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第11章 ==第11章== 剩下的話語,安國公夫人未說,但那仆婦已經明白其中的意思。 別說蕭杭一直忍著朝霞郡主,其實安國公夫人也是。 提前這些,就說的有些遠了。 在前朝之時,蕭家不過是蘭陵蕭氏一支極為偏遠的分支。當年天下大亂,人心不穩,蕭家第七代家主慧眼識明君投靠了大齊太/祖穆延,不光舉全家之力支持,并將自己的嫡女嫁給了穆延為妻。 誰曾想,竟然真讓他壓中了。自此蕭家一躍而起,成為了大齊有名的世家名門。而橫行前朝的世家門閥卻因為戰火的洗禮與改朝換代逐漸沒落,及至之后也不過只剩了寥寥幾家。 大齊開朝立國之時,蕭家可謂風光,家主被封了世襲罔替的安國公,并成了極為尊貴皇親國戚天子岳家。 可是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怎么可能盡善盡美,蕭皇后可能是把福氣享完了,并沒能誕下男嗣。雖與太/祖少年夫妻,素來恩愛,但皇位不是自己兒子坐,說什么都是扯談。也因此蕭家也沒能更進一步,成為天子的外家。 不過終究蕭家的地位擺在這里,并且蕭皇后為人善良大度,繼位新君與蕭家并無仇怨,平日里也是十分尊敬蕭家的。這是第二代。 蕭家本就底蘊不足,雖與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并列成為大齊四大世家,但終歸底氣不足。認真說來,蕭家除了一起初眼光不錯壓對了寶以外,之后吃得不過是女人的飯,也就是后族的名聲撐著。 雖蕭家自家給自己帶了頂高帽子,說是蘭陵蕭氏。這話?;F渌诉€可以,一般明眼人都知曉這是在給自己帶高帽子。蘭陵蕭氏名聲悠久,但時運不濟,先是投靠錯明主,后天下大亂幾次戰火俱離蘭陵郡不遠,也因此蘭陵蕭氏受到波及,主枝一脈死傷嚴重,附屬的旁系分支也都因戰火支離分裂,遷徙各地。 認真說來,現在已經沒有蘭陵蕭氏了。 不過蕭家確實是從蘭陵蕭氏分出來的,也可以這么認為。但要知道世家門閥之所以會勢力龐大,可不光只是一個名號,還有家族長久的積累與人脈的攢積,這些蕭家俱沒有。雖與另三家門閥并列成為第四大的世家,但這種說法也是有些底氣不足的。 享受過開朝之時的尊榮,蕭家又怎么能允許自家漸漸沒落呢? 與各世家聯姻壯其勢力是其一,在穆姓皇族那里,蕭家也沒忘記使勁兒。所以在皇族傳承第三代之時,蕭家又發揮其獨到的眼光,將自家的女兒嫁入了彼時并不顯眼的四皇子魏王為側妃。蕭家倒是想讓其女兒為正妃,可惜沒爭取上。 這位側妃就是如今安國公夫人的嫡次女,現如今的蕭皇后了。 其實也不能說蕭家眼光獨到,不過是全面撒網重點釣魚罷了。蕭家看好的三位皇子那里,俱都娶了蕭家的女兒為妃。有的是正妃,有的是側妃,只是因先帝皇子眾多,倒也沒顯出蕭家的心機與謀算。 最后確實被蕭家給壓中了,魏王登基為帝,正妃被封后,蕭側妃被封為蕭妃。之后皇后因病早逝,蕭妃被追封為繼后。蕭家又成為名副其實的后族。 只是此時的情形就沒有開朝時那般容易了,先皇后去世之時留有一子,早年便被封為太子,繼后蕭皇后雖誕有子嗣,但承元帝與先皇后伉儷情深,并沒有想改立太子的意思。且其后宮寵妃無數,蕭皇后優勢并不是那么的明顯。為此,蕭家才會在承元帝的胞妹昌平公主身上下功夫。 其實認真來說,蕭氏之所以能被封為繼后,昌平公主確實出了不少力。只是蕭皇后已成為皇后多年,昌平公主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大了,再加上朝霞郡主著實有些不像話,才惹得安國公夫人對這對母女頗有怨言。 