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江逸看幾人表情,知道這事兒有門兒,趕緊從袖兜里掏出一小串銅錢,約有二十文左右的樣子,“幾位大哥別嫌棄,拿去打些酒喝?!?/br> “誒?這怎么使得?”門房假意推辭。江逸貌似強硬地塞到他手里,那人也就順勢接了,“既然是香枝讓您來的,我就幫您跑這一趟。不過最后能不能行也不是你我說了算的?!?/br> 江逸笑笑,“勞煩了?!?/br> 說起來江逸也算找對了人,若真是普通門房在這么重要的日子可是連后院都進不了,這人名叫王石,是李家大少身邊跟著的,今天專門被李少爺派在這里接待同僚。 說起來他對香枝還有那么點說不得的心思,因此也知道有江逸這么個人。其實江逸那點小錢他還真看不上眼,他怕的是耽誤大少奶奶的事兒。大少奶奶肚子里懷著李家嫡親的小少爺,生下來就是李家的嫡長孫,就連二房家那個來得早的都得靠后站。 王石暗自轉動著心思,腳下不停地往里走,穿過抄手游廊,過了月亮門就是女眷們待的小巧閣樓。他不能再往里走了。 王石正要找人遞話,恰好看到香枝扶著大少奶奶從閣樓里走過來。 香枝一眼看到他,話還沒說,眼睛先瞪圓了,“你在這兒干嘛?少爺交待的差事都辦完了?” 香枝對他素來沒有好氣,王石也習慣了。他對大少奶奶福了個禮,然后才說道:“門口有個年輕的小書生,是找你的?!?/br> 香枝一聽就怒了,“放你娘的屁!當著少奶奶的面你也敢編排我!” 王石垂著手,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涼涼地開口:“你也知道是當著少奶奶的面哪……” “你……” “行了?!庇嗨囟?,也就是李家大少奶奶頭疼地揉揉額角,“你倆就沒有一次見了面好好說話的?!?/br> 香枝弱了氣勢,嚅嚅地問:“你說真的?” 王石嘆了口氣,不再逗她,“就是前幾天那個賣棗糕的,他來問問你找他有什么事兒?!睕]等香枝說話,王石接著道,“你要是沒事兒,我這就出去回了他,讓他以后也別來了?!彼揪拖脒@么干的。 香枝看了看余素娥的臉色,慢聲道:“也沒什么大事,就是問問他怎么不來賣棗糕了?!奔词股倌棠滩怀?,她自己也想吃啊,還有下面那幫饞嘴的小丫頭,就連王石都從她這里騙去過兩塊。 香枝想了想,又說:“算了,今天怪忙的,我就不出去了,你就回了他吧!” 王石正要答應下來,余素娥卻道:“你還是出去看看吧,若是他有什么難事,左右你能幫的就幫一把?!币驗楹⒆拥氖?,余素娥對素未蒙面的江逸存了一份感激之心。 “想來也沒什么要緊事,大約又是做了點心過來賣?!毕阒β暬氐?。 “無事更好?!庇嗨囟痤D了一下,繼續道,“那點心也確實好吃,不如你二人一同過去把他的點心買過來,在小宴后當作茶點也算新奇?!?/br> 香枝眼睛一亮,拍手笑道:“少奶奶真真是好主意!” 江逸在這邊等著,并沒有多著急,他安靜慣了,耐心也足。反而是剩下的兩個門房覺得在這兒干站著十分無趣,扯東扯西地瞎聊著。 江逸細細聽著,竟也收集了不少坊間的信息。這些可是那塊木牌無法告訴他的,也是在這里生活所急需的。 江逸還沒聽夠,香枝就出來了。 香枝已經把他歸入了“熟人”的行列,見了面也沒客套,直接笑盈盈地問道:“怎么前幾天沒來?我還想買你的棗糕呢!” 江逸也笑了笑,坦言道:“材料用完了,不再做了?!?/br> “嗯?那你干嘛來了?” 江逸料定了她會有這一問,于是不慌不忙地打開手里的布包,露出里面的東西。 “咦?這是什么?繡鞋!給小孩兒穿的?” 江逸贊許地看了她一眼,誠懇地說道:“這叫‘虎頭鞋’,給小孩子穿最是吉利。