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174節
二人前后進了廳堂,郭紹一臉笑意打量著左攸。左攸面有詫異,伸手扶了一下自己的烏紗帽,看一眼郭紹、又低頭看自己。 “當官的滋味如何?”郭紹隨口笑道。 左攸一本正經道:“哼,穿上這身袍子,鄰里刮目相看,頗有些衣錦還鄉的感概。親朋好友也是多般奉承,世人簡直俗不可耐?!?/br> 郭紹哈哈大笑,左攸還一臉淡泊的樣子嘆氣。 笑罷,郭紹便從懷里掏出一份禮單來,遞過去:“你幫我作媒,向李處耘家下禮?!?/br> 左攸接過來瞧了一番,說道:“這事容易,主公納妾,本就不能太多禮數、大擺排場,把東西送過去,挑個好日子把李娘子接回來就成了?!?/br> 郭紹聽罷,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沉吟片刻道:“這樣辦,你先去見李處耘,暫且不提下禮的事。慎重問問他,是否情愿。然后才辦事?!?/br> 左攸若有所思地點頭,說道:“主公放心,我明白該怎么辦?!?/br> 倆人閑談了一陣,左攸又隨口提到:“許州的周端……似乎經常派人到東京來,他常和主公聯絡?” 郭紹道:“沒有,好久沒見過他的片言只語了?!?/br> “難怪……”左攸皺眉道,“我聽說周端和南唐國六公子(李煜)來往密切,看來確有此事?!?/br> 郭紹不動聲色看了左攸一眼:“那周端本來就是周家族人,和周家的周娥皇來往實屬人之常情,倒不必計較??偛荒芤笾芏送段規は潞?,就讓他六親不認。咱們對待下屬,不能太緊,讓人毫無安全感束手束腳?!?/br> “主公言之有理?!弊筘莸?。 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 “李弘驥死了!”周憲的口氣里掩不住的驚詫,“周端從許州送來的消息?!?/br> 李煜放下了手里的書,立刻站了起來,看了一眼周憲手里的信,走過去完全顧不得禮儀,徑直奪了過來。李煜的臉上出現了病態的紅色,他似乎很高興,但畢竟死的人是他的親哥哥,所以沒笑出來,反而一臉嚴肅地板著臉。 他飛快地瀏覽了一遍,抬頭道:“暴疾病逝?我記得李弘驥的身體非常好,三個月前還能騎馬帶兵,不像有病的人……那個周端的消息可靠?” “他是宗族內的人,和我家血緣較遠,不過以前經常到我家來借閱書籍,是個非常勤奮好學的文人?!敝軕棾烈鞯?,“別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品行端正,如今又已經在周朝入仕為官,不像是信口開河的人?!?/br> 李煜沉吟道:“不過他確實死得有點蹊蹺?!?/br> 周憲的臉頰忽然微微一紅,正色輕聲道:“李弘驥既然去世,阿翁(李璟)應該會復位,我們可以回南唐國了?!?/br> 李璟對周憲還是不錯的,當年周憲最先是被李璟看中;然后李璟很欣賞她,才把她嫁給最喜歡的兒子李煜。只要是李璟掌權,周憲和丈夫在南唐國會過得很好。 但李弘驥的死因,讓周憲不得不猜測:可能是被人除掉的。就算已經當上國主,如果滿朝的人都拋棄他,讓他“暴病身亡”并非很艱難的事,也沒人愿意去嚴查責任。 果然李煜也說道:“早不生病,恰恰被周朝威脅才生病暴死。他剛愎自用,被內外所不容,實乃自取滅亡!” 周憲卻微微有些走神,郭紹在殿堂上的話如在耳際:南唐國諸臣奉逆子為主,如同謀反!你們如不復李璟之位,來日我請旨率大軍壓境,叫你等后悔莫及! 