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網上已經開始有人爆料,說“金玉蘭最佳劇本□□”,“新人少女天才還是包裝天才?”,各種質疑獲獎劇本的聲音層出不窮。 更有人從金玉蘭的“凱風”聯想到《大宋》的“凱風”,認為這兩者必有貓膩。 陰謀論言辭鑿鑿論定有背后推手。 于是海岸線為了保住“凱風”這個筆名,以及維護他們簽約作家林芒芒的正當聲譽權,公司已經著手在網絡迅速反擊,使人撰寫了“海岸線新捧少女作家和最新獲獎金玉蘭的少女是否是一人”之類拔高身價的帖子。 如此不夠,僅僅在網絡輿論站穩尚且不夠。 那么直接在各大媒體版塊動用關系,爭取在第二天一早在一些大的報紙文娛版面或副刊,刊登出《大宋》的預售海報和各家作者的推薦語,從正面確立“凱風”的形象,給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口碑力量。 以實體成書重拳打破網絡謠言,從根本解決問題。 面對種種意料不到的變故,林父躊躇不已。 他很少關注網絡,不知道為什么傳統觀念中的出書和獲獎不是好事,反而讓女兒變成眾矢之的,——他親眼見女兒在家碼《大宋》,那個英語寫的劇本當時一改再改,他都看在眼里,自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沒意識到這樣的優秀,可能會被認為是弄虛作假。 然事關女兒不能不慎重對待。 第二天趕在林芒芒出門前驅車來到老干局,與女兒說清楚白主編所言之事;林芒芒經歷過后世網絡信息能夠殺人的威力,加上也很想知道網絡上面的情勢到底怎樣,因此表示一切都聽大人的。 林父打電話幫她請假,回家。 默認海岸線提前出書,并不意味著林中華同意白主編建議的新聞媒體采訪。 這次風波終究會過去。 他不想讓這些東西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生活,名氣固然重要,盛名之下累累皆是血汗,他舍不得讓女兒過早承受來自社會無端的壓力。 送女兒回家后再次趕往學校,直接找到相關領導,詢問女兒即將參加的國際交流生面試,以及在這次風波結束之前,都不打算讓女兒單獨上學,以免在他顧不到的地方女兒受傷害。 林芒芒的事情一波三折。 八班卻猶如世外桃源,一切都穩步緩慢前行,風平浪靜,并不受外面風雨的侵擾。 偶爾出現的小浪花都是一班的陸嚴又來找林芒芒了,他倆什么關系這一類小八卦;或者議論林芒芒,昨天不還來學??粗v座了么,今天怎么又不來學校,好羨慕,這請假的時間都趕上一個黃金周了。 周四一天沒來,周五還是沒來。 陸嚴有點兒坐不住了。 ☆、第117章 全文完 117 短短兩天時間里,《南方》首先大版面報道《大宋》,之后京城的《華夏報》海京的《文化報》很快援引資料報道,最后就連一些本地性報紙的文化娛樂版面,都有諸如《大宋》作者和金玉蘭是否一人的推測熱議。 這件事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仿佛背后有推手,席卷而來成為文化界的熱議大事。 熱議到達金玉蘭頒獎晚會播出時,在網上的討論和爭議到達一個小□□。 周五晚國家頻道放送金玉蘭頒獎典禮,林芒芒盛裝出鏡,在鏡頭前她儀態姿態無不端正穩重,表情又不失活潑可愛,像受過專門訓練一樣,絲毫不懼場不緊張。 和平時在學校在會議室在任何地方看到的一樣。 陸嚴從前總覺她和其他女生不同,暗自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現在才發現她本來就很好,一直都很好,只不過他眼光太狹小,把她當成學校那些普通女生來觀察。 非常之時行非常手段。 晚會還沒結束時,他最終動用家人的關系網聯系海岸線,接觸到他們的高層,拿到《大宋》即將出版的初稿;同時進一步打聽具體“凱風自是出”的作者消息。 