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她撐起假笑,對那幾位貴婦說道:“各位嫂嫂弟妹,我就不在此作陪了,畢竟明日是我九meimei出嫁,我還得回安國公府那邊?!?/br> 丟下這句話,她便急匆匆帶著李氏和兩名婢女離開了。 留下那幾名貴婦打扮模樣的人,俱是眼露譏諷之色。 “當誰不知道她與那楚王妃不睦,還九meimei!”一個小圓臉的婦人譏道。 “行了,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何必去戳破旁人那點小心思?!绷硪幻献幽樀膵D人插言。 “我就見不得她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樣,還當是以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過嫁的是個庶子,日里倒給我臉色看?!?/br> 說話這人王家四房嫡子王五郎的媳婦苗氏,比蕭六娘早進門一年。蕭六娘嫁入王家以后,并沒有改掉以前的做派,王四夫人日里又巴結著她,所以苗氏看這個妯娌從來不順眼。 “還不是你阿家捧著她,你若有她那么多的嫁妝,你阿家也會捧著你?!?/br> “有錢了不起???”苗氏翻著眼道。 有錢確實了不起,這句話一旁的那幾名婦人雖是沒說,但掩嘴而笑差不多俱是這個意思。 * 這嫁妝一直過到日頭西斜才算罷,可是讓長安城內眾人好好飽了一場眼福。 楚王府,九娘的嫁妝一一被抬入作為新房的正院中,由常順領著人cao持著收嫁妝事宜,而余大娘作為蕭家這邊派過來的人,則帶著蓮芳等人安排布置新房。 所謂的鋪嫁妝,可不光是要擺出嫁妝給人看,還得將嫁妝中一些大件的物什在新房里擺上。雖說哪處擺放什么是早已定下的,可這也不是一項小工程。 安國公夫人所給那八名婢女,今日也跟著嫁妝一起過來了。 見安國公府那邊就來了余大娘幾人,她們原本還打著想給余大娘等人打打下手的主意,一來討好王妃身邊的人,二來在楚王府里混個臉熟,也好方面以后行事。無奈根本插不上手,別說插手了,連正院這里都進不來,還沒到正院門口,就被那冷面侍衛給擋在了外頭,說楚王府內不準隨意走動。 九娘身邊人手有限,所以今日是余大娘帶著蓮芳、夏荷、夏柳三人前來布置新房的。常順那邊早就收到命令,所以分派來了十多名小內侍幫余大娘幾人歸置嫁妝,順便布置新房。 聽到院門那處在鬧騰,蓮芳顛顛的跑過來稟余大娘:“大娘,那幾個人在門口鬧著呢,咱們要不要理她們?” 余大娘眼皮子都沒動一下,一面指揮著那幾個內侍抬東西,一面說道:“理她們作甚,還真當這里是翠云閣?我早就說了你們不用去忌憚這幾人,沒得降低自己的身份?!?/br> 蓮芳幾個臉紅紅的,說忌憚那幾人,說得就是她們。 她們幾個來之前私底下便都商議好了,一定要將那幾個人排斥在外,不讓她們挨了殿下的身邊。哪知根本不用她們做什么,那幾個人連門都進不來。 從安國公府到楚王府,明明安國公府的門第也不差,可一踏入楚王府,蓮芳等人便感覺到一種與眾不同來。且不提那來來往往的內侍宮人,光是十步一侍衛,各處俱有侍衛把守的架勢,就足以讓幾人驚嘆不已了。 且到了楚王府以后,見??偣芘c余大娘熟識的模樣,以及一眾下人們俱是待她們格外尊重,蓮芳幾個也頓時意識到自己如今身份不同了,她們可是楚王妃身邊侍候的人。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外乎如此。 “好了,都別歇著,將各處歸置好,明日要用的物件也都準備好。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問那幾個小內侍,務必在明日王妃進門之前將一切都給捋順了。還有你們幾個都給我警醒些,王府有王府的規矩,別給王妃臉上抹黑?!?/br> “是?!?/br> * 次日,天剛放曉之際,整座安國公府便已經轉醒。 十月的清晨,天還是有些涼的,樹枝和草尖都沾了寒露,一副清冷蕭瑟的模樣。不過這一切俱都抹除不掉安國公府喜慶的氣氛,府上四處俱都張燈結彩,掛著代表著喜慶的紅綢。 尤其是翠云閣這里,一大早便有奴婢們開始忙碌著了,準備著當日婚禮所需要的一切事宜。 昨兒九娘是和程雯婧同塌而眠的,可能是因為明天就是九娘的大日子,兩人睡得很晚。