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言昭華:…… 低頭看了一眼自己如今的模樣,言昭華才猛地反應過來裴宣為啥是這反應,難為情的低下頭,對屏風外說了一句: “你去外面等我,我一會兒就出來?!?/br> 裴宣有些不舍,但還是比較君子,腳步躊躇著離開了屏風,言昭華見他走了,才從浴桶中站起來,三兩下擦干了身子,換上干凈的居家衣裳,然后頂著一頭濕漉漉的長發就走出去了。 氤氳著水汽的言昭華,看起來就像是雨后花瓣一樣清新自然,讓裴宣看的心花怒放,這下再也忍不住,大步走過來,一把將言昭華給扯到了懷里,摟著,抱著,像是寶貝似的斯磨了好一會兒才將她放開。 言昭華氣喘吁吁,從裴宣懷里出來,感覺自己剛洗的澡,又給他禍害的滿身是汗,頭發也濕漉漉的,嘟著嘴坐到梳妝臺前,梳頭擦面去了。 裴宣跟著過去,從言昭華手里接過了一把桃木梳子,在言昭華不明所以的目光注視下,將梳子暫且先放到一邊,拿起一旁干的松江錦溫柔的覆在言昭華的頭頂擦拭起來,仔仔細細的,輕輕柔柔的,錦巾在言昭華頭上滑動,言昭華的目光就一直盯著裴宣,享受著他的體貼,情不自禁的抿唇偷笑,裴宣好像沒看見她偷笑,一門心思放在替她梳頭上面,動作不怎么熟練的撩起言昭華的秀發,用桃木梳子輕輕的梳下,言昭華的頭發很軟,很細,抓在手中就像是一匹上好的綢緞般,令裴宣愛不釋手。 言昭華從鏡子里看著他如畫的側顏,問道:“那兩個沿邊的夫婦是你派人去找的嗎?我上回讓人給你的字條你收到了嗎?” 裴宣從鏡中回望言昭華,微笑著點點頭:“收到了,就是因為收到你的字條,我才想到去沿邊找的。你可真是聰明,見了王福全一面,就把事情聯想到他身上?!?/br> 言昭華回頭驚喜的看著裴宣:“真的是他嗎?” 裴宣點頭:“是他!其實我早就在懷疑了,只是一直沒有確定,直到后來調查了一下王公公的過去,才確信這件事和他有關,真是想不到,他也算是讀書人,居然那樣想不開跑去宮里當了太監?!?/br> 得到了裴宣的確認,言昭華覺得一直困惑于自己腦中的疑惑終于得到了解答,她一直想不通的就是,上一世為什么龔如泉什么不好做,偏偏最后去做了太監,借由一個貴妃爬上了位,然后對謝家實施報復,一般普通人想要攀高枝兒,怎么著也不會選擇從做太監開始啊,看來,上一世里,龔如泉上位的背后,與這位王公公就脫不開干系了。 這也是言昭華會懷疑王福全的一個原因,因為她知道龔如泉上一世走過的路,所以才多了一個心眼兒,可裴宣不知道這些,居然也能注意到這一點,實在是很厲害啊。 “王公公原名叫做王奎,入宮之后跟了御膳房的太監,因會做一手地道的火腿湯包,給太后提拔了上去,輾轉去了御前伺候,這么多年來一直謹小慎微,不曾留下什么馬腳,誰也不會去把他和一個國公的妾侍牽扯到一起,所以之前調查龔氏的時候,沒有一并調查他,如今查了才知道有問題?!?/br> 裴宣一邊給言昭華梳頭,一邊與她訴說自己的調查結果。 言昭華安靜的坐著,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百合,清新中透著純美鮮活:“龔如泉被人救走了,我覺得很可能就是這個王公公做的?!?/br> 裴宣對這一點沒有異議,點頭道:“嗯,是他!就在我查到他身上的前一段日子,就發現其實他私底下已經和龔氏接觸過一段時間了,知道有龔如泉這個兒子在,對了,當年龔氏不是還沒被國公納入府里做妾嘛,她給婆子的那一筆封口費,就是王福全給的,幾乎是他所有的資產外加自己凈身的錢,也算是對龔氏情深意重了?!?/br> 言昭華聽到這里,想到龔氏就那樣死了,上一世的龔氏別提多風光,一路從一個低賤的妾侍爬上了國夫人的位置,那時候,謝氏還在,言昭寧依舊是人人寵愛的三小姐……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來了??! 