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駱文遠聽著“郡主,郡馬”的稱呼,無端端地覺得刺耳的緊。 自己的寶貝兒子多么地刻苦上進,可如今呢還不過是個秀才,那臭小子竟然已經是郡馬了么? 駱辰逾的心中也挺不是滋味兒的,畢竟郡馬可比贅婿的名聲好多了。 “二老爺,五少爺,老爺已經在府中等著了,且請上車,咱們家去吧!” 看著林忠安退到了一邊兒,駱家的管家上前,對著駱文遠父子道,“好,先回家!” 聽著他這樣不客氣,似乎是回自己家一樣,管家心中略略地閃過一絲不悅來。 明明早就分家了不是嗎? 這位二老爺,也忒是不客氣了些。 駱家的車馬浩浩蕩蕩地啟程之后,林忠安也約莫地做到了心中有數之后,他這才轉身家去了。 駱辰逸聽著林忠安的匯報,說到了駱文遠不高興時,絲毫不遮掩地冷笑了兩聲,不去理會。 他這些日子忙著別的呢,哪里有空搭理他了? 反正有大伯,大伯母看著,駱文遠夫婦倆就算是想出什么幺蛾子,只怕也不容易呢。 只要他不對著自己的生活指手畫腳,駱辰逸覺得自己就不會去理會他了。 不過可惜的是,他不折騰,并不代表別人也會放過他呀。 所以駱辰逸的舒服日子很快就結束了。 好容易黛玉的糟心親戚們不大上門折騰了,可自家的這些糟心親人們又上門來了。 駱辰逸對著黛玉吐槽,他們夫妻就跟西天取經四人組一樣,好容易戰勝了這個怪,如今又來了個更厲害的妖精。 他這番話逗的黛玉樂不可支,卻又覺得這般吐槽長輩實在不該,所以連忙地收了自己的笑容。 黛玉對于丈夫的處境倒是有些擔憂,不過駱辰逸卻是神神叨叨的,一副渾不在意的模樣。黛玉也只好將自己心中的憂心盡數掩下。 如今駱太太已經給兩個小夫妻倆張羅圓房了。 畢竟他二人成婚早,后來又守孝三年,如今也該是時候圓房了,畢竟侄兒已經十九了,郡主也是十六了。 所以駱太太作為女性長輩,當仁不讓地cao心了這份兒閑心,至于那位大話揚天的弟妹么,她也不敢奢求,只希望她別來給小夫妻倆添麻煩,生亂子就成了。 駱家二房雖然進京了,可因為他們不過是白身之故,所以在偌大的京城壓根兒就沒掀起什么浪花來。 駱太太借故年紀大了,也沒有多少的心思體力出門交際了,所以也不大出門,本想出去交往一二,認識一些可以往來的夫人貴人之類的小宋氏也只能跟著大嫂子一起憋在府中。 駱文遠畢竟是大老爺們,也是為官幾年的,同窗,同僚之類的也不在少數,又有個身為當朝閣老的兄長,所以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交際。 二房雖然住在了府上,可是一應的交際往來,剖費都是自己承擔的,駱太太對于小宋氏本來天然上帶著不喜,現在又聽著她一副自家不差錢的高傲模樣,點點頭應下了。 等出了大嫂子的院子,小宋氏就后悔了,可惜的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后悔已經晚了。 既然已經放了大話,小宋氏也不會擺出一副小氣吧啦的模樣,反倒是寬厚之態,不管是兩個侄兒,侄兒媳婦,甚至駱家伺候二房的下人之類都能時常得了這位二太太的好東西來。 果然大家交口稱贊二太太為人大方??善?,身為嫡長女的駱婉慧,卻是沒有從這位繼母身上得了哪怕是根虛線頭子呢! 駱太太聞言,對此嗤之以鼻,然后將這些贊過二房太太好的下人的賣身契讓長媳找了出來,然后送給了二房,美其名曰,這不是瞅著二房上京似乎也沒帶上幾房下人,所以派了這些雖然不大中用,可好歹跑腿干個粗活什么的,卻是比二房伶俐的要熟悉京中的情況呢。 小宋氏身邊可真心不缺人使喚,可又是因為大嫂子的一番好意,所以她竟是無法推辭,也只能將這二三十號人給白養起來了。