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真的只是賑災??! 梁王每日里跟著江南的官員出入官衙之間,游走在街頭巷尾。親自體察民情,倒也落得個親和的好名聲。 就在眾人以為賑災也就這么回事時,突然爆出來梁州節度使不但被宋承晏拿下,還被抄家之事!一時之間人人自危,這年頭當官誰不暗中撈點錢,誰當官是是為了種紅薯?屁股底下不甚干凈的官員立馬抱成了團,開始聲討起宋承晏來! 江南布政使更是上書朝堂,狀告宋承行事全憑個人好惡,秉持著皇上賜予的便宜行事之權,大肆打壓江南官員,排除異己,更是草菅人命,甚至只憑著一些刁民的只言片語,便行張狂之事,已經有幾名江南的要員被他下了大獄,更有甚者家產充公!弄得當地官員戰戰兢兢,人人自危。 英武候的眾人得知這消息時,頓時在頭暈目眩,眼冒金星之余,長長的舒了口氣,祖宗唉,總算是來了! 宋墨黑著臉站在大殿上,聽著同僚們高談闊論怎么整治他的兒子! 果然這小子又開始犯病了! 接下來,又陸續有江南的折子彈劾宋承晏,反倒是梁王深得江南眾官員的擁戴! 泰和帝微瞇著眼,看中的底下的臣子們面紅耳赤的爭吵著,和街邊的市井小民也無甚區別! 只有寥寥幾人上前為宋承晏說項! 泰和帝瞥了眼齊王,伸手把桌案上的彈劾折子全部掃到地上,“結黨營私?排除異己?這是說的誰?他結的哪個黨,營的哪個私?爾等倒是說的頭頭是道,當初賑災的時候為什么不自告奮勇前去?宋承晏奉朕的口諭,辦的是朕的事?朕都不覺得他哪里不好,爾等一個個的倒是清楚得很......” 泰和帝想著宋承晏遞上來的密折,看著朝堂上各種蹦跶的大臣,火冒三丈! 下了朝,顧遠和顧宸兩父子回到家中便關在了書房里,直到交更時分才傳了飯菜。第二日顧明珠知道時,顧家兩父子又已經去了衙門。 顧明珠強壓下心內的惶急,看著小侄女樂姐兒與丫鬟在榻上翻花繩。距離過年已經沒幾天了,府里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息,顧明珠不愿意在這個時候掃大家的興頭,便把心里的擔憂深深的掩埋起來,盼著宋承晏的書信! 御書房里,泰和帝看著桌上彈劾宋承晏的奏章,給梁王表功的折子,以及邊城宋承暉的戰報,目光深沉。 冷冷的哼了一聲之后,又從內監手里拿過一份密折。 大內監送上密折,便垂著手站在了一邊。他伺候泰和帝多年,深知其心性多疑,并不相信任何人。此時見泰和帝沉著臉,心里隱約明白了大約此次江南之行,宋承晏的行事均是泰和帝的安排。所以在江南眾多官員彈劾之下,才會隱忍不發! 至于江南大都督,泰和帝已然命他進京自辯! 泰和帝似是無意,指了指手上的折子,問身邊的內監:“長生,怎么看?” 大內監一頓,臉上忙擠出一分笑來:“皇上恕罪!奴婢乃殘缺之人,哪里敢有什么見解” 泰和帝輕輕的嗤笑一聲:“長生,現在可是連句真話也不敢說了?” 大內監聽了不慌不忙的跪在了地上:“皇上莫不要折煞了奴婢了!奴婢不懂這些子軍國大事,奴婢只知道一點,這天下是皇上的,皇上覺得怎樣便怎樣!” 泰和帝聽后也不言語,默默的敲了敲身邊的桌案:“是啊!這天下是朕的!” 然而,他們似乎都忘了這天下是朕的了! 自從宋承晏離京后,顧明珠心里便開始七上八下,每日里總是有些時間會恍恍惚惚的,開始絳紫等人還會擔心,后來發現姑娘每日里都如此,只要過了會兒就會好了便也不再糾結于此了。 