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岳江氏,岳長年可是你丈夫?” 岳江氏還在無聲的低泣,聽到李明錦的問話,忙拭淚點頭回道:“回大人的話,小婦人的夫君卻是岳長年?!?/br> 李明錦聞言點了點頭又轉頭對岳長水問道:“岳長水,這借款是何時借的?” 岳長水胸有成竹的答道:“回大人的話,這借款都有十來年了,在二弟剛剛成親的時候借的,弟妹不知道也不奇怪?!?/br> 他的潛意思是,那時候江氏還未當家,家中的錢財不過手,對這個借款沒有印象是正常的,但又借據在手,借錢是確有其事。 得到了答案的李明錦,右手輕輕的摩挲著這張借據沒有做聲,堂上一時間只有岳江氏的低低的哭泣聲,眾人不明所以,場面一時之間有點怪異,底下的岳長水與岳家族里的人偷偷的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堂上的大老爺在想什么。 坐在堂上的李明錦像是沒有注意到堂下的情況,一會兒之后,大門外的人開始竊竊私語,就在這時,驚堂木再一次拍下,堂下的人和門外的人都心中一驚,只見堂上的大老爺聲色俱厲的對岳長水呵道: “大膽刁明,竟敢糊弄本官,你說這借款有十來年了,分明在胡扯!”李明錦站起身來,手拿著借據指著他又道: “這借款的紙色泛白如新,分明是新紙,若真是有十年之久,紙色早已泛黃,更何況的這字跡也似剛寫不久!……” 李明錦說道這里,就見堂下的岳長水等人臉色泛白滿頭大汗的癱坐在地上,不想等他們想出什么應對之計,于是便再接再厲不等他們反駁,又一次的拍下驚堂木呵斥道: “還不如實招來,不然休怪本官大刑伺候!來人!” 兩旁站著的衙役們聽到命令,就要動手,那岳長水這才在連續的驚嚇之中哆哆嗦嗦的求饒道: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草民招了,草民招了……” 岳長水眼見無可辯駁的余地,便索性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訴了清楚,當然沒有忘記幾個幫兇,原來是岳長水見二弟去了,二弟妹又無娘家,便肆無忌憚的想侵吞二房的幾畝良田,當然少不了幫兇作證。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岳江氏真的有膽子去縣衙告狀,自古鄉下人真正敢去喊冤告狀的少之又少,要是碰到幾個黑心一點的衙役就能讓你沒進衙門的大門,就把兜里的錢賠個干凈。有著這個心里,他確信江氏沒膽子告狀,只能認了,誰知道…… 任岳長水在心中如何哀嘆,李明錦卻是不管這些,眼下他倒是對另外一個事情感興趣, “岳長水,本官問你這份借據的簽名是誰弄的?” 岳長水心中一驚,沒想到這也能被大老爺發現。最后在李明錦淡漠的目光下,只能老老實實的喏喏的答道:“回大人,這名字是草民雕刻的二弟原先的名字,印上去的……” 原來如此,怪不得這簽名看起來如此怪異,沒有手寫的順暢自然。 事情到此已經水落石出,李明錦當堂宣判:被告岳長水企圖圖謀亡弟田產雖然未遂,被判了杖刑四十,罰款二十兩,其余幫兇每人杖刑,岳家二房的田產歸于江氏母子。 聽完宣判,岳江氏喜極而泣,抱著兒子淚流不止給李明錦磕頭道:“謝大老爺,謝大老爺……” 李明錦微微的點頭回道:“岳家這小郎看著是個聰慧的,大嫂回家好好過活吧……”可不就是個聰慧的么,從岳長水掏出借據開始,一雙漆黑的眸子就一直直盯著那張借據,那種專注的眼神,連自己都不自覺的覺得這借據有什么問題。 “謝大老爺,快,大娃,來給大人磕頭……”岳江氏忙讓兒子給李明錦磕頭,大老爺夸贊兒子聰慧,有了大老爺這聲夸贊,以后在族里也有幾分底氣,岳江氏對大老爺那是從心里邊感激。 大堂外面也響起了歡呼聲,李明錦見狀,淡淡了笑了笑,待杖型完之后,宣布,“退堂”便起身回了二堂。 李明秀在堂上,一直站在兄長的身側,看了事情的整個經過,如今案子這般輕而易舉的就破了,他很是佩服自己的哥哥。 