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有了王翠翠母親做對比,再加上前世那有跟沒有沒什么差別的父母,安寧對周李氏更為依戀,還被后者取笑說都要成大姑娘了還這么愛撒嬌。 嘴里這么說,周李氏對于女兒的依戀還是很享受的。 除夕夜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大餐。 紅燒rou、烤鴨、蝦餃、姜母鴨、白灼蝦……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將圓圓的桌子擺的滿滿當當的,當從菜色就可以看出周家這一年來的變化。 安寧早就換上了新做好的衣服,頭上還帶著一個鎏金的蝴蝶釵。 周李氏說她們也到了打扮的年紀,給她和周慧都送了一盒子的首飾,雖然都是鎏金的,比不過純金的價格,但首飾精致,也是花了她三四兩銀子買的。 安寧深深覺得,她娘肯定是怕她們小姑娘愛俏,把金簪往頭上戴然后心疼吧。 其實……安寧更偏愛玉石和銀釵一類的。 周李氏看見打扮得整整齊齊俏麗漂亮的女兒和孫女,心中別提有多得意了,整個村也找不出比她家兩個姑娘更好看的女孩子了。 李南以前新年給的壓歲錢,基本都是一兩文錢,今年他得意洋洋地每個人包了一兩銀子,聰哥兒也是如此,只是看周何氏的表情,聰哥兒的銀子很快就要充公了。用的借口也是古今通用的,“娘先幫你收著,等你長大了給你?!?/br> 一般來說,聽到這句話,就別再想長大以后的事情了。 李南已經堪稱是大手筆了,村里最有錢的人家給小孩子的壓歲錢最多也就是幾十文錢罷了。 只是周李氏一出手,大家便嚇尿了。 她給聰哥兒包的是五十畝的地契,給安寧和周慧都是二十畝。周李氏終究還是將女兒的話給聽了進去,家里賺了這么銀錢,周何氏也是跟著cao勞的,如果這錢她一點都拿不到,性格再好的人都會感到委屈。只是讓周李氏給周何氏的話,她又擔心被她心軟拿去貼補了娘家,索性換成地契,還寫上聰哥兒的名字。她就不信周何氏會把兒子的財產拱手相讓。 周李氏嘴里還道:“安寧和慧姐兒能夠自己掙錢了,所以我就少給了點?!边x擇性失憶了女兒不是會掙錢,而是很會掙錢這一點。 周何氏接過的時候,又是欣喜又是羞愧。 燭光中,她想起她娘對她說過:“你娘那么寵愛你小姑,不會到時候都把財產給你小姑出嫁時候帶走吧?畢竟孫子隔了一層的肚皮,她連親兒子都可以舍棄的?!?/br> 雖然她那時候信誓旦旦地對娘保證說不會,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點的動搖,周李氏今日這一份禮物讓她想起那時候的動搖,心中越發的羞愧。 原本可能會產生的芥蒂就這樣消影無蹤。 在過年期間,周家可謂是小孩子們最愛來的地方。 安寧他們準備了不少的糖果和水果干,有小孩子上門也不吝嗇抓一把給他們。他們村里大多數人家都還算樸實,做不出讓孩子天天上門討要糖果的舉動。也就是小孩子嘴饞了后會上門來。 對于玉山村的小孩子來說,周家的糖也比別家的好吃,甚至還有那種如雪一般的霜糖,用手指沾上一點,放入嘴里,那甜味仿佛可以蔓延到心中一樣。 事實上,這個年玉山村的大多數人因為醬油的緣故都過得很不錯??拷觋P時,村長李富貴甚至還給這些人家給了雙倍的錢,大多數都能拿到一二兩銀子,就連安寧都收到了五兩的銀子,平時的月份都是二兩銀子的。 手中有了閑錢,自然新年就好過了。有的人家翻新了屋子,有的則是扯了新買的布料做衣裳,有的桌上多了一碗的肥rou。 正月十五的時候,村長甚至還請了一個戲臺子到村里來唱戲,家家戶戶都可以過去聽戲。 古代的娛樂節目那是相當的少,聽戲也就成了許多人的愛好。