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這個巫術是不是只有你們這里的歷代大祭司才會?” “我們世代守護著后面的神山,據說很早以前還有一個部落曾經逃出了這里,他們帶走了一部分屬于羌族的東西,也帶走了尚在襁褓中的族長,所以現在我們這兒是沒有族長的,由我這個大祭司暫行族長的權力?!?/br> 接著他們便被帶離了帳篷,外面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 羌族人很好客。他們準備了美酒,一種用青稞釀的土酒?;鹕险局銡馑囊?、金黃滴油的肥羊。 云大祭司安排查文斌和自己坐在一起,其他人則繞著中間的火堆圍成了一個圈。 有很多少年和少女戴著用羽毛編織的面具圍著他們跳起了最原始的舞蹈,嘴里用那種高原特有的嗓音唱出了優美而高亢的旋律。他們用動物的筋做弦,用大塊的牛皮做鼓,手里拿著各種動物的骨骼互相碰撞,作為宴會的伴奏。 雖然和他們的語言不通,但是男人之間酒便是最好的溝通工具。橫rou臉不僅身手好力氣大,那酒量自然也不是蓋的,白天那個被他打翻在地的漢子和他在酒桌上依舊還在交鋒。兩人用有些簡陋的泥壺直接對干了起來,頗有幾分相見恨晚的意思。 倒是老刀他們只是象征性地舉了碗,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是最重要的。 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道明了自己的來意——他到這兒來就是為了找一個遠古的遺跡,現在看來大致就是那座所謂的神山。 云大祭司說只要他們能進去,自己便不會阻攔,就和當年祖先讓那位姓常的人進去一樣,他們相信這座神山只會讓有緣的人活著走出來。 還有一件事,一直是查文斌的心病,借著這個機會,他說道:“今天我發現那位壯士身上的腰牌上刻著一種字符,我想請教云大祭司,這可是族中使用的文字?” 在得到云大祭司肯定的答復后,查文斌有些喜出望外,他馬上就攤開一張紙,蘸上紅色的朱砂把那早已印在大腦里的七十二個大字一字不漏地臨摹下來,就連字跡都基本是參考了原稿,然后呈給了大祭司。 大祭司接過來,借著火光瞇著眼睛一看,當即臉色一變,問道:“你是從哪里得來的這篇東西?” 查文斌便把這東西出自將軍廟的事兒跟大祭司描述了一番。這老頭有些不可思議地聽完了這段故事,然后驚道:“中原人對巫術的運用竟然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人能夠活著走出去也真是一種造化?!?/br> 云大祭司帶著查文斌急匆匆地回了自己的屋子。他按照書稿上的文字一字不差地翻譯成了漢字,寫在羊皮卷上,交給了查文斌。 云大祭司有些激動地說道:“我們每一代大祭司都一直讀這些從中原流傳進來的道家知識,洗滌自己那被侵蝕的靈魂,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想過把這巫術和道家相結合。這人卻做到了,難怪他能活著走出去?!?/br> 查文斌接過羊皮卷一看,全文字節中有不少自己熟知的道家修煉法門,還有一些則是自己從未見過的,文中詳細記載此門道法的運用和對道家符咒中最為高深的鬼篆的解讀。 這一夜,兩人坐席而談,一個精通巫術的祭司和一代道家掌門終于完全解開了這本《如意冊》的真實文本。 云大祭司的案頭擺放著不少中原道家思想書籍,其中便有老子的道德經,更有那本關于后來道教一切理論知識的大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 早在五千年前,由伏羲畫八卦,并創六十四卦。伏羲是根據大自然的現象畫出八卦。當時伏羲氏發現了不少宇宙奧秘,但未有文字之記載而失傳。至周文王時,被文王揭發了伏羲氏所發現的奧秘,經文王參透八卦奧秘后,發現內里是包羅宇宙奧秘,同時具備有關人生的一切原理、原則。后文王作易,以六十四卦的卦辭、爻辭,記下宇宙所存在的六十四條大道理,傳于后世。 而另一位則是老子,這位在道教被奉為太上老君的真神,據說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按照他們兩人的推斷,如果把昆侖神人作為一切起源的話,那么這里就是第一代中國神話人物的誕生地,那是在五千年前。 