上,就被關起來了。 李守節憋了一肚子話和不解在一間屋子里呆了一晚上,一夜未眠,琢磨著究竟哪里得罪了楊業。 不過楊家倒沒有虐待他,送來的飯菜很可口,睡得床也很干凈,還有被子。 次日一早,房門被打開,一個武夫道:“請李衙內出門?!?/br> 李守節戴上幞頭,撫平鬢發,依言走出了房門,然后看到了一輛囚車!他頓時愣在那里,兩個士卒走了上來,李守節無奈,仍由其搜身,把縫在衣服里的密信給搜走。然后自己走上囚車,手腳就被鎖住。 …… 此時大周禁軍還在河北,東京朝廷是端慈皇后攝政。 符金盞看完楊業的上奏,首先派人快馬送往河北軍中。然后在金祥殿東側,垂簾召見了楊業,嘉獎他忠心為國,不負皇帝信任。 楊業謝恩。 楊業已經自己進京表忠了,這已可以證明他沒有二心。但符金盞在聽說北伐失敗后,而今面對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夫,莫名有心神不寧的感覺。 殿內的楊業跪伏在地磚上,對上位者五體投地尊敬萬分,連兩側的大臣也安然若泰??墒欠鸨K對他仍有極重的防備心,或許只是一種偏見……那是在多次戰亂中給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恐懼。 符金盞留楊業在東京,稱贊他是陛下倚重的良將,等陛下回朝再封賞他。 她很快就想到了西北折家,心道:既然李筠聯絡過楊業,應該也會爭取楊業的岳父折德扆。 符金盞遂等待著折德扆的態度。 …… 郭紹率周軍主力已經到達大名府,在大名府補充了一些軍需,逗留一天,他順道去見了岳父符彥卿。 這時便收到了東京的急報:李筠四處聯絡,準備謀反!派到河東勸說楊業的李守節已經被逮往東京。 郭紹倒沒料到李筠這么快就暴露,他原本的部署是在事發后,讓魏王符彥卿節制河北諸鎮為西路軍,留在漕渠沿岸德州的龍捷軍右廂為東路軍,兩路進剿平叛,判斷這些兵力足夠對付李筠了……但如今禁軍正好還在河北,郭紹與大臣商議,臨時改變主意,大軍順道去解決李筠的事。 他下令史彥超前鋒在大名府東面的博州地界重新架設黃河浮橋,先鋒度過黃河守住渡口。然后才派使節去鄆州問罪。 郭紹親自交代使節:“先曉以利弊,大軍渡河,鄆州必破。勸他主動來行轅中迎駕,我可以念在他避免了內戰軍民傷亡的功勞上,饒李家性命,并給予富貴?!?/br> 使節奉旨前往鄆州天平軍節度使府上。 不料見到李筠時,李筠一嘴酒氣,喝得面紅耳赤。然后當眾把太祖郭威的牌位擺了上來,奧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