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女配不想死(穿書)、良臣系統[重生]、每次都和仇人一起穿越怎么破、美人不識君、買來的男保姆、打臉女神已上線[重生]、他只和超模約會、娛樂圈之懟翻全場、[綜]她和反派有一腿、[綜英美]資深反派
人多了就多加一桌,孩子們全部去廂房吃,正房炕上并了兩個炕桌,姚老幾人趕路一路辛苦,都請到炕上坐著,李賀春和李壽春、虎子、侯博文、葛大成坐在一起,人多了就要加菜,大冬天的還是羊rou鍋子最受歡迎,也很好做,里面配上大白菜、蘿卜、土豆、粉絲和菌菇就行,羊rou切了兩個羊腿,再炸上一碗紅喲有的辣椒油,一個桌子一大盆。 “怪不得大成一個勁的讓我們也跟來,你們這日子過得好比神仙??!”陳樹信笑道,“陳叔,明天讓曉梅給咱們包羊rou大蔥的蒸餃,那才過癮,紅燒rou也行,吃這些海味不解饞!”葛大成道,真是熟人??!說的比家里還隨意?!澳强傻脟L嘗,李家老弟我們就打擾了”姚老道,“歡迎,我們想請都怕請不來你們呢!”李賀春道。 “姚老,你們吃啥隨便點,只要我能做出來,不夠出不能白吃,我可有事要麻煩你們幾位”曉梅想起發愁的事道,“說說啥事?只要我們能辦的定會盡力”江志國道,“孩子們的作文是一大難題,沒好的老師指導,您們今晚好好喝,歇好了,明天給孩子指導指導,這事不難吧?” “就這點事啊,交給我們,除了陳老我們三個都行,放心吧!” 事情談妥,眾人喝酒聊天。曉梅和張氏出去安置房間,王氏那邊正房都騰出來住男人,女人過來住,屋里一并,只要有鋪蓋就行,這個不用發愁,張氏就是個會過日子的,有好看的被面全被她做成了被,弄的板柜里裝得滿滿的,柜子里的被還很涼,娘倆把所有被子鋪在大炕上捂熱,人進去睡覺也不會冷。 酒一喝就高,所以酒足飯飽人的困意上來,女人們cao持著讓他們先睡下,孩子們一聽有人來指導作文,連夜每人又寫了一篇,明天交給姚老他們看看,知道孩子們哪里不足,針對性的指導效果更好。 第二天一早眾人神清氣爽起來,喝上兩碗小米粥,吃個豆包,熱乎乎的煞是舒服。放下碗筷的姚老等三人開始閱讀孩子們的作文,葛大成拉著陳樹信去套兔子,曉梅笑笑,幸虧早早放了一批兔子,不然大冷天不是白忙活!侯博文每次回家抓緊時間陪老婆孩子,尤其對孩子的功課看得都很緊,檢查完一鳴和蕙蘭的功課就抱著一帆看鳳兒收拾屋,被曉梅取笑也不臉紅,看來侯博文的臉皮練得越來越厚了,不過曉梅喜歡,總比以前酷酷的一副沒表情的臉更有人情味。 虎子是曉梅忠實幫手,哪也不去,就幫著曉梅剁rou餡,剁大蔥,大蔥切多了辣眼睛,他可舍不得老婆受罪!這么多人沒三鍋四鍋哪里夠!一大盆rou餡就是攪拌也是個功夫,想把羊rou餃子做好吃了拌餡是關鍵,一邊加調料一邊要順著一個方向快速攪拌,餡太干了要往里面加高湯,這樣的餃子才會水嫩抱團又有咬勁。香油不能少放,不然膻味太重,攪好餡了才能加進大蔥,搟皮包餡,上屜蒸。然后就等著吃吧! 半天姚老三人一直沒出房間,一人負責幾個孩子,針對每個孩子的缺點給于指正,學生就是這樣,自己悶頭學幾天不如明白人一句話,自己悟終究受能力限制。中午從屋里出來的孩子們個個臉上散發光彩,幸運的事就這樣降臨到他們頭上。曉梅不用問就知道一定不錯。 餃子上做,一葷一素,羊rou大蔥蒸餃,雞蛋蝦仁韭菜的煮餃,韭菜哪里來?大伙都知道李家在屋里用木箱栽了兩箱韭菜,專門做三鮮餡餃子用,葛大成他們收獲頗豐,倆人居然套了五只兔子。葛大成高興嚷嚷著讓曉梅下午就燉了晚上吃。 