這臺節目播出到林芒芒獲獎領獎時,校長的電話都被打破了。 周六省里創新性教育成果展的負責人收到消息,找到學校專程來確認金玉蘭里唯一未成年獲獎的孩子,是否就是上周演出者之一? 校長打電話問副校長,副校長聯系高一年級周教導主任,教導主任找馬老師,問題一層層往下查往下追責。 最后得到消息,確實無疑是一中高一八班的女生,林芒芒;這周林芒芒請假所為之事,便是去京城參加頒獎典禮。 當時請假只有金玉蘭入選提名的通知,并不知她會否獲獎。 馬老師和周主任都把這事兒當成對孩子的一次鍛煉,畢竟金玉蘭相當于國家級大獎,不是那么好拿的,有個提名已經很了不起了。 再后來說是林同學家中有事,頒獎晚會請假后尚未歸校,其父親自打電話請了幾天假。 校長關照此時,馬老師再聯系林中華,對方的電話就始終處在關機打不通的狀態,只好如實上報,說林父周四來過學校詢問交流生的面試,可能家中正在為孩子準備出國,所以請假未歸。 聯系不上人家長,學校俗物又多且忙,很快就把這事放下。 社會上關于天才少女事件,在周末稍微熱度降低。 誰料想周一網上又爆出新的消息,有相關人士稱,京城的《新青年報》已取得海岸線獨家報道權,已經在準備前往南方省對“凱風”做面對面采訪。 剛剛勢頭稍減的話題,重新上漲。 林父萬般不想女兒拋頭露面,奈何《新青年報》在文化界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實在高,且海岸線似乎也受到一定的政治壓力,不得不勸說林父接受這次采訪,就當是給新書做宣傳。 政治壓力? 文化圖書出版的東西,怎么會扯到政治壓力上去! 林父一心認為這是借口,即便答應了采訪,心中還是憤憤不滿開始懷疑海岸線這蠶食的方式,……但海岸線確實被相關部門施壓。 陸嚴動用家里的私人關系,這種越界行為很快被父母察覺,雖及時制止但事件的影響力已經擴散出去,非得陸家長輩親自出手才行。 雖然他出手有分寸,但到底年輕氣盛,做事不能全瞻大局,難免有紕漏。 陸家爺爺則大怒,連夜下令讓自己警衛員直接從家里把孫子綁走。 周一早晨九點八班全班上下緊急開班會,《新青年報》來校采訪她們班的林芒芒,有一部分錄制是在教室進行,希望大家配合愉快。 消息一出,全班嘩然。 有興奮的喜歡熱鬧的男生,立刻站起來“咚咚咚”的敲桌子表示振奮;有不明情況四下里追問到底怎么回事兒的;也有事不關己,老師通知完了繼續伏案寫作業的。 《新青年報》的采訪依照傳統方式:一則是林芒芒的單獨專訪,訪問地點在學校圖書館進行;另一則是通過林芒芒同學的描述,側面了解她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班長高峰,學習委員劉穎還有好友李明菲莊康康都上了鏡頭。 采訪結束后林芒芒幾乎沒時間和同學敘舊,在父親的陪伴下,與報社的記者一同離校。 如此大費周章的一番動作,林芒芒在京獲得金玉蘭獎的消息便不脛而走,從八班傳到七班,再傳到其他地方;金玉蘭獎大家沒什么感覺,反倒是她寫的《大宋》,實在太對高中生們的口味,種種消息飛快變成學校里新的話題。 短短的時間里,她不僅被塑造成學校優秀學生的典范,還以“凱風”老練成熟的文筆和寫作,變成全校爭相效仿學習的對象,一時間網絡世界的大門向同學們打開,開啟了新的視野。 一中周圍的網吧瞬間火爆。不知是喜是憂。 次日《新青年報》出刊,這股文化風從京城吹遍神州大地,林芒芒天才少女的頭銜穩穩坐住,并且帶動了各大圖書市場對《大宋》的關注和看好。 《大宋》尚未正式印刷出版之前,預售的數目已經超過以往一個季度預售數目的總和;除此之外,類似《大宋》寫作模式的約稿連綿不斷,只要跟著這個風就一定大賺。 這種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的興盛,從未有之。 