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據說佟貴妃體弱多病 第497節
茉雅奇可不想被朝廷的那些“老夫子”彈劾。 當然她也不怕。 如果胤祚允許朝廷的那些人欺負她,小心額娘找她算賬。 想起額娘,茉雅奇心里又有些抽痛,即使已經過了十多年,可是她還是想額娘。 胡思亂想一些后,茉雅奇目光落到桌上的折子上,明年是皇阿瑪的七十歲壽辰。 太上皇的古稀壽辰,一些老臣就想著現下國庫富足,大清海晏河清,為了體現皇上的孝順,為天下萬民做表率,應該大辦,弄個“千叟宴”。 所謂“千叟宴”就是,邀請千余名年紀在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官民不論,讓他們按時到京城的暢春園慶賀皇阿瑪的萬壽節。 對于這件事,皇阿瑪沒有反應,想來他應該想要辦的,畢竟沒見他反對。 不過他抹不開面子主動提,想要胤祚和他說,這樣他既有面子,又能彰顯一下皇上的孝道。 據她所知,胤祚也在猶豫。 舉辦“千叟宴”的好處顯而易見。 一是能彰顯他的孝道,為天下祚表率,讓天下掀起敬老、愛老之風。 二是能彰顯國力。 三是能讓皇阿瑪高興。 壞處也有。 第一個就是勞民傷財,耗費巨大。 第二,七十歲以上老者年紀太大,經歷過舟車勞頓,對身體損害較大。 …… 茉雅奇倒沒有什么意見,覺得還是辦了比較好,至于損耗的錢財,到時候京城來了這么多老者,隨身肯定有家人子孫相陪,京城熱熱鬧鬧的,雖然官方耗費的錢財多些,可是百姓的收益可能增加。 以胤祚的想法,應該也會允許。 果不其然。 七月的時候,胤祚就昭告天下,明年正值太上皇康熙帝七十歲壽誕,他打算在暢春園為太上皇舉辦千叟宴,邀請天下耄耋長者前往京城游玩參加壽宴。 雖說距離康熙的萬壽節還有大半年時間,不過這半年,禮部和戶部要忙碌的事情可多了,雖說不限官民,但是也要德高望重的老者才能過來,還要和當地官員進行核實,當地官員組織人員將人送過來,畢竟總不能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趕路吧。 …… 瑾和十六年,今年恰逢太上皇康熙帝七十歲,去年瑾和帝昭告天下,要給太上皇辦千叟宴,所以今年剛過了正月十五,京城就來了不少老者。 此時京城的年味還沒有結束,家家戶戶張燈結彩。 進入京城的不少老者看到整潔的道路,街道兩邊整齊繁華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多一副瞠目咋舌的狀態。 因為進城的老叟太多,順天府衙門的衙役不夠,胤祚就命令宗人府那邊配合。 宗室成員起先有些不樂意,胤祚表示,本是為了慶??滴醯钠呤畾q大壽邀請天下客人,他們作為宗室人員,太上皇的家里人,難道不應該他們來幫忙接待客人。 宗室成員們:…… …… 進城的老者們睜大眼睛,不停地看著京城的新鮮景色…… “老朽是來了天上嗎?” “沒錯??!這西直門沒變,老夫康熙十年的時候,曾經來到京城一次,那次雖然京城也繁華,可是遠不如現在這般……這般嚇人?!?/br> 說話的是李老頭,李老頭是山東人士,順治九年出生,康熙十年的時候,來到京城來看望他的叔父,順便娶了媳婦,然后帶著媳婦回了山東,雖說他那個小縣城幾十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和京城相比,仍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老頭攢下了不少家財,也算是當地的富戶,之前山東三年水旱時,李老頭力排眾議,拿出家中半數家財救濟災民,后來得了朝廷和地方官的獎賞,在當地頗有威望,所以這次幸運地來參加千叟宴,帶了自己的長孫和小孫子過來。 他這次來真是長見識了,等回去后,要好好和他那些小重孫說道。 大李孫和小李孫也看的目不轉睛。 路邊的百姓對于李老頭的驚奇,已經是十分淡定了。 一名拎著鳥籠子的中年漢子露出一口黃牙,“老人家不用怕,這就是京城,距離太上皇的千叟宴還有好多日子,趁這段時間,您可以好好瞅瞅?!?/br> 中年漢子是西直門有名的街溜子,是個旗人,這次據說禮部邀請了足足兩千多名古稀以上的老叟,順天府的衙役早就警告他們這些人,朝廷現下宣揚敬老美德,如果惹了麻煩,可不要怪他們不客氣。 