各種紛雜的思緒在安國公夫人腦海里劃過,能處在她這個位置,蕭家內宅上下皆在其掌控之下,她自然也不是個簡單的。 沉默了良久,安國公夫人忽然意味不明的笑了下:“那丫頭倒也是個聰明的,居然這么巧就被五郎給撞上了?!?/br> 這種敏感的問題,即是胡大娘是安國公夫人的心腹,也是不敢亂插言的。只是垂頭肅立,腦海里閃過關于那母女三人的信息。 安國公夫人身為蕭家內宅的主人,雖從來不聞不問,但并不代表其不知曉。包括月姬的逝世,她也是知曉的,只是渾然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不過是一個月,事情便鬧到了蕭杭眼前,看來那個五郎口中凄慘的小丫頭也不是個簡單的。 “對了,那件事安排的如何?各房的名單可都有報上來?”沉吟半刻,安國公夫人突然問道。 胡大娘先是一愣,很快便明白了,忙點了點頭。 安國公夫人微一頷首,道:“既然如此,就將那丫頭、那兩個丫頭的名兒也加上吧,既然五郎上心,就給她們一個機會。至于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就看她們有沒有這個福氣了。也免得五郎怨我這個做母親的,郡主那里,也能有個說辭……” 安國公夫人面上的表情不顯,但讓胡大娘來看,卻是看出了那么點看笑話的意味。 她未敢多想,趕忙應下并退下去辦。 確實是福氣,就看那兩個丫頭有沒有這個福氣了。這個念頭只是一瞬間閃過胡大娘的腦海。 * 自那日過后,大囡的生活又回到之前的平靜無波。 因著有小囡這個靶子,大囡的生活比之前還要順遂。這姐妹兩人的矛盾伶院所有人都看在眼底,柔姬也知曉了。因著大囡的原因,她特意私下里問過大囡是怎么回事。 大囡也沒有隱瞞,將小囡痛訴她的話對柔姬說了一遍,上輩子的糾葛她自然沒有提。 柔姬聽完此言,也是頭都大了。 歸根究底,她與月姬有種心照不宣的同病相憐,所以日常碰見彼此散發的也都是善意,可再多一些的情分,卻是和大囡相處出來的。 她不能生養,又是從小看著大囡長大的,自然有移情作用。而與大囡不同的是,小囡她并不熟悉,若不是大囡也就是個陌生孩童罷了。如今月姬逝世,留下的兩個孩子卻鬧了矛盾,小囡年紀小,因為阿娘逝世將責任歸咎到大囡頭上,柔姬也是能夠明白??煽粗筻镫[含著受傷的眼神,勸解的話卻是說不出口。 都是小孩子,說不定過段時間便好了,畢竟是同胞姐妹,打斷骨頭連著筋。柔姬也只能這么去想。 無人知曉,大囡表面平靜之下其實隱藏了一絲焦慮。 終歸事關己身,哪怕以蕭九娘上輩子的心志,碰到可以改變命運的捷徑,也是不能淡定的。 這條捷徑是她根據上輩子所知,又經過種種策劃部署而來,若是能成,無疑可以給大囡省下不少事,并且可以一改上輩子早期的那種艱難境況。 上輩子的大囡在月姬死后,面臨的依舊是伶院里接踵而來的刁難。因沒有重生的蕭九娘干涉,之前那次云姬的咄咄逼人,大囡并沒有使用那種狠辣的手段,而是照以往那般耍潑將云姬給擋了回去,因為事情鬧得許多人出來看笑話,云姬自然恨意更深。 之后月姬死,云姬的報復便來了,層出不窮讓大囡疲憊不堪,又要照顧因阿娘逝世而病倒的小囡,可謂是極為艱難。 可是大囡咬牙堅持住了,再加上暗里有柔姬的幫襯,倒也磕磕絆絆又過了幾年。大囡忍辱負重,一朝涅槃重生,在十四那年,特意設計出現在蕭家的筵宴之上,以一曲‘綠腰舞’驚艷全場。 事后自然有上面人探問,賤奴之女大囡才顯露于人前。 也是時勢造就,大囡這一代的女兒并不多,蕭家是以聯姻起家,嘗到了其中的甜頭,自然不會放過,女兒自然是越多越好,樣貌才藝都出眾更為最佳。對家中的女兒培養,也是極為舍得下血本的。沒有身份便給你身份,什么都是最好,待長成之后自然為蕭家所用。 上輩子也是這個時候,蕭家曾私下里挑選過樣貌出眾的蕭家女兒。