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節
餐桌上依舊是十分豐富的早餐,宮野北坐在客廳看著財經新聞,而冷擎在廚房搗鼓著,只是見她下來,兩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里面的事情望向她。 “早!” 赫連幽被兩個男人看得不好意思,直直的往餐廳走去,現在她要是再不吃了完出門,怕到時候真的要晚了呢!吃完飯后赫連幽不理會兩個男人,拿了自己的包離開。 鑒寶大會的發起,以前其實是十幾個志投道和人,定期拿著自己新收藏的寶貝出來讓朋友鑒賞,只是沒有想到,越到后面就越變了味,成了上流人士一個攀比的地方,當然拿到這里來的東西非常的多,什么樣的都有,但是到這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論東西是否干凈,不追問出處,不打探情況,不能保證東西的真假,可以現場交易,能不能看出來,全憑各自的眼力和本事。 這鑒寶大會和賭石是差不多的,來參會的大部份人都會拿東西出來,當然也有人只是為了來拍古玩,看能不能弄到一點好貨。 赫連幽拿著葛老給她的邀請函就直接走了進去,古香古色的房間,連里面的擺件都是黃花梨樹,那貴得乍舌的價格,讓赫連幽都忍不住嘖嘖的撅嘴了。 沿路走著,沒一會兒就到了大廳,葛老一早就到了,赫連幽進去時,看到他和另外幾個老頭子坐在一起正聊得火熱,也沒有去打擾他,而是另外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大廳陸陸續續有很多古玩放到了展柜上,距離鑒寶會開始差不多還有半個小時左右,赫連幽正想著自己要不要先出去逛一圈然后再回來?! 正想著包里面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喂,葛老!我到了……嗯……好的?!焙者B幽掛斷電話后就坐在原地等葛老。 半晌——在赫連幽快要昏昏欲睡的時候,葛老姍姍來遲。 “小丫頭久等了!”葛老頭笑瞇瞇的走了過來,在她對面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最近老犯困,讓你見笑了!”赫連幽俏皮的吐了吐舌頭,難得露出小女兒的嬌態。 “每一年的鑒寶大會,都會有非常多的從各國拿來的好貨,到時候……” “老葛呀,你在這呢,我剛才還到處找你呢?” 葛老頭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給打斷了,來人和他的年紀差不多大,如果可以忽略掉那眼里的精光,看起來還算是一個慈祥和藹的老人,不過赫連幽只抬頭看了一眼……便不喜歡,把視線轉向葛老頭那一邊,緩緩起身,對著葛老頭開口道:“你們聊,我先到處轉一轉!” 葛老頭見狀也不多說什么,只是叮囑了兩句,道:“那好,你別走太遠了,一會兒鑒寶大會就要開始了!” “好的!”赫連幽微微頷首。 出了大廳,赫連幽又沿著一條走廊往前走,因為她看到前面有一池塘,此時里面已經開滿了荷花,非常的漂亮,而且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味。 只是在走廊的一拐角處,赫連幽停下了腳步,準確的說是被前面兩個老者手里拿著的一副畫給吸引了。 兩個老者在拐角處前方的一個涼亭里面,涼亭里面有一方石桌,臺面上擺了一個托盤,里面二幅畫卷成了卷軸,其中一個老者將那幅畫軸緩緩鋪開,將畫舉起來好讓旁邊的老者能看清楚。 當然,赫連幽也看得十分的清楚……更是看得眼都不眨一下! 王希孟北宋晚期中國畫家,畫史無傳,據《千里江山圖》卷后蔡京題跋,知其18歲時為徽宗畫院生徒,山水畫創作曾得徽宗親自指導,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創作了這卷《千里江山圖》,此后便無音訊,清人曾推測他完成此畫后不久即去世。 《千里江山圖》是這位天才畫家的唯一傳世作品,畫用整絹一匹,畫山峰起伏、江河浩淼之景,漁村野市間于其中,并描繪了眾多的人物活動。用傳統青綠法,用筆極為精細,在蘭綠色調中尋求變化,為千古青綠之杰作。 王希孟的畫法以批麻與斧劈皺相合,表現山石的機理脈絡和明暗變化極為細膩,就像眼前的這幅《千里江山圖》,景物繁多,氣象萬千,構圖在疏密之中尋求變化氣勢連貫,實在已經是極具匠心。 