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雖然之前就看到常家孩子的列隊,可孩子們太小,可愛的感覺強了些,嚴肅性差了些。 而現在看到大人,且還是人物更多的隊伍,那種颯爽之感迎面撲來,讓人根本挪不開眼。 這才是一支隊伍!而不是一群人! 第十一天,常昱開始增加體能訓練和格斗訓練,他按照之前的測試分為了兩隊。一隊基本以女性為主,另一隊則男性為主。兩支隊伍要求并不相同,訓練的方向、內容和要求也不一樣。 女子隊伍多以射擊、隱藏以及偷襲為主,還有如何將傷員運送到后方,如何急救等知識都要學;而男子隊伍訓練方向則是沖鋒陷陣,以自身強大力量扛敵為目標。 因為之前的測試也讓大家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情況,所以無人有異議。反而大家都太過拼命,常昱還得控制他們不可以練過火,以免傷了身子。 訓練和平時干活并不相同,想要好體格,飲食也十分講究。常喜樂專門組織人進行烹飪,每天的菜譜都搭配得十分科學。 桃源村雖說現在日子好了,不少人家都用上了炒鍋,可到底這風氣才剛興起沒多久,所以還是以燙菜為主。他們雖然更習慣這樣的飲食,但是炒菜很香,依然不能拒絕這種味道。更別提常喜樂挑的人,而且還親自指導,那手藝更是沒得說。 每次吃飯成了大家最為期待的時刻,色香味俱全,不管是誰都無法阻擋這一份誘惑。更別提每次都練得饑腸轆轆,只覺得這些東西跟天上神仙吃的佳肴一樣。 不少人都笑說,光為了這頓飯,也得好好表現。 集訓一個月之后,常昱開始增加野外訓練和實戰訓練,利用捕獵提高大家的實際戰斗水平。 兩個月之后,再看到這群人更加不同了。單個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區于別人的氣質,而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更是讓人有種莫名的敬畏感??粗蝗喝苏驹谀抢?,就好像會放光一樣。 尤其看到每次這一群人進山,都能捕到不少獵物,而受傷只有非常簡陋的木刺和以木刺為箭的弓箭,心里更是佩服不已。 木刺是專門挑選的硬木制作而成,這里不能隨意購買武器,若是大量擁有武器,只會引來麻煩,所以只能利用木刺等物作為武器。 只是保衛村莊,并不是真的上戰場,大隊伍擁有這些也已經足夠。 常喜樂去縣里申請了五支茅和五把大刀,因為他和常昱的舉人身份,在加上縣令是自己人,所以并不難。不僅不難,縣令最后竟然直接批了十支茅和十把大刀,說是之前那匪患讓人忌憚,他們這樣的富裕村子,多拿些保衛村莊也是應該。 常喜樂自然沒有不應的,多些武器也多一份保障。否則真要是遇到帶著兇器的悍匪,自己沒有趁手的兵器,即便能打敗對方也會損失慘重。并不是誰都擁有常昱這樣的本事,武器的加成還是非??膳碌?。 這些武器拿回村,大家都眼紅不已,尤其熱血的男子,天然對武器有種莫名的喜愛感。這些武器都是歸保安隊擁有,不少人因為這,想要進這支隊伍的心更加強烈了,訓練氣氛空前高漲。 訓練隊脫產三個月之后,就開始變成訓練半天,另外半天可以去顧家里的事。而再過三個月,則只需晨練亦可。 畢竟他們本職還是農民而不是軍人,而且只是為了自衛,倒也不用弄得太過劍拔弩張,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撥訓練得有了模樣,平時只需讓他們深化練習無需時刻盯著之后,就開始召集第二撥人。 第二撥人比第一撥人多了足足一倍,一共有六十人,四十個男性,二十個女性。他們被分為了三隊,皆是由第一撥最優秀的人來教導的,常昱則在一旁監督。三名新教官之中其中就有大英子,她之前被分在以男子為主的小隊里,所以教導的也是男子組。而因為女子那隊也是由一名女子教導,所以教官變成了女多男少,這可謂十分罕見。 