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書迷正在閱讀:唐門刺客[全息]、重生現代馭獸錄、金主他八成有病、重生之紈绔嬌妻拽翻天、忠犬調教手冊(NPH)、公子多情(np 高H)、小狼狗今天也想撲倒漂亮jiejie、明盞(1V1)、帝國女將軍、眼里月色(1v1 H)
楊塤笑道:“是啊,我和蘇臺是同鄉。我們都是蘇州來的,都是背井離鄉之人,當然要互相照顧?!?/br> 蔣瓊瓊道:“那么就請楊匠官轉告蘇娘,別做傻事,自以為救人,其實是在害她?!?/br> 楊塤奇道:“她是誰?”又道:“我這人笨得很,瓊瓊別跟我打啞謎呀?!?/br> 蔣瓊瓊也不理睬,自揚長去了。 吳珊瑚和蒯玉珠已各自挑了一柄扇子,付完賬拿著去了。臨走前,吳珊瑚還笑道:“雖然我們還想多留一會兒,可既然楊匠官到了,也不能不識相?!?/br> 蔣蘇臺臉一紅,道:“珊瑚娘子就愛說笑?!庇H自送二女出去。 等蔣蘇臺返身進來,楊塤便將“東主有事”的牌子掛了出去,再將門板一一封上。蔣蘇臺也不阻止,見天光已暗,便掌上了燈,呆呆坐下,似是心事重重。 楊塤問道:“蔣瓊瓊為什么糾纏你?”蔣蘇臺搖了搖頭。 楊塤便不再追問,道:“上次你做了五柄骨扇,特意讓我用彩漆題繪扇面,你可還記得?” 蔣蘇臺道:“當然記得,那是我手藝最好的五柄骨扇?!?/br> 楊塤道:“那五柄扇子還在嗎?” 蔣蘇臺低聲道:“賣出去了三柄?!彼剖穷H為羞愧,又忙解釋道:“我本來說了不賣的,可幾名老主顧看到后死死纏住我不放,不惜花費十倍高價,我無奈之下,只好轉讓出了三柄。另兩柄我自己留了,實在舍不得?!庇胶竺?,語音愈低,幾近呢喃。 楊塤道:“那你還記得買那三柄扇子的都是些什么人?” 蔣蘇臺很是不解,問道:“楊大哥追問這個做什么?” 楊塤道:“今日有兩名賊人假扮軍士混入兵部官署,盜走了機密文書。那兩人進官署時正好被我撞見,一人身上還落下件物事,卻是柄精巧的扇子。雖然隔得遠,但我還是一眼認出那是你蔣骨扇鋪的骨扇,扇柄上的金漆,則是我楊氏獨有的倭漆?!?/br> 他當時就識破了那矮軍士是女扮男裝,但對方既身懷蔣蘇臺最珍重的骨扇,他擔心其人跟蔣氏有些干系,是以沒有立即聲張,只悄悄跟了過去。而當他在車駕司外撞到賊人時,不但打了照面,他還問那女賊人道:“你身上怎么會有那柄骨扇?”對方一愣,隨即與同伴交換了一下眼色。那男賊人隨即上前推倒楊塤,轉身與同伴跑了。 楊塤之所以沒有對兵部侍郎于謙和錦衣衛千戶朱驥說實話,當然是擔心牽累蔣蘇臺。若是被錦衣衛知道蔣蘇臺可能知道賊人身份,哪怕只有一丁點兒可能,按照慣例,必會立即將蔣蘇臺逮捕,嚴刑拷問。即便查到蔣蘇臺跟此案無關,也會作為重要證人關進詔獄。到時候刑具纏身,以蔣氏這等弱不禁風的身段,只怕挺不過三日便被折磨死了。 蔣蘇臺這才知道楊塤是關心自己被卷入了一樁大案,不由得十分懊悔,當即流出眼淚來,泣道:“那五柄扇子本是一套,我實不該將那三柄賣掉的?!?/br> 楊塤忙道:“后悔也來不及了,況且你也是被主顧纏得沒辦法。你告訴我,買了那三柄扇子的人都是誰?” 蔣蘇臺道:“吳珊瑚買了夏扇。我開始是不肯賣的,她苦苦哀求,說她出生在夏季,那扇子應了她生辰,是她命中的福扇。我拗不過她,只好答應了。吳珊瑚買扇子的時候,剛好有幾名國子監監生進來閑逛,其中一位姓丘的公子聽到吳珊瑚的話,也很感興趣,想買一把‘秋’扇,說他妻子是秋天出生,而今獨自在家鄉照顧老小。當時他還吟了一首詩:‘明月空中懸,碧云天際合。美人渺何許,望望轉蕭索。翩翩驚鵲定,片片檐花落。惻然對孤影,下帷閉齋閣?!衣犃撕苁歉袆?。吳珊瑚又為他說情,說反正扇子也湊不成一套了,我就干脆將秋扇賣給丘公子了?!?/br> 楊塤道:“姓丘,又是國子監監生,不難查到。那么還有一柄冬扇賣給誰了?” 蔣蘇臺奇道:“楊大哥怎么知道賣出的是冬扇?” 楊塤道:“你出生在春季,不會賣掉春扇,至于另一柄飛虹,我猜你無論如何都不會賣掉的?!?/br> 蔣蘇臺紅了臉,頓了一會兒才答道:“賣給了兵部于侍郎的女兒于璚英?!?/br> 楊塤聞言大吃一驚,失聲道:“怎么會這么巧?” 蔣蘇臺道:“這不奇怪呀。璚英娘子的丈夫是錦衣衛千戶朱驥,朱家跟吳珊瑚家和蒯玉珠家都是鄰居。璚英娘子說有一次吳珊瑚到隔壁找蒯玉珠玩耍時,她看到吳珊瑚手中的扇子,覺得很可愛,也想買一柄一樣的,還特意向吳珊瑚打聽來處,這才尋來蔣骨扇鋪。我聽她說是吳珊瑚介紹的,又是兵部于侍郎的女兒,就破例把冬扇賣給她了?!?