舍妹花了好大的心思才做成了十雙,用料也講究,勞煩姑娘拿給你家少奶奶看看……” 后面的話他也就不必說了,香枝會懂。 香枝盯著那兩雙小繡鞋看了好一會兒,這才別有深意地看了江逸一眼,嘆道:“我算服了,你哪兒來的這么多新奇物件?看你也不像個窮人家的?!?/br> 江逸笑笑,垂頭不語。 香枝也不再多問,誰沒點兒秘密呢? 香枝重新把鞋包好,小心地捧著進了門。 江逸再次站在一旁耐心等待。事情幾乎成了一半,他也有閑心觀察周圍景物。 許是宴客的緣故,李府今日大門敞開,影壁之前的景物一目了然。假山、小徑、垂柳巧妙地組合成一道小景,偶有靈巧的鳥兒飛過,看得人心情明媚。 江逸不著痕跡地欣賞著,不過一盞茶的時間,香枝就笑容滿面地出現在他的視線里,仔細看去腳步還有些急。她的手上只剩了包鞋的綢布。 江逸松了口氣——夏荷連日來點燈熬油的辛苦總歸是沒有白費。 “我就說,今天合該著你走運?!毕阒€沒走到跟前,清脆的聲音就先傳了過來。 “此話怎講?” “你先回答我——你先前說這鞋有十雙?剩下的在哪兒?全拿給我吧!” 江逸笑,“說不準還有沒有剩下了,大山在巷口賣,保不準也有其他人看上?!?/br> 香枝一聽就急了,“那還不趕緊著,最好一雙也沒賣出去!我跟你說啊……” 第12章 去縣城 香枝一邊走一邊巴拉巴拉說了一遍事情經過。 還真像她剛剛說的那樣,合該著江逸走運。若是平常江逸這鞋興許一雙也賣不出去。李家家風嚴規矩多,小孩子用的東西都是府里mama們自己做,從不在外面買。 今日卻特殊,幾家媳婦婆子都湊在閣樓里,香枝把這小虎頭鞋往余素娥跟前兒一放,眾位貴婦全爭搶著看。 當時李府二房的小少爺正好在,小孩子剛滿周歲,正是蹣跚學步的時候,二房少奶奶當場就挑了那雙紅的給孩子穿上。 這鞋一上腳更顯得精巧無比,小少爺也像看稀罕似的盯著自己的腳笑個不停。于是二房的少奶奶厚著臉皮把那雙綠的也塞到自家丫環手里,直說難得她家小子穿著剛好合適,錯過可惜。 這樣一來,其他幾個家里有小少爺、小小姐的,就算想要也沒辦法開口了。這才把主意打到了江逸這里。 香枝沒說的是,二房少奶奶不一定真是多么喜歡那雙鞋,她就是習慣性地愛搶大少奶奶的東西。 別管人家宅子里的爭斗如何,反正到最后便宜了江逸。 不過,很不幸,他們趕到巷口的時候,攤上最后一雙鞋剛好被人買走,香枝攔都沒攔下來。 大山捧著一小堆碎銀子樂得什么似的,“逸哥,全賣完了!一雙沒剩!” “嗯?!苯葸@時候反而淡定了,向來孩子和女人的錢最好掙,看來即使在六百多年前都不例外。 香枝卻苦惱,“這一雙也沒撈著,我回去怎么交差?” 江逸正要開口,梅子卻快人快語地說道:“jiejie若想要,我家長姐還可以再做。好料子我家多的是,這樣的鞋子要多少有多少!” 香枝若有所思,江逸卻對梅子搖了搖頭,然后對香枝道:“這鞋子我們不會再做了,若是大少奶奶喜歡,家妹可以再做一雙,權當感謝姑娘連日來的照拂?!?/br> 香枝詫異,“怎么不做?要我看這也是個長遠的活計,若東西一如既往得好,少不得有大筆生意上門,可比在這兒風吹日曬地賣點心強得多?!?/br> 江逸淡淡地道:“風吹日曬也不過我們兄弟辛苦罷了,日夜趕工做這繡品,怕是會傷了家妹的眼睛?!?/br> 此話一出,原本還想勸說江逸的大山兄妹也沉默了。 香枝聞言,長嘆一聲,“有你這么個好哥哥,你家妹子真是幸運?!毕阒戳搜廴粲兴嫉拿纷?,又道,“我想你還是回去和你家妹子說聲才好,興許她想做呢?” 江逸笑笑,沒接話,只是說道:“給姑娘的鞋子,我五日后送過來?!?/br> 香枝點頭應下,笑言,“得了,事情辦砸了,我這個辦事的也得趕緊回去交差。咱們五日后見吧!” 雖然沒幾步路,江逸還是讓大山把她送到李府門口。 