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科幻小說 - 大明驚變在線閱讀 - 第2節

第2節

    然而,強兵耀武的朱棣死后僅二十五年,宏偉壯麗的紫禁城便面臨了一次瀕臨絕境的危機——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兩千余人入境,以貢馬為由,向明廷邀賞。把持朝政的大宦官王振發現瓦剌虛報人數[18],不肯多給賞賜,并減去原定馬價的五分之四,以此作為懲戒。瓦剌便借機制造釁端,于同年七月率大軍向明邊境sao擾,明軍一敗再敗。

    戰報傳到京師北京后,明英宗朱祁鎮年輕氣盛,竟聽信王振的慫恿,率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兩萬騎兵擊潰,五十萬明軍“死傷過半”,朱祁鎮本人于土木堡被俘,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此戰中,明軍以五十萬大軍對抗追襲的兩萬余瓦剌軍,竟致全軍覆沒,實為中外戰爭史上所罕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偶然事件,既有戰略的失誤,又有戰術的失策。而土木堡之變還有更嚴重的后果——

    京軍精銳毀于一旦,勇將重臣多人戰死,皇帝被瓦剌軍俘虜,朝野震動,大明王朝遭遇到自建國以來從所未有的嚴重危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明代驛路圖

    * * *

    [1]大都:今北京,時為元朝京城。徐達占領大都后,即改大都路為北平府。永樂年間又改北平為北京。

    [2]濠州:今安徽鳳陽。入明后改為鳳陽府,轄鳳陽、臨淮、懷遠、定遠四縣。朱元璋岳父郭子興即為定遠人。

    [3]和州:今安徽和縣。

    [4]淮安:今江蘇淮安。襄陽:今湖北襄陽(前名襄樊)。南陽:今河南南陽。歸德:今河南商丘。陳州:今河南淮陽。許州:今河南許昌。汴梁:今河南開封。

    [5]彭瑩玉:元末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又名彭國玉、彭明,號稱彭祖、彭和尚。十歲時出家于慈化禪寺,成人后加入彌勒教,成為當地教首。他精通醫術,經常為寺院附近及慕名而來的群眾治病,遂以行醫為掩護布道,進行秘密反元活動。元順帝至元四年(1338年),彭瑩玉與門徒周子旺在袁州起義,周子旺被俘遇害,彭瑩玉出走淮西,仍繼續反元活動,門徒遍及江淮地區。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劉福通在潁州起義。起義軍以紅巾裹頭,燒香聚眾,故稱“紅巾軍”,又稱“香軍”。彭瑩玉積極響應,推徐壽輝為首領,建立天完政權,彭氏任軍師。后在與元軍戰斗中犧牲。

    [6]通州:今北京通州。

    [7]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

    [8]正因為徐達進軍緩慢,才使得元順帝從容逃走,當時朝野之間為此而議論紛紛,認為徐達有意縱敵者不在少數。明人徐禎卿在《翦勝野聞》中記錄說:徐達和另一主帥常遇春一同進兵追擊元順帝,即將追到之時,徐達突然傳令班師。常遇春大怒,立即去向朱元璋告狀說:“(徐)達反矣,追兵及(元)順帝而已之,其謀不可逆也?!敝煸耙虼硕鴳岩尚爝_,并讓人在徐達入見時扣留了他。不料徐達來見朱元璋時發現情形不對,干脆奪門逃走。朱元璋派人召見,表示赦免其罪,徐達死活不應。不得已,朱元璋只好親自去探望,二人才重新和好。關于類似的記載還有許多,有的說徐達有意謀反,有的說徐達接受了元順帝的賄賂,等等,不過均非正史。實際上,以徐達精明謹慎的性格,故意縱逃元順帝的可能性不大。后世史學家趙翼認為徐達在滅元大事上絕對“不敢自?!?,言下之意是說徐達“縱元君”不過是奉命行事,主使人自然就是朱元璋了。這一點,確實可以從《明太祖實錄》中得到驗證,《明太祖實錄·卷三十二》中記錄了徐達與朱元璋的一段對話。徐達說:“臣慮進師之日,恐其北奔,將貽患于后,必發師追之?!敝煸皠t說:“元起朔方,世祖始有中夏,乘氣運之盛,理自當興。彼氣運既去,理固當衰,其成其敗,俱系于天。若縱其北歸,天命滅絕,彼自澌盡,不必窮兵追之。但出塞之后,即固守疆圉,防其侵擾耳?!边@應該是徐達“縱元君”案最好的答案。