對于一些進城土包子模樣的老人,中年漢子即使內心嗤笑,面上還是帶著真誠的笑臉。 李老頭連忙拱手道謝。 茉雅奇站在臨街客棧的二樓,看著這一幕,嘴角微翹,心中遺憾皇阿瑪沒在,否則看到這些,應該很高興。 三月,太上皇康熙帝七十歲生日,兩千三百多名古稀以上的老者于紫禁城開宴,慶祝的彩棚從西直門一直延伸到暢春園,蔓延了好幾個街道,足足有二十多里。 不止紫禁城中熱鬧,京城中也有許多慶?;顒?。 紫禁城中,康熙和胤祚帶大阿哥他們,向赴宴的老叟敬酒。 康熙站在臺上,滿臉笑意地看著下方的臣民,心中升起無限成就。 他,愛新覺羅·玄燁,對得起上天祖宗,對得起黎民百姓。 無論是為父、還是為君,他都無愧于心。 下方的茉雅奇看著意氣風發,仿若年輕了十歲的康熙,嘴角同樣噙著笑,掩住眸中的一絲遺憾。 可惜這場面額娘沒看到。 若是額娘也到了古稀……不……耳順也行,額娘常說六六大順,六十歲她也滿足了,到時候她和胤祚一定也給額娘隆重慶祝,辦個熱熱鬧鬧的千秋宴。 不知道額娘若是還在,會如何說皇阿瑪,反正肯定皇阿瑪的千叟宴不會這般容易辦成的。 茉雅奇想起過往佟安寧懟康熙的那些言語,心情又好了不少。 千叟宴過后,此時正逢春暖花開,參加千叟宴的老者大多是家族里的老祖宗,平時也無事,就在京城游逛起來,這群人加上他們的子女孫輩帶動了京城不少消費。 一直持續到六月,天氣熱了起來,京城的這波熱鬧才降溫,不過禮部的官員能想象到,等到這些長者回去,聽著他們口中的描述,會有多少人對京城這邊心生向往,這些都是政績啊。 八月中旬,又到了茉雅奇和胤祚的生辰,不過因為胤祚成了皇帝,這天也就成了萬壽節,許多人忽略了也是她的生辰。 茉雅奇倒想得開,正好清凈了,而且胤祚為了補償她,每年都給她準備了許多禮物。 后來那蘇圖、娜仁他們就提前一天慶祝。 她喜歡這種法子。 十九日,茉雅奇中午過完生辰后,下午照常去了文瀾學院的銀杏林。 此時銀杏已經由綠變黃,葉子好似一個個小巧的金色扇子,挺拔的樹干仿佛一個個侍衛佇立在林中。 茉雅奇仰頭看著這片銀杏林。 文瀾學院的這片銀杏林是額娘種的。 額娘跟隨皇阿瑪南巡,在山東時,聽說有一顆據說有五千多年的天下第一銀杏樹,心生向往,帶著她去看了。 那時她算是見識到了什么叫“獨木成林”,那時正巧也是秋季,浩浩蕩蕩的漫天金黃迷了眼。 當時額娘同樣感慨道:“五千年??!算是見證了華夏的歷史?!?/br> 后來額娘不知道從哪里聽到的,銀杏樹千年開花,千年結果,就在文瀾學院弄了一塊空地,種了好多銀杏樹。 種下那日,額娘想象等到結果那日不知道是茉雅奇他們多少代子孫了。 因為要等千年才結果,茉雅奇便對銀杏結果沒什么期待。 后來額娘離開了,這片銀杏林也確實沒有結果。 一直到前些年,她從一個大儒那里得知,銀杏乃是雌雄異株,而不巧的是,銀杏林的這幾十棵都是雄株,所以即使過了上千年,他們也不會結果。 當時聽到這個結果,茉雅奇有些哭笑不得。 也就是說他們種了一群和尚樹。 若是額娘知道后,恐怕會無語,這種巧合也被她給趕上了,虧她還那么期待,終究是錯付了。 后來,她去問了負責采辦銀杏樹的人,才知道對方是特意選的,因為銀杏樹雖然好看,但是銀杏果卻有一種怪異的臭味,擔心熏到貴人,所以就特意都選了雄株。 茉雅奇仰頭看著銀杏樹,腦海中不斷閃現年幼時候的趣事。 不知道千年之后,她們和額娘能不能再次相遇。 千年之后,這片銀杏林能不能將她的思念帶給額娘。 茉雅奇輕聲呢喃道:“要不要給這群銀杏樹栽一群媳婦呢?” 畢竟額娘那么期待結果了。 …… 后來,茉雅奇終究沒有給那片銀杏林種上媳婦。 那片銀杏林是額娘種下的,她不想改變。 …… 后來等到胤祚也禪了位,到了他七十歲的時候,弘曙本著傳祖宗傳統(康熙帝),也給胤祚辦了千叟宴。 再之后,弘曙禪位,到了七十歲,他的兒子同樣也給他辦了千叟宴。 接連三代,成功將古稀之年辦千叟宴弄成了祖宗傳統。 對于后面的皇帝,先不說你的成就,第一道門檻,就是先活到這個歲數再說,別說古稀,就是知天命也艱難。 就這樣,一直到大清滅亡,就只有康熙、胤祚、弘曙三人辦了千叟宴,三次的規模都讓人津津樂道。 …… 數百年后,文瀾學院的銀杏林枝繁葉茂,每一年秋季都如約換上一身金色外衣,在秋風中招展,似乎在等待故人,又似一名老者,向來人訴說千年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