下午休息后三老接著給孩子們講作文,葛大成收拾兔子,曉梅真就把五只兔子加上一大塊豬rou燉了一大鍋,饞的葛大成老早守在鍋邊聞香味,陳樹信和虎子等人在屋里玩上了撲克牌。曉梅問嘴里含著rou的葛大成:“葛大哥,姚老他們能多住幾天不?”葛大成含糊的道:“恐怕不行,我們就請了兩天假,也是趕上休息,等過年時你們可以把他們接過幾天來,可惜我得回家陪老婆孩子” 曉梅雖遺憾姚老他們不能多呆但是過年能在這里過也不錯,孩子們也能受益。吃晚飯時,曉梅問起孩子們的情況,吳學民道:“孩子們寫作文全憑自己感悟,沒一點寫作基礎,好在閱讀量大,知識全面扎實,應該很好提高”。晚上孩子們的任務都是自己再重新寫一篇題目一樣的作文,看看有沒領悟。鄭鐸皺著小臉問:“吳爺爺,我們也要寫嗎?我還不會寫呢!”姚老笑道:“你們剛學完拼音,寫作文還早點,晚上讓哥哥jiejie寫就好,以后你們學著寫日記就行”大龍一聽樂了,讓他寫作文真是受罪??!他剛學了一年級功課好不好! 曉梅又談起孩子們尤其重點是上初中和高中的那幾個的數理化,系統資料太少,很缺參考書,還有就是鄭爽和李雪等想考外語的學習資料幾乎沒有,這也讓曉梅頭疼,只有一些英語書籍,和一本很舊的詞典。對于這些姚老他們表示無能為力。中國目前教育體制還很落后,很多都不完善,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根本沒有可比性,遠遠落后于人家。 想不到更好辦法的曉梅只得求助于回上海北京過春節的胡志強和何文娟幾人,給每人準備了一份年禮,并帶上五十元錢,只要有學習資料都可以買回來,回來后資料共享,既然自己也能受益,當然會更盡心辦事。 224.兒女事 上 曉梅這陣子看劉紅艷有心事, 總是欲言又止的樣子,想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她家里倆個弟弟一個meimei也都是初高中的年齡, 但是那邊沒高中課上,姐妹幾人全憑劉紅艷和慶祝學到的知識輔導他們,而這里李家已經形成很規范的系統的教學環境, 姚老他們時不時可以過來指點指點, 這樣的機會上哪去找?可是自己家那三個過來連吃帶住的哪好意思說! 過了兩天劉紅艷得到一個意外驚喜, 劉鴻軒、劉鴻坤、劉紅霞被虎子用車接來“大姐”三人下車和眾人打過招呼就去找劉紅艷,“你們怎么過來了?” “是表姐夫接我們來的”劉紅霞搶先道,劉紅艷看向曉梅很真誠的道謝:“謝謝二姐”感動的淚水的眼里滾動,“一家人就別客氣了,給弟妹們找行李吧”,曉梅笑道。三個孩子過來也就是多添筷子和碗的事,但對劉家意義重大,他們離希望更近了一步。 年前虎子開車給李書記送去幾壇葡萄酒,老爺子喜歡喝, 這還是葛大成生拉硬拽到他們住處, 喝了一次后老爺子就喜歡上了, 這酒怎么喝這就讓人舒服呢?就連腿腳都好使了很多, 臨過年農場工人放假,留下一部分留守看護, 虎子給老爺子送完酒就把姚老幾人接回家。 李賀春和李壽春倆家住得滿滿當當, 人多但是出奇的安靜, 因為時間緊,三老不得不抓緊時間,主要針對初中和高中孩子,小學的喜歡聽就坐一邊,鄭凱鄭文軍馬上也要上初中所以一直跟下來。剩下來的小學生就有鳳兒和劉紅艷負責教學,主要針對生字古文,小學有時間必須加大閱讀量和背誦量,給初高中留下更多時間,也方便自己順利閱讀課外書籍。就連子曦、鄭鐸、一帆等幾人也被大人抓著天天背詩背課文。 為了激勵孩子們,女人們開始大展身手,在食物上讓孩子們滿足口腹,虎子就是最有力的后勤,提供著李家所有人的吃喝。