/br> 楊塤想了想,道:“你把剩下的兩柄扇子取來給我看看?!?/br> 蔣蘇臺依言進去里屋,取出來一只檀木盒子,滑開木蓋,打開兩層絹布,這才露出兩柄骨扇來。蔣、楊二人是各自行業的頂尖工匠,骨扇既匯集二人之力,當然價值不菲。但蔣氏是制扇名匠,號稱“妙手”,隨便一把骨扇都能賣出三四金的高價。這兩柄扇子材質并無出奇之處,就是最普通的竹節絹布,她如此珍惜,又稱是自己最好的成品,顯然是因為楊塤繪制了扇面。 楊塤取出扇子,略一把玩,嘆了口氣,又重新放回木盒,道:“這兩柄扇子完好無誤,但我也沒有看錯,那女賊人身上掉落的一定是夏、秋、冬扇中的一把??伤炔皇菂巧汉?,也不是于璚英,更不會是丘監生遠在家鄉的妻子,身上怎么會有那柄扇子呢?” 蔣蘇臺也是手工藝人,深信楊塤的眼力,絲毫不懷疑他會看錯,猜測道:“或許是誰失落了骨扇,被那女賊人撿到,因為喜愛,所以藏在了身上?!?/br> 楊塤搖頭道:“那可未免太巧了。于侍郎的女兒看到吳珊瑚把玩夏扇,心中羨慕,于是專程趕來蔣骨買扇子,這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北京城那么大,那女賊人怎么偏偏撿到了遺失的骨扇?” 蔣蘇臺道:“但扇子只有三柄,她不是撿到,還能從哪里得來?” 楊塤道:“你說得有理,先姑且認為是有人遺失了扇子。眼下沒有別的線索,我只能先去查清楚到底是誰遺失了扇子?!?/br> 蔣蘇臺道:“吳珊瑚那柄夏扇應還在她府上。剛剛她還向蒯玉珠炫耀過,說她那柄夏扇最好,店里所有的扇子加起來都不及她那柄?!?/br> 楊塤道:“那么就只剩下丘監生和于璚英了。國子監出了事,想必亂得很,一時難尋到丘監生。嗯,我這就去找朱驥,問他妻子手中的冬扇是否還在?!币娛Y氏憂心忡忡,便安慰道:“你不必擔心,雖然朱驥是錦衣衛千戶,而今他妻子亦卷入其中,他必定不敢逮捕你到錦衣衛問訊了,不然他妻子何以自處?” 蔣蘇臺點了點頭,道:“多謝楊大哥?!?/br> 楊塤起身笑道:“有什么好謝的?!?/br> 忽有人拍門叫道:“店家,買扇子?!眳s是名女子聲音,口音甚重,似是南方人氏。 蔣蘇臺正欲送楊塤從后門出去,便應道:“小店已經打烊了,請娘子明日再來?!?/br> 那女子急叫道:“我是外地人氏,明日一早便要動身返鄉,久慕蔣骨扇鋪大名,想買幾柄帶回家鄉做禮物。天就快要黑了,還望娘子行個方便?!?/br> 蔣蘇臺聞言立時心軟,便應了一聲:“請娘子稍候?!?/br> 楊塤道:“你招呼客人好了,我自己從后門出去?!?/br> 蔣蘇臺道:“后門上了鎖,得我親自去開門?!币姉顗_露出驚訝之色來,忙解釋道:“這是我哥哥的主意。他說我一個單身婦人,總是一個人歇宿在店里,不大太平。前幾日他引神機營同伴回來,一齊動手,將后墻加高加固,又給門板安了新鎖?!?/br> 楊塤笑道:“還是令兄考慮周全。那就不麻煩了,我就直接從前門出去好了?!币贿呎f著,一邊去卸門板。 蔣蘇臺道:“楊大哥要西行去錦衣衛官署,從前門出去得繞上一大圈呢。你稍等一下,我招呼完這位主顧,便送你從后門出去?!?/br> 楊塤應了一聲,利落地卸下一扇門板,剛好容一人通過。等候在外面的女子閃身進來,歉然道:“實在不好意思,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也不會冒昧打擾?!?/br> 蔣蘇臺忙道:“娘子快別這么說。你喜歡我的扇子,肯光顧小店,還要千里迢迢地帶回家鄉,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扇子都擺在那邊架子上,我帶娘子過去?!?/br> 那女子道:“我哥哥還在外面?!?/br> 話音未落,一名高大的男子從門板縫中擠了進來。一跨進門檻,便順手拿起一邊的門板,將空隙掩上。 楊塤雖候在一旁,卻因為心中有事,未多留意先進來的女主顧。此時見到女主顧的兄長舉止異常,不經意地一掃,這才大吃一驚,忙叫道:“蘇臺,快跑!” * * * [1]毀于天火的三大殿,在永樂一朝沒有再進行重修。明成祖朱棣擔心“違背天意”,不敢再建,權以奉天門(即今太和門)為聽政之所,這就是明清兩代皇帝“御門聽政”的起因。之后,明成祖朱棣長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熾與其父性情完全不同,留戀虎踞龍盤的興王之地,一心想復都南京。如此心境下,自然也不愿意花費人力、物力修復北京的三大殿。