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所以皇帝最后也只能匆匆歸去,他需要和皇后商量商量。 駱辰逸今日的職責和黛玉是一樣的,這樣的時刻,喜宴時不覺得,可喪事兒上表現很明白,自從他入贅的那一刻起,自己再也不是駱家人了。 所以即便是為大伯披麻戴孝都成為一件奢望,雖然對于入贅一事他并不后悔,可心里卻是難受的緊。那種感覺真的不好。 駱辰逸一直以為自己就是冷清冷心,無情無義的東西呢,可是今日,看著駱氏子弟披麻戴孝,看著他們悲痛欲絕,可自己卻跟看客一樣,那樣的感覺糟糕透了。 對于大伯,駱辰逸是感激的,可惜??! 不過也許自己能換了另外一種法子守護著駱家,也好讓地下的大伯放心,讓他不再憂心家族,不再為這些沒良心的東西們cao心了。 “五七”之后,駱氏眾人收拾行囊,扶靈南下。 駱辰逸一起跟著南下,不為別的,送大伯最后一程。大伯對于自己兄妹,盡心盡力了。 不過留了黛玉一個人在家,他各種不放心,帶著黛玉么,一路上奔波周折,他哪里忍心? 駱氏子弟啟程南下,駱家的風風雨雨就算是徹底地從京城消失了。 除了小宋氏外,駱氏眾人幾乎人人都是一樣病懨懨之態。 大伯母并著兩位哥哥、嫂子們哀痛欲絕,駱文遠成天地陰沉著臉,陰測測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駱辰逾自詡孝子,守在父親身邊,寸步不離。 面對這樣的情形,駱辰逸只能苦笑。 大嫂子已經五個月的肚子,孕婦本不能多勞累,可遇上了喪事,又能如何? 眾人只能心中默默,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喪事結束,駱家大嫂就已經見紅了,太醫說最好臥床靜養,否則的話,別說是孩子了,對于大人的身體也有很大的損害。 可是駱家大嫂是駱氏宗婦,未來的族長夫人,需要的大事小情要她cao心,如何能好生休息。 好在駱太太性子堅毅,既然老爺已經走了,那么先顧著活人,有什么苛責都沖著自己來,總歸兒媳不能有事兒,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有事兒。 即便整日里在船艙里休息,整日里臥床不起,可是駱家大大仍舊是rou眼般地瘦了下去,皮包骨,只大著肚子的樣子著實令人驚駭。 好在隨行太醫說沒有大礙,這才讓眾人放心了許多。 rou食不能進,也只能在別的上面想法子了。駱辰逸覺得自己快要成為保胎專家了。 和太醫商量了之后,駱家大嫂開始喝上了腥膻的羊奶,最后還是駱婉慧想了法子,將杏仁包在紗布中,一并煮了,去去腥膻,大嫂子這才能每天將那一碗比什么保胎藥還要可怕的東西給灌下去了。 生怕吃藥對孩子不好,所以駱辰逸建議食補,太醫也是莫可奈何,到底拗不過他,最后同意了。兩個大男人開始成天地在船艙里鼓搗吃食,許多的試驗品無法直接進了孕婦的肚子,只能便宜了駱辰迅兄弟倆。 至于駱文遠父子,對于這等下廚房之事敬而遠之,從來不往前湊,駱辰邁是無所謂,駱辰迅就更不能嫌棄了,畢竟要照顧的是自己的老母親,是自己有身孕的妻子。 所以他唯有感激的,哪里還有生出鄙薄之情來? 駱婉慧知道自家兄長的能耐,她留頭前一直都是在哥哥的院子里住著,所以時常地能吃到哥哥的手藝,并不訝異。不過駱太太和駱婉瑜,小宋氏,駱家二嫂等人卻是驚訝了再驚訝的。 駱婉慧抿著嘴巴,解釋了一下自己小時候身體弱,時常生病,所以哥哥也是這樣費心費力地為自己做補品,燉補湯時,眾人立即地沉默了。 駱太太與駱家的兩位女眷們明顯是心疼她兄妹二人的艱苦日子,小宋氏卻是尷尬羞惱居多,搞的自己好像苛待了誰一樣。 食補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可是三個月之后,抵達杭州時,眾人卻是才發現了自己的不同來。雖然不至于面色紅潤,可也不像是之前在京中,走路都需要人攙扶了。 這下子,眾人對于駱辰逸的那些方子,藥膳的又有了新的認知。 每次斷來的東西不同,有些時候大家可以分食,可是更多的時候,卻是各自指定的。 