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他入修門多年,想必對俗世的親情已經是看得很淡了。劉小花注視著自已面前年輕的容貌,劉有容全身上下都露出厭倦與疲憊,沒有半點生氣。好像雖然還活著,可是這世間已經沒有任何值得他多看一眼的人,多問一句的事。就算是現在他要死了,也不會再多做掙扎似的。 劉小花看著他,感到一陣無力,不知道怎么才能挽回,才能令他重新振作起來。喜歡一個人,再失去她,竟然是這么可怕的事,比世上穿腸的毒藥還要兇狠,畢竟毒藥有解藥,這個卻是沒有解藥的。 她沉默了好一會,才很牽強地說:“師父。以前,我看到路邊有流浪的貓狗,都會盡自已的力量去照應它們,不能養,可以隨身帶些吃的??墒?,身邊的人卻笑我,說,你假好心,喂這一二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最后還不是餓死凍死。我起初,也覺得他們說得對??墒呛髞砦蚁?,也許它們沒有那一頓,就要餓死了,幸虧我喂了,它們才活得久一點,找到了愿意收養它們的人家呢?我做的只是小事,卻改變了它們的命運。讓它們活了下來,還能活得更容易些?!?/br> 劉有容歪在靠枕上閉眼假寐。沒有說話,只是手一下下拍在劉小花的手背上。 劉小花想了想,又說:“師父,你一定要好好養病。師兄們要是沒了師父,可該怎么辦呢?我要是沒了師父,又該怎么辦呢?這小蓬萊也就名存實亡了?!?/br> 可劉有容也并沒有回應。 劉小花知道,自已是沒有辦法用這種事勸服他的。他活了那么些年,靜看世間人生生死死,事物興起消亡,可能在他心中,小蓬萊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甚至連這個曾令他喜歡的小徒弟,也是可有可無的。 劉小花怔了一下,立刻把這個想法按下去。畢竟人傷了心,受到了太大的挫折之后,確實會對任何人與事都提不起興趣。并不是說他有多么冷酷無情。 可劉小花也想不出別的事,能令師父振作起來。她掂起腳,用小手幫他理理零亂的發絲說:“師父。我回來的時候,給你帶好吃的好玩的。好不好?師父雖然比我見識廣,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說不定還有連師父都沒有見識過的事物?!?/br> 劉有容睜開看她,大概是到底有些不忍,淡淡說:“好?!庇终f:“你向來是乖巧的?!?/br> 劉小花松了口氣,出了院子,站在門外好一會兒。 劉有容修道千年,可還是沒能跳脫,被一個情字困得死死的。情生而人活,情死而人死。那個劉阿嬌,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何德何能,憑什么有這樣的運氣,讓劉有容這樣的人物,為她生死。她又做了什么值得得別人這樣為她的事呢?不過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罷了。 有那么一瞬間,劉小花簡直恨透了這個女人。她也恨不得自已一瞬間就能通曉萬事萬物,修為深不可測,一揮手便治好師父的病,再令得他忘記這些前塵住事。天下浩瀚的術法之中,肯定有一樣,是有這種功效的吧? 快點變得更強大的心情那么澎湃,劉小花覺得自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直接去了書房。畢竟明天就要走了,她想趁著這個機會,看看書房里有沒有能解開自已疑惑的書。 劉有容的書房大而整潔,外面也沒有人看守,門一推,就應聲而開。里面大得嚇人,三面滿滿當當全是書,按丹藥、符祿、雜記、手札分類。還有一些隨便推放在案頭。 要從這些書中找到答案,恐怕也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 劉小花令自已沉下心來。走到桌邊,隨手翻開案上的幾本書。是講靈脈的和靜坐的,十分淺顯。想必是劉有容一開始為了她找出來的,后來發生的事情太多,也就沒顧得上給她。那幾本中,還有一本是品階粗通。講的是修士品階之間的差別。 劉小花立刻就被吸引。坐下認真地翻看起來。 書上說,修士被分為三品,上中下,但這三品之中,最好的與最差的又有天壤之別。稱得上至尊的頂尖修士,大約只有十二個。里面也有劉有容,不過名字后面標注的并不是小蓬萊,而是長青宗。 