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眼見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之后,眼中出現的不可置信,李明錦雙手覆上臉頰,摸了自己一把臉,蓋住無法掩飾的苦笑。真不知道這些東西現世究竟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至于其他的槍炮啊,李明錦表示自己真沒這個能力,即使有,他想他也不會去做,他如今一步一步走到今日,其中已有許多身不由己無可奈何,更不想陷得太深,日后無法脫身。畢竟如今他不是一個人,他有妻有子,有家人。想到在河西村的家人們,李明錦心中泛起了一絲柔軟,再等等,再等等…… 因著家眷都不在身邊,李明錦除了當職時間之外,其余時間便到處走走,看看這大晉的京城這座最繁華的都市。除了閑逛了解了解民生風情,還有一項任務—查看京城的地形。 除了不時的偶遇韓肅讓李明錦有些煩悶之外,其余時間還算清凈,畢竟一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真真難入貴人的眼睛,畢竟在這京城之中,王侯門閥世家才是那些上位之人博弈爭取的對象。 李明錦對于韓肅不時的試探都打太極似的推回去了,畢竟韓肅即使有些什么猜想,然對著一個自入京就按部就班當職,也不見有什么勢力攀附之舉的人,韓肅也只能偶爾試探試探。再者作為一個朝廷大員,瑞王的心腹,韓肅也不是一個無事悠閑之人,京城時局日益嚴峻,韓肅忙的無暇□□,為何惦記著李明錦這個小人物,也不過是他心中一直的直覺在警醒而已。 醉仙樓在大晉京城并非最好的酒樓,然卻是一處難得的幽靜之處,遠離鬧市依抱洹水,因此與范康澤來過一次之后,這醉仙樓便成了二人時常聚頭的場所。 李明錦依窗而坐,望著窗外的波光粼粼的河水,心想這酒樓主人真是難得的心思巧妙雅致之人。深諳時人獵奇之心理,真真是一個營銷高手!雖說這酒樓與鬧市背道,卻不見生意慘淡。 范康澤有點微醺的抬首看了一眼望著窗外河面陷入沉思的好友,眉腳輕輕一揚后,遂起身右手執杯一邊走向李明錦一邊輕笑道: “今日這洹水也是難得的風平浪靜呵?!?/br> 李明錦聽得他的感慨,轉過頭嘴角微揚的朝他望去,二人相對而視,皆從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一絲默契的了然來。 確實是難得的風平浪靜,李明錦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然只身趟入這渾水之中,對京城的時局自然是了然于胸。 北疆叛亂已平,北狄主力被悉數殲滅,其余幾部已然被大晉的軍威震懾,往北疆深處的綿山四散逃串去了。然主帥趙沖卻深受重傷,如今平叛大軍正在班師回朝的路上,李明錦深知不久便又是一場軍權的爭奪?;实鄣男母冠w沖深受重傷,那么這二十萬大軍又有誰來掌權呢?誰都想摻一腳呵! “宮中還是沒有消息嗎?”李明錦輕聲朝范康澤問道。 范康澤聞言眉頭微斂有些凝重的搖了搖頭, “皇上自月初病倒,已經多日未朝,后宮之中徐后把持著,太子等人想去探望,皆被以皇上需要靜養誰人不見為由擋在了門外?!?/br> 李明錦心中也微嘆了一口氣,此時皇帝病重,急切的不止是太子,只怕徐后及瑞王心中更急!畢竟只要太子之位一日未廢,皇帝一旦駕崩那太子就是名正言順的即位之人,若是等到那時候,那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太子未能進宮面圣,心中甚是憂心今上的病情。自去年起,這位久經失寵的太子才明了過來,他這位父皇雖說是寵愛徐后及瑞王,卻未必有將皇位傳給瑞王之心,否則楊家就不會起復,東宮一系人馬這一年來也有不少調任升遷。這些明面上的事情就發生在人前,只要眼不瞎的人都能漸漸看出些風向。況且如今徐家在京城橫行跋扈已經引起諸多人不滿,然他這位父皇就似瞧不見似的聽之任之,不管御史怎樣彈劾,奏折皆留案不發。 