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石美人一直在口是心非嗎? ★☆★☆★☆★☆★☆★☆★☆★☆★☆★☆★☆★☆★☆★☆★☆★☆ 對小皇子的歸宿興致缺缺, 嬌嬌翁主僅讓甄宮女撿機會和母親還有祖母告訴一聲她回來了,就徑直去自己套房換了套室內穿的香色底子撒金兩繞曲裾袍,再重新梳了頭發,跑去西廂找薄皇后。 薄皇后正靠在榻上半夢半醒地歇午覺。由于已是懷孕晚期,大漢皇后睡得極不安穩;耳聽外頭阿嬌極力壓低了聲音向吳女詢問自己這兩天的起居飲食,索性就不睡了。將甥女叫進來,薄二母和阿嬌翁主東拉西扯說笑一陣。 伴皇后舅母吃過下午的小食,阿嬌自西廂退出,然后驚愕萬分地發現萬石君竟然到現在都還沒走??! 不過還好,母親館陶長公主倒是出來了。 此時,館陶長公主正對管廚房的內官吩咐晚宴的菜肴安排呢——萬石君難得入宮一次,為顯示‘漢室優待老臣’,竇皇太后自然要設下宮宴,善加款待的。 在旁邊聽了半晌,好容易等內官告退了,嬌嬌翁主才找到機會問母親萬氏家族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石氏家族與石美人之前的表態完全背道而馳?總不會是石公主擅自做主,專門跑到長樂宮來騙她們祖孫的吧? “驪奴……謊言?非也,非也!” 仿佛聽到了這世界最好笑的笑話,長公主連連搖頭——漢宮的公主中,最不會說謊的就數平度和驪邑兩個了,前一個是因為單純,后一個是因為驕傲。 尤其是涉及皇帝子嗣這樣的宮廷大事,石美人的女兒就更不會講假話了——驪邑公主雖然心高氣傲,嬌慣任性,但既不傻帽也不魯莽,還是很知道輕重的。 “如此……”聽母親這樣評論,阿嬌翁主就更加費解了:“何其……怪哉?” 本來,女子和自己娘家意見南轅北轍的情況就比較少見。在收養問題上不一致,就更匪夷所思了——畢竟小孩是要靠女人花時間花精力來撫養來照顧的,預設的養母本人不樂意,領養自然無從談起,難不成還能強迫? “何如……不可?”沒想到,館陶長公主竟然諷笑著反問。據未央宮掖庭令匯報,在來長樂宮之前,萬石君已去后宮找過孫女石美人了,聽說還不止一次呢! 今天既然來面謁太后,親自提出申請,就說明萬石君已經說服石美人同意領養了——或許真是強迫的,也未可知呢! “呃?!”話到此處,嬌嬌翁主詫異了。思忖了很久還是感到迷惑,想不通萬石君為什么一定要石美人收養小皇子。 雖然名下有個皇子說起來更體面些,但看石美人平時的為人,實在不象是在意這些的樣子。更何況石公主眼見著已跨入適婚年齡,不出兩三年就該出宮成家,說不定很快就有孫輩出世;而且,石美人本身的健康狀況也不是很好。再說了,項氏的這個兒子又是從懷孕到出生一直處在焦點之下,誰都知道生母是誰…… 擔上偌大干系,cao心費力養育一個眾所周知的別人的孩子,想想,真是不知道所為何來? 見女兒歪著腦袋沉思的樣子著實可愛,長公主忍不住伸出手,在桃花瓣般米分紅嬌嫩的面頰上掐了一把。 阿嬌被嚇了一大跳,脆生生抗議:“阿母???!” 館陶長公主扯了女兒的小手走向偏室一角的軟席,將阿嬌攬在身邊坐下——反正不急于回東廂見石家的古板糟老頭,里面又有竇綰竇子夫伺候著,樂得在外面多消遣一會兒。 皇帝jiejie理理女兒鬢邊的碎發,問:“嬌嬌可知……萬石君其人?以何發跡?” 阿嬌做出個‘誰不知道啊’的無聊表情,懶洋洋地回答:“萬石君名‘奮’,其祖趙人也,姓石氏。趙亡,徙居溫。高祖東擊項籍,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皇帝愛其恭敬?!?