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按照慣例來看,孟家如此榮寵,又是太子的外家,太子選妃這種事孟家人應該是提前知道的??墒前凑站贾?,皇帝給自己兒子選媳婦,又何必和爾等一個臣子講。 知與不知,提前知與事發知,這里頭的區別太大了,所包含的含義也太多。 當日宴散之后,孟家一眾人便聚到了一起商討此事,商討完后的結論是,這近一年來家中暗里的小舉動太多,恐怕惹了承元帝不悅。 當然也有孟家人不這么認為的,在他們的想法中,家里出了一個爭氣的皇后,死了幾十年,依舊在承元帝心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太子確實與他們有血緣關系不假,他們也深深同情著太子病弱的身體,可感情用事和家族以后的大方向,是完全沒有任何關系的,也不能有關系。 現如今孟家是風光不假,假以時日,承元帝老邁駕崩,太子一看就是早亡之相,以后孟家人還能靠什么呢?太子擋了多少人的道,眾人皆知,太子死后,和其有密切關系的孟家能全身而退?還不如借著勢頭選一個好的合作對象,提前賣好,順便撈一個從龍之功。 當年,孟家的崛起是因為孝賢慧皇后,誰敢說孟家不能再出一個皇后呢?! 孟嫦曦是孟家最出色的女兒,要容貌是傾城之色,要家世有家世,沒看到幾位皇子都對其大感興趣。孟嫦曦今年不到十四,撐到及笄,差不多也能看清楚形勢如何,然后舉闔家之力將對方推上去。之后,孟家便可以安穩的坐著再享繁榮百年。 有這種想法的孟家人占大多數,包括孟嫦曦的親爹孟霄。他身居中書省中書令一位,自然站得高看得遠,孟家如今看似繁榮似錦,實則烈火烹油,他們必須也必然要找出另外一條路來,而最有用且最為便捷的路便是選一位皇子聯姻。 孟家人的算盤打得挺不錯,無奈他們錯估了人心。 在孟家人的想法里,他們甚至隱隱對承元帝和太子有些怨懟,既然不行,何不干脆利落的給人讓道,何必死抓著不丟。以后這兩人撒手一去,自是管他洪水滔天,他們卻是要承擔其他皇子的怨懟。 在他們的心目中,此時是沒有血緣親情的,也忘了孟家因何而榮寵。也許心里都清楚,只是抱著一種僥幸的心態,認為不管什么時候,承元帝和太子終究對孟家不同。 可此次為太子選妃一事,無疑是狠狠扇了孟家人一個巴掌。 孟家人恐慌了,不管內心是否恐慌,至少表面上要表現出恐慌來,而他們的表現方法便是,讓孟嫦曦這個‘小表妹’去探探東宮那邊的口風,之后再圖謀其他。 孟嫦曦一副不知事的模樣進了宮,如同以往順利的來到太子身邊。 她到的時候,太子正在飲藥。見此她趕忙湊上前去,又是幫著端水漱口,又是拿果子給太子解苦。 一番作罷,她才坐下和太子敘話。 說著說著,自然說到選太子妃一事上。 “太子哥哥,這番選太子妃實在發生突然,曦兒到現在都還有些反應不過來呢。那王家的jiejie為人如何?曦兒只是見過,還從未與她打過交道呢?!?/br> “孤也不知曉,此事是父皇決定的?!?/br> “難道皇姑父給您選妃,就提前沒有跟您說過?”孟嫦曦好奇問道。 太子瞥了她一眼,道:“孤也是到了芙蓉園以后,才知曉此事?!?/br> 孟嫦曦哦了一聲,“我倒說那日怎么太子哥哥也去了,皇姑父可是一貫看重你的身子,怎么突然就讓您出了宮,看來也是打了讓您親自挑嫂嫂的主意?!彼壑橐晦D,捂著嘴小聲取笑著。 太子無奈一笑,寵溺的搖了搖頭,“你呀你?!?/br> 孟嫦曦又和太子說了一會兒話,方才離去。臨走時太子吩咐內侍,將新進來的貢品挑了幾樣讓其帶走。 孟嫦曦笑瞇瞇的離開了,靠坐在那里的太子臉上的笑容卻是收了起來。 一名內侍走了進來,小聲稟道:“殿下,胡太醫吩咐的藥熬好了?!?/br> 福泰瞄了一眼太子的臉色,不耐揮揮手讓內侍先退下了。