回到二堂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對著李明錦說道:“這個岳長水也真是夠心黑的,弟弟都不在了,還眼紅這幾畝地,好歹還有個親侄子吧,真是人情淡薄,打他幾板子都是輕的……” 說罷便嘖嘖的搖頭不屑,李明錦不置可否的對著他瞅了幾眼沒有說話,李明秀又嘆道:“這下岳江氏拿回了田產,這母子兩人好歹有條活路了?!?/br> 說完見兄長還是不說話,便奇怪的問道:“大哥?” 李明錦放下手中的公文,指了指旁邊的座椅,李明秀會意坐了下來,李明錦對李明秀問道: “你覺得岳長水想要岳江氏的地,岳氏族里人知不知道?” “肯定知道啊,不還有幾位幫兇嗎……”李明秀理所當然的答道,這答案不是一目了然嘛,不但知道,還在幫著一起圖謀呢,不對,大哥的意思是, “大哥是說岳家族里人默認這個事情……”李明秀被自己的猜測驚住了,“這也太讓人寒心的了吧?!?/br> “是啊,說起來是挺讓人寒心的,都是姓岳,族里但凡有個長輩說句公道話,那江氏要不是被逼走投無路,也不會縣衙告狀了?!?/br> “那江氏回去之后,不是……”李明秀想到這里有點遲疑了,若真是自己想的,那岳家族里的人這般自私淡漠,江氏這一狀告下去,田產是拿到手了,但是卻也得罪了好幾家子,這孤兒寡母的,到時候難說不受到刁難…… 李明錦淡淡的點了點頭,無奈的嘆道:“這種事情,是岳家族里的事情,我們插不上手,不過這個案子判了下去,想來他們暫時也會收斂一番?!闭f完頓了一下又道: “尹川的縣學荒廢了好久了,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著,怎么把這縣學再立起來,到時候可將一些貧苦人家好學的孩子,招來讀書?!?/br> 李明秀聞言舉手興致勃勃的贊同道:“好啊,到時候我可以當夫子去?!?/br> “好啊,不過眼下這經費是個問題,缺錢吶!”想到這個,李明錦就開始頭疼,雖然這個想法早已有了,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己又不想當個貪官,錢真的難弄??! 要重新修葺縣學,這就要花不少錢,后續的招夫子,招學生,這些眼下看來都不是易事,拜那位周大人所賜,如今尹川稍好一點的書院基本沒有,都是一些私人的夫子家中招收學生授課,因此尹川這么多年秀才都是很少出,更不要說舉人和進士了。 李明錦覺得自己還要好好合計合計,這些事情都急不得只能慢慢想個好一點的法子,更何況如今手上還有不少其他的事情,好在縣丞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手上的不少事情也可以放下去,如此也能集中精力去搞縣學的事情。 ☆、第81章 新到任的縣丞叫徐子楊,年約二十六歲,面貌俊秀,徐這個姓氏是當今皇后的姓氏,徐氏一族在當今是非常顯赫的世族,當然天下姓徐的不可能都是一家,李明錦對于新來的同事表示熱烈的歡迎。 這種熱情讓剛剛到任的徐子楊受寵若驚目瞪口呆,倒是旁觀的李明秀忍禁不禁,要不是知道長兄實在是為自己可以脫手的煩瑣事激動,李明秀都要覺得這種熱情實在很感人。沒見到這徐大人都要手足無措了嘛,誰見過頂頭上司對下屬都快哥兩好的情形。 徐子楊也是帶著家屬赴任的,不過縣衙之中沒有地兒安頓了,于是李明錦便安排在街區上租賃了一個院子給徐家人安頓下來。院子當然不可能非常好,經費所限,看著徐家下人那嫌棄的眼神,李明秀無語的翻白眼,有地兒住就不錯了,還嫌棄上了,沒看到老哥最近一文錢都恨不得掰成兩文花么。 在熟悉一番公務之后,李明錦就將手上一些簡單的公務移交給了徐縣丞,為什么是簡單的公務呢,因為從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后,李明錦就發現這位徐大人,可是說是不同俗物的典型代表,有點像是是典型的古代讀書人,詩詞倒是作的不錯,對于對方不時表現出的切磋*,李明錦將李明秀拉了出來,幾次下來之后,那徐大人便是一番要引李明秀作為知己的姿態。 這樣一個看著就知道自小沒有吃過苦的,不通俗物的公子哥,來到了尹川當了一個縣丞?李明錦懷疑這派官的人是不是腦子壞了,不過到底是什么原因,李明錦不關心,反正不搗亂就行,不通俗物就不通俗物吧,縣學立起來以后,也許可以讓他去幫幫忙,李明錦兀自的想了許多。