    [9]高麗:今朝鮮北部。靜江:今廣西桂林。

    [10]吐蕃:今中國西藏。

    [11]據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國榷》記載:“宋帝顯降元,封瀛國公,尚公主。后因侍宴有奇怪之征,忌之,遣學佛法于帝師,遂居漠北。其后明宗逃居沙漠行帳,適與瀛國公相近,締好甚密。一夕,明宗方寢,聞瀛國公帳中有笙鏞聲,問其故?乃嬰兒始生而啼也。知其非常人,遂乞歸,養為子,是為妥歡帖木兒是也?!焙髞磉@個傳說更被演繹翻版成另外一個更加離奇的傳說,即明成祖朱棣并非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其實為元順帝妥歡帖木兒之親子。據說元順帝從大都逃走后,朱元璋入大都,見元順帝的第三福晉洪吉喇氏(元朝太師洪吉喇特托克托之女)美貌出眾,便將其收為己有。而其時洪吉喇氏已經懷孕,后來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后來明成祖朱棣,因而朱棣是元順帝的遺腹子。這顯然只是民間以訛傳訛的傳說而已,徐達攻陷大都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而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前后相差達八年之久。之所以會有這種流言,據說是因為朱元璋以猛治國,刑罰過重,而朱棣從侄子明惠帝朱允炆手中奪過皇位后,殺戮過重,以致民間群情激憤,對朱元璋和朱棣二人不滿的人大有人在,因此故意編造謠言,以發泄胸中的不滿情緒。但朱棣生母仍是歷史難解之謎,后面情節中將會提及。

    [12]元朝皇后權勢很大,掌握戶口錢糧,有專設的下屬職官,代表她出身的門系之利益。

    [13]當時的“漢人”專指北方在金朝就歸降異族的漢族人,南方的漢人則被稱為“南人”“蠻子”“南蠻”。

    [14]脫脫,字大用,蒙古族,蔑里乞氏。其父馬札兒臺為元文宗朝大臣,脫脫本人由伯父伯顏撫養長大,元順帝元統年間官至同知樞密院事。伯顏擅政時,脫脫懼為伯父所累,遂于至元六年(1340年)與世杰班、阿魯等趁伯顏狩獵柳林(今北京通州南)時,奉皇帝之詔罷逐伯顏。之后任右丞相,備受妥歡帖木兒信任。其人詳細事跡及最后命運詳見同系列小說《孔雀膽》。

    [15]應天:今江蘇南京。南京其實是有了北京(當時的北京是汴梁,即河南開封,今北京當時稱北平)后才稱南京,歷史上有金陵、江寧、建康等舊稱,本書中南京一律指金陵。

    [16]北元政權持續了二百六七十年,差不多與明朝相始終,最后統一于清王朝。

    [17]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西南。

    [18]當時明廷對進貢國家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有非常豐厚的賞賜回報,且按人頭派發。為了節省費用開支,明廷對使者團人數亦有明確規定,按照定制,瓦剌每年來京的貢使不得超過五十人。

    第一章 萬里乾坤

    永樂四年,明成祖朱棣詔建北京宮殿,震驚世界的紫禁城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營建的。紫禁城名稱借喻天象,占地七十二公頃,集各種建筑手法之大成,房屋總數在初建時就有房舍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巨大的城池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整個建筑規劃得井井有條,大殿富麗堂皇,氣勢威武,后宮陰柔秀美,每一處裝飾無不充滿了奇思妙想。

    碌碌浮生五十年,追隨無計息塵緣。

    放懷頓覺寰區窄,揣分應慚雨露偏。

    禁闕疏鐘催早起,客窗寒月照孤眠。

    可能歸去西湖上,相逐漁翁踏釣船。

    ——于謙《漫書》

    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來,紫禁城便成為京城的象征。而皇城正南門大明門[1]則是紫禁城的門面,號稱“皇城第一門”,因與明朝國號同名,又稱“國門”。大學士解縉題門聯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br>
    這處規制極高的城門位于北京城中軸線上,坐北朝南,是皇城與市井的分界,內外相隔于此,儼然兩個世界。

