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紛娘
聽女兒語氣不像是說謊,陳夫人念起故去的meimei,忍不住嘆氣:“嫣然,母親只一個meimei,如今她不在了,我自然要照拂她的骨rou。紛娘是個可憐的孩子,你今后若見到,就莫再為難她了?!?/br> 二十多年前,陳夫人與meimei一同嫁到燕京來,說嫁的是京官,但其實不過是八品芝麻小官,日子并不輕松。后來新帝登基,妹夫得到賞識,官至太仆卻不忘提攜連襟,兩家官運亨通。 可惜好景不長,承平二年六月,李太仆因上書彈劾宣平侯,反遭其誣告結黨營私。陛下迫于壓力免其官職,宣平侯不肯罷休,請求下詔書譴責,李太仆為保全家人,飲鴆自盡。 當夜,李宅失火,無一人逃出。紛娘因隨奶娘外出晚歸,幸而逃過此劫,主仆二人到陳宅求救,原來李宅上下幾十口,皆是被歹徒刺殺后,縱火焚尸。 陳夫人本想留下紛娘,但丈夫不允,宣平侯在廟堂勢不可擋,若教他有所懷疑,只怕后患無窮,陳夫人只好把她們主仆二人送到莊園去,隱姓埋名。 等到奶娘因病去世,紛娘只身到燕京來的時候,距離那一場火災已過去十三年之久。此時廟堂局勢已變,梁氏、衛氏、程氏三足鼎立,相互制衡,陛下不斷提拔新官,朝中不再是宣平侯一家獨大。 陳夫人這才允紛娘留在燕京,但因丈夫之故,不敢養在家中,而是將meimei昔年的遺產如數交還,讓紛娘自己保管,自己則在暗中相助。 這些往事,陳夫人從未對女兒提及,一則怕她口無遮攔,將紛娘的身份透露給外人,二則不想她涉世太深,過早接觸官場陰暗。 如此,無怪陳嫣然不理解她的苦心。 “我何時真正為難過她了?分明是您太偏心?!标愭倘灰贿吢裨?,一邊往外邊跑:“不和您說了,我找謝家jiejie玩去!” 謝家是一年前搬到羊角巷來的,與陳宅比鄰,家中又有好幾個小姑娘。陳嫣然年紀小,正是貪玩的時候,常常往謝家跑,陳夫人并不攔她。 卻說紛娘回到臨安街,快走到凝香坊,遠遠看見有人蹲坐在門前,于是走近了問:“這位小哥,你因何坐在我門前?” 那人穿著灰布衫,兩道粗眉甚是精神,見紛娘來了,站起來打量她一番,問道:“你就是這間香坊的主人?” 紛娘點頭:“正是?!?/br> 那人這才說出來意:“我來,是想購進一盒寒瓊?!?/br> 紛娘忙取鑰匙開門,賠笑道:“恕我怠慢了,您稍等,我這便開門為您取來?!?/br> 凝香坊平日生意冷清,開著門都鮮有人進來,至于閉門時還特意在門外等著的,大多是來和她商議店面轉讓之事的,也無怪紛娘有所防備。 打開門以后,紛娘將人請進店里,取出白瓷盒子,把蓋子打開了請他驗貨。 那人觀色聞味,點檢數量,確定無誤才交付五兩銀子。 紛娘接了銀子,好奇問道:“我看人面生,敢問您是從何處得知我這間小香坊的?” 寒瓊調制出來后,她正經賣出去的不過三盒,這人又是從何處得知的? 那人卻無意告知,用一方灰藍布巾把盒子裹住,提著走出店門。 “真是個怪人?!?/br> 紛娘滿腹疑云將爐火點燃,那是為人試香而準備的,之后拿著撣子打理店面,沒過多久,門口傳來清脆的女聲:“噯,可算是盼到你開門了?!?/br> 南枝提著裙擺走進來,紛娘見了她,忙熱情招待,口中道稀,又問:“可是四姑娘讓你來取香丸的?” 南枝搖搖頭,笑道:“姑娘特意讓我來給你提個醒兒,這幾日會有人到你店里來定寒瓊,至少要十盒,叫你提前準備好?!?/br> 剛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來,紛娘喜極,忙問:“是誰要定的?” 南枝正色道:“正是我們府上要的,所以你調制時可要萬分小心了。待香丸制好了,拿回府上,還需經過專人檢查,確認無毒后,才可呈與貴用,你切莫在這時候砸了自己的招牌!” 紛娘只覺冤枉,冷臉道:“我與寧國府無冤無仇,怎會生出害人的心思?” 南枝笑了笑:“姑娘的意思是,讓你凡事親力親為,莫要出差錯?!?/br> 紛娘聽了臉色稍緩,點頭道:“多謝提醒,我定處處小心?!?/br> 香坊店面很小,分上下兩層,南枝朝樓梯口望了望,始終不見有人下來,樓上也沒有動靜,因笑道:“您辛苦了,過幾日會有一個小掌柜來替您分擔,這樣您就能安心制香了?!彼f著,從袖里抽出一封信來,遞予紛娘道:“這是姑娘給你的?!?/br> 紛娘接過后拆開,粗略掃過,果然有提及聘用掌柜之事,于是點了點頭。 南枝見了笑道:“他叫來全,是我的哥哥,日后還請您多關照他?!?/br> 紛娘自是應下,說道:“我正愁沒人打理店面,小掌柜來了,正好替我分擔?!?/br> “那我就先告辭了?!?/br> “慢走?!?/br> 南枝走后,紛娘按照信中的指示,閱后將書信燒毀,她清理火爐中的灰燼時,思忖道:“這程姑娘也是個怪人,自己與她無親無故,她卻要來幫襯我,也不知是圖甚?也罷,既然姨母不敢幫我,我就向寧國府借勢,為父親沉冤,但愿老天是站在我這邊的?!?/br> 而紛娘所想的,正與程清宛的用意相合。 紛娘要借寧國府的聲望揚名,程清宛何嘗不是在等著利用她價值?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又有誰能料到,宣平侯最大的軟肋,竟掌握在不起眼的香坊主人手中?最后,借由長公主之手,逼宣平侯不得不提前起兵造反。 小女子,亦能成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