據《明史·仁宗本紀》:朱高熾“洪熙元年三月戊戌,將遷都南京,詔北京諸司悉稱行在……四月壬子,命皇太子(指朱瞻基,后來的明宣宗)謁孝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馬皇后謚‘孝慈’,故名,位于今江蘇南京紫金山),遂居守南京”。同時,還下令重新修葺南京皇城。然而,天不遂人愿,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便驟然去世,未能實現遷都回南京的計劃?;实廴ナ罆r,皇太子朱瞻基人正在南京,為復都做準備。明仁宗遺詔道:“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仰咸南京,斯也吾之素心?!笨梢娖淠钅畈煌w都南京。其繼承者明宣宗朱瞻基頗有其祖明成祖朱棣風范,不思遷都,但并沒有修復三大殿。因而,在紫禁城建成之初那場大火后的二十年間,曾經富麗堂皇如夢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帶,始終只是一片焦黑的廢墟。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明英宗朱祁鎮即位。這位英宗皇帝幼沖即位,卻十分崇拜曾祖父朱棣,希望能成為一個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于是,在他當政期間,做了一件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沒有做成的事情——重修紫禁城。當時還健在的蒯祥又受命主持營建三大殿和乾清宮、坤寧宮的工程。施工中用各局監輪班工匠三萬余人,軍隊三萬六千人,前后花費兩年時間。 [2]工部為六部之一,掌理天下百工、屯田、虞衡、山澤之政令。其屬有四司:營繕、屯田、虞衡、都水。營繕掌繕治皇家宮廷、陵寢、壇廟、宮府、城垣、倉庫、廨宇、營房。紫禁城設計者蒯祥亦是工部營繕司官吏。 [3]中國古代史籍多稱呼日本為倭國,本書一律采納“日本”的正式稱呼。 [4]明代接待外國使節,住宿的國賓館稱會同館,南、北兩京均設有會同館。明英宗即位后,定會同館為南北兩館,北館六所,南館三所。北會同館位于澄清坊大街東,就是現在的王府井一帶。南會同館位于東江米巷玉河橋西街北,即現在東交民巷內。 [5]明初朝貢貿易厚往薄來,于是有許多日本人冒充朝貢使者到明廷騙錢。那些日本人多是膽大的冒險者,沒有管轄,朝貢完了后往往滯留在中國沿海搶劫,這是明初倭寇的來歷。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鑒于倭寇多入寇山東海濱郡縣,于洪武二年(1369年)派楊載出使日本,賜日本國王璽書,要求對方約束部屬,各安其土。當時日本正處于南北戰爭時期,南朝征西將軍懷良親王不知道元朝已經滅亡,誤以為使者是蒙古所派,惱恨當年元軍伐日,當場殺死其中五人,將楊載拘留了三個月,這才放還。朱元璋對日本國情也不了解,以為懷良親王就是日本國王,為了減輕倭患,再度派趙秩出使日本。經趙秩解釋后,懷良親王這才知道中國已是大明王朝的天下,遂同意修好,且送還了部分被倭寇掠到日本的中國人口。自此,中日兩國開始了外交往來。然后來朱元璋從日本僧人口中了解到懷良親王并不是真正的日本國王,日本京都另有朝廷和天皇,不由得十分懊悔,對自己原先計劃通過外交途徑敦促日本抑制倭寇侵擾的做法感到懷疑,從此對一切非日本朝廷派來的貢使一概拒絕接受。胡惟庸伏誅后,朱元璋干脆以“通謀胡惟庸”為借口,徹底斷絕了與懷良親王的朝貢關系,并開始閉關自守,對日本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日本在其《祖訓》中被列為“不征之國”。所謂“不征國”,就是與這些國家地區和平相處,互不侵犯,貿易活動采用朝貢形式,民間的對外貿易則嚴厲禁止。為了防止海上的武裝sao擾,甚至規定“片板不許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始作俑的海禁制度正是明代倭寇猖獗的根源。東南沿海人多地少,居民多以“以番舶為利”,不許下海貿易等于斷了他們的生計,與其等著餓死,不如鋌而走險進行海上走私。