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325節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 幾天過去了,白天的炮聲依舊轟鳴、并開始構筑新的防御工事,攻城進展速度比晉陽慢很多,郭紹詢問楊彪還沒醒來。 太陽漸漸落下西邊的地平線,天地間也黯淡、沉靜。郭紹走出中軍大帳,看到天空一片灰黑,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依稀記得剛到幽州時,自己也在晚上出來走過,但那時的心境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此刻,將士們已經回營,曠野上篝火點點,隱隱有草叢里的蟲子叫聲傳來。守營的將士紛紛站直身體,側目注意著郭紹。身后王樸等幕僚依舊站在帳篷門口。 天空灰蒙蒙一片,云層好像壓得很低,讓人產生壓抑之感,風云在黯淡朦朧的地方隱約在涌動,神秘而模糊不清。 天上或許有神靈,郭紹依舊站在地面上。但是,世人認為他是戰神,神當然是無所不能、必須能勝利。 郭紹清楚地認識到一旦退兵的不利影響,他有種下不了臺的感覺。 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 郭紹面臨的壓力主要不是被遼軍第一波援軍襲擾,而是攻城不順利。遼國主力將會到來……幽州城周長達一二十里,除了五萬多機動騎兵,十余萬人包圍城池、兵力非常分散,無法在城下與遼軍決戰;除非離開幽州城,在沒有攻陷幽州的情況下深入幽州地區與遼軍對陣,那樣的話顯然已經違背了這次戰爭的戰略預計。 這幾天他想了很多。此次北伐本身就是一次戰略性的冒險。 如果沒有讓虎賁軍騎馬步兵攻擊遼軍宮帳馬隊、進而影響了士氣,如果挖掘地道選擇的地點正確一點,如果守軍不是把投石車大量放在火炮盲區,如果……運氣再好一點,沒有那么多細微的因素一次次影響攻城的進度,或許可以及時攻陷幽州城。 那么戰略冒險就是正確的決策,郭紹也就不會再想這些東西了。國家之間對決主要靠實力,但只是一兩次戰役的結果便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要靠運氣。 王樸說得對,到現在為止依舊還有機會和時間。 ……郭紹卻感覺自己不敢再冒險。 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是一次戰略冒險,容錯很低,存在很大的失手風險;而現在的風險驟然變大。 后果更是變得十分嚴重,萬一損失了主力,郭紹將面臨不可挽回的滅頂之災;禁軍精銳在短期內幾乎不可再生,一旦損失,郭紹將沒有實力維持國防和統治。 這樣的嚴重后果下,就算風險很小、也會叫人提心吊膽,何況現在拖延下去風險并不小。 恍惚之中,他仿佛回到了前世的高考,那時候所有人都告訴他是人生命運的轉折點。他做過了無數的練習、準備得非常充分,但臨場依舊擔心出現意外、擔心失敗,哪怕那種風險比較低,但只要成績沒下來就無法踏實。 而現在,他面臨的風險和失敗威脅大得多,后果也嚴重得多。大周軍一旦遭遇戰敗,關系的不止是他一個人的命運! 郭紹心里的憂慮難以言表。 他也不得不權衡:在收益和后果之間,這種冒險是否值得? ……郭紹又不甘心放棄。 他想規避嚴重后果,但并非要放棄幽州,遲早還會來。但是,這次一退,等待下一次的時間漫長,是難以忍受的煎熬。 退兵也會造成別的風險和后果,主要來自國內。 郭紹沒法逃避,進、退都得面臨挑戰,不一樣的挑戰。 他心里堵著一口氣,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就在這時,王樸走了上來,說道:“陛下,夜里下涼,您在外面站得太久了?!?/br> 郭紹轉過身來,一面往帳篷里走,一面說道:“我不會認輸,而會為了下一次卷土重來積蓄力量、尋找新的道路……一定有比現在的戰略,更好的道路?!?