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從母,從母!女子之‘慧’……豈在口舌之間?女婢之工巧?” 闕門王太后見竇太后一臉不贊同的神色,干脆膝行兩步,挪到竇太后邊上阿嬌剛才的位置——她認為,所謂聰明,有些人是聰明在表面,有些人則是聰明在內秀。 前者看似千伶萬俐,其實流于膚淺。 比如魏其侯那個小女兒,就是第一種的代表。你看她和誰都談得來,與誰都能玩到一處去,無論男女老幼,個個能哄到團團轉。的的確確聰明! 可那又怎么樣? 看看我們周圍,諸如此類嘴乖舌巧、擅察言觀色兼手巧的機靈丫鬟哪家沒三五個?有什么了不起??? “蔓奴!” 竇太后笑罵起來,哪有這樣比的?如果讓外頭那些貴婦們聽到她拿貴女比侍婢,非氣煞了不可。 “嘻,長樂宮中嘛……” 闕門氏嘿嘿干笑兩聲,繼續往下言道,至于第二種,就比較稀罕了! 這類人,平常也不見怎樣特別,可到了重要的地方關鍵的時候,卻總能化繁為簡、一針見血。 譬如十九娘這檔子事,想她闕門蔓奴一路忙活過來,其中cao的心費得神不知凡幾,但仍不敢說真正解決了問題。畢竟,就算搬去楚國,也不知秋英表姐能不能適應;而且,從長遠看,萬一自己走在表姐前頭了呢?? 倒是阿嬌,隨便旁聽兩句,馬上就將十九娘和竇綰兩人聯系了起來。 一個法子, 妥妥帖帖解決掉‘兩’項難題——而且,珠聯璧合,皆大歡喜! 天啊,可嘆她闕門蔓奴從侯門夫人做到王后再到王太后,孫子都有了,想事情的思維竟然還不如一個豆蔻年華的深宮室女,真是白白活了幾十年! “蔓奴,蔓奴,汝自謙矣!” 竇太后唇邊露出一彎驕傲的笑意,但嘴上還是不忘謙虛地阻止闕門表侄女:阿嬌這回的表現固然非常出色,但誰沒靈機一動的時候???一次而已,不宜高估,不宜高估。 “非也,非也!” 闕門王太后連連搖頭——這不是第一次,更不是唯一的一次。其實,從很早以前,她就發現阿嬌有點兒與眾不同的地方…… 記得那是她才當上楚國王后不久,因為水土不服,從楚國獨自回長安將養調理。 那天,她進宮來向皇太后請安,路徑‘桃苑’,無意間聽到曲周侯酈寄和阿嬌聊天。那個酈寄啊,在套阿嬌的話!話里話外的,變著法兒打聽天子和宣室殿的情況。 “有此事?” 竇太后皺起了眉頭——想了解上司的好惡談不上錯誤,可因此利用一個小孩,就卑劣無恥了。 “曲周侯此人……素詭詐!” 闕門氏說著說著,就笑起來,皇太后知道的啊,酈寄這人的狡猾無恥在大漢貴族間是出了名的??删褪沁@個老jian巨猾的曲周侯,左套右套,費了半天勁,卻是一無所獲! 那么小小的阿嬌呀! 說話軟軟的甜甜的還帶絲奶音,問一句答一句的,瞧上去多容易對付??! 可等一大堆說完,再回過頭去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小家伙雖然說了不少,可有用的信息卻是半點皆無! “從母呀……” 隔了多少年,闕門氏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忍不住噴笑:問話的酈寄后來無可奈何直偷偷跺腳,而她自己,則躲在薔薇墻后幾乎笑破了肚皮! 那時,她就發現阿嬌是真聰明——藏在里頭的聰明。 再聯系到今天的事,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 “知輕重,識緩急,而行孊密;此下可宜家室,上可安社稷,乃上古后妃之德也!” 楚國的闕門王太后說到此處,俯身過去,扯了扯皇太后表姨的袖子——皇太后呀,你把孫女教養得如此出色,是打算做哪國王后? 竇皇太后:“蔓奴……何出此言?” “皇太后,皇太后……” 闕門氏嬉笑著反駁,直道外頭早悄悄流傳開了,館陶長公主的阿嬌自幼養在宮中,又遲遲不肯和諸貴家定親,兩項加在一起,大家都猜測帝室必定是打算將館陶翁主許給哪位皇子,做內部消化了。 “胡言!” 竇太后嗤之以鼻。 