劉小花想,大約小蓬萊是歸屬于長青宗的一個支派。 繼續住下看,長青宗除了劉有容之外,還有一個人在列。其它十個人中,有六個是國宗的。并且名字排在最上面。剩下的四個名額,分別屬于四個宗派。 國宗在這個排名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實力便可見一斑了。 劉小花嘆了口氣,任何時候,權貴總是得到更好的資源,也不難怪人家出的人才多。 然后她拿起靜坐的書,與手上的心經對照。心經上的筆記,和這本書上都說,靈臺是藏在丹田之內。修習的第一步,就是要感應靈臺。 這一點幾乎是心經的所有筆記之中,唯一共認的的事。還有人特別把這一句圈點出來,上面畫的圈有好幾個,墨色深淺不一,看來是不同的人。 劉小花沉下心,安排書上所說的姿勢坐下,試著去感應靈臺。 可卻沒有想,她并沒有像書里所描述的那樣,看到白茫茫一片,或者什么別的異景。 她坐那里,就真的是坐那里,沒有半點特別的感覺。丹田之處也空蕩蕩的,沒有像別人說的有一股暖融融的力量。 她試了一次,又一次。 越試心越涼。 她擔憂,有沒有可能,大師兄的判斷是錯的,那個石頭根本沒有問題,有問題的人是她,她根本沒有修行的資質? 可是,那團從她手里出來的白光又是怎么回事呢? 劉小花強令自已不要慌亂??墒撬男倪€是砰砰的亂跳。修道可以說是她唯一的出路了,發現自已丹田內沒有靈臺,怎么能不急。 她閉上眼睛坐了好一會兒,才重新睜開眼睛,這次她沒有再急著靜坐,而是重新拿起心經來,仔細研究那些先輩們的筆記,想找到一個先輩是跟自已同樣情況的。 可是雖然她把心經從頭翻到尾,連旮旯里的小字也沒有放過,但卻并沒有人提到這種情況。 不過回想起來,她似乎確實聽說過,即生為人,就生來都是有靈臺的。只不過靈臺好壞不同,就好像三枝那樣,她沒能讓石頭亮起來,但是也有靈臺,只是太過弱小,那種石頭探不出來。最后在族學門口,她不也讓門上的珠子亮了嗎? 既然人不可能沒有靈臺,那她劉小花怎么會沒有? 想到這點,劉小花情緒稍微鎮定了些。 她相信,一定是自已哪里的步驟錯了,才會找不到靈臺的。她決定再試一次,這次,她更加小心每個步驟,都按到書上所說的那樣來。 她盤好腳,雙手分別放在膝蓋上。氣沉丹田,有節奏地放緩呼吸…… ☆、第67章 靈臺 可是,還是什么也沒有。 劉小花滿頭大汗,不知道到底哪里出問題。她無意識地翻動案上的書,到是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一個人如果東西不見了,別人告訴他,那樣東西應該是在哪里,那他一定會在那里找。 可如果在那里找不到呢?這個人,自然就會去別的地方找找看了。畢竟那個東西是確實存在的,不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只有是別人記錯了地方,或者只是想當然地認為在那個地方。 如果把找東西的事,和靈臺聯系在一起,初時一看似乎有點無稽,可是認真推敲的話,又是符合情理的。 劉小花的心情一下子激動起來。 她坐好,靜下心,用同樣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去試探別處。小心翼翼地,去感應身體之中的特別溫暖與明亮之處。四肢、內腑,一個地方也不放過,做到不妄下判斷,按一定的規律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排除,不漏掉任何一處。 終于,在探索腹部的時候,她感覺到了一點麻麻的,酥酥的。像是有一股什么力量在涌動,但是這種感覺非常的微小,一不集中注意力,就消失了,也根本沒有書上說的溫暖與光亮。 如果把別人的靈臺比喻成一個太陽,那她的,可能是燃燒后的炭,還有余溫,可是非常微弱。 劉小花在找到了靈臺之后,按奈下興奮與激動,立刻摒除雜念,又繼續向其它的地方搜尋。 確定了,除了這個并沒有別的,才轉回頭專心志志地去感應它。 在劉小花與靈臺接觸的同時,靈臺似乎也感應到了她的意圖,產生了一些波動。在這種長時間的專注之中,劉小花有一種幻覺,自已仿佛是站在水鏡之前。 水面垂直豎立,無邊無際,鏡面微有波瀾,顫動著,似乎在告訴她,在它身后有著另一個世界。 漸漸的,這個畫面更加清晰起來,她仿佛真的是身在另一個空間之中。她身邊的世界也更加完善起來。 