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295節
武將和官員們都沒吭聲,瞇著眼睛看東邊那硝煙騰起的地方,郭紹也看著那里,耐心地等待著。 炮陣上一員武將眺望了一番,嚷嚷道:“墊高一寸!” 旁邊一門裝填好的粗短臼炮立刻被士卒們從麻袋堆里刨開,然后在炮耳位置塞了一只沙袋,一個小將拿著繩尺麻利地上去一量,說道:“好了?!?/br> 幾個士卒便七手八腳地提著沙袋將炮管塞好,那粗壯的鐵炮就好像周身都被埋在沙土里一般,是為了固定方位。 不多時,又是“轟”地一聲巨響,大量的火藥爆燃之下,炮口好像噴火一樣,白煙猛地騰起!巨大的炮聲在城墻外仿佛在回響,炮聲剛過,便聽到“咳咳咳”的咳嗽聲。 郭紹抬起頭,看著飛滾的石彈,默默地道:中!中! 那石彈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帶著萬眾人的期待,向大約五百步外的城頭飛去,少頃,便猛地落到了城墻上。百斤的石彈恰好擊中了目標!“砰”地一聲,隱約看見土石在墻上飛濺,塵土亂飛,看上去好像是爆炸了一般。那石彈由于很重,威力不小,起碼把城墻上的地磚也砸碎打出坑了。 見此狀況,士卒們一陣歡呼。 沒多久,部署在前方的火炮陸續響起,一時間城外的營地上電閃雷鳴。百門炮都在一時間內開炮,聲勢十分大,大地都在顫抖! 而且郭紹在晉陽攻城營地上不止部署了一百門炮,軍器監總共鑄造了三百多門同樣的龍嘯炮,全都被運到晉陽前線來了!因為這種炮就是攻城才派的上用場。 沉重的石彈紛紛攻擊前方的城墻,城頭土石齊飛,墻體上的包磚秫秫往下掉,戰陣上很快就變得一片狼藉,到處都在閃火光冒煙。 郭紹觀望了一會兒壯觀的景象,尚未適應如此巨大的聲響,饒是遠離炮陣,耳朵也被震“嗡嗡”直響。 大量的火炮轟擊,但石彈的戰果還是參差不齊。龍嘯炮的規格、火藥的稱量、炮管的遠近角度都統一,但還是難以避免誤差;鑄炮技術、測量的方法依舊比較粗糙,難以做到精準。 不過采用的知識技術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遠遠領先……拋物線的規律、彈道學要多少年之后才被發現。但這些對于郭紹來說只是初中物理知識。 這時,長達十幾里的圍城工事外的三百多門火炮都陸續轟鳴起來,戰陣上愈發熱鬧。 一陣一陣地多門齊射,就好像聲浪一般在掀著晉陽城墻,聽聲音陣仗,晉陽仿佛堅持不了多久就要坍塌一般……但實際效果,可感覺還是差距很大!著晉陽的城墻平均厚度達十步(十幾米),這種黑火藥火炮是轟不翻的,不過對其墻體包磚以及墻上的女墻等防御工事、造成嚴重破壞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一個很大的作用,城墻上有大量的守軍,炮擊也能造成殺傷;以及消耗其士氣斗志。 于是第一天攻城,周軍沒有出動一兵一卒攻城,一直都在連續不斷地炮擊,消耗了大量的火藥和石彈。到傍晚時分才消停。 不過周軍不怕消耗,南部地區所有的北漢軍城池都被周軍鉗制,軍需資源源源不斷地從汾水、沁潞驛道運來,舉國的資源在承擔這場戰爭! 呼嘯炮部署的第一排都遠在城墻外五百步遠;北漢軍的重武器無非就是投石車和弩炮,這些兵器射程都只有兩三百步遠,所以他們除非沖出城來,否則夠不著周軍。北漢軍被打了一整天,沒還一次手。 ……太陽下山,轟鳴了一整天的喧囂漸漸寧靜??罩袩熿F彌漫,嗆人的硝煙味久久不散,城池上下,陸續點亮了火光。 幾個大將臉上被熏得又黑又臟,把兵器先放在大帳外,走進了中軍大帳。里面十分熱鬧,雖然累了一整天,但因為沒什么傷亡,火炮的威力讓他們十分振奮(比投石車強得多),在帳篷里議論紛紛。 不一會兒郭紹也走了進來,在上位坐下。大伙兒立刻安靜下來,紛紛握拳行軍禮。 “諸位免禮,隨意落座?!惫B好言道。 眾人一齊拜道:“謝陛下恩?!?