那些人是否后悔駱太太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過她卻是知道,小宋氏后悔極了。 老太太的這一手玩的漂亮,駱婉慧也知道大伯母只怕是為自己抱不平,雖然心中感激,可并不像為此就讓大伯母成了惡人。 駱婉慧婉轉地提起了此事,說是自己想去哥哥嫂子那兒住上幾日,要不然去京郊別墅住上一陣子,大伯母要是不耐煩在京中住著,和自己一起去好了。 總之她想要避開小宋氏的心思很是明顯。 她和駱婉瑜兩人很少有交際,駱婉瑜性情不太好,駱婉慧覺得自己的性子也沒有好到哪里去,所以姐妹倆從小到大基本上就沒有說過幾句話,甚至還不如族中的姐妹們親近呢。 現在到了京中,再次見面,總覺得有些尷尬。 駱太太雖然也不耐煩見著小宋氏,可又擔心自己走了,兩個兒媳婦可是彈壓不住小宋氏,也只能先將駱婉慧送去郡主府上。 正巧這一陣子大長公主下了帖子,邀了各家夫人小姐地來他們府上賞西府海棠,不過是個名頭罷了,因著顧子言的身體大好,如今已經能下床走動了,所以老太太心中歡喜,這才借著由頭慶祝一二。 至于第二個理由么,卻是為了感激眾人當初的關心,禮物,藥材之類的。 至于林家的西洋參么,就更加是重中之重了。 大長公主也知道林家地位尷尬,又是少年夫妻,沒個長輩cao持引薦的,所以借著這個機會,她要將靜孝推入交際圈中。 這樣好的孩子,再是沒有人不愛的。 賈府雖然也接到了帖子,不過能去出席的只有一個賈母,她年紀大了,不耐煩走動,所以這帖子就只能空放著了。 林家的貼子是大長公主的親筆,寫的詼諧有趣,惹的黛玉歡樂不已。想想meimei也該是出門交際的年歲了,所以黛玉打算和婉慧倆人一起置辦新衣裳,一起置辦新首飾,然后過幾日歡歡喜喜地出門做客。 因著這場“西府海棠賞花大會”,所以京中的貴婦、姑娘們蠢蠢欲動,不少人都置辦首飾,造新衣裳,京中的布莊衣店,金樓首飾鋪子之類的可是歡喜壞了。 駱辰逸聽說此事后,親自去了外面,為妻子和meimei置辦了全套的首飾,皆是花卉樣子的,手藝精湛,制作精良,而且還不會擔心和誰家撞上了。 這一舉動贏得了黛玉和meimei的歡心,接下來的幾日,不管是荷包還是腰帶,甚至是扇袋兒之類都得了,果然女人啊,對于首飾似乎沒有什么抵抗力。 駱辰逸換上妻子做的荷包,meimei做的新腰帶,滿意的很,特意地讓人去搭配了新衣裳來配。 他的長衫這些基本上也都是黛玉和meimei的手藝,自然是將人給襯得英俊不已。 不過想想他即將要面對的是自己已經好久沒有見過的爹時,駱辰逸的好心情也是降低了不少。 黛玉一直都關注著丈夫的情緒,看著他這樣,輕輕地拍拍他,以示安慰。 這是駱辰逸黛玉夫婦進京之后第一次上門拜訪駱家。 恰好今日是駱閣老的休沐日,所以一家子一起吃個團圓飯。 這就是他們上門的緣由了。 駱文遠地駱辰逾父子倆今日也是各種妝扮一新,甚至還學起了京中的流行,略略地用了些香粉。 小宋氏和駱婉瑜也是如此,盛裝打扮總之,無論如何,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能在郡主、郡馬面前失禮。 大房卻并無太多的變化,不過是衣衫新了些,首飾多了兩件子罷了。 這么一對比總覺得二房似乎太過了些。 不過體諒彼此是第一次見面,所以駱太太便將口中的嘲諷給咽了下去。駱太太在背地里簡直將小宋氏給埋汰完了。 也是因為有那樣的一個母親,所以駱婉瑜這么一個小姑娘,她也覺得沒有自己的婉慧貼心討喜,一個姑娘家冰冰冷冷的,誰會喜歡? 還是自己的婉慧好,時常地掛著笑臉兒,看著就是個有福氣的。 這樣偏心,駱太太也是沒誰了。 “郡主,郡馬,到駱府了!” 聽著外面的傳話,黛玉夫婦便一前一后地下了馬車。 