但請戲班子也是需要錢的,因此很多人一輩子可能也就聽過不到十場的戲,比過的年還少。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當李富貴說了這事時,全村都轟動了,家家戶戶都無不感恩戴德。難得有聽戲的機會,到時候基本全村的人都會出動,人多了,顯擺也就成了常事。因此每一戶的人家都換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家境稍微好點的頭發上還帶上銀釵。 周何氏也愛聽戲,只是她上一次最近的一次聽戲也是在五年之前,但就算是這樣鮮少的聽戲經驗,也夠她在女兒孫子面前顯擺了。 “你們沒聽過,那位孫大家啊,嗓音那叫一個好,唱起戲來,悠揚動聽,還有城里的文化人說,那戲聽了,讓人吃三個月都沒滋味?!?/br> “不過我覺得這話也太夸張了,那說話的人純粹是因為沒錢吃rou吧,真吃了rou,怎么可能會沒滋味呢?” 安寧被她娘的解釋給打敗了,連忙道:“娘,那是三月不知rou味,形容這戲太過美妙,讓人癡迷到了極點?!?/br> 周李氏不理她,繼續說著當初那折戲的劇情,虧得她記性好,五年前聽過的戲,細節還記得一清二楚的。 她越說越是激動,時間就這樣嘩啦啦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 安寧再次打斷:“娘,我們再不走,就要遲到了?!?/br> 周李氏倒打一耙,“就算你們想聽我說完,也要提醒我時間呀,真是的,等回來后,我再繼續給你們說吧?!?/br> 還扶了扶自己頭頂的金釵,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 安寧被她娘徹底打敗了! ------題外話------ 冬天果然是長肥rou的季節qaq往體重秤一站,心碎! ☆、第四十七章 炫耀啊炫耀 戲臺位于大榕樹下一片空地上。、 最前方有三張大圓桌,桌上擺著一些瓜子花生,還有燒的熱熱的開水,這三桌明顯都是給村里一些有聲望的人坐著的。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坐在長椅上了。安寧和周李氏因為醬油的貢獻也混到了兩個圓桌上的位置。三個圓桌,也就只有五個位置是留給女的,另外三個皆是五十歲以上的,無一不是德高望重受人敬仰之人,其中一位蘇大娘還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媒人,一生中牽成的好姻緣有上百件,她同其他媒人不同,不會為了那點做媒的錢就口綻舌花,把黑的說成白的,而是仔仔細細將雙方的優點和缺點都展示開來。 周安樂作為周家的族長,自然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大家雖然私下皆在嘲笑周家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為了幾畝地,把會生金蛋的母雞生生往外趕。但面上對于他還是做到了基本的禮數,要知道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周家就有二十多戶了。 想到這里,大家便迫不及待等著看周家遇到周李氏他們家后會有什么反應。周李氏被逐出后反而大富大貴了起來,這絕對是打臉! 周安樂到了后,對著大家點點頭,便坐在位置上,對大家的目光熟若無睹,鎮定自若的樣子。 他內心也的確是很鎮定……倘若他們的謀劃成功的話,周安寧他們家遲早是要從云端上摔下來的,到時候怎么搓圓捏扁就可以隨他們的心意了。