/br> 諸將依言在左右坐下,大將高彥儔說道:“臣觀之,龍嘯炮比投石車厲害很多,但只是炮轟,攻不下城來。臣以為,為了盡快攻下晉陽,還得攻城?!?/br> 有人進言,郭紹便轉頭看他,認真地傾聽,只是面帶鼓勵欣賞之色點頭,不會輕易言語。 他做武將的時候,就是這么鼓勵眾將各抒己見,然后自己判斷。果然劉仁瞻也開口道:“咱們可否用火藥炸開晉陽城?” 郭紹便回應道:“可以一試,不過xue攻很費時日,成功挖地道埋火藥要接近一個月……我認為這回再用火藥炸城可能沒以前那么容易。趙匡胤完全知道火藥炸城的具體戰術,他會進諫北漢主防備此道;對方一有防備,機會就大不如前。再者,晉陽城厚,尚不知效果如何?!?/br> 他說罷自己也在推測效果,假使真的再次成功炸塌了城墻?;砜诤苄?,由于城墻又高又厚可能會在豁口堆積大量土石影響進攻速度……這時候若是守軍已有防備,在小豁口部署軍隊、搶修工事固守,由于接觸面太小,極可能變為消耗拖延戰術。 這時王樸說道:“等遼軍增援到了,李處耘若是能阻擋遼軍,晉陽便是孤城。孤城焉有不下之理,只是時日長短而已?!?/br> 郭紹以為然,說道:“王使君言之有理,攻打晉陽這種雄城,最終還是要不斷消耗守軍力量、消磨他們的希望……先期阻擋遼國援軍,讓北漢國君臣感受到頑抗無望,攻陷晉陽才有機會?!?/br> 眾人議論了一番,說了不少法子,還有引汾水淹晉陽城的辦法。不過這些都是老調重彈,早就有人說過了,要等到夏天漲水季節才行,也是以消磨守軍忍耐力為目的。 就在這時,士卒們拿著晚飯進帳來了。一群武夫立刻把注意力投向了食物,看來大伙兒奔走了一整天都餓了。 軍中伙食,將領和士卒的差距不大,連郭紹作為皇帝都吃一樣的伙食,眾將也不好意思單獨開小灶……要是真要干,這些將領手下誰不是成千上萬的部下,要弄點大魚大rou很容易。 而現在吃的,一種是麥餅,拿籮筐裝的,管飽;另一種是腌rou和菜葉樹葉放鹽煮的湯,拿木桶裝的。 大伙兒也不計較,反正都吃習慣了,紛紛叫自己的親隨把各自的大鐵盅取來,用鐵盅成湯,然后便分麥餅。 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二) 大帳內,郭紹和文官武將們的靴子上全是黃泥,灰頭土臉,身上是硝煙和塵土留下的痕跡。侍衛把郭紹用的鐵盅盛上菜湯,又拿了兩塊麥餅上來。他回顧左右,大伙兒都看著自己,默默地等著郭紹先動筷子。 眾人興致不高,武將們過得慣風餐露宿、粗衣淡飯的日子,因為大周戰爭頻繁,出征的日子很多;但要說吃這種東西很舒服,自是談不上,能坐在皇帝旁邊的人都是大周最有地位的一批人,在東京時不缺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顯然不是吃這種玩意。 但皇帝都和士卒一樣的餐食,大臣們不敢在這種小事上亂來。拿郭紹的話說就是:在前方拿命在拼的將士都吃得,咱們在后面驅馳將士的人,還吃不得? 郭紹回顧左右,微笑道:“等拿下晉陽,我在金祥殿設宴為諸位慶功,咱們吃喝個痛快,你們都想吃什么?” 一群人還比較拘謹小心,紛紛只是謝恩。高彥儔這時卻道:“有酒有rou就好!” “對,對……”虎賁軍武將王璋嘀咕道,“只要不吃素,嘴都淡出鳥來!” “哈哈……”眾人不禁哄堂而笑。 郭紹也不責怪王璋話里抱怨,滿帶笑意道,“烤羊rou怎樣?叫御廚精心烤制,先灑上香油和調料,然后用小火一層層烤,金黃金黃的顏色……”他看著面前自己磕磕碰碰凹凸不平的粗鐵盅,“割下來用玉盤盛放,rou香四溢,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油?!?/br> 這時有人已經咽下了一口口水。 郭紹又道,“佳肴還要配好酒,十八年以上的糯米酒何如?大喝一口,酒香醇厚,沿著喉嚨一直暖到心坎上,喝得人渾身暖和飄飄然?!?/br> 林仁肇砸吧了一下嘴,他之前沒吭聲,說到酒立刻就一本正經道:“末將愛喝女兒紅,酒味也不錯……” 郭紹這便端起菜湯“呼”猛喝了一口氣,“哈”地嘆出一口氣。 