周憲想到這里,怕李煜發覺自己走神,當下便幽幽說道:“周朝國內暫且穩定,他們需要對外開戰來樹立威望權威,南唐國世家大臣多有見識深遠的人,不可能想不到這等事;他們懼周朝用這個借口出師有名,率先攻打南唐?!?/br> “娥皇言之有理?!崩铎系?,“卻不知是誰帶頭干的事,膽子不小?!?/br> 周憲忽然覺得有些窒息一樣的感受,好像某種巨大的神秘的力量覆蓋在周圍。不是挽弓舉鼎之力,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志!他的意志能影響一個國家,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莫大的力量。 …… 沒過幾天,果然有南唐使節到達東京,并且順路到禮館送來了李璟的私人信件。這下周憲夫婦完全確認了金陵發生的大事,李弘驥真的已經暴斃身亡。 國主李璟親筆書信,言明此次專門派使節來是為了迎李煜等回國,叫他們做些準備。 李煜的注意力轉移,一門心思沉浸在即將回國的喜悅中,最近幾天沒太盯著周憲了。周憲完全能體會到他的興奮:李璟一共七個兒子,次子死了幾年了,現在李弘驥也死,剩下的五個兒子中李璟最喜歡的就是六子李煜;加上李弘驥兵變后,李煜寧肯逃亡也不遵李弘驥為國主,用行動表明了支持父親。夫君只要回國,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極大。 權勢,李煜說過想要的東西。做南唐國主,是他能得到的最大權勢。 一國之主,至少在南唐是一言九鼎十分尊崇。但周憲說不出為何,總覺得南唐國那樣的國主也沒有叫人萬分敬畏的氣勢,因為有人騎在頭上肆意欺凌恐嚇;從大處著眼,簡直毫無尊嚴。 周憲心里沒多少尊敬,但尋思:至少夫君在南唐國最有權力,足夠震懾地方豪強,保障周家的安危。 當天下午,便有人到禮館來送信,號稱是周端派來的人,只交給周憲。周憲出來拿了信件,進屋順手扯開信封想看周端又有什么消息。 李煜最近沒有怎么過問她,倒讓周憲莫名有點輕松,不用時時都注意自己的言行。 她剛展開信封,眉頭就微微一皺,因為字寫得實在不怎么好。再看內容,工整的小楷……周憲頓時起身輕輕掩上房門,走到了暖閣里。郭紹的信! 信中問她,愿不愿意留在東京。若是愿意便在今天內派人聯絡他,不愿意便不必理會。 周憲的胸口頓時一番起伏,又看了一遍。尋思可能是郭紹為了避免親筆信落到別人手里,用左手寫的字,所以才這樣一筆一劃有點刻意生疏。 留在東京,一時間周憲確實有點沖動…… 郭紹在信中的語氣依舊:夫人請把目光放長遠,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南唐終會不復存在;與其以后被俘,何不現在就留在東京?現在留下,夫人的地位會大不相同。 他雖然這么寫,最終還是問她愿意不愿意,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周憲確實覺得郭紹此人十分特別,要是換作別人,看上了她又有機會,還管她愿意么?就算是李煜,何曾問過她愿意不愿意……當然周憲倒不覺得夫君應該問,只是郭紹讓她想到了自己的“意愿”。 她在臥房里悄悄地來回走了很久,心情確實有點糾結。不過答案已經有了:如果她能選,當然不會留在東京。 因為有些考慮十分明顯:如果留在東京,她會背上罵名,在南唐國的周家族人也會被影響。不僅是良心要被譴責,李煜和南唐國君臣會在明面上直接指責她……主動拋棄丈夫、另投他人實在有點過分了。 而且南唐國也不一定立刻就會滅亡,如果那么容易,南唐國也不能在這戰亂的世道存在幾十年。周憲承認自己還是不能免俗,在乎臉面和地位。