    大明門采用單檐歇山頂結構,紅墻黃瓦,凝重莊嚴。門闕三間,東西一百二十尺,深四十四尺。門匾石刻,由青白石琢制鑲嵌而成[2]。大門兩旁有掖門,繞長廡,中抱大明殿丹墀之半。長廡左、右有文、武樓,樓與廡相連。門前繞漢白玉石欄,左右有石獅及官員下馬碑——至此處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除皇帝、皇后、皇太后的龍車鳳輦外,其他人只能步行通過。

    大明門正南側有天街,是一塊朝廷特設的商業區,四周圍以木欄,呈方格棋盤狀,故又稱棋盤街[3]。街道旁店鋪密布,“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轂擊,竟日喧囂,此亦見國門豐豫之景”。時人有詩云:“棋盤街闊靜無塵,百貨初收百戲陳。向夜月明真似海,參差宮殿涌金銀?!弊阋娞旖稚藤Z薈萃,市井繁華。

    明中央官署圖

    大明門東、西兩面是千步廊,廊外是明廷中央官署所在地。按照“文東武西”的格局,東有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宗人府、翰林院、鴻臚寺、欽天監、太醫院、上林苑監、會同館等機構,西面則是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錦衣衛等。

    諸多衙門中,最令人畏懼的莫過于錦衣衛,幾達聞名色變的地步。之所以如此,不僅僅因為錦衣衛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親創的侍衛禁軍,還因為它既不隸屬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亦不受五軍都督府節制,是只聽命于皇帝的偵緝機構,有權秘密監視朝中臣民的一舉一動,且設有專門的法庭和監獄。

    從職能上說,錦衣衛充當著皇帝的心腹鷹犬,無事不監,無人不察,且凌駕在法司法制之上,這也是它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但這并不代表錦衣衛將士盡是jian人鼠輩,他們也是朝廷正式在籍軍人,內中不乏勇敢正直之士。

    當今司禮監大太監王振權勢熏天,仗著天子寵幸,干預朝政,胡作非為,且大肆排除異己,對不趨迎奉承他的大臣實行殘酷打擊。滿朝文武大臣生怕惹禍上身,皆敢怒而不敢言。錦衣衛校尉王永心同情無辜被關押迫害的大臣,對王振的暴橫心懷不平,不顧人微言輕,將王振罪行書寫成帖,張榜公布于大街上。相比于群臣的唯唯諾諾、爭相噤聲保命之舉,其人挺身而出的勇氣格外可嘉。

    可惜的是,王永心雖是匿名揭發,但仍被東廠偵緝者捕獲,移交三法司[4]處置。而刑部作為掌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竟迫于大宦官王振的壓力,以“妖言論斬”判處王永心死刑,用殘酷的磔刑將其肢解處死。王永心雖死,其名不衰,有人趕在官府抄沒王家前搶先接走了王氏獨生愛子王安便是明證。但王永心其他親眷仍受到牽連,男子充軍邊關,婦女則沒入官中。時人深為嘆息之余,對錦衣衛的印象也有所改觀。

    今日的錦衣衛官署格外安靜。明日是孫太后生辰,英宗皇帝朱祁鎮特準百官放假[5]三天,以示普天同慶之意,錦衣衛既是天子近衛,輪班值守,當然不在放假之列,不過大多數人都趕去了東郊圓覺寺[6],太后、皇帝正率領皇親國戚到那里祈福賀壽,平日喧囂的官署難得清閑了下來。

    負責值守衙門的是年輕的千戶朱驥。他出身武官世家,武藝不凡,祖父、父親皆是錦衣衛官員,父親朱護還坐到過錦衣衛指揮的高位。朱驥以父蔭入仕,初為百戶,然因父母早逝而家道中落,又為償還母舅債款而弄得落魄潦倒,俸祿難以自給,他能夠擺脫窘境,有今日風光,全仗五年前娶了現任兵部右侍郎于謙愛女為妻。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浙江錢塘[7]人。于謙祖父于文在洪武初年做過明朝的兵部主事,后調任工部主事。于謙算是出身官宦之家,自小志向遠大。其祖父于文收藏有一幅南宋名臣文天祥的畫像,于謙十分欽佩文天祥的氣節,一直把那幅畫像掛在書桌邊,并且題上詞,表示要向文天祥學習。

    永樂七年(1409年)大年初一,杭州巡按按當地慣例出行游街,一路上浩浩蕩蕩,好不威風。一個騎馬的孩子忽然沖了出來,橫沖直撞,沖散了隊伍。巡按十分惱怒,責問那個孩子為什么要在大街上亂闖。那孩子從容地答道:“千里馬急欲上進,一時難以收韁啊?!闭Z意雙關。