這些人里不光包括內五房幾個身份低下不得見光的婢生女,也有外八房的一些旁系的蕭姓女兒。一旦被選上,便會被安排進內五房并入族譜,雖身份地位不及正兒八經的嫡女,但其地位與前程也不是之前可比擬的。 上輩子大囡并不知曉這些,還是柔姬事后聽到些只字片語與大囡提過,才讓她上心。大囡素來狡猾如狐,又頗有心機,自然開始悄悄打聽關于蕭家的一切事物,才會有之后的一舞驚艷全場的事情發生。 之后果不其然大囡被蕭家人放入眼底,才脫離了伶院,正式進入蕭家內宅,彼時她已經十三歲。 因起步太晚,又是使了手段博出位,雖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大囡為許多人所瞧不起。又有視她如眼中刺的朝霞郡主屢屢作梗,大囡這才發現即使離開伶院,其實境況還是那般的艱難。 可是命是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能退只能進,大囡以野草般的韌性就那么咬著牙忍著辱活著。對于屈辱對于仇恨,她從始至終沒有放下,不報只是羽翼未滿,她不放過任何機會的為自己尋找往上爬的機會,甚至不忘一一反擊回去…… 想起上輩子所經歷的一切,大囡久久不能平復。 上蒼既然讓她重生而來,她自然不會放過自己僅有的優勢。她的優勢便是先知,而如今該做的都做的,能不能改變命運就只能看上天了。 大囡輕輕的吁了口氣,用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才將盆里的濕衣服擰干,在麻繩上撐開懸起。 這會兒的天氣還不太暖和,又是用井水洗衣,大囡一雙小手已經被凍得通紅。她手上之前燙傷所包扎的白布,早已被她拆下扔了。從小跌爬滾打什么苦沒受過,不過是被燙了一下,自然沒被大囡放進眼里,并且太過惹眼的東西并不太適宜出現在此時她的身上。 柔姬的婢女小桃匆匆跑過來,她望了望四周無人,才跑到大囡跟前。 “大囡你快去看看,小囡和王大娘起了爭執,人好像摔傷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ps:嘿,今天晚了點,閨蜜這兩天和婆婆鬧婆媳大戰,昨天便去陪她了,剛剛才回來。 ☆、第12章 ==第12章== 聽得此言,大囡一愣。 只是她素來心機深沉,自是不會在人前表露出不想管小囡死活的樣子。 小桃滿臉著急,不由分說拉著大囡就前處跑去,甚至沒注意大囡手里還拿著一件濕衣裳。 小桃的年紀比大囡要大上一兩歲,今年不過十一歲,也是個苦命的人。家中吃飯的嘴太多,便將她賣了換了一季糊口的糧食。因為年紀小,長得也不出挑,一直在伶院做打雜的女奴。后來柔姬身邊的女婢成了伶人,柔姬便將她要來做了婢女。 伶院人人都說大囡沒心沒肺,其實小桃才算是真正的沒心沒肺,明明命運待她那么苛責,可她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似乎渾不在意。換大囡她卻是做不到如此,所以她對小桃是羨慕的,也比較喜歡她臉上的那抹陽光。 一路跑到伶院廚房門前那處空地,此時已經圍了許多人。 俱都是伶院里打雜的一些婢女仆婦,還有若干打扮鮮亮的伶人。伶人和仆婦婢女還是很容易分清的,只用看其穿戴便能看出,伶人大多樣貌體態不錯,衣裳也頗為鮮亮耀眼,而仆婦和婢女則是一水兒的暗沉顏色。 空地正中央站了一名體態肥碩的中年仆婦,她身著湛藍色的粗布襦裙,腰前圍了一條暗褐色的類似圍裙似的東西,頭上包著同色的頭帕,臉上的肥rou因情緒太過激動而一顫一顫的,橫飛的口沫星子在太陽底下清晰可見,十分讓人膩歪。 此人便是王大娘,乃是伶院的一名雜役仆婦。