然后三千年前有一支部落從這里遷徙了出去,最終到達了四川平原一帶,形成了一個新的族群。這個種族就是后來蠶叢和魚鳧王建立的古蜀國。從此,蜀山一脈開啟了中國神話歷史的第二個高潮,并在此以后再無井噴式的傳說。因為這個國家到了戰國時代終于被秦所滅。 而彭祖則是上古五帝之一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活了八百年,被道教列為了仙真。而顓頊帝則是統一了那支外遷的羌氐,蠶叢和魚鳧王也皆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說顓頊帝極有可能是那位被從這里帶走的族長。 道教是以《易經》和老子的《道德經》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建立的,它吸收了道家的思想,但又有別,最終這種依托了道家思想建立起來的宗教便被稱之為道教。 但查文斌把它稱為最原始雛形的道教,因為這時候的道教還是以一種理論知識為傳播的宣傳思想的宗教,并沒有演化出現在的各種符咒、法門和陣法,那時候應該也還不具備通神的本領。 而在那個神話時代,唯一具備運用超自然能力的就是羌族巫術! 根據云大祭司的講解,他們巫術主要有這么幾樣本事:第一是氣血??梢栽谝欢螘r間內讓受傷的人盡快康復,主要用于治療疾病和傷殘,這一點在三足蟾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它最大的本事便是可以讓受傷的人在短時間內痊愈。 云大祭司說,根據記載,這山上以前確實是有一種神獸有這樣的本領,但相傳在那一次的部族分家中被人帶走,現在看來就是被帶到了蘄封山! 第二是靈慧。在上古時期,力量和智慧的結合就可以主宰他人的命運。靈慧,也就大祭司,他的智慧至高無上,可以呼風喚雨,在部族有主要領導地位。 在這里,大祭司就是查文斌對面的云;而在四川,則是那個黃金面具了! 這一點,云大祭司和那個黃金面具不同,或許是他們這兒才是神的起源,有足夠的動物自己來祭祀;而遠在四川的那一支為了感應天神,就不得不迫使本族的人以生命為代價來祭祀他們的神。 第三個是預思。以本族最優秀的男人或女人作為苗子,調教他們的預感能力,有點像先知的感覺,用來判斷未來的走向,主要是天氣、收成,等等。 最后一個便是攝魂。跟查文斌他們這樣的道士有些類似,只不過善于進行死術,有讓人起死回生還魂之術,也有令人長生不死的不死巫術。但每一次行攝魂術都需要大祭司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所謂的長生不死也不過是活得較長罷了。 查文斌說,這些巫術和現在他所學的道派是非常接近的。因為道家思想分別就對應了用符咒治病,也就是驅邪;然后便是求雨、祈福一類的法事;再一個就是算卦、占卜、看命理。雖然查文斌不敢說自己能夠讓人起死回生,但道士們另外一樣本事就是和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打交道。 他們兩人豁然發現這種遠古的巫術就是現在查文斌所用的道術雛形。只是道教擁有更為完整的理論思想和學術體系。 查文斌畫了一些自己常用的符咒給云大祭司看,其中不少連查文斌本人都不能理解的符字都被一一證明是來自這種古老的羌族文化。 到這里,一個道教的真實來源已經完全展現在他們面前。 根據他們的推算,那位姓常的人應該是在兩年五百年到三千年前來的這里。他帶來了大量的中土道家思想和典籍。作為交換,這里的大祭司教會了他遠古的羌族巫術,便讓他成功地走出了這第一代神話的發源地。 此后,這位常姓人士開始嘗試著用這種巫術和道家思想相結合,逐漸讓道教有了最原始的雛形:這時候的道教擁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相應的修煉法門。 但是因為這里的族長,也就是部落的王已經出走,所以還有一些掌握在王手里的更高巫術沒有流傳出來。一直到很多年后,有一位天縱奇才到了蘄封山。 遷移出去的部族發現僅僅用巫術是無法完成重生和長生不老的,于是一個道教雛形的門徒運用五行陰陽和八卦之術幫助他們完成了這種心愿,并應該獲取了更為高級的巫術法門,從而創下了這本現在放在他們眼前的《如意冊》。 