徐后為何封鎖后宮,只怕也是知道枕邊人的想法的,然久在美夢中的人,是不愿輕易醒來的。更何況有些事只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太子能猜到,李明錦等人作為旁觀之人更是能看清,這徐家只怕就是皇帝留給太子的磨刀石了,只是如今皇城禁軍是瑞王之人掌控,一時之間太子還是有些被動。 皇帝在等趙沖班師回朝,太子也在等,只怕瑞王等不及了,李明錦和范康澤心中都清楚,雖然他們心中也很凝重,但有些事情,他們卻無能為力,只希望這位太子殿下能夠審時度勢,該下手時候能夠果決些才好。 “只怕這暴風雨快來了……” ☆、第97章 完結篇 昭元二十年二月初三,初春的天氣還有些絲絲寒氣,即使裹緊身上的錦衣李明錦仍然能感受到涼意從自己的毛孔直直的蔓延到心里。 午時時分,李明錦收到范康澤差人傳來的消息,徐后瑞王已經帶人關閉了宮門,讓他今日小心行事,他心道該來的果然來了。也許瑞王確實等不及了,也許太子一直也在等著今日。 寅時左右,京中突然開始戒嚴,工部之中的大小官員們面對著闖入進來把門的官兵們,一時之間人人屏息凝視,多事之秋啊,各人的心臟都在咚咚跳動。 李明錦面無表情的看著眼前的情況,心卻不知飛到了何處,不知范康澤那邊怎么樣了。他只是個小官,而范康澤卻是天子近臣,一著不慎能不能全須全尾的出來都不知道。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奉先殿經過一番動亂打斗,此時已然一片狼藉,抱著已經全無氣息的瑞王,徐后披頭散發悲戚的望著昭元帝,一字一句的泣問: “為何?這是為何?為何我兒不行?哈哈哈哈……嗚嗚,皇上您不是一向最疼愛三兒的嗎????為何……!” 昭元帝望著有些癲狂不見往日柔情端莊的皇后,聽著她的尖叫質問沉首有片刻的沉默,然見徐后固執的想要一個答案,便嘆息了一口氣對她說道: “瑞王也是朕之子,朕何嘗不疼愛于他,朕可以給他榮華可以給他富貴,朕……” “可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昭元帝話還未說完,便被徐后唳聲打斷。他臉色不由的帶著一絲苦笑,然再抬起頭時臉色便已然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冷酷理智, “是,朕可以給他一切,然皇位朕卻萬不會給他!要怪只能怪他外家姓徐,我大晉只能是我趙家之大晉!咳咳咳咳……” 昭元帝說話像是耗盡了全身力氣,一旁扶著他的太子,此時聽著父皇的話,心中苦澀,皇權呵,所以當初楊家被打壓,如今徐家勢大威脅到皇權,便也只能除去了,也會他以后也會成為這樣一個人,寡人寡人孤家寡人! “哈哈哈哈……可笑!可笑?。。?!嗚嗚……哈哈……” 徐后聽得這個答案,愈發瘋癲的一會笑一會哭,當年利用徐家打壓楊家,如今又輪到徐家了嗎?這就是帝王!這就是帝王,她深深了看了一樣龍床上倚著太子而坐的皇帝,又轉過頭看了一眼雙目緊閉的瑞王之后,在殿中眾人猝不及防之中撞向了殿中的柱子! 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在工部的李明錦也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直到外面傳來了鐘聲,李明錦望著屋外漆黑的夜色,心里頭明白,這是皇帝駕崩了!他輕舒一口氣一切終于塵埃落定了。 太子準備等候了多日,等的就是今日能夠名正言順的除去瑞王,若是瑞王不謀逆,昭元帝又怎么舍得殺了他心愛的兒子,皇位沒有給他必會從其他地方補償他,然對于太子來說瑞王不除,即使登基那也是后患無窮。 李明錦跟著那些突然間跪下呼天搶地痛哭流涕的同僚們一起跪下,相比那些淚流滿面的同僚,李明錦后悔自己沒帶塊生姜,這些人不知是真的悲傷還是天生的好演員,李明錦心中思忖了一下決定還是低頭沉默吧。 