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皇后娘娘端坐在上面聽著宮女通報正陽公主和臨安縣主到,臉上的笑容便舒展了幾分。 總算是來了…… 眾人都已經獻過壽禮,就等著看正陽公主和顧明珠的了。兩人相視一笑,拿出之前準備好的手書,一人扯住一邊,兩下里便伸展開來。 只見長長的錦帛之上,斗大的幾個字:“賀:母后千秋?!?/br> 定睛一看,可不得了竟是各式各樣的壽字組成的字...... “母后,這可是正陽和臨安兩人親所書,母后看著可好?” 皇后自是不會說不好,笑著點了點頭。 邊上的劉貴妃看著顧明珠全須全尾的出現在這里便是一驚,見皇后意圖將兩人遲來的事情圓過去,忙上前插了一句:“皇后娘娘,正陽公主和臨安縣主兩個人怎么才送一份禮?” 說完還用帕子捂著嘴角,哧哧的笑著。 正陽公主看了眼顧明珠:“貴妃娘娘真是少見多怪,正陽和臨安便是直送一份禮又如何?難道這一份禮的心意不夠?” 說完也不等劉貴妃答話,便拍了拍手,跟在后面的大宮女錦蕙立馬上前,手上還托著一個錦盒。 “母后,剛才那份是我和臨安一起送的?,F在這個是正陽自己的心意,本是想著晚上宮晏時再奉上的,不過既然貴妃娘娘說了,那么便也一塊兒送了吧!” 正陽公主瞅了眼劉貴妃,“省的有人說正陽不盡心!” 示意錦慧打開錦盒,里面放著一件樣式古樸的玉佩。 正陽公主指了指那玉佩,道:“別看這玉佩不甚起眼,確是□□那會兒傳下來的的好東西了!正陽吃的用的,無一不是父皇母后賜予的,只這玉佩是正陽出生時,皇祖母賜下的。正陽在此,借花獻佛,恭祝母后壽與天齊,芳齡永駐!” 這話說的...... 在場的宮妃聽著臉上便是一滯,她們送的好像大多也是宮中得來的賞賜是吧? 劉貴妃被這話一噎,眼睛微微瞇了瞇,“皇后娘娘真是有福了!正陽公主這番心意,咱們可是比不上了了!” 說完又看了眼顧明珠。 顧明珠心里暗罵了一句,也上前一步,跪倒在皇后娘娘面前:“皇后娘娘在上,臨安在此恭祝娘娘福壽安康,千秋長駐。臨安也沒有別的稀罕物,只此前曾于圓通大師處求得一串佛珠?!?/br> 示意紅拂上前,把佛珠奉上。 “臨安求此珠時,便于大師明言是奉給娘娘的千秋賀禮。大師更是親自加持,在佛前頌了九九八十一天的經。大師還曾與臨安講,皇后娘娘可將此珠至于永和宮正殿,可保娘娘心愿得遂,福澤延綿!” 眾人聽到這里便是一凜,可保心愿得遂? 皇后娘娘現如今還有什么心愿? 果然,劉貴妃聽得這里,臉色便有些難看。 陰陽怪氣的說了句:“哦?竟然有這么好的東西?臨安應該進獻皇上才是??!” 顧明珠轉過頭對著劉貴妃行了一禮,“好教貴妃娘娘得知,非是臨安不愿,而是不能!大師曾眼,皇后娘娘的心愿乃是尋常之愿,所以才可達成。而皇上,大師說天子之心,豈可輕易揣測?” 劉貴妃你是什么意思?竟然敢揣摩圣意? 皇后娘娘含笑看著底下顧明珠和劉貴妃你來我往咬的歡快,心說這臨安看著不怎么聲響,沒成想倒也是個嘴皮子利索得! 場中便有那么一瞬間的靜默,隨著皇后娘娘哈哈一笑,眾人隨即恢復如常。 慶和公主的母妃宋貴嬪笑著對皇后使了一禮,道:“皇后娘娘真是好福氣,前有正陽公主的一份真心,后有臨安縣主的一番好意。真是羨煞我等了。咱們怎么就沒有皇后娘娘這樣的好福氣呢?看來啊,趕明兒臣妾也要去認個義女了!” 眾人一聽忙插科打諢,把劉貴妃的話頭子掀了過去。 皇后娘娘端坐在上面依舊是面帶微笑,只是明眼人你都看得出那笑容里帶著幾分志得意滿。只氣的劉貴妃差點絞碎了手里的錦帕??粗屎蟾吒咴谏系哪樕夏翘摷俚男θ?,心里一陣的抽痛。 便是她穿著華貴的貴妃禮服站于眾妃之上,在那又如何呢?偏偏還有一個人在她之上。便是這一人,壓得她只得和那些小小的妃嬪一樣,對著她行禮。 壓得她的兒子...... 另一邊,宋承晏低沉著臉,聽著面前的人低聲的說著什么,不是的問上兩句。 “公子。咱們的人不好出手,只能邊上先警醒著......后來,還是沈家的大姑娘出手,換下了顧四姑娘。估摸著,這會兒也差不多到了京華宮了!咱們.......” 宋承晏吸了口氣,“不好出手若是沈家大姑娘不出手,或者說她又別的心思?你們也就這么看著?” 冷冷的眼神,不帶一絲溫度。 躬著身子的人從心底里害怕了起來?!暗挂膊粫?,若是沒有人出手,咱們的人定也不會讓顧四姑娘受了委屈的!” “難道現在沒有受委屈嗎?” 宋承晏輕輕的捏了捏八角亭邊上的假山,“想是宮里的日子過久了,不知道誰是主子了?” 京華宮 太子望著身前異常美麗的女子,一時間說不出一句話來。 便是知曉劉貴妃今兒個或許會有動作,但他沒有想到她會蠢到這般地步。 只是,越是蠢笨之人手段往往越是簡單粗暴,卻出奇的有效! 便如現在! 他看著沈家的大姑娘昏迷不醒,滿臉駝紅的躺在這里,不住的往他身上攀爬...... □□! 便如當年她在母妃懷孕時用的手段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