只要李煜做上國主,她就是王后;坦坦蕩蕩的身份,有什么不好? 不過郭紹真的愿意放人?周憲也有點擔心這個,要是他真要強逼……她忽然有點不想以死明志了,要是兩個月前她估計寧死不愿意屈身服侍她憎惡的人。 若是被強留,曾經在夫君面前詛咒發誓要以死明志。周憲感到十分羞愧,為何那些永不分離的山盟海誓如此脆弱……如果是夫君背叛她還可以一番悲情地哀怨幾句,現在可好,總覺得自己會背叛。 那等羞愧難當、自責的糾纏感受,只有周憲自己心里最能體會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 當天晚上一直到睡下,郭紹也沒得到周憲片言只語的消息,于是他就放開了此事。 次日一早大朝,冬天日短,從家里出發時天還沒亮。郭紹帶人走上馬行街時,只見街上一長串燈籠,場面分外壯觀。街面上的鋪子也早早就開了,許多官員等在熱氣騰騰的鋪子前面、等著隨從買烙餅,看來很多人連早飯也沒吃就趕著出門了。寒冷的天氣完全沒法阻止清早的熱鬧氣息。 蜀國亭驛(使館)的使節也被召見參加大朝,但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大殿之上,樞密副使魏仁溥當面斥責蜀國使節:“老夫聽聞蜀國趁我國喪期間,曾聯絡南唐、北漢意圖我國,可有此事?” 蜀國使節聽罷面有怒色:“大周于顯德元年底進攻我國,奪取秦鳳成階四州之地,從來都是大周實際攻打我國;我國可曾挑釁過大周?可見絕無此事!” 魏仁溥道:“有荊南國主奏章為憑借,由不得你們不承認?!?/br> 使節皺眉道:“荊南國小邦,常挑撥離間?!?/br> 就在這時一個清幽的聲音用威嚴的口氣緩緩說道:“哀家未聞天有二日之象,也不聞天下能有兩個皇帝。今蜀國主自稱大蜀皇帝,對大周不臣之心舉世皆知;正因蜀國主自大,才會挑起爭戰。蜀國主何不取消尊號,奉大周皇帝為宗主?” 使節拜道:“太后,我大蜀先帝建國登基時,周朝尚不存在。大蜀皇帝稱帝在先,周朝建國在后,豈有我國君不臣之心之說?” 符金盞的聲音已經帶著怒氣了:“自古以小事大、天經地義。蜀國偏安一隅,理應事大周為主?!?/br> 王樸出列拜道:“太后,既然蜀國君臣目無朝廷、壞不敬之心,臣請對蜀國用兵,奪其國明上下尊卑!” 這時蜀國使節冷笑道:“大周動輒以兵戈相加,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必以尊號指責我皇帝?” “大膽!”上面一個宦官喝道,“你敢忤逆太后,不想活了?” 符金盞的聲音道:“不必與他一個小小使節計較,向蜀國主下詔書,若其不放棄尊號,只能在戰陣上分個高下?!?/br> 片刻后宦官便唱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br> 郭紹與眾臣一起叩拜謝恩,尋思向訓等出兵,正好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反正就要開打,蜀國什么態度倒也不太要緊……他剛才沒說任何話,但現在想低調也低調不了。眾人聽說要動兵,從地上爬起來無不注目郭紹。 每次大朝后,符金盞幾乎都要召見他。這次也不例外,早上在金祥殿門外搜身的時候,就有個宦官提前讓他退朝后覲見太后。 于是郭紹退出金祥殿大殿,便在旁邊等待召見的敞廳里坐等。不多時,宦官曹泰便走了進來,拜道:“太后現在召見郭將軍,郭將軍請隨雜家來?!?/br> 郭紹從甬道進入后殿在一間書房里見到符金盞。如同往常一樣,外廳里站著一眾侍從,符金盞會刻意避免在宮里與郭紹孤男寡女獨處。 