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依著大爺爺之間呢?” “你帶著母親搬出去,另外找地方去,帶著你們的家產財力走,可老太太留給你寶二叔的東西應該是你祖父的,留下七成給你祖父養老之用,余下的三成給你二嬸子治病,你瞧著如何?” “……” 賈蘭的嘴唇翕動了兩下,最后看著大爺爺一臉的狠色和自家祖父臉上的漠然,最后點點頭,同意了。 “你如今也是一家之主了,出去自己頂門立戶,好自為之吧。賈家人雖然都不大中用了,沒辦法為你的前程錦上添花,可想要壞了你的前程,卻也是易如反掌,你母親辛苦守了這么多年,最心疼的肯定是你,所以她一定會為你著想的,是不是啊,蘭小子?” 賈赦自己反正也從來都不是什么好東西,威脅起賈蘭來,也沒想著這事自己的侄孫,是賈家的一份子。 “是的,大爺爺?!?/br> 雖然他極力控制,可是賈赦兄弟還是從他的臉上看出了憤恨。 “老二,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和蘭小子聊聊?!?/br> 打發走了賈政,賈赦覺得自己有必要和賈蘭說道說道了,最怕的是不僅沒有感恩,反倒是給自家兒子添亂子,使絆子。 要說起來,因為李紈青年守寡,又是節婦之故,所以老太太對于他們母子多有包容,蘭小子若不是依仗著賈家,還哪里有今日這樣的風光? 雖然也不能否認他自己的刻苦和李紈的付出,可到底他們只覺得自己委屈了,可也不想想,自己這個當家人受了多少年的委屈? 自己的兒子,國公府的繼承人,跟個跑腿兒的又有甚么差別? 蘭小子母子二人只要自己吃飽了,還哪里有什么仇怨? 府中除了寶玉之外,誰還沒受過丁點兒的委屈呢? 蘭小子自己也忒是偏激了些,成天地盯著自己的那點子小委屈,忒是小家子氣。 男兒家,長與婦人之手,就容易成為這副小家子氣,成天地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又能有啥出息? 可賈蘭聞言,只覺得滿腔的憤恨,若不是母親戰戰兢兢,處心積慮地謀劃,誰會將自己這個二房的長子嫡孫給放在眼里? 即便是賈家敗落了,可還是沒有自己母子的出頭時日,若不是母親帶著自己離開了神都,回了金陵,他怎么可能會有出頭之日? 哪怕江南的歲月比起京城來,更加地齷蹉,可他還是覺得,那些艱苦的歲月算是錘煉了自己的意志,讓自己更加堅定了一定要出頭的心思。 到了現在,賈蘭覺得自己有了今日,也許需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可那些人都是外姓人,都是親戚,可真的不干賈家人什么事兒。 這是賈蘭的真實心思,半點兒都沒有摻假的那種。 現在聽著大爺爺說起這些,他雖然面上不顯,可心里頭誰知道怎么想的。 賈赦說了半天,口干舌燥,可到底賈蘭是否聽進去了,誰又知道呢? 反正賈蘭只要盡到了自己的心,他也就懶得管了,畢竟不過是侄孫罷了,自己的親孫子,孫女兒他都顧念不過來呢。 多說無益,隨他去吧。 賈蘭自己應下了,轉身離去了。 這之后,賈蘭很快地就帶著母親搬了出去,算是徹底地獨立出去了。 賈赦又去找到了賈環,問他要不要搬回來,不管怎么說,老二還是他的老子不是? 賈環對于老爺倒是沒有多少的感情,可到底也有孝道規矩地壓著,以前有寶玉,有賈蘭在前面,他不過是個庶子罷了,又何必上趕著讓人糟踐呢? 可現在,大老爺既然問到了人家頭上,那么就沒給他多少拒絕的余地。 賈環回了自家,又征詢了如今在家里閑著無聊的趙姨娘。 如今的這種生活是挺好的,可趙姨娘還是懷念自己曾經在高門大戶里的生活,所以執拗著想要回了賈家,再者說了,老太太的私房大部分都就給了寶玉,如今可不就該是她的環兒的? 趙姨娘的私心賈環并不知道,依著自己現在的能耐,雖然比不上曾經的錦衣玉食,可到底也能讓姨娘吃喝不愁,也不用伺候人,也不用受人奚落。 