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309節
花蕊夫人急躁地走了幾個來回,有種找不到出口的感覺。她走到了梳妝臺邊坐下,抬頭看著鏡子里秀麗的臉,銅鏡里白凈的皮膚在銅光中浮上一層微微的鵝黃,她把手放在臉龐上,又挺了挺胸脯,仔細打量著里面的鏡像。修長的脖頸、圓潤脹鼓鼓的胸脯,美麗而不失風情。 她很認真地審視著自己。這樣嬌弱精致的美色,也會在光陰中老去逝去,自己卻在這里虛耗?;ㄈ锓蛉诵睦锖懿桓市?。 她的眼神一陣迷離,對著鏡子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小聲地問:“我有錯嗎?我是個不知羞恥的女子?” 這時窗外有個提著燈籠的奴婢從屋檐下走過,燈籠的光從窗戶照射進來,鏡子里秀麗的臉先是一亮;很快光又被墻壁擋住,光線恢復暗淡。明暗之間,仿佛花蕊夫人的心緒陰晴不定。 她時而否定自己的品行,時而又憤憤地想,我既然有這么一副容貌,為什么不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為什么我就該認命? 不管她的心緒如何浮動,周圍依舊寧靜,夜色來臨后,院子里的草叢里已經有蟲子在低鳴。 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 晨光從金祥殿的一排窗欞之間照射進大殿,亮堂明凈,陽光讓宏偉又華貴的殿宇金碧輝煌,仿若在仙界。下方文武百官齊呼:“吾皇萬壽無疆?!?/br> “眾卿平身?!惫B分開腿四平八穩地坐在龍椅上,俯視著下方。 接著當值的宦官就上前唱詞,諸官陸續上奏言事。 郭紹坐著,回顧左側成排坐著的翰林院官吏,一個個正在奮筆疾書,覆蓋著黃色桌布的桌面上擺放著玉璽、詔書等物,大殿上發號施令的人手和用度一應俱全。他感覺這里仿佛是一艘大艦,自己就是掌舵人,每一次的調節都影響著整個國家的方向。 大臣們有歌頌皇帝武功的,也有贊嘆風調雨順各地莊稼長勢良好的。郭紹時不時捉摸著措辭,讓有司官員勸農;反正農耕國家,朝廷重視農業總不會有錯。 工部侍郎上奏修黃河的方略,但宰相范質見解不同,倆人當場在大殿爭執起來。 治理國家的每一件事都是細致活,文官們很容易政見不同,支持主張的理由也多不勝數;而且每個人還有站隊和立場問題,理政是十分復雜的事。 郭紹的做法是下旨他們各自寫成奏章上奏后,再作決定……其實是準備把爭執丟給政事堂繼續扯皮,等他們扯出個子丑演卯來再說;郭紹要做的事是等大臣們達成一致后,準奏給錢給糧就行。 他分得清輕重,此時大周最重要的事,依舊沒有擺脫(五代十國)的關鍵,那便是軍事! 不然,無論內政經營得多么精細,一旦面臨戰爭動搖國家的情況,或者有武將擁兵自重……什么都是白搭。 無論大臣們把道德文章說出花兒來,郭紹心里也清楚得很:現在得先保持軍國體制,拿回幽云十六州;然后才能從根本的制度上調整兵權體系。 …… 大朝之后,內閣大臣左攸離開了皇城,眼看時間還早,便去了東京北城虎賁軍校場上。那里卻是另一番光景。 一大群漢子成隊列地站在塵土飛揚的泥地上,身上穿著板甲四件和皮甲,嶄新的衣甲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個個汗流滿面;他們拿著長矛看著土臺子上的一個大漢的動作,跟著舞動長矛。 “霍!”眾人隨著長槍刺出,一齊大聲吶喊一聲。 大將周通策馬來到左攸身邊,二人多次跟著郭紹南征北戰,是認識的人。周通道:“禁軍諸部在攻東漢國(北漢)時有損耗,樞密院從各地征調了精兵補充兵源?!?/br> 左攸是文官,當然不會貿然對將士指手畫腳,當下便贊道:“個個都是虎背熊腰的青壯好漢?!?/br> 周通搖頭道:“中原精兵多已集中禁軍,要選有武藝經驗、又強壯的人已很難。這里面有些人,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br> 左攸聽罷愕然道:“那樣的人能用?” 周通淡然道:“誰也不是生來就會打仗,只要底子好,先做雜兵,多上陣歷練,十個總能剩下一個精兵!” 左攸默然。 周通又道:“除了神臂手,別的精銳除了訓練,都是人命堆出來的!朝廷十萬禁軍,這幾十年在沙場死傷的兒郎何止百萬?!” 