無論從布局意境還是工筆描繪精細程度來說,赫連幽看到的這幅《千里江山圖》可以說將王希孟的精髓都把握得十分到位…… 但是只要稍微懂一點宮廷古畫的人,就能看得出來這幅畫是贗品,赫連幽之所以眼都不眨一下,正是因為這一副假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赫連幽緊皺著眉頭,那兩位老者看著有一點眼熟,而且那通身的氣質也不像會打眼的人,她有一點弄不明白了,而且不說別的,就單說這幅畫所使用的畫絹就很有問題。 真正的《千里江山圖》是由卷本繪制,使用的是當年浙江嘉興宓家所制的一種宓家絹,這種絹紙質地勻凈厚密,為宮廷畫匠專用,但是眼前這幅畫所用的絹紙,一看就是劣等質地,而且古絹年代久遠,裝裱之后,無比堅韌,這幅畫年代與真跡相差太遠,應該只有幾十年的光景。 絹紙還不是最重要的紕漏,還有一點只要明眼人就能看出來這幅畫的真偽。 《千里江山圖》的真跡上有當年權相蔡京的題跋,但是這幅畫上卻沒有,所以一眼看過去,雖然這幅畫意境恢弘壯闊,但是總歸會讓人覺得差了點什么東西,這幅畫展出來,兩個老者都露出了失望之色,他們兩人都是眼光十分銳利的人,這樣的畫根本糊弄不了他們。 “哎……我說你這東西從哪里弄來的呀,這不是明擺著打眼了嗎?”一個老者嘆息了一聲,搖了搖頭,一臉的遺憾之色。 “這幅畫是連著剛剛那幅《千里江山圖》一起收上來的,因為不知出處,所以這幅畫算是剛剛那幅《千里江山圖》的添頭?!绷硪粋€老頭卻不以為意,這東西吧本就是他可憐一孩子在古玩街上買下來的,也沒有想過是真品,所以也就不存在遺憾、失望之說。 “就你爛好心!”另外一個老者極為不認同的憋了憋嘴,將手中的另外一副畫緩緩的打開,這幅畫和之前的《千里江山圖》一樣也屬于山水畫,全長約有兩米長,六十多厘米寬,但是上面所繪的東西,卻是讓赫連幽的身形瞬間僵住,久久回不過神來……她呆愣愣地凝視著那幅畫卷,眼神中有疑惑有震驚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這幅畫的絹帛中央上書有“不周山”三字草書,指明這幅畫的名字就叫做《不周山》。 畫卷左側所繪的山巒聳峙,大雪山上大雪紛飛,在絹紙另一側,重巒疊嶂之中,卻奇怪地出現了一處絕壁峽谷,谷中煙霧繚繞,唯見一瀑布飛流直下數千尺,在峽谷之下是一條長長的溪谷,蜿蜿蜒蜒不知去向何處。 這幅古畫雖然是潑墨畫,使用的也是山水風景畫才會使用的手法,描繪的卻是一副神怪圖,其實在中國古代,一些丹青大師除了繪畫山水風景、動植物或者人物圖之外,還有特殊的癖好。 比如用霧隱法真作假,比如將繪畫融入到其他物件之中,也有一些畫師偏好神怪圖,靠自己的想象力來繪作。 像家喻戶曉的鐘馗捉鬼、百鬼夜行、聊齋行樂、哪吒鬧海等等,這些神怪圖就被古代畫師無數次畫過。 古人描繪神怪一般以上古神話或者是傳奇異志故事為原型,不周山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山名,眼前的這幅畫,應該是根據《山海經》描繪的。 因為在畫作的左側很明顯的有一段話: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這句話很明顯是取自《山海經大荒西經》之中的選段,只是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幅畫竟然沒有落款,沒有私印,除了中央不周山三個字之外,竟然找不到任何多余的痕跡,難怪兩個老者說這幅畫不知出處。 這幅《不周山圖》雖然不知道出處,但是畫工極為細膩,無論是山水風景還是人物表情都極為生動,都給這幅畫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小丫頭,鑒寶大會要開始了,走吧!”赫連幽正看得入神的時候,葛老不知何時已經走到了她的身后。 赫連幽聞言,從怔忪之中回過神來,眼神之中的茫然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卻是對這幅畫的好奇與勢在必得。 “好的!”她對著葛老點了點頭,然后又看了看拐角入的涼亭,指著那里面的兩個老者道,“這兩個人是誰?” “誰?”葛老順著她指的方向轉過頭去,只是什么也沒有看到,涼亭處跟本就沒有什么人在! “就是——誒——”她轉過頭時,已經沒有人了!不由的皺了皺眉頭,才對著葛老開口,“我們走吧!” “嗯!”葛老頭點了點頭,兩個一起離開這走廊。 t 170 再遇小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