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婦聯里的年輕人除了就只能認個字的,其余的人都還想去博一把,都投入到學習中去了。趙嬸子也體諒大家,把大部分的任務都分給了其他人,給年輕人減輕了許多負擔,讓大家學習得更加投入。 本來柳安和沈愛華之前就是在偷偷地學習,等高考的消息出來之后,兩人才正大光明的用了起來。 “柳安你可真是太機智了,早就猜到有這么一天。要不然就我那水平,拿什么和人家比啊?!鄙驉廴A一聽到高考的消息,就專門買了柳安愛吃的醬肘子來感謝柳安。 這些也是沈愛華有感而發,自從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后,大部分的人學習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沈愛華想起自己之前的學習狀態就感到慚愧,要不是柳安一只勸著她,她現在還不知道什么水平呢。 第38章 重開高考的通知過了兩天不到, 全國各地的文件也下來了, 讓組織各地的人進行報名,而且報名的時間只有四天。 幾乎是同一時間市里就冒出了各個報名點, 每個報名點都貼著有招生簡章。招生簡章上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青、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年齡二十歲左右, 不超過二十五周歲。對時間經驗比較豐富并鉆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以放寬到三十歲,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兩屆高中畢業生)?!?/br> 雖然這個通知還沒下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是在復習, 不過看到上面的報名要求之后大家都更加定心了。 畢竟有許多的下放的知青家庭成分都不好, 就怕又出什么問題, 看到這些規定自然就放下心來。而且上面還專門強調過, 政治審查主要看本人表現, 破除唯“成分論”。不管這句話是不是說真的,但是有那個態度在那里就是好的。 不過也有一些不符合上面硬性規定的人,特別是那些年齡已經超過限制的人。這個招生簡章的后面幾句在現在看來, 就是在放寬考生的年齡限制。但是當時的領導們卻不敢自作主張,老三屆的畢業生只有66、67年的才能報名, 其他的都不行。 不過大家都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都去報了名, 因為早年下放的知青年齡現在都比較大了, 但是要他們放棄也不可能,只有憑著后面的一條規定來博一博。 報名的站點簡直就是人滿為患,四天的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去報名,誰都想試一試, 萬一成了就是一步登天的事,所以很多明明只有小學水平,但是去報了名。 婦聯的里的人都屬于工人的范疇,而且高考屬于自愿報名,所以婦聯的年輕人基本都符合要求,所以得知消息的時候大家就都組隊去報名了。 柳安拿到的那個報名表上的項目有家庭成分、文化程度、有何專長、個人志愿、還有直系親屬和社會關系。這些東西都挺好填的,大家都商量好了文化程度都是填的高中,家庭成分柳安填的就是工人,因為柳安沒有親人直系親屬那兒就直接填的孤兒,柳安的那件案子在公安局是有檔案的,要是真的細查了起來也不怕什么。 專長柳安就隨便亂填了一個,個人志愿就比較慎重了,三個志愿柳安都細細的考慮了再填的,第一個填的是北京的,第二個是上海的,第三個就是本省的。 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最難填的就是直系親屬及社會關系這一欄,誰都不知道,家里面的人成分不好會不會有什么影響。但是大家都不敢隨便填,家里成分不好的也都是戰戰兢兢的填完了。 這次高考主要看考試結果,對于之前的什么文憑都不大介意,很多小學畢業的人都填的是高中。畢竟已經十年沒有高考過,而且現在的資料都是紙質的,損毀也比較嚴重,只要能考上大學就行。 而且準考證都得單位蓋章再發,單位也得核實情況,所以教育部也不會多加調查。全國有五百多萬的人參加這一屆的高考,除了硬性要求不過關的,都不會追究,不然這資料哪里查的過來。 真正的審查是從高考分數下來之后,對那些考試分數過了的人進行嚴格的審查。雖然說得好聽,但是家庭成分好的只要上了最低錄取線,招生辦和招生院校都會商量著把人錄取了,家庭成分不好的這一次高考就有些懸了。大部分家庭成分不好的人,還是等后面兩屆高考規范之后才被錄取的。 柳安的家庭成分雖然不是什么祖上三代都是工人、貧農,但是好在也沒什么硬傷,只要實力夠了就行。 農村大隊里的知青、還有符合要求的年輕人,也都去公社報名了,不過農村結婚都比較早,所以符合的倒是不多,不過張孝正的條件是基本符合的,也有參考的資格。 四天的報名時間一晃而過,大部分的人都符合要求,報名的申請都通過了。然而一部分年齡超過二十五,又不是66、67屆的高中畢業生的請求卻被駁回了,只是暫時保留了他們的報名資格,必須要提交證明本人“時間經驗比較豐富并鉆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材料,要材料審核之后才能認定。 自從大家報名成功之后,全部都開始復習,柳安手里的復習資料就成了搶手貨。