福泰是太子的貼身內侍,從小侍候太子,自然明白主子這會兒心情不大好。 他猶豫了一下,不禁勸慰道:“殿下,不要多慮,萬萬注重自己的身子?!?/br> 太子笑了一聲,搖了搖頭,也不知是在感嘆什么。 “去把藥端來給孤?!?/br> 福泰有些猶豫,“殿下……” “快去?!?/br> 福泰蔫蔫的下去了,再轉回來時手里多了一碗藥。他模樣十分猶豫的望著太子,一副不想讓對方喝此藥的樣子。 “好了,你還讓孤不要多慮,你才是多慮了。對如今來講,這樣是最好的?!碧有χ舆^藥碗,一飲而盡。 是最好的嗎? 也許。 可福泰卻是知曉這是狼虎之藥,每日太子服下后,便會好一陣不舒服。只是太子不想讓陛下知曉,裝出無事的樣子,他也就當做無事罷了。 想著可憐的殿下,又想起那可惡的孟家人,福泰不禁在心中啐了一口。 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朝三暮四想找高枝攀,也不怕折了脖子!待未來的太子妃誕下小皇孫,爾等就知曉瞎了狗眼是個什么感覺了! * 孟嫦曦出宮后回到孟家,便將自己探來的話告訴了祖父和阿爹。 孟家人一琢磨,看來此事并不是太子合著承元帝一起瞞著他們的,只能算是承元帝一個人的主意。 只要太子提前不知情便好,至于承元帝那邊,承元帝一向心思深沉,是怎么想的,很少有人能看透。有太子在前面,承元帝哪怕惱了孟家,也不會做的太過,畢竟承元帝一向注重太子的顏面,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一番斟酌之后,孟家人便散了,之后孟大夫人拉著小女兒去了自己房中說了會兒話。 離開父母住處之后,孟嫦曦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因為身份關系,家中許多事從不瞞她,所以孟嫦曦知曉家人打得什么主意。毋庸置疑,家人的主意自是好的,可是孟嫦曦卻是有一些不愿意。 無他,在孟家人的心目中,楚王只是一個用過便丟的棄子。甚至早先傳出楚王心悅自己,也是家中放出的消息,不外乎想試探太子和承元帝的態度。如今承元帝的態度也顯露出來,太子妃的人選已經定下了,孟家人幾乎已經沒有退路可言,舍棄了太子,剩下唯一的便是從另外幾名皇子中,選擇一個最具有實力的皇子聯姻。 而人選大抵是在趙王和成王兩人中間選擇,因為這兩人是目前來說最具有得登大寶機會的。 孟家人一切都算計很好,唯獨沒算到的就是一顆女兒心。 孟嫦曦是真的心悅楚王,可能是假戲真做,也可能是楚王總是對她不冷不熱,不若成王趙王那般捧著她,孟嫦曦便對他越來越上心。 她甚至隱隱有些埋怨家中,楚王哪里不好,就算不良于行,也不是天生便不良于行。因為和太子的關系,孟嫦曦知道的比常人要更多一些,楚王的不良于行不外乎是因為中了毒,只要能解了毒,說不定便能恢復以往。 雖宮中太醫與各地尋覓來的名醫都無能為力,可事在人為,誰知道日后會如何呢?憑什么就完全將他踢出了局! 孟嫦曦越想心中越煩悶,咬了咬銀牙,吩咐婢女備車她要外出。 孟嫦曦在孟家地位還是很高的,平日里家里并不拘著她,所以出趟門也是很容易的。上了馬車,孟嫦曦便吩咐去楚王府。 到了楚王府門前,孟嫦曦的婢女便去門房那處遞了名帖求見楚王。等了好一陣子,孟嫦曦呆在車里都快發脾氣了,婢女才回轉過來道,說楚王并不在府中。 楚王不在府中?孟嫦曦面色黯淡下來。 * 這幾日九娘每次來私宅,都能見到楚王。 邱先生也沒再出現過,似乎楚王打定主意將教導九娘的任務攬了過來。 一日兩日還不覺得,九娘就是覺得有些驚訝,時間久了,連九娘都看出有些端倪。 難道楚王現在不忙嗎?現在這個時候不正是他應該很忙的時候,九娘可沒忘記楚王是瞄準什么而去的,他的努力兩輩子她都凈落眼中。 