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節
蕭御認真的強調道:“要長青霉的哈蜜瓜,多多益善?!?/br> 謝景修:“……” 說干就干,蕭御等不及去見謝景修的精兵悍將,先交待下去,盡可能多地收集哈蜜瓜,放到濕熱的地方等它長出青霉。 此令一出,島上的居民們一片嘩然。 無名島發展將近十年,管理體系已經十分成熟,文官和武官集團各司其職,一齊為建設無名島效力。 謝景修仿照朝廷六部設立了文官部門,各部長官全部出自他的心腹。 武官體系仍舊是護衛隊的形式。有二百護衛是他精心培養起來的精英干將,亦是忠心不貳的仆從下屬,全部以數字命名,老六,老十,二九等人便是出自這一隊列。 島上現有正規軍隊七萬余人,京城有元王府原有私軍兩萬,以及掩蔽在京城外的三萬人馬。 全部統領均出自那以數字排列的二百心腹精英。 除此之外,便是移居至此的普通百姓了。 謝景修免除島民十年賦稅瑤役,卻要求每戶至少出一名青年壯丁,組建二十萬民防軍,平日由派遣下去的教官組織日常訓練,不耽擱務農做工。正規軍每半年進行一次陸地與海戰演習,民防軍同樣要參加。 萬一無名島遇襲,所有人必須能夠立刻投入戰斗。 無名島雖號稱私產,謝景修卻儼然站在權勢之顛,何況他還擁有連朝廷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大型艦船。 如今一道命令下去,只說是公子身邊的人兒想要發霉的哈蜜瓜,島中所有百姓立刻停止手上的活計,一切以尋瓜捂瓜為先! 蕭御還沒經正式介紹,除了京城帶來的部下知道他的身份之外,島上的人還不知道這少年居然是一名神醫,也不太清楚他是自家公子明媒正娶的“妻子”。 端看他們公子這番行事,很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昏君架式。 馬上,六部文官們開始有意見了。 第180章 制出良藥 蕭御一心制備青霉素,把謝景修要把他介紹給眾人的安排一律往后排。 小太子在秦竟和馮老大夫的照顧之下,病情暫時有所緩解,但時不時地還會發燒,傷口也有化膿跡象。 蕭御不敢拖延,發動全部人手一起參與實驗。 實驗室設在工部剛剛建成的一棟宅子里。這座宅子本是用來作為新的兵器作坊的,無名島十分重視軍隊,兵器自是重中之重,護衛隊大統領專門從島外尋來了幾位兵器大師,使盡手段攏絡到無名島來,專為軍隊設計制造兵器,連帶海船上使用的新式兵器也一道研制開發。 這座宅子由大統領親自堪測選址,房屋圖紙亦由建造大師親自設計監造,花費了極大心力才將作坊建起,如今已建成晾干掃凈,只等著交付使用了。 蕭御不知內情,只向謝景修說需要一個又大又干凈的場所,謝景修二話不說就把這宅子批給了蕭御。反正舊的兵器廠規模已經十分巨大,暫時還可滿足需求。至于大統領申請的新兵器作坊,謝景修也同樣大方,大筆一揮圈了一大片場地,隨便大統領折騰。 聽說那個“媚惑”了自家公子的小狐貍精已經著人將發霉的甜瓜,芋頭大米等物一袋袋運進作坊里,不止如此,他還要上好的細細的碳粉,還要醋、堿水、菜油等物,怎么看都是在仗著公子的寵愛在胡來,剛剛年過四旬的大統領一口老血憋在胸口。 就算養了美人,要討他歡心,別的給他玩就算了,怎么連兵器作坊也如此兒戲! 大統領將六部主事召集到自己家里,連連頓足:“公子被美色迷昏了頭腦,無名島危矣!” 無名島上的管理體系設了六部,各部長官均稱主事。 戶部主事姓閻,原是海鏡城轄下一個小縣城的縣令,進士出身,頗有才學,為人嚴謹刻板,管理治下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會討好上司,因此在小小縣令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五年前因為得罪了貴人,被捏造罪名革職下獄,最后被謝景修手下護衛所救。 