就在這時,周通皺眉走到一個年輕漢子跟前,在他的腰上拍了一巴掌:“你這軀干動都不動,光靠手臂能有力?” 那漢子見大將盯住自己,臉頓時紅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周通拿了旁邊一個士卒的長矛,向前猛刺示范了一下,指著那漢子道:“照著我的動作!” 漢子緊張地比劃了一下,不料周通大怒,大步走到了那漢子的前面,拍著自己胸膛吼道:“刺!照著這里刺!” 那漢子臉色一變,急忙搖頭,連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周通怒道:“叫你刺就刺,敢違抗軍令?事前沒人教你們軍中規矩?刺!” 左攸一言不發,站在隊列外面默默地看著武將周通。 周通拿起長矛桿一點,看似輕巧,卻打得那漢子“哇哇”痛叫起來。那人終于閉著眼睛一槍向他猛刺過去,不料立刻被周通一只手拿住,那長矛被定在半路動都動不得。周通順手又一槍掃過去,打得那漢子一個踉蹌慘叫不已。 周通鐵青著臉道:“就這點力氣,要是在戰陣上我手里拿得是刀,你腦袋已經被劈下來!照面只有一次機會,大伙兒都沒地方躲,要用力刺,刺穿對手的甲胄,不是他死就是你死!” 他回顧周圍,一時間惱怒地破口大罵:“朝廷讓你們吃飽穿暖,給你們發軍餉,不是讓你們在這里磨蹭!要是誰不上心,混日子,就滾到下營去屯田。他娘的,這么簡單的招式都學不會!” 左攸看了一會兒,也不說任何干涉的話,看了一陣便與周通告辭。他聽到了原處“噼里啪啦”的火銃聲,當下便上馬帶著人循著聲音換地方查訪。 放火器的是神火都的人,左攸在那里遇到了軍器監昝居潤,倆人便又言談了一陣。 ……神火都又多了一些新卒,在北漢國死傷了一些事,新招募了一些。這時候趙虎已經算是老卒了,他上過陣打過仗,在新進的士卒眼里已然不同。 平素那些士卒都在言語間多有討好,有人還一臉敬畏地問他,聽說他親手殺過人? 趙虎只道在戰陣上殺人和被殺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兒,只要在前面就難以避免。又問起他是怎么殺人的,他就不愿意多說了……那些經歷他自己都不愿意去回憶,也覺得沒什么好說的。 不過上過陣之后,趙虎著實與起初不同了,至少現在他不會太過茫然,在隊列中很鎮定,明白練習有什么用處,也明白自己該做什么。 “準備!”這時都頭大喊一聲。 趙虎右手拿起火銃,拿右臂夾住木柄,左手舉起火罐拿牙齒咬開了木塞,動作麻利又嫻熟。余光里看旁邊的士卒時,只見他手忙腳亂,左右手和嘴一起用十分凌亂無章,汗都急出來。 都頭舉起佩刀指著前方的靶子,吼道:“放!” “砰砰砰……”一排爆響在硝煙中響起。很快又聽到了武將大聲的叫罵聲,每一排總有一些士卒因為各種稀奇古怪的原因不能成功發射。 這時武將下令休息,眾人便紛紛取了自己鐵盅,到場邊的水缸便舀水喝。烈日當頭,每一次休息大伙兒首先都是去喝水。 趙虎猛灌了一口,還是那個味兒,有點咸。這是燒開了的涼開水,放了鹽,所以咸……至于為什么放鹽,只有上頭的人知道,據說出汗后喝這個好。東京的鹽巴非常昂貴,但軍中并不缺鹽,因為鹽之所以貴是因為官賣。 旁邊有個人嘀咕道:“這玩意真能打死人?” 另一個士卒轉頭看向趙虎,問道:“趙兄,拿火器打死過敵兵?” 趙虎的腦子里浮現出戰陣上的場面,一整排三十幾個人放銃,打不中十個人,是誰打中的誰知道?便隨口道:“一排齊射,總能打到幾個?!?/br> 士卒們議論紛紛,覺得沒什么用,有人道:“這玩意真稀奇,禁軍怎么要用?” 趙虎想起自己和敵兵扭打差點被殺的事,又道:“咱們神火都的士卒武藝不行,廝殺打不過敵軍精銳,用這個還能討點便宜?!?/br> 眾人一番唏噓。 這時都頭走了過來,一面喝水一面與士卒們說了幾句。趙虎見將領情緒還不錯,便問道:“敢問將軍,咱們此后該打幽州了罷?” 都頭笑道:“你們叫我一聲將軍,可老子在朝廷里也沒說話的份,陛下要打哪里,我怎知道?” 他頓了頓說道:“不過,照兄弟們的猜測,應該要打幽州。南邊就剩吳越和南漢國,吳越對大周恭順著哩,南漢那么遠、武力又不行,犯的著咱們禁軍大老遠跑去征討? 神火都好歹也是虎賁軍左廂的人馬,要打仗多半是跟著皇帝御駕親征?!?