這種事九娘自然不敢問出來,只能把疑惑埋藏在心中。 她以為自己隱藏的很好,殊不知這幾日她眼中越來越盛的光芒,早就出賣了她。也不知是她重活一次,道行都活到狗身上了,還是因為她兩輩子都不是楚王的對手。 九娘并不知曉楚王是特意為之,長安城內明眼人若是有心都能發現,似乎一夕之間本是風頭正盛的楚王,突然便銷聲匿跡了。除了偶爾進宮探望快成新郎官的太子,連一向處事高調的楚王府那邊動靜都小了不少。 這與如今形勢著實不符,只有那些許人能看出楚王此番行徑背后的真諦,不禁贊賞其心志,當然同時也有些感嘆對方身上的缺憾。 真是可惜了,若不然…… 若不然什么呢? 如今沒人敢去想這些,原本早就開始站隊的朝中大臣,最近動靜都消停了。大家都在觀察情勢,再說白點,就是想看太子能不能生出個小皇孫。 不過很多人都不報希望,若是容易的話,承元帝也不可能會拖到現在。 …… 楚王微微的勾了勾唇,抬起眼時,唇角的弧度已經收了起來。 “將這一段的講解,重復給本王聽?!?/br> 楚王修長的手指點了點書中的一行,然后便將書卷推到九娘面前。 九娘小嘴微張,一臉呆滯的模樣,方才明明不是講的這些,怎么反倒回過頭去了? 這人太卑鄙了!還帶回頭隨機choucha的! 她怨懟的、小小的瞅了楚王一眼,才將目光放到書卷上。細細思索好一會兒,九娘才磕磕絆絆的開始講解給楚王聽。 她并不確定自己講解的是否正確,但應該沒差吧?反正就是一個意思,不是嗎? 講解完后,室內靜謐非常。 楚王面無表情,九娘有點緊張的瞄著對方。 良久,楚王才將那書挪到自己面前來,神態淡然道:“意思大體沒差,但若是你歲考之時,在卷上如此解答,恐怕行不通?!?/br> 九娘頓時露出如喪考批之色。 她知道自己不笨,但舉凡扯到學問之上,她就是不通。上輩子早先是個不識字的,后來識字了,也會寫字了,但也只限這些,普通點兒的她大抵是懂的,但是再深一些卻是不行。 一般的大家閨秀世家貴女們,吟個詩做個對,那都是小菜一碟。唯獨她不中,怎么著那根線都搭不上。 “表哥,九娘實在太笨了,我給你丟人了?!?/br> 教了蕭九娘這么久的時間,楚王也看出她是個愚鈍之人,倒不是人笨,就是在學問之上十分愚鈍。楚王見過這種人,也就是俗話所言,七竅通了六竅,還有一竅不通。 “這樣吧,本王將這些講解給你寫下,你照著背下來。若是都能記住,歲考之時,考個乙下還是沒有問題的?!?/br> 楚王不愧是楚王,很快便想到了蠢人要用蠢辦法來對付。做學問不行,死記硬背總可以吧。 國子監考試分幾等,甲、乙、丙,每等又分三等,上、中、下。若是九娘能得個乙中或者乙下,也不算太差,至少不會惹來眾人嗤笑。 “表哥,你實在太好了!” 現在讓蕭九娘做出一副狗腿子樣,她可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表哥確實對她很好,一點也不像上輩子。她上輩子怎么會覺得楚王一直是個冷面無情兼小心眼的男人呢,她這么想表哥,實在是太不對了,一定是她上輩子抱大腿的姿勢不對。 楚王幾不可聞的哼了聲,取來了宣紙,九娘見書案上的硯臺中沒有墨只剩一些了,趕忙湊了過去拿起墨錠,幫楚王研墨。 將硯臺磨了滿滿一池墨后,九娘又殷勤的去給楚王泡茶。 常順見到如此勤快的九娘,還有些詫異。 今兒個太陽難不成是打西邊出來了?這小姑奶奶一向懶得可以,從來都是坐著只動嘴皮子的主兒,一點都沒有小時候可愛,怎么這會兒倒是勤快起來? 常順心中的怨懟,九娘自是不知曉,她泡來茶后,殷勤地遞到楚王手邊,服侍其喝完之后,又去了楚王身后給他捏肩。 “表哥,舒服嗎?” 楚王幾不可聞的哼了一聲,銀鉤鐵畫,筆走游龍。 “要不要重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