陳樹信經常跟著李壽春去套兔子和撈魚,盡管每次被凍的得瑟得瑟的還是樂此不疲。高中那點東西對于三位老人就是小意思,把每個知識點講通講透后其余迎刃而解。 本來孩子們就有基礎,只是不得要領罷了。所以整個假期孩子們受益匪淺。從北京上?;貋淼乃娜藥缀踉獠粍影彦X又給了曉梅,資料市面上幾乎沒有。這本就在意料之中的事。 正月十五一過,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該出工的出工,妞妞在開春出嫁,大鵬的住房也在開春蓋好,慶喜托關系在火車站找了一份工作,有工作有房子對象就很好找,童冬梅把和她一個科室的小護士介紹給大鵬,兩人一見面就投緣,這樣曉英嫁了閨女馬上準備兒子的婚事,曉梅比照妞妞的東西給曉英備了一份,她既然答應李有福照顧李家,就不能讓堂姐太拘謹了。 曉英了卻倆間大事,頓覺得生活壓力減輕,人變得也開朗不了,就連王氏見到笑容多了的閨女也覺心安。既然大鵬的婚事都開始cao辦了,晨晨的婚期也不會太遠,叔伯的都照顧到了何況自己的,何佳慧又沒娘家人,所以曉梅給了曉蘭一對玉鐲,一套寶石首飾和一套珍珠首飾,讓她給兒媳婦,衣服布料等等一包,只要婆家該準備的幾乎都有,東西那么一堆,看的曉蘭眼直抽抽,meimei好東西真不少!也真舍得,說送人就送人!幸虧是親的,不然自己哪能得不到這么多好東西!倆口子每每談論此事,李正清都是一臉傻笑,自己上輩子一定精做好事了!何佳慧那邊曉梅和鳳兒張氏一起給置辦行李衣物女方該準備的一點都不少。 暑假時因為和顧林有約,在接到顧林電報時,虎子以籌集物資為名請假出差,夫妻倆將孩子們交給了張氏和鳳兒照看,儲備了足夠的汽油,一路連坐火車帶自己開車趕向顧林所在地內蒙,和顧林相聚后,隨車隊去新疆,車隊停下辦事后,他們三人帶著一個向導駕車去和田。 如果說中國哪里人口最少,新建這片土地應該位列其中,廣袤草原一眼望不到邊,車一路開向天邊,路邊都是一樣的景致,開始的興奮過后,就是視力疲勞,虎子和顧林換著開,路上除了吃飯就是休息,路上偶爾才會遇到牧人,或是帳篷。一天后才有了山勢,他們今年進入人的聚集地,有了人有了村鎮,到了和田顧林輕車熟路找到這里玉石賣家,賣家對于他們能拉來一車糧食更感興趣。 這里以前就有玉石交易市場,只是后來上面不再讓交易才停下來,但這里很多人家還都收藏著玉料,但是這里缺的更多的是糧食,糧食價格比內地翻了不是一兩倍,有時糧食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曉梅也沒和他們壓價,按十斤大米一斤原料兌換,有多少換多少,虎子拉顧林逛市場,曉梅自己在租的房子里等人上門,不拉走怎么做手腳?所以,當地人慢慢傳出有人用糧食收玉料后,上門的路易不絕,走了一批再來一批,這里有大米、面粉、玉米面,糧食貴賤不同,兌換的比例也不同,但是大伙兒都知道這位商人不壓價,給的只多不少。 曉梅一邊往外還糧食。一邊往空間收,但是外面也要裝樣子,只有她知道,車上的糧食一直保持著一定量,等還得差不多了,才停止往外拿糧食,真正用車上的糧食來換。第三天,人已經稀稀拉拉的了,曉梅把車上的糧食全部換了出去,留下一堆玉料,大小不等,有開窗的也有被外皮包裹著的,但是手感不會騙人,里面不乏好料,但也有廢料,一點感覺都沒有。 她一樣收下,自己糧食多,就當做好事。開兩空車回去豈不白搭?這里地理位置更適合放牧,于是一車羊被趕上了汽車。