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明錦和李明秀說起了自己想到的一個籌錢的法子,大概就是先由官府出告示,告知一下要籌辦縣學的事情,凡是治下的家世清白的孩子都可以前來考試入學,前三名不收取學費食宿費全免,當然實在是家庭貧寒的人家,學院也可以通過勤工儉學來免除學雜費,這樣的政策對于寒門學子來說應該有吸引力吧。 縣學初始夫子目前有縣丞和師爺李明秀二人,這兩人一個是進士,一個是秀才,自然學識不差,縣令大人不時也會授課,并且表示后續也會陸續招募夫子,這是為了給那些擔心縣學師資力量不足的人一個定心丸。 縣學所需資金由官府與民間共同出資,民間的出資人,官府會在縣學的日志里面詳細記載,也會立牌顯示,為后人敬仰。 李明秀聽完哥哥的敘述,覺得這個法子不錯,于是便笑著點頭贊道:“這個法子好,士農工商,那些商戶有錢卻沒地位,如今有機會讓他們有個好名聲,讓他們出點錢,想必他們是愿意的!” 李明錦也是這樣想的,算是劫富濟貧吧,說白了也就是利益互換而已,自古以來商人地位低,即使家中的有錢,但是求那些夫子收徒讀書,很多都是被拒絕的,可不要小看文人的清高喲,這些夫子中很多人都是不屑與商人為伍的。 如今的縣學收人的標準可只是要求家世清白即可,那些希望改變門楣的商人不可能不動心,晉朝可沒有為商人三代不能出仕的規定,不過社會地位確實難以改動。其實自古以來上位者重農抑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邊,古代農業是國家的基礎,商人在古人眼中就是投機倒把,關鍵還特別的有錢,有錢能干的事情太多了,若是社會地位再高的話,那上位者估計要睡不安慰了,說白了就是平衡。 縣學的事情有了頭緒,李明錦心中很是高興,想到這段時間,胞弟一直和那徐縣丞在一起,便順口問道: “最近如何?徐大人熱情還沒減?”不怪乎李明錦會如此問,實在是前幾天只要一碰到這徐大人,他便問李明秀在否,又有一首詩出來讓李明秀給他看看,李明錦默默的為李明秀點蠟。 李明秀有點郁促了,這位徐兄真是個才子,文采風流,詩詞固然十分好,如果是原先的在梓州的李明秀,必定是十分愿意和他吟詩作詞的,只是如今在尹川跟著長兄待了幾個月的李明秀,卻覺得詩詞錦繡文章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還不如想著如何讓百姓畝產多收一斗來的實在,李明秀覺得自己真是越來越如長兄所說的接地氣兒了。 “大哥,明個兒你還是多找點事兒給徐大人吧……”都是閑的慌,找點事兒做,就沒空天天找自己了。 看著胞弟郁悶的神情,李明錦噗的一聲笑了出來,顧及到弟弟的薄臉皮,只能忍笑安慰道: “先忍忍,縣學的事情弄好之后,就讓徐大人去當夫子,想必他是十分愿意的?!?/br> 只能這樣了,李明秀耷拉著腦袋嘟噥一聲應了一句:“好吧?!?/br> “對了,家里又來信了,問問你的婚事,你到底什么想法?”李明錦想到家里來信 里面催促的事情,有點頭疼,二十歲在晉朝典型的大齡青年了,無怪乎家里急的不行。 李明秀想著又來了……無所謂的聳聳肩道:“暫時還不想成親,哥……我真是覺得現在不想這個事情……” 李明錦看著弟弟越來越急躁的樣子,心中疑惑不會是……,于是他暗中組織了一下語言委婉的對著胞弟問道: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可別是有別的想法吧……家里長輩可都老了,經不起驚嚇……” 李明秀也不是蠢人,讀書人一起風花雪月多了,自是明白長兄說的是什么意思,李明秀氣笑了,不知道該以什么表情來面對大哥,最后扭曲著一張臉低吼道: “大哥,我,我自是不是,我對那等子事沒興趣!只是成親這個事,暫時也沒興趣罷了!” “好,好,不是就好!”