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女配不想死(穿書)、良臣系統[重生]、每次都和仇人一起穿越怎么破、美人不識君、買來的男保姆、打臉女神已上線[重生]、他只和超模約會、娛樂圈之懟翻全場、[綜]她和反派有一腿、[綜英美]資深反派
“我在這里等你們消息,順便去慶祝那邊,讓他把冷凍廠承包下來,包不下來,咱們就蓋一個新的,養多了,怕到時候沒地方放” 冷凍廠是國家的,個人承包有待研究,建廠后一直沒發揮出最大作用。曉梅為了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帶著慶祝直接找到趙志剛,問問市里能不能包下來,如果不能,就批一塊地皮自己蓋,這樣一勞永益。 現在是改革初期,一切無章可循,曉梅說了自己打算:一是冷凍廠承包過來,每年將給國家雙倍現在收入,職工工資還是由縣財政支出,二是自己出錢多給出建造價的兩成或者更高一些買下來,冷凍廠在于國家無關,都不通就是希望國家能批一塊地自己獨資建造一個冷凍廠。 曉梅給他們出了一個難題,分歧雙方各有各的理,這個只是開始,為了解決類似問題,市領導及各縣代表召開全體會議,商討此事,最后以高出幾票結果通過冷凍廠按原價的一點三倍出售,廠里職工必須留下再用,這不是曉梅要的結果,廠子她要,但是工人不想要那么多,多了沒用,白養著! 事情到這里只能這么辦,李慶祝簽合同購買了漁鄉冷凍廠,工人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走人,但是以后再無勞動關系。大多數人還是沒啥本事喜歡干活拿工資,只有極個別的挑挑刺,看沒戲找其他門路走人。剩下的就要統一管理,按勞分配,沒有大鍋飯這一說,只要認真工作就比以前賺得多,在以后的事實里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留下的無比慶幸,走了的懊悔不已! 大片荒地水面能賣錢?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就有人要買了!村里和漁鄉領導商議出一個合理價格以每年每畝二十元承包費對外承包,第一年由于投入大,免一年租金,最少承包五年。村里沒人敢要,除了鄭家和劉家,鄭家劉家一要就是萬畝溝灘,劉家是后來參進來的,曉梅覺得劉家在本地,既然有發財機會就問問,沒想到劉家人痛快,兄弟倆人和老meimei一要也和鄭家一樣要了一萬畝。 曉梅讓向西出面替她和慶祝包下兩萬畝荒灘水面和灘涂。倆萬畝,光一年承包費就四十萬塊!由于第一年免租,合同一簽就是十年,但是鄉里也說了,租金可能隨行就市,但保證不會漲多少。 秋收過后,鄭家和李家、劉家三家全忙起來,一臺臺推土機挖掘機開進荒灘,一個個幾畝或是就幾十畝的蝦池挖出來,專家親臨指導,殺菌消毒,引水。一片荒地變成波浪粼粼,一片海水。 孵化室也建起來了,蝦母進孵化室,等待孵化,下苗。麻蚶子直接去海里捕撈個小的蚶子,放養殖場地養殖。人們都是看熱鬧的,手筆太大,誰家也扛不起! 但是就是有膽大的,和鄭家協商好,蝦苗將會用孵化室的,大膽向親戚朋友和銀行籌資,也開了兩三個池子,試試水。風險總是與收入成正比,大膽的投資沒想到得到意外收獲。 第二年開春撒苗,秋季收獲,從八月十五就開始撈蝦,一直到十一月份清底,一畝蝦池平均出貨五六百斤,活蝦打著氧到京城可以賣到三塊左右最后國慶節前后最高到了五塊。 除去苗錢,餌料錢,人工和前期鋪墊錢,李曉梅和李慶祝姐弟兩每人都賺得將近倆百萬,一年就賺個盆滿,鄭家也是如此,兄弟三人分錢都是偷偷的,讓人看到拿袋子裝錢還不打劫!劉家更別提,兄弟幾人抱著錢袋子這個激動,劉家翻身了! “虎子,真是謝謝你們”向東激動道謝,如果不是他們有魄力讓他們這么干沒誰敢?這一下就把欠虎子的錢了還上了,一家還剩三十萬,真多!真的太多了! 