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恭王妃看了看耿氏,有些奇怪:“威武候夫人說的是昭華縣主嗎?你之前不是挺喜歡她的嗎?怎的現在又這樣說呢?” 耿氏尷尬的笑了笑:“說出來不怕王妃笑話,我喜歡有什么用啊,人家什么身份,看不上我們這樣的人家?!惫⑹系拇_從很早以前就盯上了言昭華,可三番兩次對柳氏提起,柳氏都給拒絕了,今年威武候府晉升一等侯府,她長子譚孝之又考中了探花郎,這樣的門第,在耿氏看來,娶一個公主都使得,言昭華只是個縣主,居然連愣子都不打,拒絕了她,而且這回柳氏說的十分直白,不像是從前那樣隱晦婉約,是不留任何情面的拒絕,這讓耿氏如何能釋懷呢。 這不,瞧恭王妃對言昭華有意,耿氏下意識就不想讓言昭華攀上恭王府的親,這才不計人品,在恭王妃面前上眼藥,想要壞壞言昭華的人品。 恭王妃心中略微有些不悅,耿氏對言家那丫頭是什么心思,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可此時她又換了一副語調,說明那丫頭明確拒絕了她,若是她能絕口不提,大度接受,恭王妃或許還會對她另眼相看一些,可偏偏她要端著身份來做這下、流事,她那話聽著膈應,還有煽動性。 若是旁人恭王妃聽過也就算了,反正耿氏的人品擺在這里,不過一句笑談,可耿氏說的那個是言昭華,她寶貝兒子相看中了的寶貝,如何能聽之任之? 直言說道:“說起身份來,言大姑娘是皇上親封的昭華縣主,身份擺在那里,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要去搭理的?!?/br> 耿氏的臉一陣青一陣紅,尷尬的不得了,同樣坐在一旁的錦江候夫人察覺出恭王妃語氣不對,不著痕跡和耿氏離了一小步,附和道:“王妃說的是,昭華縣主那樣的人品,眼光高些是自然的?!?/br> 嘴上附和著,可錦江候夫人心里別提多爽快了,她與耿氏原是閨中好友,可多年來,一直被耿氏壓著,就是再好的交情也淡了去,耿氏仗著自己是丞相千金,素來高傲,目中無人,今年更加高調的讓人討厭! 可歸根結底,她有什么值得高傲的地方呀,威武候府搭了長寧候府的順風車,跟著晉升為了一等侯府,她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也不想想威武候府憑什么躋身一等?長寧候有軍功在身,足以服眾,可威武候譚城憑什么?就憑著是左相的女婿?不好意思,這種裙帶關系,可不是他們這些世家府邸會去真心尊重的要素,更別說威武候譚城從原來的五城兵馬司總領調去了禁軍做副統領,這種明擺著就是明升暗降的調動,她還以為誰看不出來似的。 寧為雞頭,不做鳳尾,威武候若在五城兵馬司,那他就是雞頭,可調去了禁軍做副統領,要知道,一個禁軍里就有十多個副統領,他這個年紀調過去,地盤兒早就給人家占全了,他能撈著什么好處? 再說她那兒子,雖則這回中了探花郎,可是,誰又看不出來,這是皇上故意放的水?狀元郎和榜眼全都是寒門學子,若是連探花都入了寒門,那又該如何平衡朝中勢力?她那兒子也就是運氣好些,在寒門出了多名貴子之后,皇上用來安撫貴族世家用的策略,她的夫君是錦江候,兼任吏部侍郎,所以,錦江候夫人才會對這其中奧妙多了幾分了解,也正因為,多了這幾分了解,才沒有和其他夫人一樣,對耿氏阿諛奉承,出言討好。 而耿氏今日明顯就是踢到了恭王妃這塊鐵板,恭王妃對昭華縣主很有好感,可她偏偏要在這個時候說那些摸黑昭華縣主的話,活該她給恭王妃當場沒臉。 耿氏正尷尬不已的時候,就聽見柳氏那邊傳來一陣笑聲,似乎是言昭寧說了個笑話,讓柳氏那邊氣氛都活躍起來,耿氏站起身,對恭王妃福了福,然后便帶著明顯不悅往柳氏她們那個圈子走去。 