但《大明律》對海外經商限制得極嚴,規定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棉等違禁物下海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對于勾結外族的“謀反大逆”更是異常嚴厲,首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為了不被誅九族,走私商民多假扮日本人來掩飾身份,由此才有了愈演愈烈的“倭情”。事實上,明中后期為害最烈的倭寇,主體其實是“迫于貪酷,困于饑寒”的中國沿海平民。明成祖朱棣繼位后,為營造萬國來朝的盛世,對海外諸國仍實行羈縻政策,積極鼓勵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朝貢。朱棣告諭禮部大臣說:“太祖高皇帝時,諸番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誤干憲條,皆寬宥之,以懷遠人。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諸國有輸誠來貢者聽。爾其諭之,使明知朕意?!倍敃r的日本室町將軍義滿已成功解決了南北朝合并問題,基本完成了九州地區的征霸事業,已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政治權力人物。由于明朝對朝貢使者賞賜極其豐厚,義滿亦積極尋求建立與明朝的朝貢貿易關系,以解決其國內財源枯竭的問題。建文帝三年(1401年),義滿在博多一位名叫肥富的商人的勸說下,派遣該商人和自己的親信僧人祖阿為使者,攜帶國書和貢品,入明進行過朝貢。永樂元年(1403年),義滿又遣天龍寺僧人堅中圭密為使入明朝貢。與此同時,明成祖朱棣亦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僧錄司右闡教道成出使日本。于是趙居任等人就偕同堅中圭密一起到日本,賜予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從此中日兩國重新恢復了朝貢貿易關系。但僅僅允許朝貢貿易,對民間自由貿易,明廷依然嚴厲禁止。 [6]黃金家族是指是純潔出身的蒙古人。根據記載,蒙古族有一名女性始祖阿蘭豁阿,她與她丈夫生有兩個兒子。奇怪的是,她丈夫死后,她又生出了三個兒子。她的兩個大兒子和其他親屬對這件事很有疑問。阿蘭豁阿解釋說:后來的三個兒子是她與一個神人的后代,是上天的兒子。從此之后,這三個兒子的后人就被稱為純潔出身的蒙古人。蒙古各部的可汗都出自阿蘭豁阿后來所生三個兒子的家族,所以便被稱為“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就屬于其中的一支。按照蒙古傳統觀念,只有黃金家族出身的人,才有繼承汗位的權利。非黃金家族出身的人,絕對不可染指汗權。 [7]遼河、西遼河、老哈河流域:今吉林、遼寧一帶。 [8]和林:今蒙古共和國哈爾和林。元順帝妥歡帖木兒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在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滕旗達里諾爾西岸)病死后,其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即在和林繼位。愛猷識理達臘死后,其子脫古思帖木兒繼立。 [9]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朱棣所組建的神機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獨立槍炮部隊,并且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后”的作戰原則,由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此后,神機營成為軍隊的一個兵種。 [10]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首府。 [11]宋晟:字景陽,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少年時隨父兄一同參加朱元璋的起義軍,之后戎馬一生,成為明代三朝元老,其間歷經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四鎮涼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絕域”,深得三朝皇帝信任。專管監察、彈劾的御史多次在明成祖朱棣面前彈劾宋晟擁兵一處,自作主張。朱棣卻道:“任人不專則不能成功,況大將統一邊,寧能盡拘文法?!泵侮衫^續根據邊疆實際情況辦事。宋晟與朱棣是兒女親家,第二子宋琥娶朱棣第三女安成公主,第三子宋瑛娶朱棣第四女咸寧公主。兩位公主皆為朱棣原配徐皇后(徐達長女)所生,為嫡公主。宋晟享恩寵之隆,為明朝功臣中所罕見。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也先入寇,宋瑛時為西寧侯,在大同總督軍務,督大同守將朱冕、石亨等戰也先于陽和,明軍全軍敗沒,宋瑛及朱冕皆戰死,即為書中前段于謙告知女婿朱驥的緊急軍情。 [12]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土剌河:今蒙古國境內的圖拉河。 [13]沙州:今甘肅敦煌。赤斤蒙古:今甘肅玉門西北。 [14]明初朱元璋設統軍大元帥府,后仿元制改為樞密院,之后又改為大都督府,統領全國軍政。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為擴張皇權,先是殺宰相胡惟庸并宣布永不設宰相,將政權分拆到六部;之后又將大都督府分拆為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將軍權分拆。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兩名作為長官,均為正一品。都督開始有參政議政權,明后期逐漸失去。五軍都督府的職責是統領京畿及各地方的衛所,具有統兵權,但調兵權與武將人事權卻歸兵部。都督府和兵部互不統屬,均直接聽命于皇帝。打仗時,在兵部掛職的武將憑皇帝印信領兵,戰事結束,還兵于都督府,自己仍掛職兵部。這樣,明代的軍權便被分拆在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兩個部門,使武將與兵權分離,防止了武將跋扈的局面。 [15]都督僉事:明朝都督府長官。初從二品,后改正二品。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置五軍都督府后,亦分置。凡為公、侯、伯者,可與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從一品)分任掌印、僉書,以掌府事。鎮守或出征時,則充總兵、副總兵。 [16]鄒平:今山東鄒平。 [17]張麒:永城(今河南永城)人。父因女貴,因女兒張氏被立為燕王朱棣世子朱高熾正妃而被授予兵馬副指揮。朱棣(明成祖)奪取皇位后,世子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張氏被封皇太子妃,張麒則升任京衛指揮使,不久病逝。朱高熾(明仁宗)即位后,封張氏為皇后,追封岳父為彭城伯,謚號“恭靖”,后又升為侯爵。 [18]事見同系列小說《包青天》。 [19]明代京城官場交際中,稱謂大體直接稱官銜,也愛稱呼官職古名或別名(本書只直接稱呼官銜),以示雅觀?!袄稀焙汀跋壬本鶠樽鸱Q,“老先生”為最尊稱呼。 [20]衍圣公: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襲封號,始于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當時漢平帝劉衎為弘揚禮教,封孔子后裔為褒侯。之后的千年時間里,封號屢經變化,到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為衍圣公,后代沿襲。而到了公元1935年,民國政府取消“衍圣公”,改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生于1920年的孔德成,便成為末代衍圣公,首任祭祀官。