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夜色深沉,月影朦朧,淺淡的月光下,兩個人你來我往的殺到了一處,刀光劍影閃爍,勁風劍氣肆虐,氣場一時凝越發的凝重。 五六十個回合過后,黑影一個錯身,躲過了宋承晏的攻勢,轉身往身后的院子里奔去。等宋承晏反應過來跟上去,黑影已經消失在夜色里。 宋承晏循著黑影消失的反向追去,幾個騰挪,便看到轉彎處,黑影手里拿著火把,漫不經心的笑著,等在了那里。 “小師弟,你還是那么不討喜。一照面,就追著師兄打。小心三師兄知道了,削你!” “哼?!?/br> 宋承晏冷冷的哼了一聲,“我大哥呢!” “你大哥好吃好喝的供著呢,身邊還有紅袖添香,你放心好了,滋潤的緊?!?/br> 宋承晏欺身走上前來,雙眼定定的看著黑影:“你最好有不得不為之的理由,否則......” 黑影訕訕的摸了摸鼻頭:“師命難為,這個理由可以了吧?” “師命?”宋承晏轉過頭,半信半疑的看向黑影。 “師父他正等著你呢。你可要做好挨訓的準備,這兩天他老人家心情不大好,正說徒弟們無情無義,都是混賬行子呢?!?/br> 指了指反位,黑影也不等宋承晏回話,便閃身隱入了夜色中。他是吃飽了撐的才會帶小師弟過去,要不是打賭輸了,他也不想先和小師弟干上那么一場,這小子天賦異稟,才幾十回合,他的老胳膊老腿快要受不住了。至于這兩天犯了神經病的師父對上小師弟會怎么樣,黑影頗有些幸災樂禍。 惡人自有惡人磨,小師弟可不是他們這些孝順溫和的好徒弟。 京城前來宣旨的內侍,緊趕慢趕的終于在八月底的時候到了邊城??粗皝斫又嫉乃纬袝熀退纬嘘?,內侍嚇得一個哆嗦,好懸沒有掉下馬去。 盤桓了幾日,內侍按著泰和帝的吩咐見了些將領和官員,也再邊城好好的體驗了一番民情,便帶著"病重"的英武候長子宋承暉一起返回了上京城。 他們走后沒有多久,宋承晏已經帶著邊城眾將士打了幾場勝仗了。宋承晏的武力值太高,但凡征戰,必是沖殺在最前線,勇武之名震懾邊城一帶。 打散了一小股想渾水摸魚的邊匪,宋承晏與李嘯東宋五等人趁著夜色定下大計,準備趁熱打鐵,一舉攻破蠻子最后的殘余。 這幾年,邊城軍秉著敵不犯我,我不犯敵的原則,很是修生養息了一陣子,也給了蠻子聚攏余部的機會,用宋承晏的話說,與其天南海北的追著打,不如等他們聚在一起,一舉全殲。 于是在這個晦暗的黎明時分,邊城軍先鋒營兵分三路,沿著蠻子王庭所在的方位以包抄碾壓的態勢,向對面的敵營,發了起全面的進攻。 邊城統共十幾萬兵馬,除卻已經出征的,剩下眾將士,也早已擐甲持戈,嚴陣以待。 他們在等著卓穆克發起的奇襲。 牛角發出低沉又顫動人心的長鳴角聲。 一場注定了將要生死拼殺,血流成河的的大戰,拉開了序幕。 大戰戰線較長,斷斷續續的,膠著持續了三天。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況乎是這最后的關頭,關乎彼此的生死存亡。 邊城這片土地下長埋著無數將士的英魂,為了守住這到鐵血的防線,阻攔蠻子進犯中原的鐵騎,無數的將士倒下,血灑邊城,又有無數的將士接過他們前輩的使命,持槍弄戟再次守衛在這片浸漬了無數英魂和鮮血的土地上。 殺聲震天響,風云翻滾號,鬼哭神怒。 將士們奮戟前行,刀鋒飲血,馬踏如泥。 蠻子的王庭已經在征戰之中被毀,眼看著最后的棲身之所不復存焉,蠻子現任的王終于急紅了眼。 揮動著手中的寶劍,嘶吼著,指揮著余部又卷土重來。 然血rou之軀,怎敵神兵利器,邊城眾人有備而來,兵精馬壯,又秉承自己王者之師,軍心穩健,所到之處,無不披靡。 對上這樣的敵手,蠻子們唯一所存之念頭,便是紅著雙眼,渾身浴血,揮動手中刀槍劍戟,跟著前方的將領。 沖,沖,沖! 殺,殺,殺! …… 眼看金烏西沉,轉眼又是一天。落日的余暉映紅了整片大地,猶如將士用鮮血潑灑的輿圖。 蠻子王被身邊心腹們齊齊拉住,哭嚎著讓他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不濟,他們退到天山腳下,也能保住一條性命。 蠻子王正值壯年,雖然這幾年顛沛流離,但到底一族之王,何曾受過這等奇恥大辱,眼看著身邊的四萬兵馬只剩下如今不足一萬,簡直恨不得生吞了邊城軍。 “我不走,我誓要與宋賊決一死戰!” 最后還是他表兄看不過去,一掌劈暈了他,偷偷的扛著上了馬,趁著月色,沿著已經結冰的河流,日夜疾行,終于離開了邊城軍的視線。 宋五附在宋承晏耳邊小聲的說了他手下的斥候發現蠻子王遁走了,請示將軍是否要...... 宋承晏看著外面熱血鋪就的戰場,觸目滿是蒼涼,耳邊回想起師父的話,蠻子氣息未盡,不必強求。 “窮寇莫追!盡快打掃戰場,回城!” …… 蠻子王靠坐在氈帳里,理著腦海里雜亂的信息。 幾年前,他還記的卓穆克秦東的使者過來游說結盟,共同抵制邊城軍,他是怎么說來著? 區區十萬邊城軍,何懼之有! 而現在,便是這十萬邊城軍殺得自己猶如喪家之犬,好不容易聚攏的四萬兵馬也毀于一旦。 邊城一戰,他是損失慘重,甚至不得不遁走,以保全性命。 戰前,他尚有四萬多精兵,現在估計不足一萬,除了傷患,也多是老弱病殘了,余下的三萬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