/br> 王樸聽罷沉聲問道:“陛下決意要退兵了?” 郭紹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走路都感覺有點飄,他抬起頭盯著王樸的老臉:“青山還在,實力未損,就可以主動選擇新的時機;而不是一定得被動地留在這里冒險……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br> “唉?!蓖鯓愕膰@息簡直是從肺腑里發出來的。 郭紹用推心置腹的口氣低聲道:“損失禁軍的風險我承受不起,但國內的暫時挑戰,我還承受得起?!?/br> 王樸道:“老臣附議陛下之意……只是有些失落?!?/br> “我明白的?!惫B道,他握緊拳頭道,“明日一早召集各路大將,部署有秩序的撤軍方略,要防范遼軍騎兵和幽州守軍的襲擾?!?/br> 王樸抱拳道:“臣遵旨?!?/br> 郭紹穿過大帳,到后面就寢。王樸站在賬內,躬身送別,久久沒有離開。 一個侍從彎腰掀開一道垂簾,郭紹走進去時,稍稍轉頭,用余光看了王樸一眼。 里面的陳設很簡單,不過桌案上、帳篷壁上都是地圖,看起來就不是那么整潔了。桌案上放著一個燭臺,一枝很粗的蠟燭、燭芯也很粗照亮著這里,床邊和案旁比較明亮,角落的光線就越來越朦朧。 郭紹坐了下來,看著火焰的跳動。 內心的失落,就算無論怎么理智地分析也掩蓋不住。在這樣的夜里,在這樣的燈火前,他還感到有股冷意…… 他想起了羅猛子,三弟資質有限,這些年隨著郭紹干的事越來越大,三弟也有點遠離郭紹的核心圈子了。但郭紹依舊不能忘記,曾經和三弟在高平、在武訖鎮、在秦鳳…… “要不是俺老羅身上有鐵皮,早被射得漏水了,哈哈……” “大哥說干,俺老羅就跟著……” 郭紹伸手在額頭上用力地搓著,做著一些瑣碎的動作,卻一聲都沒吭。 哪怕做了皇帝,郭紹仍舊逃不脫這些最簡單的情緒,當身處這樣的環境時,他的心理素質并不是很好……皇帝、雄主應該是什么樣的資質?反正并不應該是他這樣的。 一系列的成功,世人寄予了他太多的期待,認為他無所畏懼、有通天本事,甚至,認為他是神! 郭紹在此刻,覺得自己真不是神。他在前世不過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夫俗子,還要為了生計用盡全力、焦頭爛額的人,連他自己以前也不覺得是能干大事的主……此時,各種負面情緒蜂擁而來,他感到萬分脆弱。 但是,已經身處這個位置,他不會認輸。就算死纏爛打,也要卷土重來!因為為了那個宏大的目標,已經死了太多人、太多他關心的人,放棄是不可能的! “咳咳……”郭紹捂住嘴忍著咳嗽聲。 他感到疲憊,襪子也不脫,蹬掉靴子就上床睡了。睡夢中噩夢不斷,仿佛身在火山之中。 ……當晚,侍從發現郭紹一臉通紅,臉上燙人。嚇了一大跳,急忙連夜把王樸和左攸叫了進來。 左攸急的一連念叨了幾遍:“陛下一向身強力壯、龍體康健,怎會突然病了?” 王樸頓時恍然,急道:“老夫的義女在療傷營,趕快派人把她叫來!” 左攸道:“王使君的義女?” “就是陸嵐,陛下從蜀國找回來的女神醫,把老夫的病治好的人,老夫年紀大了,讓她做老夫的義女?!蓖鯓愕?。 左攸忙道:“那趕緊叫來?!?/br> …… 次日一早,樞密使王樸召集“幽州前營軍府”的官員、諸路軍少數武將在中軍大帳議事,宣布皇帝的圣旨,下令撤軍。 先商議了一個撤軍的部署和方略,然后繼續召集軍都虞候以上的武將到中軍進行具體部署。 眾將議論紛紛,個個都不甘心。此戰,周軍尚未遭受過真正的失敗,到達幽州快一個月了,數次大戰下來陣亡數也就千把人,武將們認為還能打敗遼軍建功立業!無法理解皇帝為什么要撤軍。 后來有人問王樸,皇帝為什么不親自傳旨。這時候郭紹病倒的消息才傳了出來。 前營軍府的一個文官離開中軍大帳后,私下里議論:“照現在的形勢,幽州城不容易一下子攻破,陛下又損了結義兄弟,恐怕不得已才撤軍,所以才佯稱龍體欠安……” “為何要稱???” 