劉小花不只能看到,還能聞到,感覺到,所有感覺都鮮活了。 她回頭,就看到了無邊無際的曠野,天空是灰暗的,沒有生氣,地面是貧瘠的,沒有任何生命,連風也沒有,死氣沉沉。 而她和這面鏡子,就在這個荒蕪世界的中心。 劉小花第一個反應,是用力地跺了跺腳,地面很結實。起碼反饋給她的,是結實的感覺。她撿起兩顆碎石,上面的紋路完全相同,石頭的質感有點不真實。 然后她有用力地掐了自已一把。痛。但她還在這里?;糜X并沒有被打破。 劉小花有點質疑起自已的判斷,這真的是幻覺嗎?還是自已整個人都進入了另一個空間? 腦中還有一個想法一閃而過:自已不會是找錯了地方吧? 也許這里跟本不是靈臺,而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書上說的做,而是自做主張,結果被困在奇怪的地方了??! 可是當劉小花想出去的時候,立刻就驚醒了過來。 發現自已仍然在書房內。身邊的燭火已經被點亮了。 可她進來的時候,是暗的。 劉小花蹦起來就往外跑。 守門的弟子在外面打瞌睡,見她沖出來,連忙手忙腳亂爬起來。笑問:“小師叔要什么嗎?” 方才他不是在這里的。 “是你點了燈嗎?”劉小花問。 守門弟子說:“師尊知道小師叔在書房這邊用功,便叫弟子過來照看,怕是小師叔半夜里餓了,也好有個人使喚。我過來見小師叔正在靜修,就沒有打擾,只幫小師叔把燈點上了?!边t疑問:“弟子是不是不該點燈?” “不是?!眲⑿』〒u頭。轉身又跑回書房去。 守門弟子孤疑地抓抓頭。 劉小花卻十分興奮。 她一度以為,自已整個人都進入了某個玄妙的地方,可既然守門的弟子進來的時候看到她在靜坐,那就說明,她的身體并沒有離開書房。 可是她暫時還無法確定,剛才的經歷,是她自已的幻覺,還是她的意識真的去到了某個空間。 劉小花決定再試試。認真看看那到底是什么地方。 她平靜了心神,閉上眼睛,再次駕輕就熟地向那個所在而去。 這次,她很容易就再次來到了這個世界。 她看看自已的雙手,雖然能確定這是自已的手,可是皮膚上沒有紋路。身上的衣服也還是那身衣服,可是布料光滑得沒有半點走線的痕跡。就好像劣制的游戲人物那樣粗糙。 然后她開始觀察那面鏡子。 它也非常的粗糙。好像就只是水面懸掛在那里。水的波紋與質感,都很不真實。 不過劉小花發現,水后面似乎有東西。 她小心翼翼地保持距離,向里面張望。 可是水波折射得厲害,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隱約看到,一片深色。偶爾會有光。 而當她在注意著水面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走進去的想法。好像對方在召喚她,告訴她后面的東西能給她帶來無邊的力量,叫她快點過去。 這個大概就是書上所說的靈臺吧? 筆記中雖然每個人都提到了靈臺,可是沒有哪一個詳細的描述,靈臺具體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劉小花并不十分肯敢定這是什么。所以她的本意是想先離開這里,等弄明白了再說。 可是那面水光粼粼,就好像有著無邊的吸引力,誘惑著她。使得她產生了一種立刻想要接觸它的*。 其實,去看看也不錯。除了是靈臺還能是什么呢? 最終,劉小花卻到底還是止住了步子。她覺得輕易去接觸不了解的東西不安全。 不過她到是發現,自已從跟附生的那個東西相處過之后,在控制方面,已經更加得心應手了。 劉小花再次出那個空間出來之后,立刻開始在書房里翻找關于靈臺的書。 可是不論是手札那一堆,還是在其它的書籍之上,都沒有人提到自已的靈臺是什么樣的。到是有一個人寫到‘蒙其感召,吐納天地’什么的。然后劉小花又找到了一本《西山居士雜記》里面也說‘得誘,受惠于星辰’。 不過,翻到這本書的時候,到是有一個意外的收獲。 上面有提到,在初時,西山居士這個人也無法感應到靈臺,可是測靈臺的時候,結果卻是好的。他不肯放棄,長年靜坐,終于有一天,在丹田出現了靈臺。事后他‘喜極’立刻向宗門里的其它人講述了這件事,有許多與他相同處境的人深受其益。 不過宗派之間,攀比嚴重,宗主知道了之后,嚴令他不得外傳,否則會被處罰。所以直到他離開宗門之后,才寫在這一本手札里面,希望對后世的人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