母子二人這樣多好? 賈環甚至已經想好了,娶個小門小戶的閨女,讓姨娘能好生地享上幾年的清福,可趙姨娘做出的這個決定外加上孝道壓著,他也只能回到了老爺身邊去。 至于將來是個什么情況,也只好將來再說了。 好在一旦回到了賈家,只怕是萬事不由人了。只怕是媳婦兒人選也都不會是跟自己想的那般,小門小戶地出來的,雖然彪悍些,可也是心地善良之輩,持家孝順,也不會嫌棄姨娘出身。 可惜的是,現在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 賈環是帶著惆悵的心思搬回了老爺身邊的,賈政對于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倒也不算是不重視,可是他的重視和賈環的設想完全不同。 賈政畢竟是受了幾十年儒家教育之人,又自詡是讀書人的賈政自然是希望自家兒子能科舉上進,被成日里地鬼混。 盡管賈環如今以已經成為了二掌柜的,自己每月拿回來的五兩銀子也自己母子二人生活的了。 可五兩銀子是個什么? 還不如賈政喝一頓酒花費的多,所以賈政完全地不將他的這點子的錢財和收獲放在心上,直斥兒子就是不上進的畜生! 賈環除了氣苦之外,又能如何? 對方可是自家老爺,有孝道壓著,他還能如何? 至于自己是否要走上寶玉和蘭兒的老路,賈環并不看好,自家人知道自己事兒,他并不是念書的料,所以也從未做過這樣的美夢。 曾經太太生怕自己上進,然后壓了寶玉一頭,所以拉著自己見天兒地抄經,所以賈環練了一筆的好字兒,所以他才能在大掌柜的手底下脫穎而出,才能拿到每月五兩銀子的月錢。 盡管還不如當初自己在內院成天閑著拿的多,可縱然如此,這是自己每月辛苦掙來的,是自己費了心血掙來的,是完全可以供養姨娘和自己生活的。 自己也是遠近有名的能干孩子,是大家看好的女婿人選。 可是現在呢? 回到了這個浮華的圈子里,看著端著架子不肯放下的老爺,想想見天地讓自己上進的姨娘,賈環只覺得日子簡直太苦逼了。 他盡管每日地咬牙堅持著,可真的,他已經后悔了! 可是看著姨娘每天的歡天喜地的模樣,又想想老爺的態度,只怕自己就算是想要提出搬出去,他們也不會同意的。 趙姨娘確實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她現在作為一家的主婦,又有下人伺候,又有產業可以撈私房,她當然不愿意去跟著兒子去過那種窮苦日子了。 這些日子,她已經興致勃勃地想要給兒子說親了,畢竟兒子如今的情況不同,再不是無依無靠的小子了,兒子孝順又能干,小門小戶的嫡女趙姨娘看不上,可人家高門大戶的自然是看不上如今的賈家,更何況是賈環還是個庶子呢。 所以趙姨娘就還算是務實地盯上了大家族的庶女。 庶女嫁個庶子,倒也算是門當戶對,是不是? 若是賈環是賈家長房的哥兒,有個能耐的做官的哥哥,又有個嫁給鎮國公府,子女雙全的jiejie的話,惱不得別人還會考慮一二。 可是賈家二房又是個什么情況呢?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的,賈環還是庶子,大家族誰家會瘋了將閨女許給賈家二房? 聽著媒婆的言辭,聽著這話里話外地婉拒,趙姨娘心中惱怒不已,什么阿物兒,不過是個是庶女罷了,又金貴到哪里去了?竟然敢嫌棄賈家如今又沒落了,自己的環兒是個庶子。 可即便如此,趙姨娘也并未放低標準,反倒是專門地盯上了人家的庶女,越發地是賈環的名聲傳揚了出去。 最后竟然是驚動了黛玉,對于出現的這種情況,黛玉也是哭笑不得,奇葩親戚誰家沒有,可是想自家這樣,奇葩到這種程度的,也真是少見。 不過饒是如此,黛玉也不能不過問,畢竟是駱婉慧問的。 畢竟賈環如今也算是顧家鋪子的二掌柜,如此地猖狂,是不是后面有侯府撐腰?是不是有公主府撐腰? 