一共七十二個字,里面蘊含的東西仿佛包羅了整個世界。單單是翻譯出來的文字就恐怕需要查文斌用一生去解讀。 第215章 神話的論證 那一晚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即現代道教是以兩本經書作為理論基礎,以羌族巫術作為道法來源,互相融合形成的。 流傳出去的巫術被以三種形式加以保留:分別是純正的羌族巫術、融合了道家法術的《如意冊》這類改良版,還有一種則是發展成讓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都深惡痛絕的鬼道之術。 巫術源自于對神靈之力的感性,這種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其實應該是最接近原始的那些神話傳說中擁有通天本領的人。 這一晚,云大祭司和查文斌秉燭夜談。查文斌告訴了大祭司很多他對于道的理解,同時云大祭司也彌補了查文斌很多符咒的畫法,時過境遷,那些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的用古老文字撰寫的符咒很多都已經產生了這樣那樣的錯誤。 可以說,這是在師父死后,查文斌最有收獲的一次關于道教的經歷。云大祭司的出現彌補了過去好多已經逐漸失去威力的符咒,那些古老而難懂的咒語都被一一再次還原,并得到了相應的修改。 第二日,查文斌決定進山一探。云大祭司的主張是不阻止,在他看來,神靈自然會愿意接待他所待見的人,要是不受待見則肯定會予以懲罰。他們都是神的子民,他們相信神擁有更高的法力,是沒有人可以進行破壞的。 在接受了云大祭司的祝福之后,查文斌帶著這群人朝著那座世人心中的圣山,被譽為“華夏之源”的真正的昆侖主峰進發,那個傳說中是西王母的道場,擁有無數仙家飛升的歷史和滿地的靈藥,以及千百年來爭相傳誦的瑤池仙境! 這個寨子的后面常年云霧籠罩,也就是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圣山才會撥開云霧見天日。據說那一天也是西王母的生日。云大祭司說,這座山他從未看見過頂,每年難得見的那一次,也是隱約的一個輪廓。 關于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的《山海經·西次三經》中記載說: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載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西王母大致像個人,形狀威猛,掌管災厲也就是瘟疫和刑罰的怪物。 而另外一本收錄了中國神仙大典的《列仙全傳》則記載:西王母即龜臺金母也,系西華至妙洞陰之極尊,育化誕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楊,諱回,字婉妗,一字太虛。意思是說,西王母是匯集西華奇妙真氣,降誕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 而查文斌所學的道家典藏《道藏道跡經》中是這么記載的:王母上殿東西坐,著黃金褡辱,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戴太真晨纓之冠,履玄鳳文之,觀之,年方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靈顏絕世,真靈人也。在這本道家典籍中,西王母已經被人化,不僅風姿綽約,而且看上去只有三十歲左右。 總之,這位被神話了的女神在中國漫長古老的神話時代一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國道書古籍中,多次記載西王母顯圣遣使下凡,曾經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授天下地圖予舜帝整治國家、遣二十三女云華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顏者,則有以孝聞名鄉里的舜帝、游瑤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等。 