/br> “未盡!”長公主輕笑著截斷女兒的話頭:“未盡然?!?/br> ‘哦?難道還有什么軼聞奇情?’嬌嬌翁主的好奇心被催發起,追著問:“阿母,女兒愿聞其詳……” 館陶長公主戲謔地瞇起眼睛,不輕不重地說著:“時萬石君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薦于高皇帝。于是高祖召其姊為‘美人’,后……以奮為‘中涓’,受書謁?!?/br> 因為擔心女兒聽不明白,長公主還解釋了一遍‘中涓’這個官職的工作內容:“中涓,乃官名。取義……居中而涓絜也。主通……書謁出入命也?!?/br> 館陶翁主阿嬌點點頭,表示搞懂了。 長公主接著閑閑地介紹:“之后,高祖徙其家……長安中‘戚里’,皆以姊為‘美人’故也?!?/br> ‘原來還是靠裙帶關系發家的!’館陶翁主想了想,問母親,似乎這位石美人沒什么名氣吧! 開國皇帝漢高祖的后宮侍妾里面,最有名的當然是那個后來下場慘烈無比的戚夫人,最幸運的則是最后成為長樂宮女主人的薄太后——也就是阿嬌的曾祖母啦——至于姓石的美人,完全默默無聞??! ‘后宮女人若膝下沒有皇子,當然不會受重視啦!’ 長公主理所當然地評價著:不過,‘只生了一位萬年公主并且早早病逝’對這位石美人本身而言,倒未必是件壞事——畢竟后來的歷史發展大家都知道,呂后對丈夫的姬妾和姬妾所生的兒子實在談不上寬容和藹。 嬌嬌翁主做個總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是,如是?!遍L公主摸摸女兒的頭發,徹底同意:“后……孝惠帝在位,萬石君獻女于掖庭,惠帝亦以其為‘美人’,生令支公主?!?/br> “哦!”阿嬌無可無不可的聽說古。令支公主,她沒見過;聽說一直留居在她丈夫的封地,是極少數不住在京城長安的大漢公主之一。 劉嫖長公主接下去講:“先帝入京,萬石君復獻二女于掖庭;積年,長者為‘美人’。石美人生朱虛公主、石八子生南陵公主?!?/br> ‘朱虛公主……熟人啊,石長公主嘛!她的母親被宮中習慣性稱作……大石美人?!瘚蓩晌讨鼽c點頭,然后問起另一個陌生的名號——另一個石八子,是大石美人的meimei嗎?’ “異母女弟,庶出。產南陵之次日,血崩辭世?!遍L公主神色有些黯然,微微嘆了口氣。 阿嬌皺了皺眉頭:‘好可憐!’ 不想回顧不愉快的過去,館陶翁主趕緊順著母親的話頭往下說:“及今,阿大之石美人,驪邑從姊之母也?!?/br> 話到此處,阿嬌突然心頭一動:“如此……咦?高皇帝,孝惠皇帝,先帝……諸婦皆生公主?無一藩王?” “無!”長公主感慨地擺了擺手,輕輕嗤笑! ‘不對!驪邑公主的娘生過兒子,還不止一個……但是,可惜,都小小年紀就夭折了!’ 于是,嬌嬌翁主感慨了——石家,這是什么運數??! 阿嬌試著問:“萬……石……君?” 館陶長公主憋著笑,無言地頻頻點頭。 前前后后五位美女,基本每位皇帝都送了一遍, 結果呢,公主生了一大群,親王卻一個都沒有——以官場經營的角度而言,等于全部打了水漂,統統無用功??! 現在,阿嬌翁主終于理解為什么萬石君那么執著于要收養項氏生的小皇子了——這擺明了是石氏家族三代人、幾十年的執念?。。?! 停了半晌,嬌嬌翁主向母親求證,這萬石君都親自出馬了,小皇子還會屬于別人嗎? “其必乃……石美人之子也?!遍L公主的語氣十分肯定,簡直半點猶疑的意思也沒有。 萬石君作為開國功勛和當今天子的老師,這兩重身份只要搬出一樣,皇家就很難拒絕了——更何況石美人本身條件就過硬,有經驗有教養,才德雙茂。 “如此……呀!”