今年沒租金但有投入,等明年可能會更多,村里人不知道鄭家究竟賺了多少,但是他們家家都受益,蝦池養蝦,蝦要吃東西,對蝦對鹵水池里的鹵蟲鹵籽非常偏愛,吃這個長得最快,尤其在幼苗時期,鄭家人發動全村人幫著撈,按斤收,居然有的人家竟然靠賣這個發了財。 鄭家的蝦不在本地賣,都是起早撈上來就走,一車車究竟拉了多少,誰也不知道。 賣完對蝦賣麻蚶子,灘涂及近海圈起來的一片區域,到深秋就雇人往外耬蚶子,一袋袋裝好運走,這個投入少,只有苗錢,產出卻很多,幾家又是一輪分錢。曉菊恨不得睡覺都想抱著睡。 有了錢心里也有了底氣,慶祝把買冷凍廠的錢還給了曉梅,北京那套房子錢對于現在的他也不是大問題,為了以后少糾纏,姐倆還是把錢算清楚,他們是沒啥,以后孩子們會不會為這事鬧紛爭呢!自己又不差這倆錢,還是清楚的好!向西也是同樣想法,和曉菊商量后給曉梅一筆錢算是把京城那套房子買下。曉梅欣然接受,以前幫他們是因為生活困難,現在都有能力了算清楚也好。 既然第一年見成效,明年就可以再增加池子,賣完貨后鄭家開始準備再次擴大養殖面積,“姐,咱們還增加不?”慶祝眼熱。 “知足吧,這里畢竟不是咱們那邊,等人們都意識到了養殖好賺錢哪還有咱們的事?你三姐夫替咱們出面了,他們增加可以,咱們就不要加了,看看能不能大姐弄幾畝”這是實話,家里的財怎么可能讓外人賺?真要讓人知道了,明后年說不定就會鬧事。 “別以為養蝦就能賺錢,蝦也會生病,今年咱們是趕得好,真要遇上天災或是有病,光投入沒產出也會敗家!你可不能小看了這些,那邊冷凍廠管好就行,不管是誰養蝦,不可能都賣出去,總是要往你那邊送的,注意質量,大小區分,我讓鄭爽他們在京城給你聯系一下外商,咱們以后賺外匯!”劉家一樣很明智,現在他們都在鹽場上班,和村里人奪食終究不是好事,少了沒人惦記,多了總有好事的! 254.尾聲 村里跟著養蝦的卻發了財, 這是事實, 房子蓋上了, 家里家具換了新的,連電視都買上了, 村民探問,最終也沒問出實底。養蝦賺錢誰不摻和?這樣加入養蝦的人又多了!曉梅買的了兩臺機器一直就沒閑著, 鄭家用完后總有人租用, 這事最后交給向西處理,她把開頭做好, 以后就要撒手不管了。 年底總結分紅, 建筑隊侯博文在很坦誠的和葛大成商議后, 分成兩個公司,各自管理一個,葛大成那邊的技術人員由侯博文同學擔任, 侯博文這里的現場管理由建筑隊中挑選出一人, 設備機械兩人一分為二, 倆人折合現金給李曉梅。李曉梅正式脫離建筑隊,葛大成侯博文的兒女開始參與自家的公司建立發展。 買冷凍廠的錢還給曉梅后只屬于李慶祝一人, 劉紅艷是最大助力, 以后她在鄉里教書,廠里的很多事物都能跟著處理, 財物慢慢被大女兒李穎接手, 沒人參與, 自家人說了算, 客戶銷路都幫忙,不發愁! 京城各個市場的水產鋪子以后就由李正清接手,晨晨和父母商曉梅他們議后,買下了幾個鋪子,閨女兒子一人一個,老兩口剩一個,小日子過的別提有多滋潤!晨晨雪兒他們還是有各自的工作要做,胡志強畢業后被分配到下面鍛煉,雪兒為了不與丈夫分開也跟過去,鋪子只得交給退休的胡父代管。 胡父在市場上摸索幾年后和兒子們開了幾個超市,生意一樣紅火。 干貨炒貨曉梅交給了順子,讓他總代理,每年收入的三成歸他自己,其余的用來應付各種開銷,交往的人多了,開銷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在順子有了心儀對象后,京城剩余那套住房還是很便宜地賣給了順子。 唐山那邊的鋪子由虎子接手,本想給慶喜慶豐他們,可人家都已經有了各自的產業,發展得也不賴,都拒絕接受了曉梅的好意。 承包的蝦池等養殖收入曉梅分給自己的三個孩子,盡管他們不需要,但是誰又怕錢多? 年前安排好一切,歡歡喜喜過大年,小孩子們收到自己的紅包,大人收到的更大,總之是每個人都滿意加滿意。 孩子們她徹底放下了,這倆年鄭爽和云毅辦了一個培訓機構專門輔導學生,老師都是在校的大學生或是退休資深老師,曉梅很看好這個行業,以后需要各種考證,這類機構更吃香! 房子都是買的閑置土地,請侯博文設計建造,都是五六層建筑,內外裝修醒目,在周圍還是三四層的樓房里,格外惹眼。 