這一趟滿載而歸。 “顧林,咱們這里就這一次吧,忒遭罪!”虎子再回來的路上和顧林說道?!澳銈冋f了算,要是不來,我這次就要玉料,給我老婆兒子也留點好東西” 曉梅笑道:“顧大哥什么時候提高層次了?也知道討嫂子歡心了?” 顧林嘿笑:“還不是你給我那幾個小子的掛件,我老婆看著喜歡,也想要,我就告訴她,想要多少都有,等跟你們干一趟就足夠,這不答應了嘛,怎么著也得兌現不是?” “顧大哥還真是好丈夫,這次給你一半料,在家藏好,等以后機會來了,再賣出去,不能一下子全賣了,缺錢賣,不缺錢就留著” “聽你們的,聽人勸吃飽飯!”顧林暢快,跑一趟辛苦點,賺了一半玉料,就是現在拿出去買賣也夠吃喝多少年的! 羊拉到石家莊除了留下吃的全部賣出去,每人分了一百多,連同車隊的人都有份,人家可是在新疆耽擱了四五天呢,怎么也得有表示。 等虎子兩人回到唐山差不多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給機場準備了一批糧食放進貨倉,曉梅此行徹底結束,沒事偷著在空間清點收獲,滿滿一儲物盒,干啥都夠了! 1971年,大鵬和晨晨先后結婚,都住到了小李莊,不同的是大鵬兩口子在縣城上班,何佳慧和晨晨都在村上學校教課,69年后,國家再次重申教育的重要性,初高中全部是兩年制,李家孩子們夠年齡的直接參加高中畢業考試,這個畢業證一定先拿到手,找工作高考都用得上。 在李雪兒十八歲的時候,胡志強向李家正是提親,曉梅倒是佩服他這么多年一直沒露口風,“你們家可知道?會愿意你娶一個鄉下丫頭?”曉梅對外來人仍有一定懷疑態度,平時怎么著都可以,但涉及到婚事問題影響就大了,這不是倆人的問題,而是倆個家庭問題,甚至周圍人際關系都會受影響。 “我寫信和家里說了,家里讓我自己做主”胡志強很老實的回答,自己做主?兒子結婚讓兒子自己拿主意?曉梅不愿意起來,“你要想娶我家雪兒,還得看看雪兒和我大姐兩口子愿不愿意!等他們愿意了讓你父母來一趟,怎么也得會會親家吧!要是來不了了我們去也行”,曉梅拍板了。 胡志強弄得一臉尷尬,平時也沒覺得梅姨(因為常得到李家幫助,知青覺得稱呼曉梅不如叫梅姨更尊重,親切,所以后來大家都跟著叫了起來)這么不好相與啊。他哪知道只要不涉及到曉梅或她看重的人,一切她都不會計較,因為不值當! 雪兒和胡志強彼此都很熟悉,曉梅懷疑是不是他們早就暗中來往,只是她不知道!于是很明確的問了雪兒的意見,雪兒羞澀點都承認,胡志強早就對她有好感,只是兩人誰也沒捅破,既然當事人都愿意她能有啥意見?再說胡志強人還不錯,家里具體如何有待仔細查問?! 蕴m覺得有曉梅看著,差不了,既然曉梅沒提出異議,他們兩口子更沒說的,這倆口子慣會省事的了! 225.兒女事 下 胡志強一個電報打過去, 胡家在一個星期后來人,胡志強的父母大哥大嫂和一個meimei,他二哥在新疆過不來, 倆家見面,胡父在北京一個區機關工作,母親是教師, 大哥在郵局上班大嫂也是教師, meimei高中畢業正準備下鄉, 趁還沒走先過來見見未來的三嫂。一家人倒是樸實,沒曉梅擔心的自大高傲。 胡母送給李雪兒四斤毛線,一塊毛呢布料,一雙皮鞋連同五十塊錢,算是見面禮,既然人家來了有誠意,這邊也要拿出十分熱情招待,李家的吃食吃過的都忘不了。 就連胡大嫂都連聲夸贊:“怪不得老三回家總是稱贊你們會做飯菜,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真開眼了!比飯館的都好吃呢!”