雖然沒有區別對待,可駱文遠,小宋氏才不吃他送來的東西呢,也不許兒子吃,唯獨駱婉瑜是個乖張的,對于父母,二哥之言壓根兒就不去理會。 至于駱文遠,小宋氏等人心中后悔與否,誰也不知道。 再次踏足這個地方,一切卻是不同了,駱辰逸略略地有些惆悵…… 第40章 40|城 話接上回,駱閣老去世,上皇一言九鼎,親自定了“文定”的謚號,當今親至,表達自己的哀思敬重之情,甚至為了表達對于駱氏的看重,駱家的兩個兒子,都承襲了三品輕車都尉的爵位,世襲之職,三代始降。 眾人對于上皇和當今的仁稱贊紛紛,或曰仁善,或贊慈悲,此等種種,不一而足。 文定公一生忠君體國,也國為民也值當兩位帝王如此盛贊。 駱家于文定公“五七”之后,收拾行囊,扶靈南下。 這一路上眾人毀哀過度,又有駱家大奶奶挺著五個月的肚子強撐著參與喪事??上L的三月旅程時,眾人都是撐不住了。 畢竟是藥三分毒,生怕對孩子不好,所以駱辰逸也只能不顧駱文遠父子的鄙薄,見天地拉著太醫實驗什么藥膳。 君子遠庖廚,這是這個時代所有男人恪守的規則,讀書人尤甚! 可是駱辰逸偏偏不理不睬,他知道的理論很多,那太醫知道藥理醫理,外加上廚子們的幫襯,所以這三個月的時間丁點兒地都沒有浪費,甚至是針對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制定出了不同的藥膳滋補方子。 縱然不盡是這些藥膳之功,可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兒用心,所以大家反倒是將功勞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長房眾人對于駱辰逸感激不迭,二房甚是看不過眼了,巴結諂媚長房,不顧老父,弱弟,枉為人子,枉為人兄! 可惜的是,這話他們也只能背過身子去,父子之間單獨地咒罵上幾句罷了。 畢竟駱辰逸如今身份不同,明目執仗地反對,他們真心無法大喇喇地說出來的。 二房中,唯有駱婉瑜是受惠者,她對于父母的嫌棄之詞壓根兒就不去理會,只要聽說是大兄打發人送來的,駱婉瑜二話不說地就讓人接過來,不管不顧地直接用了。 她本來和父母,兄長的關系并不親近,所以待在船上的日子,大多數時間也是和大伯母待在一起,說的是陪伴大伯母,開解大伯母,可殊不知,駱婉瑜總覺得大伯母身上有一股子小宋氏不具備的溫暖,也許這便是母愛吧。 總之,盡管大伯母更疼愛jiejie,也更照顧jiejie,可是至少對自己也是沒話說的,一視同仁的,駱婉瑜覺得這里的氣氛并不會尷尬,很舒服,所以她就一直厚顏地賴在這里了。 饒是對于二房兩口子有意見,意見也大了去了,可是對于婉瑜這個小姑娘,駱太太卻是越看越歡喜的,孩子雖然性子冷些,可是冷熱還是知道的,并不跟辰逾小子一樣,被他父母縱的不知天高地厚的。 駱太太對于駱婉瑜的依戀也很受用,外加上兩個小孫子在身邊攪合,時間過的很快。漸漸地她也能休息上一陣子了,不再是前一陣子那般,夜不安寢,成宿成宿地睜著眼睛,一閉眼她似乎就能感受到老頭子的存在,可摸摸身邊,卻是冰涼一片。 驟失了枕邊人,這種哀傷似乎也只有駱太太自己走出來,自己撐起來。 畢竟她還有兒孫們要顧念的,盡管長子都要三十的人了,可是駱太太還是各種不放心,況且老二到現在還沒個孩子,等三年孝期過去了,老二兩口子都要二十三四的人了。 駱太太想起這些事情,似乎是少了許多的憂愁,多了幾分生機。 外加上駱婉慧姐妹倆的陪伴,小孫子的鬧騰,慢慢地她甚至會傳過來頭開解眾人幾句。 畢竟死者已去,生者才更重要,大兒媳婦的身子要顧著,可也不能什么事兒都壓在小兒媳身上,駱太太打起精神來,帶著兩個侄女兒給兒媳婦幫忙。 駱家二嫂倒也不是偷懶,主要是想讓婆婆參與進來,減輕自己擔子的同時也讓婆婆能有個事情轉移注意力,別跟前些日子似的,見天兒地拉著人回憶往事,惹的眾人心中更加地難過。 這心情抑郁,身體能好到哪里去? 可不讓她說出來,又怕憋在心里頭,再落病,一旦駱太太倒下,駱家誰能撐得住這樣的打擊? 現在駱太太能振作起來,不管能否幫的上忙,反正眾人都是歡喜的。 