更為著名的就是她的蟠桃了,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凡人食用能夠成仙,并能長生不老??傊?,她是一位凌駕于眾仙之人的存在,因為所有的神話故事里都沒有提到一點,那就是神仙也不一定就是不會死的!假如說,神仙也有壽命的話,只是比凡人長,那么這位西王母手中能夠延年益壽、永駐青春的蟠桃豈不成了所有人都垂涎的無上寶物? 所以關于這位真神,歷來都是長生不老的傳說,但是查文斌是不相信會有蟠桃這種東西存在的,因為古人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向往創造出這么一個人物來進行膜拜,用來鞭策自己朝著長生的方向發展。但是無論是君王,還是平民,或者方士們,都發現這種追求似乎是行不通的,就是秦始皇也不例外,于是乎,就有人開始興建另外一個世界:冥界,這是一個人死后的世界,同時伴隨著人們寄希望于死后的輪回和對子孫的庇護,宗教開始真正興起了! 當巫術與道家理論完美結合,道教開始在中華大地風生水起。在《易經》的指導下,道士們開始能夠運用天象、五行、陰陽、風水駕馭遠古巫術這種神秘的自然力量,然后配合大量的道家典籍修煉自己的內心世界,于是這樣一個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占據了本土第一大宗教的道教開始了自己輝煌的歷史。 因為文字的局限和消亡性、歷史的波動和不確定性,口口相傳的咒語存在的失真性,以及其他宗教的興起,道教終究開始隱隱失去了第一大宗教的風光,并開始有了衰退之象,連同那些古老的巫術以及占卜和風水面相學一同開始消失在一波又一波的時代大潮中。 在前往神山的路上,老王也對這個據說是西王母地盤的圣山有了興趣。他說:“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兒,有一伙兒盜墓賊掏了戰國時期魏襄王的陵墓,這幫子家伙里頭還有一個當時有點文化的人,比較喜歡收藏戰國時代的竹簡。他這些竹簡里頭,有一本竹簡是用小說形式描寫的,就是讓后世十分震驚的曠世奇書《穆天子傳》?!?/br> 《穆天子傳》記錄了西周五世國君周穆王的生平,這本書里清晰地記載了周穆王西征時,與西王母對歌,并向西王母敬獻禮物的情節。這周穆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西周出土的青銅禮器都證實了這個人物的存在。他就是周武王的曾孫,周昭王的兒子,名叫姬滿。 既然周穆王是確實存在的,那么西王母,嘿嘿,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而且這本書至少成書于戰國之前。很有可能是根據當時的一些野史和民間傳說撰寫的,不能說可信度有多高,但還有一本正史也有類似的記載,那便是《史記·周本紀》中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見西王母。 超子聽得頗有興趣,這一路上權當是給自己解乏了:“文斌哥,不是說這西王母是個怪物嗎?” 老王接著說道:“非也,在我看來,我更加認同文斌剛才所講述的道家典籍中的記載,而不是《山海經》,我相信她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大美人。因為在中國最早的時候是奉行過母系氏族的,而且遠古部落多以動物作為圖騰,比如現在我們所說的炎黃子孫的圖騰:龍!但是西王母被形容成了一個豹尾、虎齒、善嘯的怪物,則極有可能是他們當時部落的圖騰就是虎和豹組成的?!?/br> “為了加大部落的影響力和西王母的領導,于是人們就把她神化了,成了個半人半獸的妖怪。上古時期,人們崇尚巫術。掌握巫術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統治者,比如云大祭司就是這樣,在失去族長后他便成為了這支被遺忘的羌族的首領?!?/br> “所以西王母被神化的可能性很大。