不僅僅是文化界對此事討論議論火熱,甚至有的社會家將此上升到社會現象這個命題里,拔高了林芒芒的社會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 有了文化和社會家們的話題參與,此類的報道層出不窮,百花齊放。 所有的贊美鋪天蓋地風起云涌。 這一切看上去都特別好,親戚的羨慕鄰里的友好,工作順利領導看重,——然而林中華卻越發焦慮,女兒只是個小孩子,擔不起如此重大社會角色。 有多少贊美就有多少重負。 日夜思慮之下,林中華自《新青年報》刊登“金玉蘭最佳編劇,少女凱風”一文之日起就不愿意讓女兒再去學校,風頭正起勁必要暫避其鋒芒,索性請假讓女兒就在學習。 等這股熱浪冷凝下來,再去學校不遲。 反正下學期就要去國外,不在乎這點兒時間。 但事情的發展并不隨著林父的意愿走。 《新青年報》刊登后不久,西涼市本地報紙就從各種渠道得到內部消息,在沒有通知林家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曝光了她的一中高材生身份,并對林芒芒在一中的種種“壯舉”加以各種贊譽。 無論是小小的英語沙龍,還是大一點兒的文學社團,或者省上素質教育成果展導演的優秀戲劇,甚至于前頭沒多久國文圖書大廈轟動全城的英文話劇義演,都是這位少女總導演總策劃做出的。 此文一出,立刻全國的相關文化副刊都爭相轉載。 這樣優秀的人才,竟然真的是一個高一少女,——人家不僅僅文筆好出版書,寫劇本得獎,人家居然還能在自己的城市里搞社會活動風生水起。 這根本就是真天才! 這樣優秀突出的成就,網上從前質疑代筆、推手之類的聲音銷聲匿跡。 轟轟烈烈的輿論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一中的同學們,無論是陸嚴還是李明菲,都聯系不上林芒芒;既不來學校上學,手機也不開,扣扣也不登錄;仿佛周一采訪匆匆一見之后,林同學就消失了。 118 林父最近的事情特別多,既要應付廠里那些大小領導和同僚們的刺探詢問,還要為女兒上學的事情煩惱。 出名是好事,但名氣是身外物,堅持學習不中斷學業更重要;從女兒名聲大噪的那天起,已經連續兩個禮拜請假。 再這樣下去,就算他坐得住,女兒也不一定愿意在家里待了。 可社會上對此事的議論還在持續發酵升級,他自己應付外面都已經筋疲力盡,怎能讓女兒直接面對外面的種種風浪?! 周天林父被迫再次給學校老師打電話,準備繼續給女兒請一個禮拜的假,這也是他的極限,再一周后無論情況怎樣,都還是要去學校的。 馬老師接到林父的請假請求,認為自己不能決定長時間請假,將電話轉給了教導主任周主任,周主任將此事層層上傳,抵達天聽。 周天晚上七點多,一中校長親自登臨林家做客。 并且帶來了省委黨報的兩位記者和省屬新|華社的一位記者。 黨報的記者和《新青年報》一樣,是為黨報撰寫相關的文化和文學評論文章,因此最近的文化紅人林芒芒必須采訪;兩位記者直接找到學校,校長親自出面,將人請到林家做深度訪談。 畢竟在林芒芒自己家里,她肯定心情更放松,更能談一些深入的話題。 另外一位新|華社的記者則不參與公共輿論,他恰巧認識黨報的記者,聽說后也就跟著一起過來看看,準備寫一些相關的內參報道。 這種官方正統喉舌,林父不但不能拒絕,反而必須全面接受,誠懇相待。 最后作為傀儡的林芒芒不僅再次剖析自己的寫作心路歷程,還談了談自己對未來道路的設法,反思了“傷仲永”,對出名后的生活比較茫然之類;談話結束后,附上自己在書架前含蓄微笑甜美的照片。 談話結束后記者們就先走了。 林芒芒回小臥室學習,校長和林父送走三位記者,又折返回來與林芒芒家長商談她最近的在校學習情況:請假這么多天原本沒有特殊不可抗拒的情況,是不可以的,但鑒于林芒芒情況特殊,特別給她準假再一個禮拜,希望七天后林芒芒能盡快回歸校園,不負眾人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