李明錦連忙安撫快蹦起來的弟弟,又道:“長輩只是擔心你,自己婚姻大事都是媒妁之言,只有你的,家里長輩都尊重你的想法……不過為了讓他們安心,你還是上上心吧……” 李明錦也很是奇怪父母為何沒有為胞弟直接定親,想當初包括自己在內的弟妹們都是家中定的,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只有明秀的一直沒定下,家中也并沒有勉強。 李明秀不知道長兄心中所想,單純就是覺得對婚姻之事毫無向往。 縣學的事情既然有了頭緒,李明錦說做就做不再耽擱,先是縣衙出錢,修葺了一部分原先縣學的危房,整理出了一些教室。教室有了,夫子也有了,這樣就可以先招收一部分學生了,其余的屋子就等資金豐足了,再啟動修葺。 六月初三,縣衙門口的告示一出來,立馬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李明錦看著門口人頭攢動的情形,心中涌起了一股踏實。 門口之所以這般熱鬧,實在是因為如今這尹川的縣衙的一舉一動,百姓們都非常的關注。因為從這幾個月處事風格上看,尹川治下的百姓也發現了這位大老爺,和原先的周大人完全不是一樣的人。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街區上原先明面上收保護費的衙役們再也沒主動要過錢,當然若是你主動給,人家也不會推讓,但確實不會主動索取,再是街上原先的地痞流氓像是一夜之間不見了蹤跡,這讓不少貧苦人家的小攤點終于能舒口氣吃掙幾文錢了。 再有就是尹川各地的田畝登記丈量,李明錦乘著唐宋周的覆滅,借機收回了不少被侵吞流失的土地,也讓不少因著各種原因失去田地的人家收回了土地,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光是這一條,就是的李明錦不知不覺中受到了不少人的愛戴。 再加上李明錦一上任就開始平凡冤案,判案公明,尹川不少人都稱呼他為青天大老爺??傊磺卸际峭玫姆较虬l展,這讓原先對李明錦持觀望懷疑態度的人們,漸漸對李大人一舉一動開始期盼,因為他們私心里覺得這位李大人做的事情給他們帶來了好處和希望。 告示一出,縣城中的人們就開始爭相傳送,因著有徐縣丞這位進士和李明秀這位秀才暫當夫子授課,有心的人開始蠢蠢欲動了。尹川現在沒什么出名的書院,大多數是一些秀才夫子在家中開個私塾教學,可這哪有進士老爺的名頭好聽啊。 于是告示一出的第一天就有陸陸續續的人家將孩子送來,最先上門的倒是趙田兩家,趙員外和田老爺將家中的幾個孫子送來了,趙天田兩家其實都專門請了夫子在家中教授孩子課業的,可這縣學到底不一樣,首先學習氛圍不一樣,其次今時的同窗,也是未來的人脈吶。 若是李明錦知道他們心中所想,必定要豎起大拇指贊一聲:果真是商人,眼光毒辣!縣學的招生規??隙ㄊ窍喈敶蟮?,這些人中以后不乏佼佼者,即使不能人人都能科舉中舉出仕光耀門楣,但是多積累一點人脈總是沒有壞處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給縣令大人賣個面子討個好的意思,趙家出了二百兩銀子,田家出了五百兩銀子,這對于正是缺錢的李明錦來說,真真是及時雨。對于這兩家的識時務和有遠見,李明錦很滿意,和聰明人做事就是舒坦。 考慮到信息傳播需要時間,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出門靠走,喊人靠吼,要想一個消息傳遍縣內,還是需要一個時間段的,于是李明錦決定報名時間為一個月。 招夫子的事情也在同步進行,如果學生多了,夫子不夠那也不成,再有如今手中銀錢充足,還需要找人修葺剩余的破舊的教室,到時候即使學生多了,縣學也能容納得下。想著還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去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李明錦覺得剛剛還有點滿足的心思立馬沒了,路還很長啊。 ☆、第82章 縣學招收師生的事情,是這段時間尹川人掛在口頭上久不停歇的話題,上到白頭老翁,下到稚齡童子,都能脫出說上兩句。 “娘,我進去了……”岳貴生抬頭抿嘴看著才三十歲看著卻像四十歲般蒼老的娘親,當日娘親帶著他去縣衙告狀才拿回了田產,可是回到村里之后,大家卻對他們母子二人指指點點,慢慢的無意之中開始疏遠他們,年幼的他不知道尚不能理解為何明明不是他們的錯,為何最后別人卻來指責他們。 岳江氏看著懂事的兒子,淡淡的咧嘴笑了笑,“去吧?!奔抑袥]有成年男子頂著,族人又排斥他們母子,岳江氏見村中無母子二人的容身之地,索性將田地賣了出去,在縣城里邊租了兩間屋子,平日里就去幫人家縫補漿洗,不時再去街上擺個小攤點賣點繡品。即使掙不到錢勉強糊口,但是卻比村里自在。 岳長秀還在世的時候,岳貴生也曾讀過兩年書,只是在岳長秀去世之后,家中無銀錢才停學回了家中,如今見縣學收人,索性將兒子送去書院,想到大老爺都說兒子聰慧,岳江氏對于兒子去書院讀書有種執念。 像岳貴生這樣的貧家子有不少,這段時間都陸陸續續的從尹川各地趕到了縣城來報名,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滿身補丁腳上穿著草鞋背著被子行李走了好幾個時辰走到了縣城,看著這些帶著靦腆的笑容的孩子,李明錦鼻子有些發酸,看來自己沒有做錯,這些人即使大部分人不能夠走上仕途,但是若是有機會能給他們讀點書,也許也能改變一輩子貧窮的命運。 招收學生的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招生夫子顯然沒有那么順暢,有不少秀才夫子在看到縣學開了之后,手上不少學子都流失了,說小點是學生走了,說大點就是飯碗被砸了,這些人對新開立的縣學的抵觸情緒可想而知。 也也不知道這些人是默契的無聲抵抗還是怎么的,半個月下來,確實沒有招到一位秀才夫子。李明錦聽著下屬呈上來的報告,心中納悶。 李明秀也是對這些人端著架子的行為十分氣憤和不滿,當初請夫子的工作,李明錦交給了胞弟,李明秀還親自上門去請過不少人,答復都是:學生才疏學淺,不敢擔此大任,只能辜負大老爺的厚愛了。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讓李明秀差點咬碎一口白牙。 如此幾天下來之后,李明秀對著李明錦怒道:“這些人簡直是不可理喻,一個個清高不可一世的樣子看的人真想讓人揍他們一頓……” 李明錦看著弟弟的暴躁的樣子,眉頭皺著安撫道:“淡定,淡定!” “我淡定不了,哥,你沒看到他們那副樣子,那頭都快揚到天上去了!”李明錦無奈的笑了笑,即使沒有親眼見著,也能想象出來,被砸了飯碗的人能有什么好態度。 雖然書院開出的條件也不差,一個月三兩銀子,年底有獎金,這在連州下面的縣內書院之中一個月最多二兩,是相當高的薪資了。但是比起來自營私塾還是差一點的,首先沒有自主性,原先這些夫子單獨授課,一切他說了算,如今統一入了縣學的話,是要遵從書院的管理的,學生也是書院統一招收的,自己沒有選擇權,這也是他們心有不滿的原因。 李明錦在招生之前就想過這個班級分配問題,大的方向當然是按學問的深淺分配,至于出身什么的,既然當初招人就要求家世清白即可,自然分班的時候也不會看中這些,對于這一點李明錦有點超乎尋常的執著。 想著哪些已經大老遠趕來縣學等待開課的學子們,李明錦覺得怎么也不能因著沒有夫子,把自己這盤好好的棋給砸盤了,于是他思索一番之后決定道: “明天放出風去,就說尹川縣學招夫子,本縣師源不足,凡是有能力擔任者,外地人也可來此應聘?!?/br> 原先的招收范圍只在本縣,只要也是考慮到這些私塾夫子的安置問題,如果縣學引起了這些讀書人的不滿,他們若是結成一團,對自己而言也是一個隱患。但是如今既然他們自己先放棄這個機會,就不要怪自己心狠了。李明錦實在是不耐煩與這些人多作糾纏,因為他知道要是自己退讓的話,他們就放得寸進尺,而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果然在衙門貼出這個告示之后的幾天,就有臨縣的秀才過來應聘夫子,尹川給的薪資高,年底有獎金,還提供食宿,一些家境不好的秀才很是珍惜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