新文也更新了,兩章呢!嘿嘿。 第172章 158 第172章 裴宣見言昭華陷入沉思,用沒有拿梳子的手在言昭華面前擺了擺手,言昭華才抬頭看他,裴宣見她回神,接著說道: “你就別想那么多了。這些事情自有我替你擔著,不過我真沒想到,定國公還真下得了手,憑他當初那么寵愛龔姨娘,我想著這件事可能還要拖一段時間呢?!?/br> 聽裴宣提起死去的龔姨娘,言昭華無奈的搖頭笑了笑,又想起了一些她不太明白的細節,對裴宣問道: “對了,你是不是私下和我外祖母接觸過?要不然怎么會無巧不巧,龔如泉在謝家喝醉,和人沖撞,鬧到了外祖母面前,這一切我覺得都不尋常,不像是巧合,反而像是被人精心設計好了似的?!?/br> 裴宣從鏡子里看著言昭華納悶的表情,不覺勾唇笑了,將身子彎下,手臂輕輕的壓上言昭華的肩膀,與她臉頰相碰,說道:“還真是什么都瞞不過你,這都看出來了?” 言昭華動了動肩膀,讓他別賣關子,趕緊說,裴宣也識趣,直接將內情說了出來: “要在定國公府里做事,不通過你外祖母是肯定不行的,我讓人收買了幾個與龔如泉素日里來往的紈绔,讓他們在酒席上編排幾句你meimei說龔如泉壞話的事兒,讓龔如泉惱羞成怒,繼而要去找你meimei說理,我要在你外祖母眼皮子底下做事,當然得事先知會她,沒想到你外祖母不僅同意了,還提供了計劃,我也是和你外祖母談過一回話之后,才知道你的聰明勁兒是從誰那兒傳下來的,你外祖母提出要這么做給龔如泉一個教訓,不過我也沒想到你外祖母居然一下子就把事情鬧得這樣大。居然真的跟定國公和離了?!?/br> 言昭華聽到這里,訝然的對裴宣問道:“你知道我外祖母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裴宣直起了身子,繼續恢復了替言昭華梳頭的動作,一邊梳頭一邊說道:“她雖然沒有明確的告訴過我原因,不過我應該能猜到,你外祖母應該是對定國公完全絕望了,所以才會這么做?!?/br> 言昭華見裴宣知道內情,等不及轉過身來追問:“哎呀,到底怎么回事,你快說吧?!?/br> 裴宣放下梳子,在言昭華身前坐下,將他最近聽聞的一個消息告訴了言昭華:“最近你外公和威武候府走的挺近吧,我也是聽說的,他和威武候譚城近一段時間里,替人安排了不下十幾個職位,這樣頻繁的動作,已經讓吏部注意到,你知道的,他們這種行為,無異于賣官弊爵,只要吏部查實了證據,往上面一報,抄家流放的罪名估計是少不了的。你外祖母在京中貴圈中頗有聲望,與吏部尚書夫人關系匪淺,應該是從那個渠道聽說了這件事吧?!?/br> 言昭華被裴宣的話給嚇住了,她怎么也沒想到,謝國章的膽子會這樣大,賣官弊爵的事情,他都能做的出來,這是膽大包天,自大到一定程度了,他真以為自己能力超強,可以通天不成? 見言昭華驚訝,裴宣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說道:“這事兒你可別漏出去,既然你外祖母已經做了決定,而……在我看來,你外祖卻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他以為自己偷偷收錢,偷偷找人安排,一切私下交易,旁人就不知道了,可他也太不把刑部和吏部放在眼里了。如今吏部既然已經著手調查,那么就不會是捕風捉影的后果,你外祖母這回這樣堅決,一點風都沒有露給定國公知道,可見心意已決?!?/br> 言昭華知道柳氏對謝國章有多失望,點頭贊同裴宣的說法:“是啊,我外祖確實不值得人同情,他自大狂妄,冷酷無情,我從前以為他只是不喜歡外祖母,兩人政治聯姻,沒有感情,可我沒想到他對自己寵愛多年的龔姨娘,也能下此毒手,這樣的人也不怪我外祖母見死不救?!?