2008年,伴隨著孔德成的去世,嫡長孫孔垂長接任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衍圣公”就此終結。明代衍圣公為正一品,班列群臣之首,地位十分尊崇。明廷專門在京師東安門外建衍圣公府,作為衍圣公來京之用。 [21]徐增壽:魏國公徐達幼子,朱棣內兄。徐增壽一直暗中支持朱棣,但其長兄徐輝祖卻是堅決的反燕派。燕師入南京時,徐輝祖率兵堅決抵擋,被擊敗后逃入父親中山王徐達的祠堂,不肯出來。朱棣礙于結發妻子徐氏(徐達長女)的面子,勉強放過了徐輝祖。又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子孫世襲。因徐達長子徐輝祖已襲封為魏國公,故徐達之后一門兩公,為明代功臣中所僅見。又,徐家除了徐輝祖外,徐達幼女徐妙錦也是朱棣政治上的反對派,反感朱棣從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奪取皇位。朱棣稱帝后沒幾年,皇后徐氏病死,朱棣打算續娶徐妙錦為后。徐妙錦推辭說:“我無婦容,不足備六宮選,乞代奏皇上,另擇賢媛?!迸俅吡藥状?,徐妙錦堅決不答應。朱棣聽說后很是惱怒,威脅說,不嫁給天子,還想找什么女婿呢?于是,徐妙錦便決定終生不嫁,削發為尼,到南京聚寶門外的王姑庵出了家。此后,朱棣再未立皇后。 [22]在西南數省留有不少有關朱允炆的遺址和傳說,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名著《徐霞客游記》中便記載了朱允炆曾在貴州白云山修行:“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為火傷其頂,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為白云寺,則建文君所開山也?!辟F州武定正續禪寺大雄寶殿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聯:“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被视X寺即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為僧之所?!吧疄榈邸敝钢煸坝珊蜕挟斄嘶实?,“帝亦為僧”則指建文帝朱允炆由皇帝出家做了僧人,頗有滄桑巨變的味道。 [23]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命人將和氏璧(此段故事詳見同系列小說《和氏璧》)琢成傳國玉璽。秦相李斯親書八字小篆于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焙笫婪Q玉璽為“寶”,因以八字為文,又叫“八寶”,由此形成慣例。只有宋代宋徽宗執政時,于所用八寶之外,又作一玉璽,其文曰:“范圍田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睘槭?,命名為“定命寶”。靖康之禍,諸寶都被金兵奪去,唯“定命寶”留了下來。宋高宗趙構攜以渡江,因為璽文是蔡京所書,遂棄之不用。到了明朝,諸寶皆用四字:若敬宗廟,用“皇帝尊親”之寶;賜親藩,用“皇帝親親”之寶;賜守令,則用“敬天勤民”之寶;求經籍,用“表章經史”之寶。 [24]給事中:明諫言、糾察官職名。明代給事中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不隸屬于任何部門,由于分掌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故稱六科給事中。六科長官為都給事中,為正七品。下有左右給事中,從七品。另還有給事中,從七品。各科人數不同。六科官秩不高,權力非常大,主要職責有封駁(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科參(稽查六部事務)、奏聞、彈劾、注銷(圣旨與奏章每日歸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內閣備案,執行機關在指定時限內奉旨處理政務,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銷)等。