左右就是姑娘擔心未來姑爺了,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吧? 直到前幾天宋九送進來一封宋承晏的親筆書信,顧明珠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些,上面簡單的說了些賑災的事,還說了他的行事均是泰和帝示意的,即便京里有些什么傳言,也讓她不要擔心之類! 就這么揪著心,過完了年。顧明珠數著日子開始期盼起來。還差十五天英武候府便要下聘了,宋承晏應承要回來的,也不知道是否趕得及! 作者有話要說: 大婚! 大婚??! 第106章 放聘 轉眼間便到了年關, 顧明珠只得撇下自己的小心思, 跟著周氏一起打點過年的事項。便是有天大的事,也要先把年過完了再說。 正月里不外乎是走親訪友, 吃吃喝喝。而對于已經定了親事的顧明珠來說,除了極親近的人家, 則并不需要跟著莊氏到處去拜年了。這倒讓顧明珠松了一口氣, 她怕極了被各家的老夫人拉著手,評頭論足般的打量。 至于顧安和顧定, 莊氏早已經想好了人家, 彼此也透了口風,都覺得甚好, 只等著過了正月顧家請了中人上門說親。 初三時,顧遠一家子才會到自己家里。莊氏和周氏商量著是否要請各位親朋好友吃年酒, 考慮到正月底宋府還要過來下聘,想想還是只請上一些親近人家, 隨意樂呵樂呵便是了。 年初八,顧明珠打扮停當跟著莊氏和周氏去了沈家在京城的宅子。沈大都督受詔進京自辨,顧氏也收拾了行囊隨后趕了過來。左右越州城里有張氏在, 也出不了岔子。 顧氏他們是年前到的上京城, 路上趕得急,顧氏好懸沒病了。幸虧張氏給預備了許多益氣補血的藥材, 及時用了些,才將就到京城。 顧家宴客也給了他們帖子,顧氏怕這會兒風頭浪尖的反倒推了。莊氏便在這一天直接帶著兒媳女兒找上門來。 顧明珠跟在莊氏身后, 看著顧氏一臉的憔悴,很是心疼。見了禮,顧氏便把顧明珠拉到了身邊,好一陣摩挲。顧明珠知道這是顧氏想她了,眼圈兒一紅,便撲進了顧氏懷里。 沈從閔和小馮氏帶著孩子走了進來,眾人廝見過。沈從閔眼睛不經意間掃過顧明珠,漂亮的少女眼睛里滿是霧氣,嬌軟的偎在顧氏懷里,孺慕之情溢于言表…… 沈從閔喉結滑動了幾下,無意識的咽了咽口水,似乎美酒過后微醺的不舍。垂下了眼眸,眼神瞟向身后的小馮氏,扯起嘴角微微一笑。 落花已作風前舞,流水依舊只東去。佳期如夢多情苦,前情漠漠無盡處。 他與顧明珠,隔著千山萬水,隔著小馮氏······ 顧明珠在沈府吃過午飯,又逗留了一會兒,才戀戀不舍的辭別了顧氏。莊氏哭笑不得的對著顧氏說,“jiejie,敢情我這女兒是白養了,您看您這一回京,哪里還有我的地兒?” 顧氏佯裝生氣,“定是你疏忽了咱們珠兒,否則哪里會這樣?看珠兒這小臉瘦的!” 眾人聽到這里,皆笑出聲。前幾天年哥兒鸚鵡學舌說了顧明珠是為情消得人憔悴,已經惹得顧明珠羞的一天沒出門,結果現在顧氏不知情卻怪是莊氏沒照顧好她。 頂著眾人促狹的目光,顧明珠強忍著臉上的guntang,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撐到了馬車上。 一上馬車,周氏就牽起了嘴角。時光如流水,一晃幾年過去,周氏身上的清冷已然少了許多,偶爾也會跟著顧明瑯一起打趣自家小姑子。 便是絳紫和姚黃幾個,臉上也掛著了然的笑,惹的顧明珠氣急敗壞的罵她們吃里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