文官悄悄說道:“折損大將,然后撤軍,有戰敗之嫌……因病撤軍,便是暫且饒遼人一命?!?/br> 不管如何,樞密使、一干大將共同認為的命令還是有權威的,諸軍依照軍令開始準備撤退……炮火還沒馬上停,據前營軍府的意思,是為了迷惑敵軍、隱藏意圖。 但次日火炮就不再轟鳴了……因為下雨了! 空中烏云密布,春雷的響動代替了炮聲,雨下得很小,卻是淅淅瀝瀝把泥土慢慢打濕,濕潤的泥土被無數的人馬來回踐踏,軍營里一時間泥濘一片。 左攸望著雨幕,嘆息道:“真是天不助我也,老天不讓大周收復幽州!就算沒下令撤軍,這雨不趕緊停,咱們同樣沒法攻城?!?/br> 王樸卻感嘆道:“這雨下得好,省得咱們將此役引為憾事?!?/br> 他低下頭,想起了東京城內修建的那座“宣仁功德閣”,內心漸漸承認,戰前自己和諸大臣為了功成名就,一直慫恿皇帝北伐,確實被名垂青史的欲望蒙蔽了真相……限期破城、突襲戰略,無法把握的因素實在太多。 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 烏云在天上涌動,就好像墨汁倒進了水里,大片的云層在風中涌動著。烏云縫隙之間,太陽的光暈躲藏在后面,卻依舊光芒刺眼……它潛伏了,卻依舊掩不住鋒芒的邊角。 細雨灑在路上的水坑里,讓水面好像粗糙的毛玻璃?!芭?!”沉重的靴子踐踏在上面,渾濁的泥水四濺。 大路上,步、騎、車在緩緩地移動,人們在泥濘里步伐沉重,卻仍舊保持著井然有序。 將士們走著走著,就回頭看雨簾云煙深處矗立的幽州城。它現在還離得不遠,卻又好像在天邊,就好像海市蜃樓,又像一座山的影子。 幾十年前,丟掉這片土地的時候,或許很少有人想過,要再次拿回來是那么不容易。 就在這時從岔道上步履蹣跚地來了一大群百姓,他們提著籃子、挑著擔子,在泥濘里跋涉過來。婦人們從籃子里拿出了雞蛋,往路邊的士卒懷里塞。 一個老頭杵著目光,佝僂著背仰著頭看著將士們,問道:“兒郎們啥時候回來……還回來哩?” 將士們無話可說,默默地跟隨著隊伍行進。那老頭一連嘆息了幾聲。 就在這時,董遵誨的人馬經過,年輕的董遵誨從馬上跳下來,鐵青著臉說道:“這不是結束,只是個開始!” 細細的雨水在頭盔上匯聚成珠,水珠沿著董遵誨風吹日曬的年輕的臉往下滴落。 …… 幽州城頭,一臉疲憊的蕭思溫望著細雨蒙蒙中城外狼藉的工事營地,長長地噓了一口氣。他抬起手,但沒地方扶,這段城墻光禿禿的,女墻早已塌完了。 “周軍真的這么快就退兵了……咱們要不要派馬隊出去追?”蕭阿不底問道。 蕭思溫轉頭看了他一眼:“追?怎么追?幽州軍騎兵,和大遼宮帳精銳能相提并論么?宮帳軍都被打成什么樣了,幽州軍出去怕是要鬧笑話?!?/br> 蕭阿不底皺眉道:“這周國人也是挺會嚇唬人,那么多人過來,把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末將還以為要打個一年半載。這才多長點時間,說走就走……” 蕭思溫道:“你們莫忘記了晉陽城半月就破城!郭鐵匠就是沖著攻陷幽州城來的,現在攻不破,又不想和我大遼主力交鋒,所以退了。郭鐵匠此人……” 他“嘶”地吸了一口氣,“此人有點意思,挺難捉摸?!?/br> 他見蕭阿不底一忙茫然,又緩緩嘆道:“一個稱帝的人、以往百戰百勝,要果斷退兵,并不容易。你或許不懂那種位置的人?!?/br> 一個武將道:“耶律休哥這回到幽州來,可得一副救命恩人的模樣了?!?/br> 阿不底聽罷有些惱怒:“要不是咱們死守幽州城,能贏得了周國人?功勞不能讓他一個人領了!” “說贏還為時尚早?!笔捤紲剌p聲道。 阿不底問道:“周國人畏懼大遼跑了,還有臉再來?” 蕭思溫轉身離開城頭,又看了一眼南方遼闊的原野,說道:“必定會來……傳令在城內慶功,告訴將士們,郭鐵匠不是三頭六臂的怪物,同樣能被大遼鐵騎打敗?!?/br> 及至晚上,蕭思溫的書房里來了個灰黑布蒙著頭的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