阿嬌微微沉吟,喃喃地提醒母親:“梁良人……何如?” 梁家送了那么多禮物,母親大人也都收下了;現在皇子歸了石美人,梁女那頭可怎么辦? 館陶長公主倒不怎么放在心上,直說按照京都上層的慣例,請托沒有辦成,就退回去七成到八成財物,留下兩三成作為辛苦費——這是通例,算應有之義。 說著,長公主起身;她該進去照顧竇太后了。 “阿母,阿母,”阿嬌也跟著站了起來,同時扯扯母親的袖子,要求道:“阿母,可否……晉梁良人為‘美人’?” 這要求突如其來,令長公主大為奇怪:“阿嬌,何出此言?” 后宮中的升遷是很有講究的,要么得寵,要么生子,梁女一樣不沾,怎么好憑空提升? 阿嬌咬了咬嘴唇,輕輕懇求道:“梁女……與眾不同嘛!阿母,可否?可否?” 雖然這些年很少見,見了也沒什么熱絡話,但阿嬌心里一直都記得小時候照顧過自己的那個細心溫柔的梁保姆。所以,總想對她更好些。 長公主犯了難:“嬌嬌呀……” 她理解女兒的想法,但漢宮的傳統,只有有皇子的后宮才能被封為‘美人’。就譬如當年的王長姁,也是在生了三位公主,熬了許多年,終于在生下膠東王劉徹以后才成被封為王美人的。而梁女,現如今膝下只有一個女兒。 “阿母!”阿嬌已經是在懇求了:“可乎?可乎?” 石美人也是夭折了兒子,但依然位居‘美人’??!有石美人的例子放在前面,梁女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可石美人的兒子是長到好幾歲才夭亡的??!’ 館陶長公主待要反駁,但接觸到阿嬌殷切的目光,終于還是不忍心拒絕愛女的要求:“嗯,待為母思之一二……” “嘻,阿母吶!”阿嬌重新綻開了笑顏,拉著母親又笑又跳,嘰嘰喳喳地猛說好話。 母女倆正談得有趣,突然聽得外邊喧嘩聲大作。 紛亂的腳步聲,器物落地敲砸地面的聲音,宮女們的驚叫聲,閹人尖細的呼喝聲……亂七八糟冒出來,如潮水般噴涌橫流,沖擊著人的耳膜。 “母親?”阿嬌凝起眉毛,驚疑且迷茫地看向阿母。 長公主臉色轉為冷厲,直接指了個隨侍的內官下令立刻出去看怎么回事?皇宮內院,一點體統都不講了嗎? 內官“唯唯”兩聲,領了命令,急匆匆往外走。 才走到門邊,就和掀簾子沖進來的宮女撞了個滿懷。 中年內官被撞得不輕,“哎呦”“哎呦”直叫喚。肇事者卻顧不上他,只來到長公主母親面前,喘著粗氣行禮稟告:“長……長……長公主……” 長公主沉靜地看著甄宮女:“甄女,何事?” “莫愁呀,何故?”阿嬌也來幫腔——從沒想到,祖母的長樂宮也能變得如此嘈雜;此情此情,真是又奇怪又詭異。 甄宮女大喘幾口, 總算能順利出聲了:“長公主,翁主……皇、皇后……臨盆!” ===================================癸巳年七月初二;2013年8月8日,周四,晴熱lt ☆、第122章 熱鬧 一個新生命即將誕生! 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新生命,一個有可能關于大漢帝國國運的新生命! 皇宮在第一時間下達了封口令。 然而,‘皇后終于要生啦’的消息還是如初春時節凌晨的薄霧,無聲無息地漫過宮門,透過片片大宅堅實的高墻,飛進一座座一間間或豪華或簡約的宅邸房舍。 那天, 彼時, 整座長安城似乎都安靜下來。 帝都的子民們,無論貴庶,無不翹首以待。 ★☆★☆★☆★☆ ★☆★☆★☆★☆ ★☆★☆★☆★☆ ★☆★☆★☆★☆ —— 未央宮掖庭 —— 寶珠燈, 青玉案, 銷金帳, 珠光寶氣,椒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