晉史記:昭元二十年二月初三,昭元帝病危,急召太子太傅,候相等人協太子入宮,徐后及瑞王等人聞訊令禁軍關閉宮門,意圖逼宮謀反篡位。幸太子領西郊守軍以驚天雷炸開皇宮北門與瑞王激戰數時,斬殺瑞王于奉先殿,徐后謀事不成撞柱自盡于奉先殿,帝崩于是夜戍時,太子續扶棺悲泣。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續即日即位,改年號和順。 新帝即位論功行賞,范康澤調任大理寺卿,正三品,李明錦澤調任澤州刺史,從四品。對于李明錦來說,升官倒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那顆懸在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了,這種不為人所脅迫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范康澤本是希望李明錦和他一起留在京城,然李明錦心中卻更是希望能夠外放,京城于他而言并不是一個舒心的地方,新帝不知作何考量,許是考量到李明錦確實適合做實事,調任地方去更能夠善用其才。 想到韓肅斬立決,以及韓家全族流放的情景,李明錦心頭浮現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滋味,這便是成者王敗者寇么…… 自李明錦進京之后,河西村的老爺子潘若琪等人便一直一顆心懸著放不下來,然為了讓他安心,家里人便都一直待在家中,如今聽說了新皇帝即位了,卻沒有李明錦的消息,幾個人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 老爺子嘴角都快急的起泡了,正想著差孫子李明秀去京城打聽打聽,沒成想家里就來了不少當官的,縣令等人親自送來邸報,長孫李明錦又升官了!李家眾人得知這個好消息一下子解了心中的擔憂,這說明李明錦不但沒出事,反而升遷了! 不似前次升官,那時候老爺子因著心中有事,李家并沒有擺席接待親朋好友,然而這次老爺子卻是第一個提出要在老宅大擺流水席,長孫有出息,如此光耀門楣,怎么能不慶賀呢! 老爺子就罷了,王氏等人更是喜極而泣的說要去南山寺上香,去謝謝那位當年為李明錦批命的大師!那位大師真是活神仙吶,說李明錦是有福之人,如今看來,真是所言不虛吶,不管李家人如何驚喜,此時還在京中的李明錦卻是尚未知曉。 “吏部調令已經下來,少恒何日動身?” 還是這座洹水河畔的醉仙樓,人未變,景色未變,然心境確實變了,范康澤此時英俊的臉上又出現了一絲曾經的不羈,李明錦知他也如他自己一般,直到此時心中緊繃的弦才算真正的松開。 “明日收拾一番,便先回家中一趟探望一番再趕赴澤州?!?/br> 范康澤聽他說先回家,頷首了然一笑道:“也是,少恒也是幾年未回家了,是該回去看看了?!?/br> 說完想了想又小聲嘀咕道:“離京也好啊,天高皇帝遠的總能自在些……” 李明錦聽罷心有贊同的點頭笑了笑,先帝在位之時,便有心打壓世家集中皇權,新帝即位只怕也會秉承先帝之志,也許不久的將來,京城又會是一片腥風血雨,為了打壓世家,皇帝必定會起用寒門出身的官員,李明錦不敢心存僥幸的認為自己能夠逃脫再一次的權力爭奪的漩渦,此時離開正是時候! 李明錦回到河西村的家中之時,已經是四月下旬了,當馬車行至的村中的時候,河西村一片沸騰,村民們為自己村上能出一個大官自豪興奮。 因著此次回來之前并未給家中送信,是以當李明錦身著錦衣一身貴氣的站在李家大宅的門前之時,正站在門前準備出門與那些老姐妹們串門聊天的王氏一眼瞧去竟是沒認出來,她還當又是哪個官家人呢。 李明錦見著王氏,急促的幾步走到了她的跟前,望著王氏臉上明顯加深的皺紋以及滿頭的白發,唇角微顫了幾番才哽咽的發出聲來: “奶奶,孫兒明錦回來了,孫兒不孝……” 王氏快七十了,在大晉朝那已經是高壽了,因著如今生活優渥,除卻眼睛有些花了,背有些躬了,身體還算硬朗。 此時聽出了李明錦的聲望,瞇起眼努力直起身打量起眼前的孫子,驚詫之后便是用力的摟著他嚎啕大哭起來。 “我的錦兒啊,我的孫子終于回來了,終于回來了??!奶奶都想死你了,快,快快進去,你爺都一直念叨你,你爹你娘都想你,快快!” 王氏一邊擦淚一邊拽著李明錦的衣袖,用力的拉他進屋,李明錦望著老太太因用力而青筋猙獰的蒼老手背,鼻子一酸強忍著沒有落下淚來。 李明錦的歸家讓李家人驚喜不已,然一見面迎接他的卻是淚水的洗禮,不過這眼淚卻是歡喜的淚水。老爺子即使顧忌著作為大家長的面子,也是忍不住的老淚縱橫了一把。李繼旺和小王氏可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抱著兒子哭起來,沒辦法太想兒子了。 李明錦從先前的手足無措到如今的得心應手,誰哭都能給安慰好,先是老爺子老太太,接著是爹娘妻子,再接著是兄弟姐妹…… 因著還要趕去澤州赴任,李明錦此次在家中逗留的時日不能過多,因此也是忙的腳不沾地,先是在村中擺了幾桌宴席,宴請了村中之人,雖說如今他已經是個官身,然而在李明錦的內心,卻沒有什么階級之分的想法,自來到河西村,村里的人看著他長大,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惦念著這群樸實善良的人。接著幾日又陪著潘若琪回岳家拜訪了一趟,潘大人這個岳丈對著如今這個刺史姑爺,心里真是一千個一萬個滿意,潘夫人也是自豪當初自己眼光好沒挑錯人。又挑了一個時間李明錦專門拜訪了夫子蘇先生,多年不見恩師,李明錦心中一直掛念著,蘇先生既是他的啟蒙夫子亦是他的導師朋友,師生二人一見面便忍不住的秉燭夜談。 李明錦想著這次去澤州擔任刺史短時間內是不會有調動了,因此就準備帶著妻兒一起過去,長子李越辰已經到了啟蒙的年紀,學業方面雖然李明錦有心讓兒子能有個快樂的童年,然他知道兒子在河西村眾多長輩的溺愛之中,童年已經過于快樂,沒見平日里一眨眼撒丫子就不知道去哪里玩去了,簡直是找不著影兒了。凡事過猶不及,李明錦覺得是時候讓他收收心了。 對于他的決定,長輩們也都贊同,雖說大晉以孝治天下,朝中不少官員都將妻子留在老家侍奉長輩以為孝道,然李家人卻不以為然,他們本是窮苦出生,如今這富貴日子已然讓他們心滿意足了,即使需要侍奉,那丫鬟小廝不是盡有,何苦要將小夫妻拆開喲。 潘若琪覺得此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嫁入李家,嫁給了李明錦。李家是難得的和善之家,不似那些高門大戶表面光鮮內里實則藏污納垢。李明錦也不似時下的男兒,輕視婦人,反而常常尊重她的想法,這讓她有好些時候,都覺得丈夫真真是這世界的另類,然而她喜歡! 李明錦此次身邊帶的隨從還是劉青和陶家兄弟,雖說他有心讓劉青留在河西村,畢竟劉家叔嬸年紀也大了,劉青與妻兒也是聚少離多,但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遭到劉青的拒絕,劉青的想法很堅定,就是這輩子就護在李明錦身邊,這種執著的報恩心態讓李明錦有些無奈,但更多的卻是感動。劉家人也是想著讓劉青繼續跟著李明錦,因著和李家這么一層因緣關系,劉家如今南山鎮也今非昔比了,不僅開了鋪子還靠著李家二房做起來小買賣,如今的一切都是因為劉青跟著李明錦身邊,他們的想法李明錦大約也能猜到些,既然如此也就沒再勉強,就讓劉青帶著妻子和他們一起去澤州府,這讓劉家人驚喜不已直跪下言謝。 待潘若琪將要帶的行李收拾妥當之后,李明錦便帶著妻兒等人準備上路了,這次上任不似當年,此次上任是一州刺史,說白了在澤州他就是老大。澤州乃澤水之州,水利發達,這些年貿易發達,已然是一個富庶之地。李明錦能調任此地一是因著那份從龍之功,二來也是因著那份從龍之功,讓今上知道李明錦此人對水利建設有所建樹,澤水雖則四通八達,然多年的水患問題也未解決,調李明錦前去估摸著也是想讓他來解決此患。 從梓州府前往澤州,所走路途一半陸路一半水路,如今水路上的水匪雖未完全清除,然李明錦所乘坐的官船卻是無人敢截。 