中美和談后,學英語興起,兩口子親自上陣,教授,并第一個聘請外教任課,深受歡迎。兩人忙活得有聲有色。夫妻倆都從事對外關系工作,和幾個國家教育機構都有聯系,有了這個便利條件,倆人又開劈了一條商途。 鄭凱專注經融領域,專門研究國內外經濟市場與環境,曉梅給了他一筆錢讓他投資國外股票市場,前世目光再短淺也架不住電視的宣傳力度,先在看書看報多了,再結合記憶,有名的那幾個還是記的。暗中點了幾個,到現在為止本錢翻了不是一番,具體賺多少,誰也不知道,總之,鄭凱出手很大方,自己在香港、美國、北京、上海都有自己的房子。 結婚后帶著媳婦在上海從事經融事業,曉梅給的那套連住都沒去住,這是看不上了?曉梅郁悶的想。曉梅夫妻常過去住住,一是看兒子,二是也和何文娟和高小軍夫婦聚聚,他們在上?;斓枚己懿诲e,何文娟在商界也算是有些名氣的女強人,高小軍成立了一家保安公司,梁秀華在高校教書。 她一直沒和何文娟提郭首航的事,倒是何文娟自己說起來,有一次去北京出差參加客戶聚餐時遇到了郭首航,郭首航見到如今亮麗優雅的何文娟很是驚訝,兩人說了幾句話,郭首航要何文娟聯系方式時,何文娟沒給他,看他一臉懊悔的情形心里一陣冷笑,后來聽別人說,郭家找的兒媳婦很是霸道,郭首航在家簡直抬不起頭來! 鄭鐸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這小子腦袋聰明,畢業后去美國留學拿到博士學位,又留在那邊五年,回國后帶了一個洋妞媳婦,自己成立一家最早的網絡公司,開辟了中國互聯網時代。 曉梅覺得沒自己的事了,自己的誓言都兌現,以后的路都要靠他們自己走,叫來三個兒女一大家子聚聚,等晚上休息時把三個孩子留下,五口人進空間。 “媽,你找我們來有啥事就說唄,省的我們猜來猜去!”鄭爽可以說最了解曉梅,鄭凱和鄭鐸也附和道:“是媽,有啥事可別瞞我們” “說什么呢!我和你爸爸要去旅行,臨走咱們在空間聚一聚,我們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回來,需要啥自己拿” 原來是這事??!姐三松口氣,mama發話那還客氣啥?鄭爽幾人到庫房,“媽,那個儲物盒我們能用不?”自己能裝多少?那個盒子才是寶貝,“好像不能,做人不能太貪心!” 曉梅警告過。 “呵呵呵,我們就是問問”不能拿盒子就找箱子裝好了!鄭爽與曉梅的愛好相似,就喜歡玉石翡翠,有顧林在,對外開放后,緬甸的翡翠大量進入國內,虎子曉梅和顧林特意去了一趟,收購了大量原石,回來找人加工了一批首飾,女兒、兒媳婦每人都分了好幾套。 鄭爽搬來一個箱子,把老媽的各色玉料翡翠撿好的都拿了一兩塊,鉆石和寶石用小布袋裝了一小包,以前收的首飾挑了一些喜歡的,字畫選了幾幅有名的留下,看箱子還有地方去盛放珍珠的箱子里裝了一袋子珍珠,空間養殖的珍珠個大更圓潤,老媽加工各色珊瑚首飾也要幾件。箱子裝好,伸伸腰,撿寶貝也這么累! 一看倆弟弟也在忙活,鄭凱選的字畫古董多,擺在屋里裝門面,老婆喜歡的珠寶也要挑幾件,出席場面不能總戴那幾件。鄭鐸把曉梅收集的郵票全部裝起來,字畫也得要兩幅首飾也要給老婆準備,不會選,老媽可以幫忙,洋媳婦應該更喜歡鉆石,曉梅給鄭鐸裝了一小袋鉆石寶石,翡翠羊脂玉的也要倆三套,紅珊瑚的更趁兒媳婦白皮膚,珍珠出席場面也不掉價,一收拾也有一大箱子。 “媽,你寶貝太多了,我們哪里拿得過來?不然你也找個藏寶地點我們沒事找著玩玩!”鄭鐸道。 “你這一箱子寶貝還嫌不夠?小心你受用不起!把那個《祖國山河一片紅》的郵票分你哥和你jiejie一套,也不看看你拿了多少套?” “嘿嘿,沒看,我這就給他們”鄭鐸哪知道那個值錢,就是喜歡罷了! “這個都給我留著,以后值老錢了,發行幾天就收回去了,這是我機緣巧合得來的,不然市面上根本看不到!” “知道了。老媽!”幾人同時答應,老媽有點邪門,聽她的準沒錯,事實早就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