/br> 這時又來了個十將,附和道:“官家定然想收幽云十六州?!?/br> 趙虎聽到這里,心頭的火焰立刻又燃起!他仿佛看到了被燒得黑乎乎的家、面目全非的老爹,還有徐家院子里的草棚里破碎的女人衣服,以及茅草上沾著的血跡……那是他賣力干活準備去提親的小娘。 趙虎心里羞憤交加,牙關緊緊咬緊,拳頭握得指節發白。 十將詫異地看著趙虎:“你咋了?” 趙虎回過神來,忙道:“打幽州,俺一定沖前面,絕不怕死!” 十將拍了一掌趙虎的肩膀:“軍中就要你這樣勇猛的漢子?!?/br> 趙虎又道:“王十將一定武藝不錯,有空了教教咱們。俺覺得火器還是太笨了,總會被人沖到面前拼殺?!?/br> 十將笑道:“別急,讓新招募的士卒學會了火器,就教你們用別的兵器。咱們神火都本來就是用火器的,不能把要緊的東西擱置了,上峰要怪罪?!?/br> 趙虎道:“只要能殺幽州的契丹人,俺這條命送了也無憾。殺光幽州的契丹賊!” 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 金祥殿書房內,左攸跪伏在地上,雙手捧起一卷東西。當值的宦官王忠走上前小心拿走,放到了郭紹面前的桌案上。 “左少卿起來?!惫B看了他一眼,伸手漸漸展開桌子上的圖。 一副線條勻稱精細的圖紙漸漸出現在眼前,郭紹的眼睛一亮,先看到了一個圓圈旁寫著“幽州”。等圖完全展開,上方從右到左寫著標題“幽云十六州圖”,右側還有畫圖人的名字,王樸、左攸、昝居潤。 甚至右下方還標注了比例尺。因為郭紹畫圖都是這樣畫,身邊的人照著皇帝的習慣,學會了這樣制作地圖。 這幅圖比郭紹自己畫得好,文官們無論查閱地形記載,還是丹青的技巧,都比郭紹要強。郭紹一時間幾乎忘記了左攸的存在,細心地欣賞著圖紙上的每一條線,指甲修剪很短的粗糙手指沿著圖上的道路撫摸,眼神也變得額外專注。 幽州十六州,這塊失去了幾十年的地盤,在青史上一直出現的地名,就在眼前。郭紹從圖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地盤的擴張。心中一種莫名的野心就被這精細的東西點燃。 它不僅是一塊地盤,也是一代帝王的威信,更是國家防線的基石。 郭紹抬起頭來,問道:“你們為何獻圖?” 左攸謹慎地拜道:“陛下或許用得上,臣等為陛下分憂?!?/br> 郭紹沉吟片刻,目光從圖右的名字上掃過,回頭對王忠道:“派人去傳旨,召王樸……還有魏仁浦,昝居潤來見面?!?/br> 王忠躬身道:“奴婢遵旨,即刻便辦?!?/br> 左攸拜退,先到外面等候。 郭紹等待的時候,在窗前踱了好一陣,又坐會椅子上,翻看放在上面的卷宗。一些對遼國各方面的記載……遼國皇帝是耶律璟,郭紹不太了解此人,耶律璟住在幾千里外的上京,原本就是十分遙遠的人。照著樞密院收集的東西,耶律璟的名聲不太好,殘暴、嗜酒、貪睡,遼國現在內部動蕩情況不妙,也有“昏君”當道的原因。 不過郭紹不看耶律璟的名聲,他只看這人的所作所為,以及遼國的前事。郭紹覺得遼國的現狀責任不在遼國主,確實是前仇舊怨所致。 耶律璟若是能建立大功和威信,處境也不是不能改變。 郭紹一時間覺得自己的處境和這個敵人有些相似……郭紹及其擁護者無論怎么開脫,都改變了篡奪江山的本質,要么強行防范、要么以大功威勢重新建立地位,否則他的權位不是那么穩當。 他現在才明白帝王們的心境并不是那么踏實,就算不斷宣揚君權神授、忠孝尊卑等等,也總怕被人從皇位上拉下來! 若是急著防范武將內部制衡,難以避免會削弱武力。此時國門敞著,從河北到中原一馬平川,長期被威脅,這皇帝當得也不會太踏實;坐在這位置上,怎能不為天下多少負責? 郭紹久久看著窗外的景象,平整的磚地,宏偉的建筑,十分莊嚴。 這時,王樸等人便已被帶進書房來了,他們本來就在皇城里辦公。四人一起行叩拜之禮,郭紹回過神,讓他們起來,又賜坐屏退左右。 郭紹開門見山地問道:“諸位以為,以現在大周的實力,戰勝遼國可有勝算?” 他沒有說攻占幽云十六州,因為那塊地盤對遼國也同等重要;一攻幽州,就等同與遼國全面開戰,基本是大周朝臣的共識。 幾個人都側目看向王樸,王樸正色道:“是否能戰勝遼軍主力,實在難說……” 郭紹便道:“王使君言下之意,不宜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