符金盞此時似乎有點生氣。郭紹完全可以理解,平常所有人都對她畢恭畢敬,不敢半點忤逆她的意思;今天一個小小的蜀國使節連跪都不跪,以“大蜀皇帝”的使節自居,言語之間的口氣著實叫符金盞很不順耳。 她見了郭紹,便挺直脖子說道:“你當初說選蜀國動手,說得很對。南唐國如此恭順,我們怎好首先拿他們動兵?什么‘大蜀皇帝’,簡直不可理喻!” 郭紹輕輕說道:“要是蜀國不這樣應對,太后還得另想興師動眾的名義,現在豈不省心?” 符金盞聽罷微微一怔,嘴角露出了微笑:“你倒是挺會想?!?/br> 郭紹道:“只要真刀真槍打不過,什么顏面尊嚴都是紙糊的,太后不必和那‘大蜀皇帝’一般見識,過陣子滅了其國就出氣了?!?/br> 符金盞拂了一下禮服寬大的袍袖,沉吟道:“你認為向拱能取漢中?” “兵力是完全夠了,關鍵是青泥嶺路不好過,那地方山嶺上經常下雨道路泥濘。蜀兵不堪戰,如果向拱能通過青泥嶺,我相信他可以攻取漢中?!惫B道。 符金盞又看著他輕聲說道:“南唐國主李璟派使臣上書,欲接李煜夫婦回國,你愿意就這樣放走周憲?” “她要走,就隨她罷?!惫B道,“周憲不是我的家人,她有自己的家室和身份,我沒必要像父兄一樣監護她。應該給她選擇的權力?!?/br> 符金盞若有所思,輕聲道:“剛才你還說沒有實力、顏面尊嚴都是紙糊的,既然如此,她便沒有選擇的權力。為何對周憲又額外不同?” 郭紹道:“婦人不一樣。此時本來就是男尊女卑的世道,婦孺是弱小者。暴力用在弱小者身上,得不到任何成就感,也沒有實際好處;我寧愿給予她們足夠的尊重……所以建議修改周朝律法中的‘通jian罪’,不應對觸犯此罪的婦人進行有侮辱性的懲罰,這是迫害婦孺、濫用權力?!彼脵C說道,“臣推薦開封府左廳判官黃炳廉入大理寺,主持一些律法的修訂?!?/br> 符金盞聽到通jian這個難聽的詞,臉微微一紅,頓時便沒有了心情。目光閃爍道:“便依你吧……今天到此為止?!?/br> 郭紹起身拜道:“臣告退?!?/br> …… 不多久,周憲夫婦就得到了準許他們回國的詔令。 原來這么輕巧,周憲事前想的諸如以死相逼等準備一樣也用不上。大周建國后一直是天下諸國承認的大國,連敵對的北漢和遼國也承認這點,他們的正式詔令還是比較有權威。周憲松了一口氣,也有點意外……因為她認為有權力占有她的男人,都會想方設計去做,這是經驗;比如李弘驥不顧兄弟情誼,要強逼夫君進獻她。 但郭紹卻讓朝廷一道詔書就放了,周憲不知怎地倒覺得微微有些失落。 “明天就啟程?!迸赃叺睦铎细吲d地說。 周憲露出一個笑容:“夫君總算要苦盡甘來了?!?/br> 她心道:就這樣了罷。 李煜的重瞳里閃過一絲陰郁,一閃即逝,低聲說道:“我的……事,只有娥皇一個人知道,別人只不過以為我專寵你罷了。萬勿泄露給任何人,否則父王必不會立我為太子?!?/br> 周憲道:“我是那種能把這等隱秘私事說出口的婦人么?” 李煜恢復了從容,便隨口道:“聽昝居潤說,今天早上的周朝的大殿上,蜀國使節出言不遜惹惱了周朝太后,可能要對蜀國用兵。這下可好了,反觀南唐國,父王復位、與周朝交好,周朝沒理由先對南唐國用兵;戰禍必定先輪到蜀國?!?/br> 周憲想起郭紹那封密信的內容,當下忍不住說道:“蜀國在南唐上游,唇亡齒寒,咱們不能幸災樂禍?!?/br> 李煜道:“(后)蜀建國經歷幾十年未被攻滅,因四面山厚,非一朝一夕之力能破之?!?/br> 他隨便說了兩句,說道:“趁現在還早,我去拜見禮部尚書王溥,好以此向周朝辭行。正好以禮往來,為兩國長久之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