如此順利地把鞋子賣了出去,兄妹四人心情大好,準備好好逛逛這銀坊鎮。 “逸……哥,要……買rou?!毙氄J真地強調。 “好?!辈粌H要買rou,還要多買些熬湯的大骨頭,全家包括他在內都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吃食上一點都不能湊合。 ****** 江逸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夏荷已經把飯做好了。 梅子和小寶在鎮上吃了許多小吃,就連回來的路上都一直在吃吃吃,這時候見到夏荷端出來的家常菜,連連嚷著:“肚子裝不下了!肚子裝不下了!” 大山也不好意思地揉揉肚子,他也吃了不少。 當然,他們也給在家留守的兩人帶回來四只大大的rou餡鍋貼,大山一直捂在懷里,到家還是熱的。 夏荷又是驚喜又是心疼,一直說下次不用給她帶了,留著錢買過冬的糧食。 夏荷這話倒提醒了江逸,這個叫“廣昌縣”的地方明顯是北方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不僅是越冬的糧食,更重要的還有棉被和棉衣。 看來,買山種棗的計劃要遲早提上日程。 江逸就著夏荷做的菜和粥吃了頓熱乎飯,就早早地鉆到房里查資料。 他手里的小木牌簡直就是一個明朝知識大全,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和現在的對比,比如現在他所在的廣昌縣在現代屬于哪個地域就沒辦法查出來。 江逸想知道些這里土地買賣的規則,心念一動,小木牌上就顯出來幾行小字:上等田地15到20兩銀子一畝,中等10到15兩一畝,下等10兩以下,具體金額依據各地政策有所變動。 江逸低聲問:“有沒有買山的先例?” 木牌閃光,慢慢顯出幾行小字:會有顯赫人家買山建別院,蜀中地區有人買山墾荒的情況,此外還有佛家寺院、道家清觀等,不勝枚舉。 江逸又問:“價錢如何?” 小木牌:水土富饒之地有價無市,荒地便宜并有優惠政策。 “比如?” 木牌:比如免稅。 江逸長舒一口氣,頭腦中快速地草擬了一個計劃。 有之前賣棗糕賺的七貫錢買米面以及過冬的棉花和布匹應該是夠了,就算不夠等今年的棗子下來之后,也能掙個吃喝的錢。再不濟還能曬干了繼續做棗糕。 賣虎頭鞋得來的二十兩碎銀用來買山地,還有前幾天那位兵哥給的兩個銀錠子也要帶著以防萬一。用不上最好,萬一用了,再想辦法盡快還上。 既然荒地便宜,荒山應該更貴不到哪兒去。如果二十兩買不下他看上的那個小山包的話就先買陽面的一片地方,用來做試驗田也足夠了。 江逸把未來的計劃細細地想了一遍,就自信滿滿地進入了夢鄉。只要想到離回家的路又近了一步,就連做夢都是笑著的。 此時,江逸不知道的是,對面屋里的兩個小姐妹比他睡得更晚,她們像是商量著什么天大的事兒,一會兒信心滿滿,一會兒又猶豫不決。 姐妹倆嘰嘰咕咕說了大半夜才終于安靜下來。 第二天江逸早早起來,趁著大家都在飯桌上,就把自己的打算簡單說了說。 蘇家兄妹都是心思通透的,雖然不明白江逸為什么會種棗樹,但是也沒有人多嘴問。 這個家里最為熟悉外界應酬的就是云舒,他主動站出來說:“逸哥,明日我同你一起去縣里。知縣家的公子與我一同在學堂讀書,算是有幾分交情。若是萬一有什么不妥當的,想必那負責土地買賣的主薄也會賣他幾分面子?!?/br> “行?!苯菰疽蚕虢性剖嫒サ?。一來他之前在縣里上學,對地界熟悉;二來作為大家族的嫡子,人情往來也不會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