而柳安又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和沈愛華悄悄地復習,只有拿出來一起看。大家都是一個地方上班的,要真是拉下臉來借,柳安也不好意思說不。 也幸好柳安和沈愛華都是提前兩個月都開始復習的,不然到這后面都來不及了。高考之后,高中的題很多都忘了,柳安復習了兩個月,大部分的東西倒是撿起來了,但是也不像以前高中的時候那么精通了。而且在大家都這么緊張的氛圍之下,柳安得情緒也被帶動起來了。 大部分的人都還好,知道這些資料很缺,能借來用一會就不錯了,到時間了就還回去了。但是有些人卻是借了就借了,自己拿著書就不還了。 不過對于這種人,柳安也不想客氣了 “周迎春,你這書都用了一個多星期了,也該還了吧?!?/br> 之前柳安就是稍微提醒提醒了一下,周迎春就裝作沒聽懂,但是柳安一攤開了說,她就沒辦法推脫了。 “我再用一下,下午再還你?!敝苡核揭膊辉趺礃?,純粹就是想臨陣磨槍。 “你都用了一個星期了,該看的早就看完了吧,我這兒還有別人等著用呢?!绷惨矝]再多給面子了,直接就嗆聲道。 周圍的人一看這情況也開始幫柳安說話,“大家都等著看呢,你怎么一個人霸占啊?!?/br> “人家了柳安找這么一套書也不容易,人家都還沒怎么看呢,你就給霸占了?!?/br> 婦聯的人都借過柳安的資料來看,但是都準時還了,一看周迎春這樣做,自然就開始聲討,生怕柳安以后就不借了。 周迎春一看大家都那么說,情勢所迫也就不情不愿的將書給還了。 “這書我也廢了大心思才拿到的,我也還沒怎么看呢,以后誰要借,就只能在婦聯看,當天就得還了?!绷步舆^書轉頭就對大家說道,讓后面的周迎春臉色十分的不好看。 但是這話不說不行,有周迎春開了先河,就怕有人跟著學,那樣柳安自己都會找不到書,只有這樣把丑話說道前頭。 就算發生這樣的事,柳安也沒說不借的話。大家都挺不容易,在條件這么簡陋的情況下,大家都還是一直擠出時間來學習,對著學習一直抱著柳安無法想象的熱忱。 就連沈愛華也是一樣,雖然之前學得勉勉強強,但是一聽高考的消息之后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也開始和大家一樣拼命的學習。 在大家復習的前期,大家都是力求能整個書看一遍,都沒有深入。等到了后期,大家都開始深入的學習了,大部分的問題都不是太懂。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互幫互助的精神就體現出來了,全部都是你幫我我幫你。 “這道題用的這個公式,只是形式變了一下,你代進去試一下?!?/br> 自從有兩個人來問過柳安的題之后,大家都知道柳安的水平比較高,大家都不會的就會跑來問柳安。 對于這種情況柳安也挺樂意幫忙的,自己看書總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幫大家解決各種問題就是在查漏補缺。而且大家都知道時間的寶貴,一些題自己能夠解決的都是自己解決,實在是不會的才會拿出來問柳安。 柳安講題也不會太詳細,把大概方法說了之后,就讓她們自己解決問題。不過大家有時候問的問題會重復,有時候同一種題,一天就有幾個人來問柳安,弄得柳安也有些無奈。 柳安再有自信,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過,只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一些把握而已,所以柳安最近也被大家的緊張氣氛感染到,一直在深入學習,大家都來問題的話,把柳安的學習時間就大大的縮減了。 大家經常拿同樣的題來問柳安,也是大大的拖累了柳安的進度。弄得柳安沒辦法,只有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到:“最近大家都在問我的題,但是有大部分的人問的類型都差不多。我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我也是要復習的?!?/br> 大家一聽這話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最近大家確實都有些麻煩柳安了,幾道題還好,但是大家發現柳安的水平高之后,不管關系好不好,都一窩蜂地跑去問柳安,讓柳安自己的時間大大的縮短。 看到大家面色各異,柳安又接著說道:“既然大家對某些題都不會,我就想著專門抽個時間,把大家都不會的題講一講,其他的就可以相互解決了。這樣也比較節約大家的時間,不知道大家怎么看?!?/br> 本來大家都以為柳安說這件事,是為了讓大家別去打擾她,但是沒想到柳安居然愿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大家,自然是百分百同意。然后大家就趁著這個時間把各個流程都商量了個遍,最后決定每天早上柳安抽一個小時來給大家講題。 “有些課程我也不精通,我們就數學、語文、理化,一科一天的輪著來,講的題呢就按照章節的順序來,每天一章,講的題由大家投票決定。大家把不會的都寫上來,然后把最多的那幾道題講一遍,剩下的時間就大家來相互學習,算是成立了個學習小組,大家有什么學習的經驗也可以教給大家?!?/br> 因為這件事事關大家的利益,大家的行動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強。等柳安第二天來婦聯的時候,黑板粉筆都已經準備好了,講桌上已經擺好了大家要求講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