駱家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前來迎接黛玉和駱辰逸兄妹。 “看好婉慧!” “你放心!” 夫妻二人低低地交流了兩句之后,這才各自地散開走了…… “兒子見過父親!” 國禮之后,再敘家禮,駱文遠看著長身玉立,越發比三年前更加清俊沉穩的兒子,頓時沒滋沒味兒起來。 他如果覺得沒滋味兒的話,那么駱辰逾則是又嫉又妒了,因為這人,這個贅婿,如今已經是郡馬身份,一身紫莽,襯得他既富又貴,室內的人等中,他年紀最弱,又不過是秀才的身份,駱辰逾的心止不住地往下沉。 “弟弟見過四哥!” 最后自己還得大禮參拜他,看著他淡淡地點點頭,似乎自己也是個什么人物似的,駱辰逾心中更加不堪了。 “好了,都坐吧,一家子骨rou親情,講究這些虛的做什么?” 在座的諸人誰不是火眼金睛,哪里就沒看到駱辰逾臉上的失落和嫉恨呢。 不過是說話的駱大伯還是駱辰迅兩兄弟,都忍不住心中搖頭,再次地降低了對于駱辰逾的印象。 偏偏駱文遠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反正在家中一向都是這般如此,小兒子才是自己的心頭寶,更何況是現在呢? 自己身后也只有小兒子這么一個心肝寶貝兒,將來養老送終,摔盆頂幡的,可不都就是駱辰逾的責任嗎? 他的兒子,自然是比別人合該尊貴的。 這樣的奇葩心思也不能說是不對,總歸還是讓其他人覺得心里不舒服。 駱大伯是一個,駱辰迅兄弟倆畢竟和駱辰逸更加熟悉,人心偏向,對于駱辰逾這個第一次見面的侄兒、堂弟影響自然是不大好。 可偏生駱文遠毫無所覺,駱辰逾似是有所察覺,可心中更加厭惡長兄,總覺得他為人險惡,會籠絡人心,所以才會造成了如今的這等局面。 駱辰邁是個狗慫脾氣,他看不上的人,面子功夫都不做,只拉著四弟說話,駱辰迅心中苦笑,也只能不停地拉著五弟聊聊。 可聊了會子就知道,這位五弟不管是學識和人品,差四弟遠矣。 當初二叔若果真將這位堂弟給賣了,讓他去入贅林氏,駱家如今就不是這樣為難尷尬的局面了。 雖說大家族的扛旗人不會只有一個人選,可最優秀的那個沒了,而且還是人為原因,所以大家心中更多的是遺憾。 如今駱辰逸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待著,幾次出手,雖然看著稚嫩,可有章有法,最后都能完美收尾。 駱辰迅一向是書呆子的人設,對于陰謀詭計不擅長,所以他直言比不上這位堂弟。 至于駱辰邁么,他不喜歡陰謀算計,更擅長的是面對面的,橫沖直撞,可是朝堂上的事情,哪里就是這么簡單直白了? 所以駱閣老心中更加地惋惜。 本以為被人夸的駱辰逾也是個麒麟兒,是個不容小覷的角色呢??上У氖?,今日這么一瞧,不過是小聰明,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的人,又有多少的大出息。 駱辰逾畢竟年輕氣盛,沒有駱辰逸的對比,他也是極為優秀的,可惜的是,上面個有太過優秀的兄長,駱辰逾就被襯成了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駱辰邁直言不諱,在老父詢問起時,這般答道。 駱辰迅委婉些,可是傷害更甚, “不如辰逸遠矣!” 駱大伯深深地嘆了口氣,對于二弟和弟妹的糊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唉,可惜我駱氏的麒麟兒了!” 他這樣一聲嘆息,駱辰迅兄弟倆頓時覺得面紅耳赤,屁股下似乎有錐子扎著,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