眾人見狀,也開始吃喝起來。郭紹又撕了一塊麥餅,放進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不知怎地他忽然想起了符金盞……那次帶她出城跑馬,她也嘗過這種軍糧。 在熏黑的陳舊帳篷中,滿地黃泥的軍營里,周圍一群粗糙臟兮兮的壯漢,郭紹卻是一臉陶醉。他仿若看到了那明眸皓齒的佳人,如玉的柔薏拈起一塊麥餅,朱唇輕啟,貝齒輕輕咬了一口。慢慢咀嚼,能嘗到麥的清香,以及絲絲的甜,雖然淡卻不膩。 郭紹口中生津,將粗麥干餅吃得像山珍海味一樣美味。 眾人愕然看著皇帝,也似乎覺得吃食很美味,大伙兒遂大吃大喝,享用著晚餐。 王樸笑道:“老夫倒是想起當年曹孟德‘望梅止渴’這個事,今日陛下是望酒rou解饞??!” “哈哈,著實如此?!睅讉€大將跟著哈哈大笑。 及至晚上,晉陽城外篝火成片,在黑夜里就好像遍地的繁星一樣。戰場上的廝殺也暫時回歸了寧靜。 ……但這種放松僅僅持續到次日一早。天剛蒙蒙亮,鼓號聲和戰陣上的吵鬧聲就再度喧囂,不多久,炮聲也轟鳴起來,火光硝煙四處都是。 “轟!轟……”劍南軍駐地區域,高彥儔的帳篷都在晃動。 高彥儔拿起旁邊的頭盔戴在頭上,把佩劍掛在腰上,大步走出帳篷,他的神情鄭重,已沒有昨夜在中軍的輕松。周圍一群披堅執銳的武夫聚上來,紛紛一手握拳執于另一手掌心執軍禮:“主公,拜見主公……” 高彥儔不怒自威地眺望遠方準備好的大批將士和各種攻城器械,又回顧左右,眾人紛紛注目著他。 “今日我等已為大周將士,只有做好武夫分內之事,才配吃這口飯!”高彥儔道。他說了一句心里話,在他的認知里,干什么事都得好好干,才能保持既有的地位。 眾將臉色凝重,紛紛表態道:“末將等追隨主公從蜀地來,已抱定同生共死之決心,效力主公麾下!”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喊道:“皇帝來了!” 高彥儔等人紛紛轉頭觀望,果然見郭紹騎著高大的黑馬,帶著一眾文官武將向這邊策馬而來。及至走近,高彥儔帶頭單膝跪倒,執軍禮:“臣等恭迎陛下!” 郭紹矯健地翻身下馬,上前親手扶起高彥儔,對諸將道:“壯士們,請起?!?/br> 郭紹抬頭看了一眼寫著“大周”二字的方旗,正色道:“蜀地乃天府之國、是華夏的大后方。但是,千百年來每當我漢家為了天下征戰、抵御外辱時,蜀人從來都是盡力出人出糧流血犧牲!為天下大業不潰余力!男兒志在四方,走出蜀地為大業而戰的人,為蜀中父老鄉親掙了臉面!” 他舉起劍鞘,用蜀軍將士的方言大聲喊道:“雄起!” 眾軍的情緒頓時被振奮,紛紛吶喊道:“雄起!雄起……” 有武將在人群激動地大聲道:“后退的是龜兒子!”高彥儔也鼓舞道:“天子就在身后,將士們的奮勇,陛下都看在眼里!” 一陣吶喊聲后,高彥儔下達了鳴鼓的軍令。一時間旗幟晃動,火炮轟鳴聲中,鼓聲也如雷驟響。 第一道防線內,高大的云梯在成群結隊的人馬中被推著出去,四下里的甲兵像潮水一樣向城墻蔓延過去。過了一陣子,周圍的火炮轟鳴也停息了,是為了防止誤傷自己人。 走最前面的一個蜀軍年輕武將提著劍,瞪圓了雙眼盯著城頭,跟著大隊人馬不停地邁著步子。他的手緊緊握著劍柄,心里其實很怕,恐怕沒有人不怕……血rou之軀在箭矢滾石下進攻,面對面就在敵兵眼皮底下,九死一生,這種情況真不是那么輕松的事。 近至一百來步,城墻上的弩炮投石車開始發射,石頭和弩矢呼呼地從空中招呼過來。持續不斷的火炮損毀了不少北漢軍的防御器械,但此時他們似乎臨時又增援上城頭了。 “??!”一聲慘叫,武將回頭看了一眼,見一個士卒被胳膊一般粗的弩矢擊中,摔倒在了地上。周圍的人都拿著兵器瞪著眼睛,這時候人們的眼睛特別明亮,心里的弦都繃緊了。 不多時,忽然“砰砰砰……”一陣弦響,空中便是火光閃閃,火箭齊射像流星雨一般呼嘯在半空,火雨一般落下來。人群里“叮叮當當”一陣金屬的響動,時不時又慘叫傳來。 