    巡按大為稱奇,有心試試那孩子的才華,便口出一聯道:“紅孩兒騎馬過橋?!蹦呛⒆玉R上對道:“赤帝子斬蛇當道?!?/br>
    巡按見孩子竟然懂得用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的典故作對,愕然叫絕。這孩子便是于謙,當時只有十二歲。

    永樂十年(1412年),于謙十五歲,文章才華已極有聲譽,在地方上名重一時,因此被錄取為錢塘縣儒學生員。于謙喜讀先秦兩漢書籍及北宋名士蘇軾的文章,還選錄唐人陸贄[8]的奏疏,朝夕閱讀,研究古今治亂興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舉進士,本為會試第一名,卻因“策語傷時”被置于三甲第九十二名。之后被任命為山西道監察御史,上任不久,便開始以“廉干”著聞。明宣宗朱瞻基剛一即位,便留意到于謙的名字,遂于殿廷召對。于謙相貌英偉,善談吐,且聲音洪亮,每次上朝奏對公事,語言流暢,很有條理,個人感染力也非常強,朱瞻基很是喜歡。正好漢王朱高煦反叛,朱瞻基便任命于謙為御史,隨同自己御駕親征。

    皇帝親自平叛,在聲勢上一下就壓倒了叛軍,以前同意與漢王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各路兵馬也都按兵不動。明軍很快包圍了樂安[9]。朱高煦見大勢已去,只得棄城投降。

    朱瞻基為了羞辱叔叔,有意命于謙當眾數說朱高煦的罪行。于謙嗓音高亢,義正詞嚴,聲色俱厲,氣勢逼人。朱高煦伏在地上,汗流浹背,戰栗不已,只稱罪該萬死。三軍將士則個個精神振奮,激動不已。自此,朱瞻基便認定于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可當大任。

    于謙在此次平叛中以膽識過人而初露頭角,朱瞻基十分滿意,賞賜于謙與諸大臣相同。彼時顧佐[10]為都察院都御史,其人嚴明廉直,有“包青天”之稱,對諸御史管理督察極嚴,唯獨看重于謙,認為于謙才干比自己強。

    次年,明廷正式設立“巡撫”,作為最高地方行政長官,其職權在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之上。明宣宗朱瞻基欽點于謙為兵部右侍郎兼巡撫[11],負責巡按河南、山西二省。這樣,于謙一下子從七品升至三品,足見皇帝對他的極大信任。

    于謙巡按山西、河南長達九年。巡按任上,先后平反冤獄數百起,倡建尚義倉[12]和平準倉多處,并督率官民增筑黃河堤障,以防水患,兩省因此大治。民間紛紛頌贊于謙,稱他為“于龍圖”。兩省流行著一首長達一百五十四字的歌謠,歌頌“天遣恩官拯二方”。這“恩官”,即是指于謙。

    于謙在巡撫任上時,有青年狀告姊夫霸占田產。姊夫卻說岳父生前有遺囑,說兒子不是親生,不能享有田產,并當堂拿出遺囑念道:“非吾子也,家私田產盡付予女夫,外人不得爭論?!庇谥t取了原件,又問得青年名“非”,心知姊夫想獨占田產,判決時,念遺囑為:“非,吾子也,家私田產盡付予。女夫、外人不得爭議?!庇挚紤]到姊姊及姊夫撫幼有功,仍判予十分之三的田產。一時傳為佳話。

    當時,不僅貪官污吏聽到于謙的名字就膽破心寒,就連盜賊響馬聽到他的名字也遠遠避開。于謙率從人路過太行山時,為群盜持刀攔截。眾人嚇得不知所措時,于謙越眾上前,厲聲報出了自己名號。全副武裝的盜賊亦久聞于謙清名,當即聞聲而退,成為傳誦一時的佳話。

    于謙居官清廉樸素,不饋贈權要,不拉攏私交。從宣德到正統初年,明朝中央內閣的輔臣是楊士奇、楊榮、楊溥,身為元老大臣的三楊對于謙也相當敬重,因而于謙在山西、河南行政上的建議,多被朝廷采納。至于錦衣衛千戶朱驥何以能成為這位名臣的愛婿,亦是錦衣衛中廣為流傳的一段傳奇故事——

