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就算減少到了五十文,許多人還是舍不得花這點錢給閨女上學,上學后的筆墨再節省一個月也要幾十文,對于這些人家來說,還不如把錢拿來買幾十個雞蛋全家一起吃了。因此能送女兒來的,要么家境不錯,要么是真心疼愛女兒的。 安寧掃了一圈,發現她和那四個姑娘都不太熟,繡姐兒倒是和最小的那個春蘭玩的不錯,還笑嘻嘻地做介紹人介紹他們認識。 春蘭家境不錯,在村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家中不僅有五十多畝田地,在城里還有一間店鋪,家里做的是米糧的生意。她一張蘋果臉看上去就十分討喜,還笑瞇瞇地請她們兩個吃自己帶來的綠豆糕。 三人坐座位的時候干脆坐在一起,另外三個女孩子則是坐她們后面。 幸好這屋子夠大,裝下七十人沒什么問題。先生姓李,還是村長的遠房親戚,三十多歲的樣子,性格有些嚴厲,對孩子倒也耐心。 上課之前,沈家的一個管事還過來說了通話刷了下存在感,只是說話不知道是不是刻意準備過的,文縐縐的,聽得好幾個調皮的男孩都直翻白眼。翻譯成白話也無非就是好好感念沈家的恩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類的。 不過玉山村太小,沈家估計也看不上,因此也只派了這小管事過來。 這管事說完后,換李文李先生講話。 忽略掉一開始的拜圣人畫像等步驟,等正式上課的時候,半個早上已經過去了。 第一堂課上的便是三字經,書聲瑯瑯,別有一番味道。沈家捐獻了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這幾個開蒙用的書籍,每本書都送了十二本,李文分一分,大概六個人用一本。 學堂也就是上半天的課程,畢竟村里孩子平時也得幫忙干活的,上一整天家長也不愿意。 結束后,大家認了三個字,背了背幾段三字經,進程有快有慢。幾個女孩子還笑著說回去后在沙子上練字呢。 至于書籍,因為擔心小孩子不小心弄壞,李文在下課后便收了起來。 春蘭也是嘟著嘴抱怨說書被收走后都沒法認字,她擔心她記不住。 安寧想起了前世所使用的黑板和粉筆,心中不由一動。 倘若她將黑板和粉筆弄出來,那不就方便大家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復習嗎?李先生上課也多了不少便利,這兩樣東西又不難做,畢竟她沒打算一口氣弄出現代黑板。 越想越覺得可行,安寧便回家找舅舅去了。 ☆、第三十一章 可惜了 她同舅舅一說,李南覺得弄這個和先生打好關系對他們家有利無害,興致勃勃地找出了木板和黑漆。這時代的漆一般是在從漆樹上取出的生漆加上桐油、顏料等東西。 李南將長長的木板給磨平,然后一邊又一邊地涂上黑漆,務必使得木板能夠更加光滑。 在涂抹得差不多等待自然風干時,安寧則是找到了一些石灰,加水后做成粉筆的形狀,雖然質量肯定比不上現代粉筆,但也勉強可以使用了。 等黑漆徹底風干,安寧試著用簡易粉筆在簡易黑板上寫了寫,然后滿意地點頭——成果還是可以的。 李南將長長的木板截開,做成了兩個四米長的黑板和一個兩米長的。兩米長的直接放安寧房間的書房中,正好留著大家一起使用。 安寧還同樣給自己留下了一些粉筆。 李南又按照安寧的建議,弄了一個黑板槽專門放粉筆。 