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炤寧扶額。這女孩子是打定主意隨時拼命么?因何而起? 何盼云囁嚅地道:“殿下喚妾身前來,有何吩咐?” “沒什么事?!睘輰幒吐暤?,“昨日見你從高處摔下來,今日還記掛著,便過來看看你。沒事了吧?” 何盼云語帶感激:“多謝殿□□恤,妾身受了些驚嚇,已經服過安神靜心的藥,沒有大礙的?!?/br> “那就好?!睘輰幩菩Ψ切Φ氐?,“不必拘禮,坐下說話吧?!?/br> 何盼云稱是落座,慢慢地恢復了平日從容大方的做派。 “昨日那件事,我瞧著很是蹊蹺?!睘輰幰馕渡铋L地看著何盼云,“例如忽然發瘋的丫鬟,能夠輕易被你這羸弱女子撞斷的欄桿——換了我,少不得請人仔細查證原因?!?/br> “您說的是?!焙闻卧频?,“家父、家兄也都是這看法,已經命人嚴查,懲戒了相關之人?!?/br> “昨日我五弟也在場,偏巧出了點兒意外,若非如此,他少不得及時出手相助?!睘輰幠曋鴮Ψ降拿嫒?,“可我后來想想,幸好出了那個意外,不然的話,叫他瞧見你衣衫不整,未免過于尷尬?!?/br> “殿下說的是?!焙闻卧泼虼轿⑿?,眼神清澈地看著炤寧,“妾身之前倒是沒想到這一節?!?/br> 反應還挺快的。炤寧岔開話題,“你jiejie在東宮一切可好?今日可有前去看望她?” “今日沒去?!焙闻卧埔恍?,“早間還沒什么精氣神,實在起不得身?!?/br> 炤寧道:“太子妃與我提過你,說你與何側妃一般的性情樣貌,也已及笄,閑來想做一次牽線月老呢,說佟家旁支中有幾個與你和般配的人?!?/br> 何盼云低下頭去,很是不自在的樣子,并沒說話。這種事,她不說話才是情理之中。 炤寧繼續道:“可我倒是覺得,別家也不錯,例如林側妃的娘家——” 何盼云忍不住抬眼看向炤寧,眼神顯得有些慌亂,但是她很快鎮定下來,又低下頭去。她是想,自己是刑部尚書之女,沒道理嫁給一個總兵的兒子,太子妃要做月老,也得選對人家,不然不可能成事。 炤寧笑了,“得了,我不逗你了,把話說白了吧。昨日的事,我知道因何而起,瞧著你竟為這等事拼上性命,不知是該發笑還是該同情。不論你們兄妹三人是怎樣的打算,都是難以如愿,我五弟不可能對你側目?!?/br> “妾身……”何盼云立刻站起身來,“不明白殿下說的是什么意思。我從沒有過糊涂心思,還請殿下不要多思多慮?!?/br> “不知道更好?!睘輰幮ξ⑽⑵鹕?,“知道的越少,要經歷的風險越少。不耽擱你將養了,告辭。保重?!?/br> 等炤寧走了,何盼云才敢放任驚惶的心緒襲上心頭,臉色慢慢變得蒼白。 炤寧此行雖然有收獲,卻是沒能夠看出何盼云的心思,不知道那女孩有沒有意中人,或是意中人為何人。 這情形也正常,高門大戶里的女子,江素馨那樣將七情六欲擺在臉上的終究是少數。 但是,她看到的那場火是在何處?她吩咐紅蘺:“知會徐叔,盯住何峰、何從云、何盼云?!毕肓讼?,又補充道,“還要對江家三爺、四爺、六爺上心,別讓他們不慎著了別人的道?!?/br> “是!” 至于予莫,經過昨日一番談心,炤寧倒是放心了。 這一晚,師庭逸先是在狀元樓盤桓到很晚,回來時,一個仙風道骨之人相隨——是昨夜的客人。兩個人又在書房烹茶飲酒,暢談至后半夜。師庭逸不想回房吵醒炤寧,便又在書房睡了。 之后數日都如此。炤寧知道,有些有緣人、投緣的至交,一生僅能見上三兩次,因此一點兒脾氣都沒有,只吩咐常洛給兩個人備好豐足的菜肴、酒水。 