言昭寧正說著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趣事,說的活靈活現,讓人聽了就忍俊不已,耿氏也把目光落在了她身上,忽然被言昭寧的美貌驚得眼前一亮,心道果然言家雙姝名不虛傳,言昭華生的那樣清雅脫俗,她一直以為,整個京城中的大家閨秀里,就沒有比她長得好的,可如今看這言昭寧,竟也別有千秋,只可惜,是個庶女生的,又不是長寧候府的嫡長女,身份上總是差了些的。 耿氏如今為了自家長子的婚事,也是頭昏腦漲,一心想替兒子挑個萬中無一的貴女,身份,容貌,能力,氣度,缺一不可,她挑選了半天,除了皇家的郡主,公主之外,也就只有這個言昭華看著比較合意,所以,她三番兩次的對柳氏暗示,幸好只是暗示,柳氏這樣拒絕了,還沒什么影響,若她明著提親被拒絕,那可真會耽誤兒子的前程,可不管怎么說,言昭華這事兒,柳氏也太不給她面子了。 言昭寧一邊說話,眼睛一邊瞥向耿氏,早在前幾天,姨奶奶就讓她來見過了,自然也說起了威武候府世子的事情,在龔氏看來,威武候府是個好歸宿,言昭寧一番打聽之后,也是這樣覺得的。 一等侯府,世子又奪了探花之名,這樣好的家世背景,可偏偏看中的是言昭華,就因為她是嫡女,她是縣主,這樣好的人家就要她拱手相讓不成? 言昭寧覺得太不甘心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晚了。 第122章 00113 第一百二十二章 言昭華去了謝馨柔的院子,院子里已經陸續來了不少貴女,場面挺熱鬧了。張家小姐陪在謝馨柔身邊,從原來的爭鋒相對,到現在的有說有笑,言昭華見了實在替謝馨柔高興。 謝馨柔瞧見了言昭華,立刻招了招手,言昭華過去后,兩人牽手坐下,謝馨柔說道:“怎么來的這樣晚?!?/br> “一早就來了,在外祖母那兒耽擱著?!毖哉讶A看著謝馨柔今日的打扮,說不出的喜慶,襯得那張小臉瑩潤光澤,喜氣盈盈,言昭華頗有感慨,這么定下來之后,柔姐兒就是張家的人了,從此脫離父母寵愛,獨自要去別家生活,面對婚后的一切。 眼中漾出nongnong的不舍,謝馨柔看著言昭華這神情,微微一愣,言昭華這才別過了目光低下了頭,那一瞬間,謝馨柔似乎也有所感觸,握著言昭華的手,故作輕松的說道:“別這樣嘛,我定親了,咱們還是表姐妹啊?!?/br> 言昭華破涕為笑,收了心中的感慨,點點頭:“是啊,你定親了,成親了,都不會改變咱們的關系?!?/br> 兩人正湊在一起說話,謝馨元走過來問言昭華:“大表姐,三表姐呢?我聽說她今兒也來了不是?” “是呢,來了的,不過她在外祖母那兒,好長時間沒拜見外祖母了,怪想念的,待會兒估摸著會來的?!毖哉讶A溫和的說道,謝馨元了解后,便坐在兩個jiejie旁邊,與張小姐湊在一起說起話來。 言昭華對謝馨元有點刮目相看,覺得她似乎對言昭寧沒有從前那樣的狂熱了,從前只要言昭寧過來,謝馨元都會一個勁的纏著她,要么就是奔過去找她玩兒,可今天不過是問了一句,言昭寧禁足那三個月里,她也只去看過她一回。 對于謝馨元這個反應,言昭華還是比較滿意的,這一世,因為她的關系,所以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所以,也許不會出現上一世出現過的,謝馨元容貌被毀,心上人被言昭寧搶奪的事情,但真心的,言昭華并不希望謝馨元和言昭寧那個涼薄性子走在一起。 謝馨柔明白言昭華的不解,在她耳邊說道: “自從和盈盈交往過后,元姐兒才相信寧姐兒以前在外面說了她很多不好的話,類似于木訥,蠢笨之類的,她若這樣還不介意,那就真是個傻瓜了?!庇菑埿〗愕拈|名,自從上回和柔姐兒擲壺過一回之后,張小姐對這個未來嫂子就徹底改觀了,從原來的抗拒,到如今的信服,感情別提多好了。 