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給事中不僅能夠稽查六部百官之失,另外諸如充當各級考試參與官,廷議、廷推這些只有各部堂上官才能參加的活動,也要由這些只有七品的官員參加。 [25]方孝孺“富貴不能yin、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博得了人們深厚的同情與贊揚。萬歷年間,明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為方孝孺昭雪,在南京為其建了一座“褒忠祠”。清朝乾隆皇帝也曾在曲阜孔廟中為方孝孺立碑。 [26]宣府:今河北宣化。明軍事重鎮。 [27]萬歷二年(1574年)十月,十二歲的明神宗朱翊鈞突然向首輔張居正問及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張居正雖覺驚愕,仍然如實回答道:“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發披緇,從間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無知者?!笨梢姀埦诱舱J為朱允炆并沒有燒死,而是逃走了。因為時間已久,明成祖朱棣當時擔心的建文帝復辟問題已經不復存在,連明神宗都公然發問,足見當時已經不再是什么忌諱。更早時,明孝宗(明英宗之孫)弘治年間,曾有大臣楊循吉等人公然上疏請求恢復建文帝的年號。 [28]麗春院:明代北京官妓安置機構,隸屬于教坊司。又,明代立國后,明太祖朱元璋即在南京設教坊司,隸屬禮部,掌管宮廷歌舞娛樂。教坊司又設富樂院,專門安置官妓(多為罪囚家眷),然禁文武官員及舍人入院,只允準客商賈出入,此為明朝設官妓收脂粉錢之始。后富樂院失火焚毀,明廷又于武定橋等處重建十六樓,以安置官妓。但洪武之后,社會風氣改變,朱元璋“文武官員及舍人不許入院”的禁令已名存實亡。時人記載云:“諸司每退朝,相率飲于妓樓……解帶盤薄,牙牌累累懸于窗槅。競日暄呶,政多廢弛?!泵鞒勺嬷扉w都北京后,又于東城黃華坊本司胡同設教坊司,依舊掌宮樂。教坊司下設麗春院,位于皇城東側勾欄胡同,類似洪武時的富樂院。 第三章 風露浩然 彼時蒯祥正當盛年,建筑技藝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巧奪天工的程度,且有很高的藝術天賦和審美意識,“凡殿閣樓榭,以至回廊曲宇,蒯祥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當由蒯祥負責設計并組織具體施工的承天門完工時,見者交口稱贊。就連一向以苛刻嚴厲著稱的成祖皇帝朱棣亦連連點頭,極為滿意,夸獎蒯祥為魯班再世,“蒯魯班”的外號不脛而走。 朝在太行南,暮在太行北。 問予何事苦匆匆?鞍馬驅馳常是客。 笑而不答心自知,眷戀浮名好是癡。 昨日朱顏如醇酒,今朝白發已成絲。 遠離鄉國空勞夢,悵望庭闈有所思。 君寵親恩俱未報,竊祿無功補盛時。 太行山,不可攀。 誰似山頭白云好,才成霖雨便知還。 ——于謙《無題》 那自稱兄妹進來購扇的一男一女正是不久前楊塤在兵部官署撞破的兩名假軍士,也就是他正苦苦追尋盜走兵部機密文書的賊人。男賊人見身份已經敗露,便抽出短刀,直朝楊塤奔來。女賊人亦挺出兵刃,欲當場殺死蔣蘇臺,然見到對方驚惶絕望的淚眼時,又有所猶豫,那一刀竟沒有立時扎下去。 瞬息之間,楊塤已繞過貨架,趕了過來,大力將女賊人一推,拉起蔣蘇臺便往后院跑。一邊奔跑,一邊尖聲呼救。 前路已被封死,往后逃走只是求生本能。然楊塤一到庭院中,便立即傻了眼,呼救聲也戛然而止——后墻竟足有一丈多高,后門門板也加鑲了鐵框,更有一把大大的銅將軍把守。 楊塤尚不及詢問蔣蘇臺鑰匙收在哪里,那對兄妹已然追及。忽有一名少女從廂房里沖出來,手持木棒,如同神降。那男賊人只顧著前面,猝不及防,竟被那少女一棒掃中腰間,一個趔趄,險些摔倒。 女賊人忙扶住兄長,低聲問了一句什么。那男賊人搖了搖頭,咬牙道:“將他們三個全殺了?!?/br> 那少女約莫十二三歲,年紀雖小,身手卻極是敏捷,更有一副無所畏懼的神態,還欲舉棒上前應戰。 蔣蘇臺略微回過神來,忙叫道:“惜兒,他們有兵刃在手,你不是對手??焯?,快些從前門逃走,去叫人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