到了天亮之時,程雯婧還是沉沉入睡著,九娘卻已是醒了。 將程雯婧叫醒,兩人吃了一頓豐富的早膳。迎親安排在下午,這一上午的時間足夠將一切都準備妥當。 浴間里,滿室都是騰騰的熱氣,浴桶里灑了香露,被這熱氣一蒸,滿室都是香露的味道。清清雅雅的,有點像是芙蓉花,又有點像似合歡,總而言之很好聞。 這一洗就是大半個時辰,從里到外、從頭到腳,方方面面,毫無遺漏。 出浴后,九娘便去了床榻處,蓮枝拿了一個白玉小罐,用玉勺挖了里面的香膏,將香膏細細密密的涂抹在九娘的身上,仔細按摩后方才用綢被裹住。 程雯婧隔著簾子看得嘖嘖稱奇,她也是貴女,卻是從來沒有如此仔細的保養過。實在是她性子浮躁,厭煩折騰這些。 待蓮枝將九娘長發烘干,小翠和小燦便拿來了一整套的內衫,服侍九娘穿上。里里外外全是新,最后九娘僅穿著一套整潔的白色中衣,來了妝臺前坐下。 不多時,蓮枝便領著全福人到了,同時還有崔氏鄭氏等幾個伯母嬸娘與一些蕭家親戚家的女眷。倒是朝霞郡主這個做嫡母的未到,不過大家都是了解其中的糾葛,她不來最好,她若是來了還不知要生出什么亂子來。 全福人先給九娘絞了面,并修整了鬢角多余的碎發。九娘只覺得面上火辣辣一片,蓮枝趕忙上前幫九娘在臉上涂了一層碧玉膏子。 程雯婧在一旁瞅著九娘僵著臉的怪模樣,不禁撲哧一笑:“人家都說新娘子最美,怎生你倒是丑了呢?” 九娘繃著臉不敢說話,只用眼睛翻了她一下。 全福人在一旁笑盈盈的道:“娘子別怕,新人都要經過這么一遭,絞了面,修剪了鬢角,才代表長大成人可以出嫁了?!?/br> 用清涼的膏子敷了一會兒,全福人用溫水將九娘的臉擦洗干凈,然后上了一層潤膚的香脂。只見九娘的小臉兒已不若方才那名紅了,恢復了慣常的白皙細膩,又隱隱透出一股光澤感來,似乎真的有什么東西不一樣了。 之后全福人從蓮枝手里接過著犀角梳子,開始為九娘梳發,一下下梳來,從頭到尾,口里并唱著小調。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有頭有尾,富富貴貴?!?/br> 九娘看著銅鏡中的自己,聽著這喜慶的賀詞,身邊有好友程雯婧,又有崔氏等一眾女性長輩圍著,不覺便有些恍惚了。 上輩子她也嫁過,也曾坐在妝臺前讓全福人梳著發,卻不若這輩子這般事事如意。上輩子出嫁時,她差不多已經和蕭家所有人都鬧翻了,蕭家人痛恨她不爭氣,不聽家中的安排去巴著楚王,反倒去嫁給王家的一個后輩子嗣。 彼時,王四郎確實出眾,但比起楚王來說,卻是天與地的差別。她知曉讓蕭家答應自己嫁去王家很難,便特意設計了一出,讓之完全沒有轉圜的余地。蕭家人厭棄她,但礙著顏面還是將她嫁了出去,可卻沒有如此事無巨細,甚至就連嫁妝也少得可憐,更不若像如今這般風光了。 崔氏和鄭氏一臉激動的模樣,尤其崔氏甚至還抹了抹淚濕的眼角:“這一轉眼間,九娘便長大了,如今更是要出嫁了?!?/br> 一旁有蕭家親戚家的女眷勸道:“這事好事,可千萬別傷心?!?/br> “就是,知曉你這個大伯母疼愛侄女,你可千萬別嚇著了九娘?!?/br> 甭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崔氏等人能做出這番表現,九娘看著心里也是極為舒服的。 全福人給九娘梳好發髻,又將一應準備好的發簪釵環戴了上去,花釵九樹兩博鬢九寶鈿,此乃王妃的規制發飾。 這么一番折騰下來,時間已近正午,樂聲隱隱約約從前院傳來,聽著似乎來了不少客人,獨這院子里頭還算清幽。 全福人給九娘梳好發后,便拿著脂粉開始往九娘臉上涂著。 她手藝還算不錯的樣子,見九娘生得好,皮膚底子也好,便沒有在九娘臉上涂抹太多的脂粉,只是稍微涂抹僅做點綴而已。最后,為九娘擦上正紅色的口脂,整個上妝過程才算罷。 九娘從鏡子里望去,只見鏡中人生了一張巴掌大的小臉,一對彎月眉,一雙秾艷精致的眼,雪腮玉頰,瓊鼻朱唇,十足的美人胚子。比往常的她,少了一分清淡,多了幾分嬌艷。 眾人對著九娘又是一陣夸。 之后,全福人領著九娘去了床榻前,只見床榻上已經擺好了她的一整套喜服。 喜服也是她的王妃冠服,深青色大袖翟衣,織有翟紋九等,領、褾、襈、裾都緣以紅色,并飾有金云鳳紋,配以同色蔽膝,另有玉革帶、大帶、大綬、玉佩、小綬及青襪、青舄等。 將這一身穿上,眾人眼前便出現了一個尊貴而又喜慶的美人兒。 