可大家誰也不敢吭氣,原本大英子就是個可怕人物,如今練了這么一段時間,比從前更壯更會使勁也更厲害了。惹得大家一看到丁寧那小身板,就忍不住唏噓。 丁寧卻毫不在意,樂呵呵的欣賞自家娘子強壯的肱二頭肌和八塊腹肌…… 這個時候童子軍也開始訓練了,不過強度沒有成人組那么大,一開始的全天練習只有十日,然后一個月里練習半日,最后就跟常家孩子一樣,每天早晨練習一兩個時辰亦可。 這樣的練習開銷是十分大的,不僅僅是食物,最重要的是意味著不少人這段時間沒有產出或者貢獻較少,這就是一種隱形的損失。而這部分損失自然不能完全由村民負擔,大部分是由村里支持。因為村民的生活也不過是剛剛好轉,并沒有足夠的錢財支撐。 之前大家交到公中的錢,在這個時候也就發揮了作用,不過不管是公中還是常家,近段時間投入的資金都太多,所以這么一弄兜里都變得干干凈凈。 桃源村的人都看在眼里,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對里正、族老以及常家人也就更加尊重,整個村的凝聚力也更強。 畢竟并不是所有村子的里正族老們都是這么為大家伙辦事的,從來不乏自己人坑自己人的人存在。有的村子里正和族老肥得流油,可村民卻窮得餓得肚子,哪里像他們村,里正一行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整個村子。 口袋一空,常喜樂就覺得很沒有安全感。而現在村子里的工坊規?;旧弦呀浂ㄐ?,想要擴大生產不管是原材料還是市場需求,都已經對其有所限制。 只有制粉坊還能穩步擴張,但是幅度也不能太大。限制不少地方也興起了這門生意,尤其是綠豆粉絲,已經有人研制出來,桃源村也就失去了獨一無二的優勢。雖然很多人還是認準桃源村品牌,可市場還是被其他人割走了不少。 “哎,得掙錢啊?!?/br> 常喜樂噼里啪啦的打完算盤,忍不住嘆道。 他們現在溫飽已經不成問題,但是荷包里還是空了些,平時還罷了,若是遇到個荒年什么的,就不怎么夠看了。常喜樂的理想狀態是小康水平,既不富得讓人覺得他們桃源村是塊大肥rou,又能讓生活不僅不愁溫飽,還能有些品質。若是遇到個什么荒年,也能維持一段時間,不至于餓肚子。 宋挽呈聽到他這樣的想法,都忍不住感嘆,他這樣的小富即安的心態不在官場也好。誰像他這樣有本事的,不希望飛黃騰達做人上人。如此沒有進取心,確實不適合在官場沉浮。 常昱洗完澡回來,就聽到這么一句,便是道:“我有啊?!?/br> 常喜樂擺擺手指,把手里的賬本推到他面前,“你現在沒有了,身無分文,我都幫你花光了?!?/br> 常昱沉吟片刻,想了想道:“我聽說臨縣山里有老虎,咬死了不少人,縣里頭高價懸賞,明天我就去看看?!?/br> 常喜樂失笑,“我把你的錢都用完了,你就沒有什么話要說嗎?” 常昱眨了眨眼,堅定道:“我會掙更多的錢的?!?/br> 常喜樂忍不住一把抱住常昱的腦袋,“你說你咋這么招人疼呢!若我有些齷蹉心思,你就要被我坑死了?!?/br> 常昱順勢抱住常喜樂的腰,一口親在常喜樂的唇上,“反正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不怕?!?/br> 然后也不管常喜樂反應,直接就把他抱起放在雙上,熱情似火的啃了起來。常喜樂并未躲避,直接迎了上去,使得常昱的動作更加火熱。 兩具身體在交纏著,室內的空氣在急劇上升,一時間難分難舍。 可到最后關頭,還是被常喜樂給擋住了。常昱被憋得難受,眼底盡是詢問,不明白為何常喜樂就是不愿意做更愉快的事。他們現在已經非常親近,還有何顧忌。 常昱自從開始訓練村民之后,接觸的人也就多了起來,隊伍里有好幾對男男夫夫,這讓他知道了不少事。 常喜樂努力平緩自己的氣息,親吻他的眼睛,“再等兩年?!?/br> 常昱雖是不解,卻并沒有堅持,兩人又是在互擼中釋放了自己的欲望。 口袋變空,常喜樂就開始想著要開拓另一片戰場。 