搗鼓了許久兩人帶著一個下午的成果——兩個長黑板和足夠用幾個月的粉筆,跑去村長家了。李先生現在就住村長家中,一個月也有二兩的束脩,包吃住,待遇還是挺好的。 當李文看見扛著長長木板過來的李南和安寧,第一反映便是這是要算賬? 細想一下,不對啊,安寧這丫頭上課還是挺好的,一點就通,也不惹麻煩。 一問清來意,李文先是松了口氣,便迫不及待地試了起來。 沒用過現代粉筆黑板的他自然對這簡易的禮物贊不絕口——好歹他上課不用再因為頭疼怎么一個個指點學生的筆畫順序了,完全可以用黑板解決。 李文甚至還無師自通了到時候叫幾個頑劣學生到黑板上碼字的技能。 等李南扛著黑板到學堂后,他在教室前方和后方把黑板安在墻壁上。桌上還擺著專門拿來擦拭黑板的布。 李先生興致勃勃地在后面的黑板將三字經給寫了滿滿的一面。 寫完后,他似乎覺得自己第一次使用粉筆,字跡不怎么上臺面,又擦掉,重新寫。 安寧不知道這位看起來挺嚴肅的先生還有這樣童趣的一面,炯炯有神地看著他寫了一遍又一遍,才滿意地點頭。 寫好后,他才意識到了點什么,咳嗽了一聲,擺出了一副我很正經的樣子,道:“學無止境,你們若閑著沒事,可以來這里練字?!?/br> 安寧努力不讓嘴角上揚,點點頭,“像先生這樣沉浸在學問之中的人,才是我輩學習的對象?!?/br> 周李氏說安寧嘴甜是很有道理的,她若是想要吹捧一個人,那絕對可以捧得對方神清氣爽,就像是現在的李文一樣,他雖然竭力做嚴肅狀,但是眼中的笑意還是出賣了他的想法。甚至在安寧詢問下,還同意借給她幾本書回去抄。 見李先生說話的時候,眼神還不時落在那黑板上,顯然意猶未盡,安寧便不打擾他玩,哦,不對,人家是鉆研學問。拉著舅舅李南告辭了。 李文看著她的背影搖搖頭,感慨了一句,“可惜了?!?/br> 可惜這樣聰慧的姑娘卻不是托生在富貴人家,只能在這山野之地白白埋沒。 安寧并不知道自己先生的感慨,回去后,拿著新制的小黑板和粉筆,開始練字去了。同時,她還交代了舅舅多做幾個,她可以拿出送給小伙伴。 李南點點頭,又扒拉出了好幾塊木板,開始涂抹了起來。周李氏和周何氏則仍然窩在后罩房弄臭豆腐——這可是他們發家的根本,就算熏得一身臭豆腐味仍然樂此不疲。不過兩人都不肯讓家中的兩個小姑娘靠近,說這味道腌臜她們兩個老黃瓜皮就夠了,別熏了嬌嬌嫩嫩的小姑娘。至于小侄子聰哥兒,他也不知道是到叛逆期里還是怎么樣,不屑在家里陪小姑娘玩,即使這小姑娘是他長輩,吃過午飯后就跑小伙伴家里去了。別說,他的人緣還真不賴,基本同年級的男孩都混得挺好的,不像安寧,撐死一個繡姐兒當手帕交。哦,現在還多了春蘭。 等安寧用粉筆練了一個時辰的字后,周慧回來了,手里還拎著一顆大西瓜,笑道:“這是路上遇到孫大娘,他家今年西瓜產了不少,看見我,便讓我拎一個回來呢。孫大娘家的西瓜是出了名的好吃,我們今天可是有口福了?!?/br> 周慧口中的孫大娘同周李氏關系不錯,周李氏當初還把豆腐方子給了她,每天他們家定了五十多斤的豆腐過來。 安寧抱了抱西瓜,感覺沉甸甸的,拍了拍,聽這聲音,按照經驗來說,應該挺甜的。玉山村的夏天還是挺熱的,這種天來一個冰鎮西瓜最消暑了。 這時候原本窩在角落的靜靜跑了過來,蹭了蹭她的腳,又聞了聞西瓜,一副想咬的樣子。才一個月的時間,靜靜已經長大了不少,不再像是一開始小不點一樣。不過聽說狗得喝奶三個月,因此安寧仍然是每天去要羊奶過來給它喝,為此,周李氏還送了好一些布料過去,總不能讓人家白白吃虧。