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眾人如蒙大赦。 齊王低垂著眸子,疲憊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寒涼的又說道:“權力是什么?權利不過就是一被毒酒??粗獗砉怩r,實則里面都是鮮血,都是鮮血!而我,不過就是無足輕重的那個,便是死了,估計連個血沫子都看不到!” “王爺?!?/br> 劉伯允再次上前,“王爺。成則為王敗為寇罷了,既是皇上沒有追究,王爺便不會有性命之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王爺萬不必如此自艾!” 屋內眾人的神情,都因為劉伯允這一句話里透出的冷戾而膽寒,便是齊王也輕微的顫抖了那么一下。 以后,他還有以后嗎? ... ... 次日早朝,泰和帝直接下詔傳位太子,并昭告天下。 泰和帝沒有撐到退朝,就暈倒在了龍椅上。 朝堂上一陣忙亂,太醫來了一大堆,仔細的診了脈后,對著太子等人搖了搖頭。 眾人一愣,此前瞧著一向都好??? 泰和帝身邊的心腹內監哭喪著臉說道:‘此前皇上便感到有些不對了,只讓奴婢瞞著。每日里服用一些丹藥,不過是還有些事未了解結,強撐著罷了。" 接下來幾日,泰和帝一直昏昏沉沉,宮中太醫用盡了各種名貴的藥材,也沒讓他的病情減輕半分。萬幸的是,之前已經發了傳位詔書,關于下任皇帝是誰這事無需再扯皮。 人人都知道皇帝命不久矣,只等著他什么時候咽了氣,眾人好擁立新君登基。 畢竟這會兒泰和帝病重,太子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能貿然登基的。 這一日,太子正在與內閣眾人商討事情,一名太醫一臉大汗的在殿外求見,說是泰和帝醒來了。 太子忙把朱筆放下,匆匆站了起來,帶著身后的一大群臣子來到清心殿。 遠遠地便看到,幾名宗室皇親站在大殿門口。 太子看了眼,上前行了一個禮:“叔祖怎的來了?” "皇上,是皇上下詔讓我等過來的?!?/br> 太子一頓,泰和帝這樣子,看著倒像是在準備后事。 眾大臣隨著太子進了大殿,里面伺候的內監以及太醫,忙上前見禮。太子擺擺手,直接問向太醫院的院正邱太醫,“父皇的病如何?可有起色了?” 邱院正搖了搖頭:“皇上……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br> 回光返照...... 眾人心里一沉,俱都看向太子。 太子面色沉靜的走進了內室,泰和帝這會看著精神還好,正靠在御榻上半坐著,身后靠著碩大的迎枕,臉上是不自然的潮紅??吹教右约八砗蟮谋娙?,泰和帝微微一笑。 皇后娘娘一身家常的裳裙陪在泰和帝的身邊,和左近的皇長孫一起小聲的嘀咕著什么。 “太子來了?!?/br> 太子上前給他行禮:“父皇,您總算醒了?!?/br> 泰和帝一擺手,示意他不用多說?!半薅悸犝f了,既是朕已經醒了,你就趕快準備登基事宜吧。" 太子遲疑的樣子取悅了泰和帝,他溫和的看了看這個兒子,什么也沒說。 皇后此時遞過來一杯水,“這才剛醒呢,且少說兩句吧?!?/br> 泰和帝看了看站了一屋子的人,笑笑:“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朕知道自己沒剩多少日子了?!?/br> 皇后打斷泰和帝的話語道:“皇上,您今兒個這是怎么了竟說些喪氣話!您這才多少壽數?” 眾臣忙連聲附和。 宗正撅著白胡子:“微臣還在這站著呢,皇上倒是覺得自己沒幾日活頭了,可是嫌臣老不死了不是?” 泰和帝看著說話的人,雙目微微泛紅:“皇叔。" 宗正嘆了口氣:“既是還認我這個皇叔,便安生的養病。別一驚一乍的把我老頭子喊過來,老臣年紀大了,經不得這個?!?/br> 泰和帝唏噓了一陣子。 對著太子,泰和帝的眼神愈發的柔和:“太子。朕便將這江山交到你手上了。想當年,朕剛登基的時候,也曾有過一番雄心壯志,想著做一番偉業,為祖宗增光。只是朕這一生庸庸碌碌的,竟是沒做下什么值得一說的大事。希望你能既往開來,將來便是九泉之下,我也不用覺得無顏見到列祖列宗了?!?/br> 泰和帝此時無疑同世間任一位彌留的老父親相似,太子聽得胸口堵得慌,聲音里帶了些哽咽:“兒臣遵命?!?/br> 泰和帝欣慰的笑了,握了握身邊皇后的手,看向一眾臣子。 “眾卿家,日后太子登基,還需各位盡力輔佐......” 不理會誠惶誠恐的眾人,又看向太子;"齊王,吳王降為郡王,你登基候便遣他們即刻出京,非詔不得入京城半步,否則,格殺勿論。" 太子點了點頭:“兒臣知道了?!?/br> “他們總是你的兄弟,若是他們安分守己,你便給他們留一條路......" 太子點頭應諾。 泰和帝緩了口氣,看著面前已經威嚴日盛的太子,還是有些反放心不下,“只要他們不謀逆造反?!?/br> 太子上前一步,"父皇,他們是兒臣的兄弟,兒臣應諾,只要兒臣在一天,便有他們一天。" 泰和帝聽罷,扯出了一絲笑意。似乎了了心頭的一樁大事,他之所以要在兩個王爺成事之前的時候揭穿此事,便是存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