本身是個寡婦,性格又潑辣,很容易便跟人起了爭執,因其是管事仆婦莫大娘的小姑,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與她去計較,也縱得她性子更為潑皮。 尋常與人爭嘴吵架,從來沒有敵手,誰得罪了她,經常能堵在人家屋前一罵就是一個時辰,在伶院有個綽號,人稱‘鬼見愁’。不過她倒也是個機靈性子,惹不起的從來不敢輕易去惹,甚是懂的逢迎。至于能惹起的,她則是完全又是另一張面孔。 也不知曉小囡到底是如何與其對上的。 只是小囡這會兒的情形不太好,瘦瘦弱弱的小身子摔倒在地,一雙小手下隱隱看得到血漬,似乎擦傷了的樣子。整個人半趴在地上,小臉上沾滿了灰塵和飽受委屈的淚水,看起來極為狼狽。與站在她身前不遠處,一手直指一手叉腰呈茶壺狀并破口大罵的王大娘相比,簡直就像被老鷹叼住的小雞崽。 王大娘依舊滔滔不絕的罵著,大體意思就是小囡走路沒長眼,撞了她腰還悶不吭氣想跑,她一大把年紀了腰都快被撞折了。再加上一旁有圍觀者議論紛紛,大囡倒也明白了前因后果。 其實看王大娘那副樣子,就是知道她肯定沒什么大礙,這分明就是找茬。 這確實是找茬。 大囡也曾碰到過許多這樣的事情,只是隨著她年紀越大,誰敢找她的茬,她便會不依不饒沖上去咬你一口,弄不死你也要讓你難受著,漸漸這種情形逐漸便絕跡了。 小囡的這種遭遇并沒有出乎大囡的所料,這只是開始,只要你不反抗,那么接下來等著的還有許多許多。 圍觀的眾人都是一臉竊笑的看著熱鬧,并沒有發現后面來了兩人,再加上大囡和小桃年紀小個頭矮,更是不顯眼。 若是讓大囡來選,她是不想管此事的。 她之前所說的話并不是作假,也并不是說給小囡聽的。只是她被小桃強拉了過來,小桃此時滿面焦急的望望她,又望望場中的情形,急得淚花都快出來了。 小桃其實和小囡并沒有什么交情,說白了她會如此著急,也是因為小囡是大囡的親meimei。 要不蕭九娘怎么會自詡虛偽呢? 小桃是柔姬的婢女,事后柔姬定然也會知曉此事。大囡即使明白自己心性惡毒,虛偽且睚眥必報,可她卻不想在柔姬面前落下一副不好印象。畢竟大囡現在還不過十歲,即使與親妹鬧了別扭,會如此心狠的不顧她死活嗎? 所以此事必然要管。 大囡幾乎沒有什么猶豫便擠入人群,小桃焦急的想跟過去,可又怕給柔姬惹事,只能縮著后面忐忑不安的看著場中的情形。 大囡的動作極為敏捷,只是幾下便擠到了場中去,旁人還來不及反應,就見一團還帶著水滴的物體劈空砸在了王大娘的臉上。 場上眾人發出一陣驚訝的低呼,還來不及反應,就見大囡像一只小獸似的直撲王大娘而去。 王大娘罵得正爽快,突然被一物狠狠打在臉上,又濕又疼讓她根本整個人都蒙圈了,整個頭臉都被那物罩住,她還來不及扯下來,就感覺自己受到重擊,人頓時被撞翻在地上。 敵強我弱,尤其又是王大娘這種上了年紀的老寡婦兼老潑皮,大囡可沒想與她打嘴官司。 什么樣的人,怎么個對待法,她在這伶院里生活了近十載,自然是極為明白。 大囡整個人都騎在了王大娘身上,緊緊壓在她靠近胸腔的位置,騎上去后,她眼疾手快的將那件濕衣裳從王大娘頭上扯下來,三環兩繞將王大娘的兩只胳膊纏起來,然后又一屁股坐在上面。 王大娘發出一聲驚駭的尖叫,圍觀的一眾人呆呆的望著眼前這混亂的場面。 大囡體格看似瘦小,其實勁兒還是挺大的,不光因為從小要做些洗衣抬水的粗活,也與常年習舞有關,動作那叫一個快很準。見王大娘被自己鉗制的上半身動彈不得,她伸出手便抓住了王大娘的發髻,在眾人驚恐的眼神中,對著地面就是一撞。 ‘咚’的一聲,撞了一下不算完,一點都不手軟的連著又是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