閻主事被救之后,對這個腐朽不堪的朝廷徹底失望,舉族遷往無名島定居,如今為謝景修管理著島上的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吏部主事姓吳,兵部主事姓李,同樣是被上峰同僚迫害,不得不舉家遷至海外,他們出事前的官職比閻主事要高得多。兵部只能管著民防兵的人事調配和事務,無名島陸上和海上的軍隊完全由謝景修一手把持,他不容許任何人染指軍中勢力。 禮部主事姓趙,掌管著島上的典禮與學校之事,對未開化的原住民進行教諭同化的任務也交到了趙主事的身上。 刑部暫時只是個虛設的部門。無名島開發十年以來,因為謝景修定下了嚴格篩選移居百姓的各種條件,如今島上幾乎沒有宵小之徒,便是原本品行不太端正的,在島上時刻備戰的肅殺氣氛下也只得悄悄地熄了心思,安心靠著勞動賺取報酬。如今無名島上真正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國。 刑部主事尚凡星年紀輕輕,不過二十出頭,原是草莽出身的游俠兒,素有俠名,自從歸服于謝景修,守著一個門可羅雀的刑部衙門無所事事,天天只能咬著牙關研究律法,也算是為無名島的長遠之計打算??蓱z他前二十年的人生當中都沒有在無名島上的兩年里讀的書多。 工部曹主事原是造船的工匠,祖傳手藝十分精湛,朝廷禁海,造船匠人無處安身,他只能在大戶人家賣身為奴,被謝景修想法贖買回來,亦是連同其家人一同遷到了無名島。島上千料以上的大艦船全部由他主持建造,現在無名島最重要的工事就是造船,因此便許了他工部主事之職。 六部主事雖來歷不同,卻各有緣法,俱對謝景修忠心耿耿。 大統領召集六個人,卻只來了五個,刑部主事尚凡星經常出門在外,讓人抓不著他的蹤影。 五個主事面面相覷,禮部趙主事輕咳一聲,道:“大統領,這個不是重點吧。公子所鐘愛之人居然是個少年,這才是我們應該擔憂的地方?!?/br> 本應在公子的船到之日設宴為公子洗塵,且近日島上護衛隊與原住民小小打了一仗,禮部趙主事隨軍出使,與護衛隊一文一武,先兵后禮,共同收服了一支原住民部落。部落首領獻上族中少女為公子侍婢,且答應幫忙聯絡說服其他部落,讓他們一同歸順于公子。 本想在公子上岸之時公布這個消息,讓公子高興高興,沒想到公子身邊的那個少年恁得霸道,不但將那些少女紛紛趕離公子身邊,甚至讓公子連看都沒看他們一眼,直接護送少年上車回了府邸。 準備好的宴會最后全便宜了那些護衛,而后公子再見他們之時,便是吩咐他們替那少年尋找發霉的哈蜜瓜。 簡直荒唐! 閻管事亦點頭附和:“沒有女人,公子怎么能生出繼承人來!如此一來,無名島才是真正危矣?!?/br> 大統領不屑一顧道:“這有什么?!左右不過是個少年,公子難道能娶他為妻不成?不足為慮!但是公子向來為人清冷,對任何人都不假辭色,偏偏對這個少年言聽計從?!?/br> 大統領說著恨恨道:“ 我等為人臣子,絕不能坐視不管,看著公子因美色喪志。各位主事隨我一同前去勸勸公子才好!” 眾主事附和著“自然自然”“一定一定”,又一齊議了一回島上事務,便被大統領客客氣氣地請出了府邸,連頓午飯都沒請。 雖然沒有午飯,中午卻吃上了公子派人送來的煮米和芋頭。 把食物送來的護衛道:“這是公子親手煮的?!?/br> 五位主事瞬間感動莫名,捧著碗把那寡淡無味的米粒和芋頭狼吞虎咽地往嘴里扒。 “好吃,真好吃!” 除了主事,其他小吏護衛也分到了他們公子洗手作羹湯的第一頓飯,個個吃得淚流滿面。 “這輩子能吃到公子為我這等粗人親手做的一頓飯,值了!”一群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紛紛亮出碗底表忠心,這場景怎么看怎么詭異。 新實驗室里,到處彌漫著米湯和芋湯的香味。 謝景修也穿著罩袍,手里顛著大勺,站在灶邊一臉不爽地把米汁和芋汁舀到一個干凈的木桶里。 任誰連吃了三頓芋頭飯也會不高興的,何況是向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極會享受的謝世子。 蕭御沒有發現世子的小情緒,正在指揮百靈等人將兩種汁液混合而成的培養液分到一個個白瓷罐里,再將發霉的哈蜜瓜上的青霉用銀針細細地撥弄下來,放在培養液中培養。 