眾軍離得越近,中箭受傷的人就越多。不過蜀軍將士依舊裝備板甲,近戰拿刀盾,對弓箭防御還算比較好,眾軍冒箭雨挺進,尚無潰敗的跡象。劍南軍的弓弩手也進入了射程,在幾十步外一陣陣拋射還擊,一時間空中箭矢亂飛,就好像蝗蟲一般。 人潮不可阻擋地涌近了城墻。第一架高大的云梯已經通過被填平的護城河,架在了城墻上,下面的弓弩對著一個地方不斷拋射;后面的第一波刀盾已經準備好。 臨陣的指揮使大喊道:“殺!” 便聽得鑼聲“哐”地一響,寫著番號的方旗立刻傾斜放平。高高的城頭,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生死的大門!最前面的武將舉起佩劍,顫聲大喊:“吾皇萬歲!”便帶著一群士卒向云梯上攀爬。眾人大喊大叫,唯有如此、方能稍稍抵消恐懼的折磨。 一群人瘋了一樣大張著嘴喊叫,吵鬧聲驟然變大,士卒們拼命向上爬。四下里的箭矢不斷向上飛。 下面一個樞密院的官吏也披著盔甲,正在聲音發抖地大聲念:“劍南軍第五軍第三指揮上兵李大毛家書……吾兒,因你在天子麾下為國征戰,皇恩浩蕩,家中已免除徭役……” “殺!”前面的年輕十將手腳并用。高高的城頭越來越近,他不敢回頭看下方。 不料就在這時,忽然一只大缸被鐵鏈吊著探出了女墻,上面還冒著白煙,立刻就聞到一股惡臭。十將馬上猜到了是什么東西……金汁!燒沸的糞水!這玩意燙傷了,傷口會潰爛,基本無藥可醫生不如死。 在這一刻十將腦子里一片空白,臉如死灰。 “嘩”帶著惡臭的沸水馬上傾倒了下來,“啊……”最前面的十將渾身都被沸水淋了,慘叫著從云梯上向近三丈高的城下摔落。 后面傷得不重的一些士卒慘叫繼續往上爬,有的兵器都丟了,只是一門心思爬。這時立刻又一只大桶丟了出來,里面黏糊糊的猛火油澆在了云梯上、士卒的身上……這猛火油還是從南唐國來的,當年用船運到北方、送到北漢國的。 身上被“金汁”燙傷沒死的一身惡臭的士卒又被黑油澆了一頭一臉,此時他已明白了自己的下場,眼淚都出來,絕望地看著城頭。不出所料片刻后一枝火把就丟了出來,黑油沾火就著,“轟”地一聲就燃了起來,那士卒只覺得眼前一亮,就便仿佛置身于火海,極度的恐懼和疼痛撲頭蓋臉,身體早已不能控制,手腳一軟,從云梯上徑直掉下。 云梯上端燃起熊熊大火,黑煙彌漫,渾身燃著火的人從高處慘叫著往下落。城墻上下,仿佛煉獄。 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三) 趙匡胤親自走上正在激戰的城頭,俯視城下,兵馬浩蕩仿佛一片汪洋大海!一架架高大的云梯車好像蟻群的怪獸一般。喧鬧聲如同一陣陣聲浪,讓人的耳朵一直在“嗡嗡嗡”鳴響。投石車拋射的石頭、弩炮的弩矢紛紛飛下去,火箭在空中絢爛飛舞,陣仗很大,卻如同一粒粒小石子掉進了東海里,連一朵浪花也激不起。 此時此刻,他想象有一種巨大的山火能從城下的曠野上燎原,或是龍卷風呼嘯而過,定然叫這么多敞在天地間的人馬都灰飛煙滅!但沒有人掌握那種天神的力量,凡人唯有凡人的兵器不痛不癢地攻擊浩蕩的大軍。 連郭鐵匠又用的叫人意外的“投石火炮”雖然嚇人,也達不到神力般的威力。 但是,攻守城池是很古老的戰爭方法,有時候微小的優勢就能影響平衡。讓趙匡胤驚嘆的還有周軍攻城軍隊的士氣戰力!按理蟻附攻城不會出動最精銳的人馬,他聽到城下的喊聲里有蜀國方言,也大概判斷這邊攻城的是蜀國降兵……降兵敢爬墻進攻?這種進攻需要的勇氣士氣、不比野戰沖鋒陷陣??! 趙匡胤是個經驗豐富的武將,他當然清楚,就算有十萬大軍上陣,大部分人只是在后方聽從武將的命令行軍布陣,很少需要面對視死如歸要拼命的情況,所以軍紀嚴明能聽從軍令就算是厲害的軍隊了……真正有勇氣在前面沖鋒陷陣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很考驗士卒的單人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