楚王太后卻不接受皇太后表姨的表態,嘻嘻哈哈地兀自發散開去:不是諸王?莫非是劉榮?也是,劉榮雖然兒女都成行了,但只要帝太子妃寶座還空著,栗太子就還算單身漢——還是天下最有含金量的單身漢! “蔓奴!” 竇太后忍不住了,舉手推了侄女一把。 “知之,知之!”闕門氏總算端正了態度,可在起身告退前,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遍:皇太后就真的沒想過將阿嬌許給劉榮嗎? 心愛的長孫和最愛的孫女,親上加親??! 并且,若這樁婚事締結成功了, 以阿嬌與竇氏的親近程度,竇氏家族以后也就有人照應了——皇太后不是一直擔心百年之后,竇氏家族會和薄皇后的娘家一樣敗落凋零嗎? “宮闈……深深!‘掖庭’‘椒房’之路,苦不堪言哪!” 竇太后垂首沉吟,良久才輕輕地念道,仿佛自問,也仿佛感懷:“……阿嬌,吾之阿嬌……” “如此,” 闕門王太后了然地點頭,也是,有誰能比竇皇太后更了解深宮內院外在的浮華與內里的血腥,貧寒女子為了前程賭一把拼一拼也就算了,阿嬌天生富貴,又何必蹚這個渾水?! ~~.~~.~~.~~ ~~.~~.~~.~~ 夜深了。 女史來請竇太后回臥室入寢。 竇太后聽到了,卻不動地方。 宮女們不敢催促,只取來絲被,堆在皇太后腿上。 沙漏中的細沙, 涓涓地滴落在底部的沙堆上。 火苗, 在鎏金蟠龍樹枝燈的白玉托盞中燃燒著、跳躍著…… 竇太后蒼老的面容在燭光的映照中, ……忽而明, ……忽而暗, ……時而若有所思, ……時而空白虛無…… ================================癸巳年十二月二十日,大寒,上海蘇世居(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多云) ☆、第142章 從男孩到男人 夜深了, 宵禁開始了。 街道上人跡漸寥,車馬稀少。 大漢帝都長安城的太zigong,卻在此時變得喧鬧起來。 ~~.~~.~~.~~ ~~.~~.~~.~~ “嘿呦!” “嘿……呦!” …… 當太子太傅竇嬰拿著信箋走進皇太子正寢的院門,驚異地發現本該安靜有序的庭院現在是人來人往,忙碌不堪。 看到老師,皇太子劉榮走過來,鞠躬致意:“太傅……” “殿下,此……何故?” 太子太傅竇嬰走到學生身側,指指氣喘吁吁正忙著挖土拔樹綁繩索的內侍們,大為困惑——這些桂花樹蔥蔥郁郁,沒病沒災的,干嗎要挖掉???太子殿下以前不是一直都很喜歡這十幾株金桂嗎? “太傅必有所耳聞。之前離宮內,阿嬌落水,遇險……” 劉榮邊盯著宦官們挖樹,邊和老師交代:“所幸……遇救,無礙?!?/br> 魏其侯竇嬰點頭,這事在宮里宮外都傳遍了,他當然知道。 栗太子劉榮唇邊掛上nongnong的笑意:“大母欲于長樂宮之西建‘桂閣’,以慰從女弟,犬壓驚’之意……” “建……桂‘閣’?皇太后??” 竇太子太傅聞言,兩道濃眉挑得高高的——新鮮事,大大的新鮮事??! 魏其侯竇嬰無法不發出感慨: 他那位堂姑母啊,是真正的可親可敬。當皇后時就不說了;入主長樂宮之后,竟然將日常用度狠狠消減去一半——與長樂宮前任女主人薄太后相比——如果不是館陶長公主盯著,堂堂大漢皇太后恐怕真能每天靠兩碗小米粥三碟子干咸菜度日。 這樣節儉成性的竇皇太后,下令掏錢造新宮苑? 這聽起來簡直比七月飛霜還驚悚! 轉念間,竇太子太傅又啞然失笑:“皇太后……絕愛阿嬌矣!” 栗太子臉上勾出抹意味深長的笑,輕輕解釋,祖母要造新園林,做孫兒的總要表示表示,他院子里這些桂樹栽了二十多年了,正是長得最好的時候,移栽去長樂宮,總比新種的樹苗像樣些。 ~~.~~.~~.~~ ~~.~~.~~.~~ “哦,太傅此來……” 話題一轉,劉榮將目光投向魏其侯竇嬰手里的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