言昭華這才明白過來,謝馨元上一世相熟的貴女們,全都是和言昭寧為伍的,自然不會有誰在元姐兒面前說言昭寧不好的話,可如今張小姐來了,元姐兒和她走的近,那么自然會聽見很多不同的聲音,人多口雜,一個說言昭寧不好,元姐兒可能會不相信,但說的人多了,就由不得元姐兒不相信,不動搖了。所以,盡管她現在依舊把言昭寧當做是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但是親近卻是遠遠不如從前了。 這樣就很好。只要她不接近言昭寧,自然就不會發生那些不好的事情,那么元姐兒這輩子肯定可以找到屬于她自己的幸福。 *********** 謝家和張家結親,在京城也算是大事,言修自然是要出席的,謝國章雖然沒出面,全權交給謝淵這個世子招呼,言修和謝淵的關系不錯,謝家有事,謝淵主理的時候,言修自然也會跟著幫襯一番的。 張公子穿的喜慶跟在謝淵身旁,隨他行走在賓客間,來的都是同僚,謝淵官職不高,但人緣不錯,再加上言修從旁壓陣,氣氛倒是很不錯。 寒暄完了之后,便坐下說話。 有人對言修說道:“謝世子今日這滿面喜慶,女婿是半子,張家小公子這般人品,將來前途無量啊?!?/br> 謝淵一邊把手,一邊撫了撫唇邊的八字胡,看了一眼身旁仍帶著稚氣,有些羞怯的張家公子張德川,張公子立于謝淵身后,身姿挺拔,模樣俊秀,文質彬彬的,一看便是知書達理的上進好青年,為人謙和懂禮貌,聽人夸贊便拱手作揖相謝。 言修看著張公子,也是滿意,說道:“子如這個女婿要我看來都覺得很好,子如有福氣啊?!?/br> 言修這話并不是虛假之言,而是發自真心的,在他看來這個張德川雖說有些木訥,不會來事兒,但文雅大方,舉止有度,最重要的是人品不錯,將來只要好好的,經人稍稍提點一番,也是能有所作為的。 他腦中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那一雙女兒,大的比柔姐兒大些,因為謝氏的關系,剛剛才脫孝,接下來也是可以議親了的,小的那個嘛,比大的還頭疼,從小給寵壞了,若是給她找個普通人家,估摸著她心里還得怨憤他這個父親呢。 “言候這般艷羨,何不自己也找個乘龍快婿呢,長寧候府這樣的門庭,要什么樣的高門大戶,青年才俊沒有呢?!庇幸粋€同僚這般對言修說道。 言修聽后卻是擺擺手,笑道:“什么門庭大戶的,我倒是不拘泥,說句實在話,我家大的那個還算懂事,將來我也不指望她嫁什么高門,只要人品好,門第真不重要?!?/br> 威武候譚城坐在一旁,哼聲笑了笑,旁的同僚都在一心一意聽言修說話,沒有在意到他,但言修和他坐的近,倒是聽見了,心里也不以為意,譚家想華姐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柳氏告訴他過幾回,他沒同意,也沒拒絕,不是想吊著人家,而是也想再觀望觀望,畢竟都是侯府,將來若真做了親,那夾雜著兩府的事情有些復雜,所以才說先等等,可是后來觀望著就覺得有些不對了,發現這個譚家不僅僅是對華姐兒有興趣,那個譚夫人對適齡的女孩兒都打聽過,想來也是經過一番對比挑選,才定下華姐兒這個目標,雖然侯府世子千挑萬選是應該的,但言修就是不喜歡別人把自己的閨女當市場上的菜般挑三揀四的樣子,今年夏天的時候柳氏也來問過他,商量過后,再結合華姐兒自己的意思,言修就徹底把譚家剔出了這個可能。 既然拒絕了,那言修就沒有后悔的道理,所以譚城再怎么不高興,也都隨他去了。 可人家譚侯爺卻不是這么想的,聽了言修那句‘門第不重要’的話之后,就酸溜溜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