李明錦站在床頭迎風而立,望著越來越近的澤州碼頭,心想,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前面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回過身看著朝著自己微笑的妻兒,再想起遠在梓州的家人們,李明錦覺得即使前路再怎么艱難,他亦有披荊斬棘的勇氣,因為他有牽掛! 全文完! ☆、第98章 番外 春日里眼光明媚,竇雪薇站在院子里望著丈夫李明秀正在帶著閨女嬉戲, 臉上帶著溫柔婉約的笑意。 和順三年, 成親四載方才得了一個小閨女,如今現已六歲了,長的粉嫩可愛似雪團一樣, 很得家中長輩喜愛。雖說沒能一舉得男讓竇雪薇心底起初有些愧對丈夫。然見李明秀抱著閨女就舍不得撒手的狂喜勁兒, 心中便漸漸釋懷了。用李明秀的話說那就是:大哥說的閨女是貼心的小棉襖!可惜大哥眼巴巴的望到如今也沒得一個, 哈哈羨慕死他! 李明秀如今已經出仕, 繼長兄李明錦之后,李家又一個踏入官場之人,然而他卻比其兄所走的路途要平坦的多,當初李明錦初入官場之時,是單打獨斗沒有任何背景,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到了李明秀的時候,李明錦已經在官場沉浮十多年了, 各方面人脈都積累了不少。 李明秀自進士及第之后, 便留在了京城為官,并未外放。李明錦將他托付給了范康澤。京中有范康澤照看, 也讓李明錦放心不少。 竇雪薇對于現在的生活心中有一絲說不上來的滿足,娘家竇家雖說是世家大族,經歷這二十多年沉浮已然沉寂下來,族中無人出仕,卻也躲過了和順初年那幾年的朝堂動蕩。 想起祖父說的, 如今朝堂之上飛揚跋扈的徐家等幾大世家被連根拔除,其余一些實力稍弱的世家都紛紛夾起尾巴做人了,他竇家如今聯姻之人皆無門閥之家并不會引人忌憚,此時出世正當時! 而婆家李家如今也是越來越好,大伯李明錦如今在澤州經營數年,政績斐然,聽丈夫李明秀說今年回京述職便要升遷了。對于這位大伯,竇雪薇并沒有怎么接觸過,很多事情都是從丈夫的口中聽說,說他如何運籌帷幄,說他如何萬事如何成竹在胸,總之口中皆是敬仰之情。在李家之中,無疑這位大伯的威望是最高的,家中的一切大事,都會找大伯拿主意。竇雪薇有時候回娘家的時候偶爾也會說起大伯,不過竇家的長輩提起他,也個個都是齊口稱贊。 竇雪薇對眾人所稱贊的這些并無什么感覺,作為一個女人來說,她覺得大伯真正讓人敬佩的地方在于十幾年來對于大嫂的珍愛。兩人成親十幾載,大伯依然只守著大嫂一個人,不是沒有人送過人給大伯,但在大嫂還不知青的情況下,大伯就打發拒絕了。 雖說大伯在澤州如今好些年沒有回來過,然這位大嫂潘若琪卻是每年都會帶著兩個侄子回來看望老宅的長輩,畢竟長輩們身體確實是不甚健朗了,大嫂每次回來臉上都帶著幸福滿足的笑容,竇雪薇從她洋溢笑意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真的過得很幸福! 這讓竇雪薇有幾分羨慕。雖然丈夫李明秀現在并未納妾,然從他的個人言辭之中對于納妾這種事是并不抵觸的,這讓竇雪薇心底微微有些失落。 竇雪薇如何心思,李明秀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估計他也只會微微搖頭一笑之后便不做解釋。 竇雪薇不知道的是,李明秀自幼時便深受其兄影響,他平生之志也是能夠在仕途有所建樹,與其兄一樣能為百姓謀生計太平。如今有妻有女他已心滿意足,哪還有心思去沉溺于紅顏情愛之中呢。 作者有話要說: 說真的,番外我不知道怎么寫,仔細想了想,如果真要寫有很多需要些的,算了,就寫了一點,如果以后有別的番外,都在這一章更新,不再另外開章節,這樣大家也可以省點錢。 新文正在規劃中,大家有什么建議? 本書由【坑爹小萌物】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