    朱驥沉默寡言,表面不大合群,但其實面冷心熱,其人從不多事、遇事不縮的性格在錦衣衛中十分討喜。又因父親朱護曾任錦衣衛長官,厚待下屬,錦衣衛同僚多對年輕的朱驥照顧有加。

    再說于謙。正統年間,大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文武百官投其所好,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方保無事。進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于謙每次入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道:“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

    于謙灑脫一笑,甩了甩兩只袖子,道:“只有清風?!边€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手帕、蘑菇、線香指進獻的禮品,于謙不屑送禮,稱自己唯有兩袖清風,此即為“兩袖清風”成語的來歷。詩成后,遠近傳誦?;鹿偻跽衤牭胶?,心中牢牢記住了于謙這個名字。

    事隔不久,有同名御史于謙因接連平反數起大臣冤案而得罪了權貴,為避禍事,薦舉參政王來、孫原貞自代。王振以為此于謙即“兩袖清風”的于謙,竟以“久未升遷,心懷不滿”的罪名,將于謙逮捕下錦衣衛獄,判處死刑。

    山西、河南兩地百姓聽到于謙被誣陷下獄的消息,紛紛趕到京師上書,請求釋放于謙。王振雖然專橫,也知道群情激憤,眾怒難犯,又知道報復錯了對象,此于謙非彼于謙,且手下人沒有調查出他有什么把柄,只好將其釋放。但為了面子,又尋小過將于謙降官為大理寺少卿。

    河南、山西兩地吏民很不滿意,集合了一萬多人聯名進京上書,聲勢浩大。身在兩省的宗室周王、晉王也提出相同的請求,終于迫使王振恢復了于謙官職。

    于謙落難于錦衣衛詔獄的兩個多月,朱驥暗中囑托獄卒予以照顧,但于謙本人并不知情。錦衣衛指揮馬順是大宦官王振新安插進來的心腹,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只會溜須拍馬。他偶爾聽到了真相,又惱恨朱驥生父朱護在錦衣衛中威名甚高,遂借故大肆打壓朱驥,將其排擠出衙門,改去負責京城街道房[13]事務。

    正統九年(1444年)某日清晨,兵部右侍郎兼巡撫于謙自裱褙胡同[14]家中正衣而出,準備上朝時,正好遇到身穿錦衣衛官服、佝背掃地的朱驥。不知什么原因,于謙對朱驥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好感,主動上前搭話,問了對方姓名,又道:“家有弱息,以奉箕帚,可乎?”

    “弱息”即是于謙幼女于璚英。于謙與結發妻子董氏感情很深,未曾納妾,是當世罕見的一夫一妻。夫婦二人膝下僅一子一女,長子名于冕,字景瞻,時年二十三歲,已與提刑按察使司[15]副使邵悰之女結婚。次女名璚英,意為冰清玉潔般純美,時年十六歲,是于謙的掌上明珠。于謙為人秉直嚴肅,文章詩作述及兒子于冕時,均是勤于學業、砥礪名節之類的話語,然提到女兒于璚英時,則是脈脈溫情,充溢著慈父關切之心,與平日的持重形象判若兩人。

    朱驥既知于謙視于璚英為珍寶,不知這位直名震動天下的朝廷重臣為何突然要將女兒下嫁給無權無勢無錢無業的自己,呆呆愣了許久,才愧謝不敢。然于謙非但不是玩笑,且主意已定,當日到官署后便請兵部右侍郎吳寧出面提親。朱驥惶然不敢拒絕,婚事由此而定。

    于謙夫人董氏聞知后非常生氣,恚然道:“老悖生女不嫁官人,乃得窮軍耶?”

    于謙也不與妻子爭辯,只笑道:“此事非你等女子所知?!?/br>
    當年,十六歲的于璚英下嫁朱驥。成親當日,于璚英才認出新婚丈夫便是當年好心放自己入錦衣衛大獄探望父親的武官,遂將此事告知了父母。于謙不由得感慨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董氏亦因而釋懷,自此視女婿為半子。

    朱驥娶朝廷重臣愛女,成為轟動錦衣衛的大事。錦衣衛指揮僉事王林是大宦官王振侄子兼心腹黨羽,將此事報告了王振。王振雖不解于謙為何要將愛女下嫁不名一文的錦衣衛百戶,但因于謙從未當眾忤逆他,甚至半句未提及當年蒙冤下獄之事,忽生出幾分籠絡之意,指令王林將朱驥破格提拔為千戶。