轉過天來,佟家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起因是榮國公上了一道折子,說身體雖然見好,但是太醫說還是需要將養個一年半載,最好是去四季如春之地。恰好榮國公在南方有諸多友人,變相南下投靠友人,歇息一半年再回京。 皇帝在早朝上提及了此事,他并沒多想,考慮的只是榮國公若是不能在朝堂行走,便該找個人補上他的缺,免得誤事。 誰承想,話一說完,左都御史立刻出列,彈劾榮國公品行不端、始亂終棄,這種人,放他離京之前,起碼要查清一些丑事的原委。隨后,十余名言官紛紛附和。左都御史只是當堂質疑,附和之人卻有人帶著折子,交由崔鑫轉呈到龍書案上。 這樣的陣仗,已經不算小了?;实圻@才想到以前見過類似的折子,那時不當回事,今日看來,竟像是榮國公引發了眾怒。 官員品行不端這種事,自是不能交由刑部處置,皇帝想了想,吩咐韓越霖去查。打心底,只是想敷衍了事,表面上給言官們一個交代而已。 何寅下了朝,轉去見太子,問他是怎么樣的打算。 太子沉思片刻,嘆一口氣,“注定是保不住佟家了。隨他們去吧,不必理會?!?/br> 何寅恭聲稱是,心里卻興奮起來。如果佟家倒臺,太子妃與佟側妃的地位必然不保,那么,日后太子妃那個位置……坐上去最合適的,只有從云。 出了太子的書房,何寅遇到了何從云派來傳話的人,轉身去與女兒說話。 太子聽說之后,蹙了蹙眉。晚膳時,林千惠親自送來了幾樣精致的小菜,他想了想,索性命人帶上飯菜,去了林千惠房里,與她一同享用。當晚,自是歇在了她房里。之后幾日亦如此。 何從云已經惹得他厭煩了。他連給她體面的心思都沒了。幾日后,何寅又做了一件大事,惹得他恨不得把父女兩個掐死了事—— 何寅稟報皇帝:有一對母女當街攔住他的轎子喊冤,他將人帶回刑部,詢問一番,才知那對母女便是榮國公的一筆風流債,婦人之女的年紀已然不小,比佟煜還要大兩歲。茲事體大,他不敢隱瞞,這才稟明皇帝,等待旨意。而最要緊的是,那康曉柔的身世不清白,得遇榮國公之前,曾在青樓之中賣藝。 皇帝聽完就火了。青樓女子,那是外戚能染指的么?他榮國公可曾考慮過皇室的顏面?為此,他命何寅將康曉柔母女交給韓越霖審問。 韓越霖面圣時,順道提了提流傳在市井坊間、官宦之家中的那些流言蜚語。勢頭已是不可遏制,真正的滿城風雨。 皇帝臉色發青,良久說出兩個字:“嚴查!” 韓越霖稱是,走出養心殿的時候,笑了起來。 康曉柔母女兩個進京之后,他沒將人怎么樣,而是妥善地安置起來,不加刁難。母女兩個生活清貧,他便給了她們一點兒銀兩做個小營生。她們不可避免地聽到了那些流言蜚語,得知了榮國公府中的情形,為此,康曉柔對那個薄情的男子生出徹骨的憎惡——原來所有的海誓山盟都是假的,原來他所謂的苦衷亦是假的。最叫人心頭火起的是榮國公在家中亦行不論之事的隱晦說法。 為了一個薄情的男子,誤了終生,癡癡守候了半生,卻不想,他只是個衣冠禽獸。 她憤懣不平之際,韓越霖讓她去觀音庵見了見榮國公夫人,兩女子詳談許久。 之后,康曉柔求韓越霖將女兒送出京城。女兒卻是決意不肯,說只有她在,才能真正懲戒到那個負心的男子——她是最重要的證據,亦是那一場荒唐的露水情緣中受傷害最深的人。母親未婚生女,受盡冷眼,她二十幾歲還沒嫁人便是因此而起。一輩子始終是沒個盼頭,壓抑了多年的愁苦不甘,在這時候全然爆發了。 韓越霖得知她們的心思之后,又得知何寅想在此時才榮國公一腳,正忙著搜尋別的證據,因為找不到很是犯愁。便是因此,他用了些隱晦的手段,將這母女兩個送到何寅面前。這種事,手段好不好看是一回事,要不要親自出面便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