最后那盛了培養液的白瓷罐排滿了整整一個架子。 “培養七天,讓青霉多長一長?!笔捰粗媲芭帕械谜R齊的架子,長吁了一口氣道。 謝景修終于不用再站在灶臺邊煮湯,也偷偷地松了一口氣。 他是自己要來幫忙的,為的就是不給秦竟那小子機會靠近鈺兒。 以前他忙于自己的事業,忽略了他們身邊的狂蜂浪蝶。只要稍一注意,秦竟那老實面目下的小心思自然不難發現。 竟當年秦竟才是第一個對“鳳大姑娘”動了心的男人,還曾想要上門求娶。結果命運弄人,他未能娶成鳳大姑娘,而后鳳大姑娘變成了鳳大少爺,變成了世子妃,他更加沒了機會。 但那一絲靦腆曖昧的好感卻是無法輕易散去的。 蕭御體貼謝景修,不舍得讓他去干搬運木桶的重活,便分給他最輕省的一個活計,于是謝世子就煮了一天的米湯芋湯。 只聽蕭御道:“下面開始煮些牛rou湯吧?!?/br> 謝世子瞬間臉都黑了。 蕭御立刻察顏觀色,知道這位傲嬌貴公子是不耐煩了。 本來實驗室里的工作就十分枯燥,就算是在現代也是一樣,謝景修能耐著性子培了他一整天已是極為難得。 “世子一定累了吧?!笔捰哌^去笑道,“不如你先回府,這里有秦竟和百靈幫我就夠了?!?/br> 還要做一些固態培養基,把小太子傷口上的化膿性細菌也培養起來,到時候驗證提取出來的青霉素是否有效就靠這些培養基了。 謝世子忽略了百靈,直接把秦竟的名字聽到了心里,雙眼一瞇,冷冷道:“走了張立卿,又來一個秦竟,我竟不知鈺兒的藍顏知已竟是遍布天下的?!?/br> 說完姿態十足地一甩衣袖,冷冷地離開了。 蕭御大窘,世子怎么還記得張三少爺呢?!他對底張三少爺有多怨念??!要不是張三少爺是個胖子,他都要懷疑世子其實對張立卿一見鐘情了。 遠在海的那一邊,從淮遷去往京城的大道上,一個體態微豐的清秀少年坐在馬車里,連連打了幾個噴嚏,一時眼淚鼻水橫流,好不狼狽。 喬晉抱臂離他遠了些,一臉嫌棄地道:“張三,你也太惡心了點,離我遠點?!?/br> 張三少恨恨地一瞪眼:“喬大!你懂什么,這必然是有佳人念著我呢?!?/br> 在馬車的外面,竟是一支長長的車隊。 隊中并不只有一戶人家,仔細看去,原北淮知府李方明的車駕,還有淮遷富商喬家的人馬,淮遷鳳家的車駕,竟然都在車隊當中。 細數過去,淮遷城里的富戶人家竟然大多都在這個車隊當中,便是平日里稍有不和的此時也都偃旗息鼓,沒有心思爭執長短,只是一同馬不停蹄地趕赴京城。 鳳大老太爺坐在馬車里,花白的眉頭緊鎖著。 這幾年流民之禍欲演欲烈,淮遷周邊幾大府城已經盡數陷落,如今淮遷也已危在旦昔。 知府李方明是京城李家旁枝子弟,正好在這個月得了調令,調往京城。 誰都知道,這是為了躲避已成氣侯的亂民,準備徹底放棄淮遷城了。 沒想到周昭找李方明談了一回,便將他留在了淮遷城,只把妻兒送往京城。 人人都只當千里之外的京城便是風雨飄搖中的安全港灣,大老太爺的心中卻只覺得忐忑不安。 只希望到了京城,一切都能好起來…… 七天之后,蕭御帶著幾名助手一起把靜置了七天的培養液從架子上端了下來。 培養液看上去有些渾濁,蕭御先用漏斗和紗布粗助過濾了一遍,都盛在干凈的大玻璃桶里。 桶中倒入菜油,攪勻靜置之后,馮老大夫和秦竟等人驚訝地發現桶中之液分成了rou眼可見的三層。 蕭御指著最下面那一層透明的液體道:“能夠治好小太子的藥就在這一層溶液里?!?/br> 在玻璃桶的底部側面開了一個小孔,慢慢將下層液體濾出,倒進高溫煮過消毒的碳粉當中,再次攪拌均勻。 秦竟等人雖不解個中緣由,卻早已學會了完全服從蕭御的吩咐,一絲不茍地按著蕭御的解說,將每一個步驟認真完成。 “然后用蒸餾水將碳粉洗凈?!笔捰?,“再用醋液洗一次,最后用堿液使有效成分從碳粉里分離出來,經由容器底部的管子,滴到底下的瓷碗里?!?/br> 瓷碗里剩下來的,便是經過提純的青霉素了。 給每一個瓷碗編上好,用培養好的細菌培養基挨個檢測,哪一個碗里的液體是有效果的。 結果做出來的兩百碗溶液,只有十五個碗里的溶液能夠起到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