當初不過是想要拉拔賈環一下,可誰能想到,竟然會有這么多的麻煩事兒呢? 可到底也不能不聞不問吧? 所以黛玉對著駱婉慧保證,自己一定會好生地解決好此事的。 駱婉慧也知道嫂子的為難之處,萬一嫂子不好出面,自然是可以讓丈夫出面去警告賈環,讓他別輕狂。 黛玉聞言只能苦笑,可畢竟環兒不是個混的,不知好歹的,這種事情,不是二舅所為便是后院的婦人了。 不過是一個姨娘罷了,竟然也敢這般沒骨頭,不知輕重,黛玉自然是惱了。 可趙姨娘是個什么德行,別人不知,她這個在賈家生活了五六年之人還能不知道了? 所以黛玉覺得,不論如何,都不能給她好臉色就是了,冷著臉訓斥一頓,也許還能有個更好的結果。 打定了主意之后,黛玉便去了賈家,對于這個外甥女兒,賈家人一直都是觀感復雜的很,之前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小姑娘罷了,后來更失父之人,落魄到了賈家一根指頭可以碾死的地步。 可如今呢? 人家貴為公主,兒女雙全,駙馬能干,可是賈家人呢? 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便是賈政最好的寫照。 所以在聽到黛玉來時,他的感覺還挺復雜的,再想想如今活的亂七八糟的探春,對比一下光鮮亮麗的黛玉,更加不是滋味兒了。 黛玉和二舅和趙姨娘之間完全沒有啥要聊敘舊,聊情誼的地方,所以直接地開門見山了。 趙姨娘一臉的不忿,賈政一臉的羞憤,這對父母的表現自然沒有出乎黛玉的意料。 到了最后,還是匆匆趕回家來的賈環對著黛玉連連保證,絕對不會有下次了,黛玉這才算是滿意地回去了。 沒過了幾天,卻是聽駱婉慧之言,賈環和他師傅的女兒下定了。 鬧明白是賈家使媒人上門提親之后,黛玉也便不再理會了。 賈環既然能說服父母接受自己的妻子人選,黛玉覺得也挺好,至少不用擔心齊大非偶的情況。 到了賈環成親時,林家降等送上了厚厚的禮物,不過仍舊是親戚中最豐厚的一份兒禮物了,趙姨娘總算是滿意了些。 不過這之后,和林家的關系雖不至于斷了,可也沒有再親密過了。 賈環媳婦兒娘家是世代是顧家的掌柜的,養的姑娘自然是精明能干的很,等熟悉了環境之后,家里家外的一切自然是要交給她來當家的,可沒聽過誰家的姨娘當家的,是不是? 所以趙姨娘又過上了和以前差不多的人生,她只要伺候好老爺就行了,至于家里的安排,自然是由兒媳婦兒做的,賈環兩口子也是孝順,不想讓父母cao心這些有的沒的,所以你們只要好生養老即可,吃好喝好玩兒好,至于別的,完全不用你們擔憂的。 賈環又拜托了大伯,有什么好玩的事兒都要帶上自家父親,往來交際的拋費銀子賈環也直接地都交給了賈赦,多的就當是自己孝順大伯了,果然少了,您也告訴侄兒一聲,完后給您補上。 賈赦心中痛快了,二房難得的有個清明人物,不枉自己這么折騰了一場。 自此,賈赦就將賈政當成了是自己不大甜蜜的負擔,著實地算是為賈環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和祖父徹底撕擼開的賈蘭和母親的幸福生活也展開了,上司青睞他,將自家閨女許給了賈蘭。 礙于種種緣故,李紈賈蘭母子二人便應了下來。 賈蘭是五品的郎中,盡管也算的上是年少有為了,可與上司相比,自然還是高攀的,盡管也擔心齊大非偶,可李紈為了兒子的前程,也是咬牙地應了下來。 可惜啊可惜,兒子成親之后的李紈日子過的還不如之前在賈家仰人鼻息的時候呢,這個時候,她即便是想后悔,可也已經晚了。 賈蘭的確在衙門里的日子好過了,可代價卻是兒媳婦在家中越發地跋扈了。 世家貴女,下嫁落魄的賈家,自然是因為賈家燒了高香了,難不成這做婆婆的還要磋磨兒媳婦不成了? 所以為了兒子的前程,李紈也只能忍著了,而且還嚴令身邊人不許告訴給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