靜靜雖然小,但是已經展現出了精明的一面,在家中最粘的便是安寧,其次是一家之主周李氏。狗崽撒嬌的殺傷力鮮少有人能夠抵擋,至少周李氏現在不再覺得安寧是錢燒得慌才養這狗,平時有時候還帶靜靜出去散步來著。 安寧摸了摸靜靜的腦袋,道:“你還小,不能吃這個?!?/br> 其實,就算靜靜長成了大狗,也一樣不能吃西瓜。 周慧失笑道:“你還真把他當孩子哄了?!?/br> 安寧撇嘴,“有些時候動物比我們想象中要聰明的。我前些天一個香囊丟了,還是靜靜幫我找到的呢?!?/br> 雖然香囊找出來時,已經被靜靜咬的不成樣子了,還被撕扯成了碎片——但好歹還是有聽她的吩咐找出,安寧覺得不能要求更高了。 周慧顯然是知道這件事的,捂著嘴輕笑。 安寧也不管靜靜是否聽得懂,哄了他許久,把他哄出去了,才抱著西瓜,來到院子中間的井邊,被西瓜放在井里泡著。等吃過晚飯后,才撈起西瓜,切成一片一片,放在盤中。 鄉下自己種植的西瓜,甜美多汁,入口時冰涼的口感一下子就消掉了全部的暑氣。 炎炎夏日,來一塊冰鎮西瓜,神仙日子也不換~ 只可惜周李氏擔心安寧小姑娘吃太多容易著涼,安寧只吃了兩塊就被沒收了全部。 安寧很憂傷……這時代,沒有空調沒有風扇,連西瓜都得少吃,這日子還怎么過??! ☆、第三十二章 怪異的母子 事實證明,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安寧將小黑板送給兩個小伙伴后沒幾天,這盜版的小黑板已經橫行于玉山村里。甚至還有頭腦精明的人直接讓城里的親戚做這個賣出去,據說還小賺了一筆。 對古人講究什么版權問題是行不通的,加上安寧現在每個月也有二兩銀子的醬油分成,也就看不上這點,懶得去計較。她這番行為倒是為她博得了大度善良的名聲。安寧也算是看透世情了,反正只要不妨礙他們賺錢那就是大度善良。 玉山村的人覺得安寧這丫頭真是好啊,想出這么一個好法子,以后家中每個月終于可以省了不少的筆墨紙硯錢了。一時之間,不要錢的好話拼命往她身上扔,即使內芯是成年人的安寧在這樣一片贊揚聲中都忍不住要輕飄飄了,后來還是寫了幾個小時的字才勉強壓下了這股的躁動。 一不小心又出了風頭,真不能怪她。 有了黑板后,她迅速將全家掃盲大業抓起。 每日閑暇后,一家人被她勒令坐在小黑板前面,聽她講課,就連聰哥兒也被抓來一起,權當復習功課。聰哥兒一開始有些不樂意,但在安寧在他面前把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都給背了一遍后,他便服了——要知道他三字經到現在也就背下五分之一的內容。 只是上了幾堂課后,發現全家除了周慧,對于自己名字以外的字興趣不大,安寧好為人師的一顆心就這樣被深深打擊了。難道全家除了她和慧姐兒,就沒有一個愛念書的嗎?不對,慧姐兒其實也不算愛,只是覺得多學點沒壞處,考慮到自己也是穿越過來的,說不定原主也不愛讀書,安寧只能在心中感慨一下周家不愛念書的遺傳基因真強大,順便改變一下政策。 她轉而教他們算賬,各種口算速算心算往外跑——這下他們學習得倒是很起勁,周李氏還夸她就應該教這個,買菜時多方便啊。一轉頭,剛學出點成果,就跑出去炫耀,把縱橫市場十多年的大媽給算到要口吐白沫了。 但是全家學得最好的反而是年紀最小的聰哥兒。別看他三字經好幾天都背不下來,算學卻是一點就通。 感情這是一個偏科的天才??! 