駱辰迅兄弟對于這個堂弟對于人心的掌控有了另一層的認知,這若不是堂弟想法子,只怕母親如今仍是一片凄惶之態,哪里能這么早地就打起精神來。 想想父親在世時,對于這位堂弟的推崇,現在兩兄弟越發地敬服父親的識人之明了。 抵達杭州,早有駱家的族老們,族人們,下人們前來碼頭上迎接,駱家人人都是披麻戴孝,一片縞素。 碼頭上哭聲震天,想起了大伯的慈愛,駱辰逸眼淚再也忍不住了,雖然他已經默默地哭了好幾場了,可似這般在人前,卻是第一次。 儀式從碼頭上開始,場面鋪陳,隊伍二三十里未散,不提駱氏子弟,便是江南仕宦,書香之族也設立了路祭,所以待文定公的棺木抵達駱氏祖墳時,已然是傍晚時分了。 好在早有準備,這時辰都是算好了的,看著緩緩下降的棺木,眾人哭聲連連,駱辰迅是悲傷外加上惶恐,父親在時,他從未有這種惶恐之感,可是父親沒了,頭上的那片依仗真的沒了時,他甚至比起別人來更加地惶恐。 駱太太畢竟年歲大了,又經過了這許多的波折,又有心中郁積,所以哭暈過去了,當然,這其中少不了駱大奶奶。 駱家如今人多勢眾,也不怕缺了人手,可饒是如此,駱辰迅還是將母親和妻子托付給了如今已然是外人的四弟。 看著紅腫著眼眶的的四弟,駱辰迅只能拍拍他的肩膀。 兄弟兩人對視一眼,彼此點點頭,只覺得自己的眼淚又要控制不住地下來了。 “大哥,保重!放心!” 駱辰逸說完這話,立即地背過身去,腳步匆匆地離去了。 看著不斷打濕的青石板,駱辰迅嘆了口氣,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駱太太和駱家大嫂并沒有直接送回駱府去,而是送去了附近搭的帳篷里,人手盡管足,可是沒有個拿主意的主子,奴才們也只能抓瞎,外加上大房此次南下,身邊帶的人畢竟有限,此刻幾位老嬤嬤守著兩位主子,欲哭無淚。 看到了駱辰逸的身影,眾人頓時眼前一亮,有了四少爺在,她們也算是有主心骨了。 “去個人拿著牌子找人去要了這些東西過來,打發個人直接將大夫請過來,都快點兒?!?/br> 駱辰逸這次卻是慶幸自己聽了黛玉的安排,帶了芍藥和玫瑰南下,畢竟她們對于駱家熟悉許多。 大夫的腳步很快,除了太醫之外,駱家又花了大價錢請了本地的幾位醫術出眾的大夫。 尤其是本地的醫女們,只怕今日大多數都在駱家了。 這也算是駱辰逸的心得,畢竟他經過了母喪,又歷經了林如海的喪事,所以這些細節上他比別人更了解。 果然這些醫女們派上了很大的用場,畢竟女眷們身子弱,撐不住也是有的。 最后,連著駱家二奶奶都是被人給抬了出來的,駱辰逸聞言,頓時焦頭爛額。 二嫂子這一陣子熬的狠了,能撐到現在已經殊為不易了。 駱家的三位女眷不在,小宋氏與族中的太太奶奶們便撐著場面,好歹地讓駱閣老的喪事順利結束了。 夜里,駱家依舊燈火透亮,祖宅盡管多年沒有入住,可一直都有人灑掃修葺,盡管冰鍋冷灶的,不過住著還是沒大問題的。 到了家了,早得了駱辰逸吩咐的下人們立即地就送上了泡腳的盆子,里面都是加了藥材的,主子們每人都有。這一次,駱文遠,小宋氏,駱辰逾三人卻沒有嫌棄。 舒舒服服地泡了腳,眾人立即地覺得自己身上的疲乏消散了許多。對于駱辰逸的貼心和能干,眾人又有了新的認知。 駱辰迅覺得自己做出了個明智的決定,讓四弟成為大總管,盡管惹的不少族人有意見,心生不忿,可事實證明,誰能有四弟的能耐,能將這些事情料理的妥妥帖帖的同時還能記掛著他們,做出這樣暖心的安排來? 四弟盡管已經入贅,可畢竟還是駱家人,并沒有因此便和自家生分了,駱辰迅兄弟倆感慨連連。惱不得日后多照顧照顧四弟和婉慧。 當然,他們能照顧的可能只有婉慧,至于四弟,只怕是要照顧他們的。 畢竟想想當今對于駱家的那個態度,駱辰迅兄弟的心情更加地沉重了。想要重新振作駱家,談何容易? 罷了,如今cao心這些個做什么?目前他們兄弟要緊的是為老父守孝,至于別的,將來再說吧,反正天無絕人之路,總有法子的。 果然沒法子,那么自己兄弟拼死也要鑿出一條路來。 更何況事情還沒有糟糕到那種程度,駱家在朝堂上的人脈,駱氏子弟也不盡數退出朝堂上了。 畢竟他們還有個最大的依仗! 駱辰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