    朱驥畢竟年輕,頗為惶恐,忙趕去征求岳父意見。于謙卻只是沉默不應,既不支持,亦不反對,令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朱驥與妻子商議后,再三辭謝,然始終難成。兼之朱驥武功、騎射均佼佼出眾,錦衣衛中也有許多人支持他,遂升遷為錦衣衛歷史上最年輕的千戶。

    留在官署當值的朱驥看起來有些心神不寧,不斷絞著雙手,在堂中徘徊。忽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忙迎了出去,來者正是手下校尉袁彬。

    朱驥忙問道:“可有找到人?”袁彬搖了搖頭,又道:“瓊娘說了,明日教坊司須得入宮表演,為太后賀壽,過了今晚,事情就再也瞞不住了?!?/br>
    朱驥想了想,招手叫進副千戶白琦,客氣地問道:“我有點事要出去一趟,白大叔可否暫代我值一會兒勤?”

    白琦年近四十,在朱驥初入行時帶過他,算是半個師傅,然錦衣衛等級森嚴,對方目下既是他的上司,他亦不敢以師傅自居,忙躬身行禮道:“千戶有令,下官自當遵從?!?/br>
    看到白琦誠惶誠恐的樣子,朱驥心里不知道為什么感到不大舒服,只是因為另有他人在場,也不好多說什么,只點了點頭,道:“有勞?!睂斨倒賳T持有的鑰匙和令牌一一交給了白琦,這才轉身走了出去。

    時值七月,夏季暑氣余熱未盡,再經明晃晃、火辣辣的日頭一照,愈發令人感到悶熱煩躁。

    朱驥走出官署,一時難以決定該先往東還是先往西,便本能地伸手去遮擋住刺眼的日光。

    校尉袁彬跟了過來,問道:“千戶是要自己去尋李小娘子嗎?”

    朱驥未及回答,便有人遠遠叫道:“朱千戶!朱千戶!”

    尖呼聲中,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直奔過來,卻是國子監祭酒[16]李時勉的孫子李驥。

    朱、李兩家私交甚篤,朱驥忙迎上前問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驥顧不得滿額汗水,只氣喘吁吁地道:“朱千戶……請你救救家祖……”

    朱驥不解地問道:“李祭酒不是應邀隨皇上去圓覺寺為太后祈福祝壽嗎?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驥哭喪著臉道:“家祖推謝未去……他在國子監中被……被人……”一語未畢,竟坐到地上放聲大哭起來。

    朱驥見問不出個所以然,料想必是李時勉出了大事,李驥才會如此失態,便低聲吩咐了袁彬幾句,命他嘗試到某處尋人,自己則攙起李驥,道:“走,我跟你一起到國子監看看?!?/br>
    剛走出棋盤街,便見到丘濬和林鶚聯袂趕來。丘、林二人均是國子監監生,因參加上屆會試未中而入學深造。丘濬與朱驥好友巡城御史[17]邢宥是同鄉,同為廣東瓊州[18]人,因邢宥之故,丘濬與朱驥也甚是熟稔。

    朱驥見丘濬神色凝重,便料到對方與李驥一樣,同為李時勉而來,忙上前問道:“可是李祭酒出了事?”

    丘濬點點頭,簡短地道:“適才忽然有錦衣衛校尉趕來國子監,稱李祭酒帶頭私伐樹木破壞公物,將他和司業趙琬、掌饌金鑒一并拿下,用大枷鎖了,押在國子監門前示眾?!?/br>
    朱驥聞言極為愕然,道:“今日我當值錦衣衛官署,并未派出一兵一卒呀?!?/br>
    丘濬答道:“那些校尉是直接從東郊趕來的,說是奉了皇帝詔令?!?/br>
    一直抹淚不止的李驥忽憤然插口道:“什么皇帝詔令,還不是因為家祖得罪過那位王先生,他成心報復?!?/br>
    “王先生”即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他是有明以來地位最高、風頭最勁的大宦官,稱其權傾朝野毫不為過,只要有大臣得罪了他,便會遭到報復。前不久錦衣衛校尉王永心僅因匿名張榜揭發王振罪惡,便被極刑處死,家眷均受到牽累。錦衣衛大小官員也因管束下屬不力而受到訓斥,除了王振親信指揮僉事王林及指揮馬順等人外,余人皆受到罰俸三月的處罰,也包括朱驥在內。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