至于為什么被長生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她掌握了很強大的巫術,能夠青春永駐、長生不老。這個,文斌你覺得有可能嗎?” 查文斌也不是很確定:“這個我不好說,巫術這種東西的強大,昨晚我算是見識到了,確實有一些神鬼通天之術的存在。但是若要不死不滅,那除非是能夠逆天而為,不排除這位西王母手上掌握了強大的巫術,甚至是所有巫術的起源之祖?!?/br> 老王點點頭道:“還有一個便是,這個西王母根本就是個代號而已,就像我們稱中原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為皇帝一樣。每一朝的君王都有個統稱叫皇帝,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身份的象征。那么,如果這個部族還一直存在的話,豈不是西王母也一直存在?” 查文斌有些累了,這兩天他所知道的東西幾乎能把整個道教的發展史完全地連貫一遍,連同自己那些原本不識,只知道用的咒語和符字也弄明白了一部分其中的含義,單憑這個,已經是天大的收獲了??梢哉f,如果他有朝一日能夠參透《如意冊》,那么當真還有可能成為一代宗師。 “不管了,若真有其人,我相信也會留下蛛絲馬跡的。這個地方人跡罕至,就算過了幾千年光景,總還得留下點兒什么。既然日月雙輪是從這里出去的,那么說明我們至少是來對了地方?!?/br> 就在查文斌和老王聊得很投機的時候,走在前面的哲羅和超子突然發現前方出現了一個古怪的東西:兩根拔地而起的大柱子分別矗立在兩旁,只留下中間一條還算平整的過道。哲羅說道:“前面那石頭好氣派,真的挺像一大門??!” 查文斌聽聞抬頭一看,隱約卻發現了有一點不妥之處,因為那門里面似乎有一支隊伍正在往外走,而且他看到那支隊伍領頭的人竟然是哲羅! 第216章 師祖李白之路 “停下!”查文斌大聲喊道。 不知發生何事的哲羅和超子停了下來:“怎么了?” 查文斌驚訝地問道:“你們沒看見?” 超子有些糊涂地問道:“看見什么了?” 查文斌指著那兩根柱子說道:“那兒有面鏡子!” 超子回頭一看,道:“哪有鏡子?” 查文斌再看時,哪兒還有倒影,就是這么一條光禿禿的路兩邊矗立著大石柱子而已,難道是自己眼花了? “不可能,我明明看見了!”查文斌堅決地說道。 超子有些關心地說道:“文斌哥,你是不是太累了,眼睛有些吃力了,要不我們歇歇?” 查文斌也不再多言,因為大部分人已經跟看見鬼一樣在看著他了,那就當是自己眼花了吧,這時老刀說道:“高原上的雪一般都是凍住的狀態,在一些特殊的角度容易反射,往往一閃而逝,不奇怪,走吧?!?/br> “走吧,可能是我看花眼了?!辈槲谋蟛幌朐俣嗾f了,有的事情越說往往越玄乎,索性便不說了。 就在隊伍準備走的時候,卓雄悄悄走到查文斌身邊,道:“我也看見了?!?/br> “看見什么了?”查文斌小心地問道。 “對面有個鏡子,但是我看見鏡子里只有四個人?!?/br> “哪四個?” “我、你,還有超子和那個向導,其他人都沒有看到?!?/br> 查文斌當時心里就咯噔一下,前后左右看了看,其他人都是一臉正常的樣子。他對卓雄說道:“不要聲張,就當沒看見?!?/br> 卓雄點點頭,重新回到他自己原本站著的位子上,裝作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穿過這兩個有些奇怪的柱子,前方開始出現了起伏的山巒景象,但是齊雪線以上的部位,基本都彌漫在一層白茫茫的霧里,什么都看不到。 雪線以下的地方,光禿禿的巖石峭壁,很少能看到綠色,這多半也跟這么惡劣的自然環境有關。這一次他們是沿著一條河流而上的,河里流淌著的怕是那雪山之上千年冰雪所融化,喝上一口甘甜無比,順著河流去追尋歷史是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的辦法。如果某一片區域有人活動過,那么就離不開水源。正是因為人們逐水而居的習慣才會使得中國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大文明。 但是這兒,別說是人類活動的痕跡,就連動物都非常少見,只有天空中偶爾飛過的幾只蒼鷹在上空盤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