安寧再也不逼著聰哥兒天天練字了——當然學堂里的基本作業還是要好好完成的。她并沒有古代那種四書五經才是正道的想法,既然聰哥兒擅長這個,那她就開發這塊唄。 聰哥兒顯然也更喜歡算學,安寧有時候給他布置難題,他這個愛玩的人都愿意坐黑板前面算半天。 考慮到黑板實在太實用了,李南又多做了好幾塊,基本達到了人手一塊。就連靜靜也有,只是他那塊是拿來磨爪子和磨牙齒的?,F在的他正處于特別好動的年紀,若不是安寧平時不讓她進她房間,估計她房里的東西都要被他的牙齒禍害個夠。 …… 黑板在風靡全村的同時,安寧也感覺到李先生對她態度更加和熙了。她甚至還從李先生那邊借了好一些書,拿回家慢慢抄著,擴大自己的書房。安寧買不起太多的書,只能抄書了。 她素來是認真聽講的好學生,即使先生上課的內容掌握了也不會因此開小差。作為女子身在古代,她越發感覺到知識的可貴。 春蘭年紀最小,因此有時候免不了走神,幸好她身邊還有安寧和繡姐兒時不時提醒她一下。 一日上課到一半的時候,她突然悄悄戳了安寧一下。 安寧疑惑轉頭——春蘭雖然上課愛走神,但鮮少會去打擾她們的。 春蘭沖著某個方向努了努嘴,壓低嗓音:“看,有人在偷聽我們上課呢?!?/br> 安寧并不意外,可能是出不起錢又實在想學點什么的孩子吧,她轉過頭,目光落在那偷聽上課的人身上,卻愣住了。 這不是消失了一段時間的小男孩嗎?自打上回把靜靜送她后,安寧去果園時便再也沒見過他了。本以為也不過是一面之緣,沒想到會在這里見到他。 安寧的眉毛忍不住緊緊皺起,從小男孩身上的衣服來看,他若是要上學,他家中不可能出不起那銀子。這學堂的每個月五十文的優惠政策僅僅限于本村人,如果是外地的,一個月得交兩百文。如果她記得沒錯的話,那男孩身上穿的衣服布料一匹都要五兩銀子呢。 他聽得很認真,黑漆漆的眼睛全是虔誠和專注。 安寧看著他,腦海中都忍不住腦補出了十萬字的宅斗情節。 因為他的緣故,她這堂課剩余時間都沒怎么聽進去,也幸虧李先生現在所講授的都是她掌握的內容。 下課后,安寧同兩位小伙伴說了一聲,便朝著他走去。 他們兩人一個才八歲,另一個看起來也就五六歲,就算有人看到,也不會喪心病狂地在名聲上做問題,年紀實在小了點。 小男孩還記得她,看到她時還沖著她笑了笑。 見到她,安寧總想起隔壁鄰居家的弟弟,心又柔軟了幾分。前世她父母感情不睦,對她這個女兒也完全不上心,每個月給足夠生活費和一個負責照顧她生活的保姆就甩開手了。當時鄰居家的大娘看不過去,時常接她過去吃飯,因此安寧同那大娘的兒子感情一向很好。那時候她還常常想,若是她有弟弟,大概也是這么可愛吧。 她不知道該同他說什么,索性說起了靜靜的事情。 小男孩聽到靜靜半夜撓門想睡她房間的時候笑得眼睛瞇了起來。 小男孩雖然沒有說話,但也時不時點頭瞇眼笑表示并不是安寧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不知不覺中,他們來到了一個莊子前面,莊子不算大,大約是二進規模,但是人家所用的石料和木料明顯甩了安寧家一條街。 安寧疑惑地看著小男孩:這是他家?更讓她覺得奇怪的是剛剛在路上還帶笑意的小男孩臉上在回到這里后已經變得漠然起來。 莊子前一個丫鬟打扮的人在那邊焦急地來回走著,看見他們時眼睛亮了亮,撲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