院中又傳來一陣動靜,卻是蕭三娘等一眾姐妹們來了。 不多時,幾人便走了進來,臉上俱是笑盈盈的,給九娘道著喜。這其中又以蕭三娘最為耀眼,頭梳高髻,滿頭珠翠,十足的王妃架勢,又不失溫婉賢淑。幾個蕭家親戚的女眷拉著她,又笑看著九娘,打趣道:“以后可不光是姐妹了,也是妯娌了,兩姐妹真是有福氣啊,以后可要相互扶持?!?/br> “可不是?!?/br> 眾人俱是一笑,蕭三娘也是笑盈盈的道:“我和九meimei自來感情好,以后也一定會好好相處的?!?/br> 蕭七娘嫉妒的看著風光無限新娘子九娘和身為成王妃的蕭三娘,手里緊緊攥著帕子,還要強撐著笑。蕭六娘差不多也是如此表現,若不是礙于今天是九娘的大日子,兩人是萬萬不會站在這里的。 全福人拿來一把提前備好的,綴著三色珠玉的青羅扇,塞到九娘手中。 “拿好,非是卻扇之后,是萬萬不能拿下的,莫要忘了?!?/br> 時下大齊婚嫁,新娘不光需蓋上蓋頭,還需以扇遮面,直到拜了天地進入洞房,見了新郎方才能拿下,是為‘卻扇之禮’。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喧嘩聲,隱隱又有爆竹鞭炮響聲。 九娘還心有疑惑,崔氏等人卻是笑了:“看來這是迎親的隊伍來了?!?/br> 一個小婢子匆匆跑了進來,大聲叫道:“來了,來了,楚王殿下、不、是姑爺來了,親自駕車前來?!?/br> 她激動的比劃著:“迎親隊伍到門口了,好多人,還有無數官兵,姑爺親自駕著迎親的香車,那香車金珠綴頂、纏紅掛金,極為富麗別致,用四匹白馬拉著,奴婢還沒有見過那么漂亮的香車呢?!?/br> 九娘頓時心中緊張,連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好了。 崔氏笑盈盈的拉起她,又從全福人手里接過一襲深青色的薄紗蓋頭,覆于九娘頭上:“好了,咱們先到前面正堂去?!?/br> 一眾人擁著九娘踏出了屋門,九娘頭上蓋著輕紗蓋頭,手持青羅扇敷面,走了幾步才發現,根本不用怕摔倒什么的,且不說有蓮枝和小翠扶著她,透過這蓋頭和羅扇也是隱隱可以看到外面情形的。 從翠云閣到前院的正堂這一路上,地上全是鋪著紅色地毯,平常覺得這段路很長,今日走過來卻發現其實很短。 一路上九娘腦子里都亂糟糟的,待眾人將她涌入正堂時,已經聽聞外面遞進來六首催妝詩了,外面鞭炮聲大作,又是一首催妝詩遞了進來。 安國公夫人坐在首位,笑盈盈的道:“去外面支應一聲,新婦馬上就要出門了?!?/br> 又有人高喊:“新婦出門,拜別父母?!?/br> 九娘被人引著換了一個方向,透過兩層薄紗隱隱可見蕭杭和朝霞郡主并排站在那處。蕭杭面色木然隱隱眼中似乎有激動,而朝霞郡主卻是滿臉冷笑。 九娘沒有再去看兩人,俯身拜了下去。 “快起來吧,以后要恪守婦道,好好為人妻為人母……”蕭杭言語艱澀。 崔氏上前將九娘扶了起來,“乖孩子,快起來吧,你阿爹和你阿娘已經明白你的不舍。吉時將至,卻是不宜誤了吉時?!?/br> 九娘站了起來,由蓮枝和小翠扶著,步出了這座正堂的大門。 甫一踏出,就嗅到殘留在空氣中的火藥味與滿眼鋪天蓋地的紅色。視線盡頭,隱隱可見一架金珠綴頂、纏紅掛金的香車,香車前端坐一人,一身金紅色喜服,俊美不似常人。 紅色地毯兩邊站滿了前來賀喜之人,大家俱是將視線放在新婦身上。 “新婦出門了?!币簧泶蠹t色的喜娘高喊。 頓時,樂聲、鞭炮聲又嘩嘩啦啦的響了起來,周圍方才靜下來的人聲,再次喧嚷開來,道賀聲、恭喜聲、贊嘆聲,一下子便沖淡了九娘心中的緊張。 隱隱有一道視線一直聚焦在自己身上,直到九娘被蓮枝小翠兩人攙著去了香車前,才淡了下來。 九娘略一躊躇,在對方深邃的目光中,上了香車。 作者有話要說: ps:艾瑪,這大婚真難寫,不寫不行,寫了太費腦,還要各種查資料,免得太荒誕無稽。 唐朝那會兒沒有所謂的紅色喜服的,講究紅男綠女,所以就楚王穿紅,九娘穿綠也就是青色了。 面面下午看能再擼一章出來嗎,爭取今天讓這兩人洞房,也免得你們著急。當然,大家都是知道的,現在嚴打,估計福利是絕壁沒有噠。 ☆、第129章 117.42.0 ==第127章== 且說,迎親隊伍從安國公府所在坊間行了出來,一路上無數人爭相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