他們一族的人被嘲笑了許多,心中都早就憋著一口氣在。 他這樣淡定的表現落在別人眼中,反而讓人高看了少許。 “周賀那老匹夫的兒子倒是比他有出息?!?/br> “你看他身上穿的那衣服布料,周家大房還真是有錢啊?!?/br> “誰知道是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呢?!?/br> 正說話著,周安寧因為周李氏沉浸在過往記憶中不可自拔而還沒到來,周家其他的人都陸陸續續來了,除了周安樂以外,其他人都坐在一塊。 出乎大家的意料,周家這六房當中,除了大房,竟然是三房過得最好。 之間周胡氏身著一銀紅色的衣衫,布料是一匹五兩銀子的三菱羅,她頭上還帶著一個芙蓉花的銀釵,在村里大多數都是穿著棉布麻布的婦人當中,深深壓了其他人一頭。 她掃過那些只是帶著絹花或者鍍銀釵子的婦人,臉上顯出幾分的得意。 就算是周胡氏這樣的極品人,也是有個別交好的。 一位王姓的婦人道:“你頭上這釵子之前沒見你帶過,是鍍銀但還是?” 周胡氏揚了揚嘴角,“鍍銀的哪敢帶出來,沒得跌了分,這是我相公送我的,城里老字號的銀飾店打造的,一只就要一兩多的銀子呢?!?/br> 其他只帶鍍銀釵子的婦人就這樣躺著中槍了,一個個在心中暗罵:忤逆不孝的人,還敢在這邊大放厥詞。 其中一位卻突然眼睛一亮,聲音也放大了幾分,“咦,老jiejie,你來了?看你這通身的氣派,這衣服,這簪子真是好看!” 眾人循著她的聲音望去,便看見周李氏一行人走了過來,差點被閃瞎了眼睛。 站在最前方的周李氏一身云母紋花樣的云錦,頭上戴著牡丹的金釵,耳朵也是金耳環,眼尖的還看到了手指上的金戒指,金光閃閃的,簡直要晃花了大家的眼睛。 周胡氏那銀釵瞬間就被比到地上去了。 她右側則是桃紅裙子的周安寧,這個花色襯得小姑娘越發嬌俏,周安寧頭上只是簡單地帶了一個銀釵,但耳邊那玫瑰花樣的玉石墜子一看就價格不菲。 周慧一身碧色,更是顯出了幾分溫柔的氣度,即將十二的她已經顯出了幾分少女的風韻,發上的朱釵輕輕晃動著,讓人忍不住猜測這釵子究竟價值多少啊。 周何氏是四人之中最為低調的,但這個低調也是同三人做對比,她頭上的銀釵,手環上的純金手鐲都告訴了大家,人家也是有錢的。 至于聰哥兒,他剛剛早就跑去找他的小伙伴去了。 之前被周胡氏說跌分子的人輕蔑地掃了周胡氏一眼,隨即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周胡氏被這一眼氣得拿手不住撫胸口,看向四人組的眼神滿是羨慕嫉妒恨,對于丈夫當初的主意也有了一些質疑:拿到三百兩又如何?看看人家!沒一個人戴的首飾比她差的,就連她最瞧不起的周何氏都有了新的金手鐲,這讓自認為聰明人的周胡氏情何以堪。 “老jiejie,你怎么突然買了這些首飾來帶了?” 周李氏扶了扶頭上的金釵,嘴角明明上揚了,嘴里還很嫌棄,“都怪我這不省心的女兒,之前她釀了一些果酒,掙了點銀子,我本來想說讓她自己留著的,誰知道這丫頭一個不注意,就給我買了這些?!?/br> “買了也就算了,還非要我戴。不戴她還不樂意呢?!?/br> “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你有這樣的女兒,可抵得上好幾個兒子了?!闭f這話的人,眼神還往周胡氏身上掃了掃,意思顯而易見:有你丈夫那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呢。 其他人則在心中琢磨,這周安寧賣的是什么果酒啊,這么掙錢?她不會是財神爺投胎轉世的吧,怎么掙錢的點子一出接一出的? 周胡氏他們在這件事上心虛,心中再恨,也不敢表露出來。