這也是他之前就已經想好的,只是怕一股腦弄出一堆東西,不僅扎眼而且很容易經驗不足導致失敗。 如今所有工坊都進入正軌,他也就有這個余力去弄新鮮東西,而這新鮮東西正是紡織。 這幾年棉花的種植逐步開始推廣,不少地方都種上了棉花,尤其以稻香縣最為積極。這都是因為桃源村的帶頭作用導致,而且對于平民百姓來說,棉花非常經濟實惠,確實是好物件。 更別提桃源村一直收棉花,這讓他們又多了一項生計。 棉花無需種植在田地里,這也讓他們樂意去種植。也曾有人見到棉花利潤高,想要拿田地種植棉花,但是被制止住了。 縣里直接下令不可用良田種植棉花,否則必會重罰,大家這才作罷。 這也是常喜樂聽到點苗頭,告知給縣令的。這世糧食產量很低,原本那些田地解決溫飽都成問題,若全都種植了經濟作物,那豐收時候糧食減產,肯定會導致糧食價格的升高,最后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而且朝廷也對這種行為是反對的,不管什么時候都以糧食為主。雖然棉花關乎‘衣’,可到底不像糧食那么要緊,畢竟之前沒有這東西大家也能過來??扇魶]有了糧食,那可就不行了。 即便是這般依然有人通過開荒等手段種植大量棉花,使得棉織品漸漸的走進人們的實現,逐步成為之最重要的紡織品。 常喜樂雖然沒有組建專門的紡織坊,但是會從外面收購棉花發放下去讓大家加工。隨著棉花的大量種植,使得人手也顯得局促起來。 桃源村因為是最早接觸棉花的一撥人,所以也是最早一撥開始出產棉織品的。在沈家的努力之下,使得桃源村紡織的布匹在府里打開了市場,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口碑。 因為是最早出來的,所以哪怕后面隨著棉花的推廣,棉布的盛行,也不曾壓下桃源村的風頭。 只不過常喜樂為了避嫌也是為了讓木工坊的人更加有創造力,所以并沒有對紡織工具進行改造,而是讓他們先自己摸索。而木工坊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真的改造出更適合紡棉的紡車。 因為不同的材料纖維性質并不相同,這也就對紡車上的繩輪直徑大小、錠子數的多寡要求有所不同。如不需牽伸的麻纖維,在并捻合線的時候,輪徑可以盡可能的增大,錠子數可以多至五枚;而紡棉則情況并不同,他受到牽伸的限制,不能過高,所以輪徑也就較小,錠子最高為三枚。 而木工坊改造紡車,就是從輪徑和錠子數著手的。并且還由之前的手搖式紡車,改造成腳踏式紡車,與黃道婆改造紡車很相似,這使得效率增加了不少。 這些都是群眾智慧的結晶,為此常喜樂給他們包了大大的紅包以做獎勵。 他所會的就是這些人創造傳下來的,不過是仗著穿越拿先人智慧來偽一把能人,實際上真正的能人是眼前這些人。 不過腳踏紡車雖然效率相對手搖比較高,可若想大量生產,就得耗費很多人力。 常喜樂原本還想再等兩年才開始進行大改造,可沒有想到棉花推廣的速度比他預測的還要快。在他所知道的歷史上,棉花的推廣還是有一段過程的,哪里想得這才短短幾年,大家就從不屑一顧變成非常追捧了。 為了節省勞動力,能讓更多勞動力去做其他事,他準備開始建造水轉大紡車。 如今的桃源村對水力利用已經非常純熟,村子的榨油坊、舂米坊等都利用了水力,大大的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效率。 而普通的手搖紡車或者腳踏紡車一天最多能紡紗一到三斤,而水力大紡車一個晝夜能紡出一百來斤。 而改造紡車只是第一步,重點還是在后面的織布和染布上,尤其是染布。 經過深加工的產品價值會更高,而這里的染布技術并不好,普通老百姓并不能掌握,而是被控制在少數人手上。因此成布相對就非常的昂貴,其中的利潤非常的大。 而棉布屬于新興產物,材質與其他不同,所以染布技術也就頗為保守。 常喜樂之前就看好這一片市場,只是他當時一股腦弄出來的東西太多,總覺得反常為妖,而且他對染布也不過是有理論知識,具體還得經過試驗。 