/br> “這事兒就算你外祖母想救也救不了,別說你外祖母救不了,就是我親自出馬,都未必能解決這件事情,留下來不過是多幾個人被牽連罷了,你外祖母是個極其聰明的女人,她知道事情該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保護她想保護的人?!迸嵝麑α鲜钦嫘木磁?,一個女人活到這把年紀,還能保持理智,知道怎么做最安全,將傷害降到最低,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了。 聽了裴宣解釋的這些,言昭華終于想明白了柳氏這么做的原因,謝國章是沒救了,自大到忘了自己的身份,既然吏部已經開始調查,那么定罪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柳氏選擇在這個時候脫身,自然是明智之舉,若是謝國章夠聰明的話,定能從柳氏的行為中判斷出一些蛛絲馬跡,可是謝國章被自大蒙蔽了雙眼,興許就是因為這段時間,他收到很多崇拜和金銀,讓他覺得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從前他不敢和柳氏太過作對,完全是因為覺得自己沒那個能力,可是近日他在賣官弊爵這件事上找到了極大自信,讓他覺得自己前幾十年對柳氏謹小慎微都是多余的,他自己有能力,只要隨隨便便說幾句話,就有大把的好話和銀子送上門來,他膨脹了,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所以,這一次對于柳氏提出休妻這回事,他才沒猶豫就答應下來,因為他現在不會覺得,他失去柳氏會有利益上的損失。 這種男人真的是很叫人心寒的。言昭華一點都不同情謝國章,他沒本事的時候,處處倚靠妻子,對強勢的妻子咬牙忍耐,可等到他一旦發跡了,就毫不猶豫將陪伴他多年,替他cao持幾十年家務的結發妻子休棄,這種態度注定了他不會有好下場。 言昭華自然不會多此一舉去提醒謝國章了,因為,即使言昭華現在去提醒,謝國章也不會聽進去她的話,反而會懷疑她蓄意挑撥,言昭華才不會去做這種白用功呢,更何況,謝國章有負柳氏,既然柳氏已經下定了決心,那言昭華就更加沒有這個義務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晚了!但還是有更的!先來一章短小的,我再繼續寫,看待會兒能不能再寫出一章來!不過估計時間會很晚,大家今天看不到的話,就明早來看,指定有的。 ps:新文也別忘去看看喲~~嘿嘿。 《帝臺嬌寵》潘辰覺得自己這名字取得好,注定是要征服星辰大海的,所以她進了宮,成了一個五品的昭儀。 原以為就此啟動開掛模式,誰知道第一次侍寢就把她打趴下了…… 算了,還是在宮里安安分分的過小日子吧,星辰大海,留給別人去征服好了。 第173章 158 第173章 定國公休妻的事情在京城里鬧得沸沸揚揚,要說這定國公做的可真是絕,不僅把替他cao持家務幾十年的妻子給休棄了,重新立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妾侍做夫人,還把世子謝淵替換掉,重新上書申請改立新夫人的五歲大的孩子為世子,只是上書一直壓在皇上案頭,并沒有被立刻批準,定國公自己心虛,也不敢主動去問,事情也就這么耽擱著。 終于迎來了言昭寧出嫁的日子,譚孝之騎著高頭大馬來迎親,言修并不是很歡迎,譚孝之也不介意,兀自對言修行禮,然后按照規矩吃了些喜宴之后,就將新娘子給接出了府,新娘子出府,嫁妝跟著出府,放眼望去,全是御賜之物,雖然陣仗不大,卻也賺足了眼球,可是譚家在看見言昭寧送來的這些嫁妝之后,那臉色就不太對了,首先是耿氏,當譚孝之迎著新娘子進門,行了禮之后,耿氏就尋了個機會,去了庫房,庫房外譚家的人和言昭寧的陪房正在核對嫁妝目錄和東西,然后入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