要知道周李氏手中還握著證詞呢,她若是不高興了,往衙門走一圈,周安平就悲劇了。 白大娘點點頭,“這話說的是,我那孫女繡姐兒也是這樣。今年送她上了學堂,她的繡工有了進步,過年前把她這幾個月做的荷包和絡子往城里賣,居然賣了二兩銀子。她同安寧丫頭一樣,都是存不住錢的,直接把銀子拿來給我扯了細棉布,給我做了一身新衣裳。氣得我打了她一頓,這么存不住錢,以后怎么持家啊?!?/br> 別看白大娘嘴里這樣淘汰孫女,心中可得意了,這是明晃晃的炫耀。 其他人心中只是羨慕,就算他們家閨女沒有安寧能干,能像白家的繡姐兒這樣年紀小小就賺二兩銀子也夠好了。 周李氏和白大娘就這樣你一眼我一語地炫耀起了自己的孫女。 其他人的則是在心中想,原來上學堂還能夠讓女紅進步???要不要把家里孩子也送過去呢? 這其中有著大大的誤會,繡姐兒技藝會進步,一方面是因為她讀了書,刺繡時少了幾分工匠之氣,另一方面卻是因為安寧給她開小灶。安寧的水平同她相比差得遠了,但架不住有一個李艷。繡姐兒刺繡上的問題,安寧都問了李艷,也直接明說是手帕交想知道的,李艷一般都不怎么藏私,繡活這種也是看天賦的,有些技巧即使你知曉,沒那個天賦,仍然做不好。繡姐兒的天賦好,但是李艷天賦更好,她根本不怕有人超越她。這也導致繡姐兒的手藝突飛猛進。相對于前者的原因,后者其實更為重要。但白大娘哪里知曉這些,只覺得孫女入了學堂后一日千里,心中還暗暗得意自己將她送學堂的英明舉動呢。 周李氏同白大娘炫耀開心了,才拉著安寧的手去前面的桌子旁坐下。 ------題外話------ 來例假,嗷嗷,難受,打滾 ☆、第四十八章 卿本佳人 周李氏同周安樂雖然不是同一張桌子,但是一抬頭也可以看到他。 周李氏現在手中有錢,底氣十足,見了周安樂,只是冷哼一聲,便將他給無視了。 安寧嘴巴很甜地叔叔伯伯爺爺嬸嬸一通喊了下來,周安樂也有喊,只是排在最后而已,周安樂見到她就心情不好,聽到別人不斷夸這死丫頭有禮貌又能干心頭火就起得更旺了。 看到他心情不好,安寧就愉快了,還故意問他,“周家大房和三房就是比別人家能干,穿的綾羅,戴的起銀釵,其他幾房就只能穿棉布,帶絹花了?!?/br> 周家的位置距離這桌子不遠,安寧這問話一出,其他幾房的人都聽到了,眼神直接就往大房和三房掃過去。 對??!同樣都是周家的,大房和三房怎么就突然發家了? 安寧家發家是因為臭豆腐和醬油,這個大家都知道,也可以理解,畢竟人家秘方在手嘛。但是周家大房和三房怎么不聲不吭就有錢了?明明沒見到他們做什么生意啊。 一時之間,大家看向這兩房的人眼神都充滿了懷疑。 周安樂表情更是僵住了。他能說是因為伙同三房賣了那地分了三百兩銀子嗎?這事若傳出去,他們就徹底沒名聲了。 安寧給自己倒了杯茶,道:“我聽聞有的家族族長會偷偷貪污了一些族內用來修繕祠堂、供養子弟上學的錢財。不過安樂叔叔聽說最為清廉公正,想必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br> 周安樂的臉更加黑了。族長貪污掉一部分族內的錢這已經成了潛規則的事情了,只要貪的范圍在大家的允許范圍之內也就不會有人嚷嚷出來。他們大房當了族長好些年,更是貪了不少,正因為以前有的貪,所以大方已經習慣了奢華的生活,甚至把好幾塊的祭田列在他們大房名下。日積月累的,族內出息少了,他們能貪的也就少了一些。由奢入儉難,他們得知沈家有意那塊地后,便干脆伙同周安平設計了這一遭。為什么周賀寧遠自己下臺,也要把族長的位置緊握在他們這一房呢?便是因為擔心別房上臺后,掀開了這延續百年的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