第86章 收養問題 常喜樂因為并非印染專業出身,不過是看多了亂七八糟的書才有所了解,而且掌握的是傳統的染布技術,比這里稍微先進卻又不及現代技術。不過好處便是,因為是傳統技術所需的都是天然材料,都是這里可以尋到的,如此方便了許多。 他之前通過沈家布莊就了解到這世界的印染水平,這里的印染技術水平大約是近似于隋唐時期,色彩雖然已經頗為豐富,可比起宋尤其是明清時期卻差了不少。他只需要將明清時期的水平搬到這里,染出這里缺乏的顏色,就足以讓桃源村的染布坊能夠在這個世界生存。 他并不打算拿出太過先進的東西,也不想甩開其他人太多,只需處于不容易被淘汰,擁有自己一片天地,卻又不是太過顯眼的中上水平亦可。所以復雜的畫繪技術他也不打算運用,他對那個本就不是很了解,況且還需要培養專門的能工巧匠去繪制,實在太過麻煩。 畫繪技術多是面向富貴人家,雖然利潤頗高,可麻煩事也多。倒不如把目標群體放在小富人家身上,既有些經濟實力,又不那么挑剔難纏。 不過那些都是長久打算,目前還是得先掌握染布的技術,實際行動和紙上談兵是兩回事。 常喜樂最先要實驗的就是用藍草染布,此時正是最適宜采摘藍草的時候。 藍草的根部就是非常常見的中草藥板藍根,桃源村附近的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藍草,常喜樂之前看到的時候,就已經在打它們的主意。這里的人也用藍草染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掌握這樣的技術。即便會染,也只是非常簡陋的辦法,洗滌的時候很容易褪色。 掌握這門技藝的人很少,為了保證自己不會教了徒弟餓死師傅,大多都是自己家族里傳承下來,絕不會外傳。 常喜樂要做的就是豐富色彩,還有用他掌握的技術去固色。只要實現這兩個目標,他深信在一定時期內,染布坊就能維持下去。而后面就要靠人民群眾的智慧,不能什么事都靠他。哪怕一時困境,只要不至于傷筋動骨,他都不打算出手。 否則村莊一旦失去的創新能力,若他還在世且肚子里有貨還好,可若他哪天不在了,或者已經拿不出新東西,而大家又習慣性依賴,不知道去琢磨去思考,那么這個村子終究會慢慢頹敗下去。 這種情況是他不想要看到他,雖然他管不到身后事,卻也希望他一手建立起來的村莊可以長長久久的生存下來。 大家知道常喜樂要找藍草,便知道他想要染布了。 孩子們直接將這事給攬下,第二天在杏兒的帶領下常家的孩子以及經過訓練的童子軍們背著小籮筐一起到山里采摘藍草。 經過訓練之后大家對孩子們進山也放心了不少,不僅僅是因為武力值的增加,畢竟年紀還小現在再厲害,真遇到猛獸肯定是不討好,之前能夠狩獵那都是因為有常昱在控場。所以更多是因為經過訓練之后,大家更有組織性,不會誰一時貪玩掉了隊。大家只要能團結在一起,不往深處走就不會有事。 莫看童子軍年紀小,可干起這種活來卻不比大人差,當天晚上每個人的籮筐都塞得慢慢的,不過一天采摘的藍草就堆成了一座山。 還好常喜樂會利用化學加工把植物染料鮮葉種的色素制取出來備染,否則像這里的人,只會利用植物染料的鮮葉浸泡發酵直接著色,若是來不及處理,只會造成浪費。 “小叔,明天我們能找到更多,今天下午的時候我們找到一處地方,長得可多了!”楊子興奮的表功。 常喜樂笑著摸他的腦袋,“你們真是太能干了,不過明天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背得那么滿,要是壓得你們長不高可怎么辦?!?/br> 聽到長不高這話,孩子們原本的斗志昂揚頓時散去不少。 楊子憋了半天才開口,“也,也沒多重,不會長、長不高……吧?” 大家對常喜樂的話是深信不疑的,可又覺得常喜樂好不容易給他們找活了,結果還不讓大干一票,心里難免想要掙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