胡小妹對這個未來三嫂很是滿意, 人漂亮, 氣質一點都不輸給城里女孩子, 何況手上還戴著雪兒偷偷給她的珍珠手串,珍珠顆顆圓潤光澤, 大小均勻, 一看就是好貨色。 胡父胡母等人都是有工作的人, 不能耽擱太久,訂親宴擺在李正清家,那里畢竟是雪兒真正的家,何況雪兒定親爺爺奶奶,叔伯嬸子的都要參加,所以虎子把需要的東西全部送過去,海鮮有向西那邊解決,一頓豐盛訂親宴讓賓主盡歡。然后胡家帶著滿滿一堆禮物被送上火車。 胡父感嘆:李家可比自己家強??!沒看到這都啥禮物,一顆五十年分人參,一盒茶葉,海參、鮑魚、扇貝、蝦仁各一包,臘腸臘rou裝了滿滿一筐,各種蜜餞干果一筐,人家不用紙包,直接用筐了!精大米一口袋,在李家嘗過這種大米后,覺得自己每月當寶貝領回來那幾斤大米簡直就不能說叫大米了,哪有人家這大米的香糯綿軟的口感!李家大方,一給就是一百斤,正好給孫子孫女熬粥喝! 胡大嫂抱著一包硝好的皮子,愛不釋手,“媽,您說李家哪來這么多好東西?” “給你了就別問那么多!”胡母沉聲道,其實她也想知道?!皨?,你看漂亮不?”胡小妹舉起手,讓胡母看手串,胡大嫂抓過來仔細端詳:“這是珍珠吧,真好看!顆顆光亮大小一樣,得多錢那?” 胡大哥咳了一聲道:“你們低調點,要看回家看,沒見李家裝東西都是用的舊物嘛,誰也不想惹麻煩,既然知道李家不凡,以后敬著點,看來三弟不用我們cao心了!” 胡家走后,胡志強和雪兒的事算是定下來了,明年雪兒年齡到了就得結婚,因為胡志強比雪兒大四歲,年齡早到了,結婚就不可能住知青點,李壽春出面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批了一塊地基,準備蓋三間普通民房,曉梅覺得他們不會在這里就住,所以在商量蓋房的時候提出,只蓋三間草房,院子里蓋個簡易灶間和棚子就行。這樣不費功夫也不費料,一個月什么都收拾妥了!只等來年結婚,胡志強也搬出了知青點,幾乎天天去李家蹭飯,主要是張氏愿意啊,現在張氏可以不用去出工,劉紅艷帶著三個孩子去了澗河,鳳兒天天帶三個孩子上學,家里就她一個人,不做飯做什么?吃了她反而更開心! 李建國還是去了東北當知青,曉梅給慶喜建議可以去趙志剛那邊,彼此也有個照應,郵寄東西一起也方便,這么多年虎子一直不間斷給趙志剛送東西,偶爾也收到趙志剛的來信,對那邊還算了解。李建國去了就是順便多寄些。慶喜沒更好的主意,只得找人直接把李建國分到趙志剛所在農場。 讓王氏堵心的是慶豐去年又多了個閨女,這個事誰也沒法,只能認命!這個兒媳婦也最讓王氏不省心,天天住娘家,弄的慶豐簡直就是入贅女婿!王氏說起這事就后悔,干嘛當初為了找個上班的媳婦湊合了馮玉珍!現在兒子有家不能回,真是悔不當初! 兒女大了就有cao心事,今年鄭爽高中畢業,曉梅開始揪心,就怕居委會突然來通知讓下鄉,弄的她覺得每一刻和女兒在一起都要珍惜,虎子說她更年期提前了,曉梅也不里,盡可能讓鄭爽在空間里安靜看書學習,鍛煉身體,得益于姚老和明輝的幫助,現在鄭爽能順利閱讀英語書籍,和姚老英語對話沒問題。 曉菊現在就是個甩手掌柜的,三個孩子都交給曉梅帶,鄭凱和鄭文軍倆人都上了高中,鄭鐸和大龍從小玩到大后來子曦又加入其中現在三人一起上小學,文悅上幼兒園。姐妹幾人年年過年坐一起時。曉梅總要刺激曉菊和曉蘭幾句,倆個當媽的都是只管生不管養的主兒,弄的她到現在還是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