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節
楊氏一聽就不同意,“她jiejie有個那樣的名聲,就算不是水性楊花的,估計也好不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她又是被人家退親的,憑啥要我兒子娶她那樣的???她要是也像她jiejie,我們不是要虧死了!以后要后悔死了!” “云二舅母可以趕集的時候去看看那家女娃兒品貌怎樣,她jiejie也是被人誣陷,不管真假怎樣,她在鎮上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識字,知書達理,家境好,娘家的人也都明事理。雖然退了親,還是有幾家求親的人。云二舅母先看過了,若是滿意,我再請媒婆去說項,爭取讓他們答應這門親事?!甭櫞罄勺屗M管去看。人家答不答應還兩說。 楊氏的臉色頓時就不好了,“被你吹的天花亂墜,不過一個名聲不好,被退親的而已!還瞧不上我們家?連名聲都沒有了,還指望啥找多好的人家???”心里卻有些意動。 次一天正好逢集,她就趕集轉到了那姜家的門口,正碰見姜家二閨女出來接賣菜的姜婆子。這一看,楊氏還真有些滿意。之前她沒少在鎮上轉悠,瞧哪家閨女好。那時候就瞧中過這姜家二閨女,都打聽好了,找媒婆一說,卻是已經定親了。 只是現在她不想愿意這門親事了,有個水性楊花的jiejie,娶這樣的女娃兒,以后不是要給兒子戴綠帽子??? 從鎮上出來,她沒有回家,而是到了白石村,坐在作坊里,等著云朵做飯,還跟云朵念叨抱怨,“就不會找個好的!要是跟她jiejie一樣,我們云家可就被她毀了!” 云朵把菜下鍋里,頭也沒抬,“你看上的女娃兒,個子高,相貌好,又要讀書識字,家境好,還得鎮上的,你數數鎮上這樣的女娃兒有幾個?她們都嫁到了哪?” 楊氏撇著嘴不吭聲了,鎮上好些女娃兒不外嫁,要么就找別的鎮的,還有往縣城里攀的。 猶豫了兩天,楊氏提出了要求,“陪嫁要豐厚!以后不準跟她那個jiejie來往!娘家也要少來往!” 后兩個都不是問題,這里的女娃兒嫁了人,就是婆家的人,走娘家都要告訴婆婆。明事理的婆婆不說難聽的,遇到脾性不好的還會罵一頓。 “陪嫁的事兒,讓媒婆先探探口風吧!”聶大郎出去請媒婆。 結果姜家不愿意,說楊氏太潑辣惡毒了,寧愿找個窮人家的,讓閨女去過苦日子。 媒婆說了她是受聶大郎和云朵的托付,好話說了一籮筐,“雖然那楊氏脾氣有些不好,不過她都是針對外人的,自家人可是很護窩子的!” 又說起賣閨女的事兒,“之前想著給閨女找個伴,不做那孤魂野鬼,沒想到云朵福大命大,沒有死。已經跟了聶大郎了,也只能繼續跟了他。不過現在倆人的日子那是過的紅紅火火的,作坊的生意都做到府城去了!倆人又是實誠護短的人,他們大姐娘倆現在還養著呢!在陳家的時候瘦黃瘦黃的,如今你們是沒見,養的珠圓玉潤的,那穿戴比我還好呢!所以這大舅子以后也保管錯不了。就一個兒子,沒人分家產,家里東西都是他的。那楊氏還指望兒子兒媳婦養老孝敬她,她就算跟外人罵架,都不會對兒子兒媳婦擺臉子的!” 姜婆子聽媒婆說這樣的話,也有些心動了。大閨女出了那樣的事兒,她氣死都沒有辦法了。二閨女退親之后,雖然也有說親的,不是歪瓜裂棗,就是一堆條件,要一堆陪嫁的。 媒婆看有戲,忙又說了好些好話。 也就是聶大郎和云朵出頭,要是楊氏請了媒婆來,姜婆子根本考慮都不會考慮。 媒婆得了答應的信兒,如釋重負的松了氣,連忙給聶大郎和云朵報信兒,說要領云光孝去相看。 聶大郎把云光孝叫過來,囑咐了幾句,趕騾車把他和媒婆送到鎮上。 云光孝不太甘愿的樣子,因為姜家二閨女的情況他也知道了,人家都不愿意跟她退親了,聶大郎竟然說給他,還一副他高攀的樣子,說啥讓他好好表現,誰愿意娶個戴綠帽子的媳婦兒??? 聶大郎知道,他去了就會同意的。在街頭等了沒有太久,媒婆就一臉喜氣的出來,跟聶大郎說十之**就成了,只管等信兒就是了。 云光孝也沒有說啥,拽著臉回了家。 云朵問情況,“之前還一臉不情愿,好像虧著他了一樣!” 聶大郎笑,“他們去的時候碰到了另一個相看的,云光孝就同意了?!?/br> 云朵眨眨眼,就這么簡單? 云光孝不僅碰到了另一個相看的,還見到了姜家二閨女,兩廂一比較,云光孝那臉就占了優勢,背后又是聶大郎和云朵。姜家就有意答應了。而另一個相看的相貌不如云光孝,媒婆卻把他家里境況說的很好,云光孝心下就起了斗意。 姜家很快傳來信兒,可以商量下定,但彩禮要了不少,因姜家二閨女之前定親的人家彩禮給的多,出了事兒就立馬退親,姜家兩個兄弟也都憋著氣,想給meimei找回面子,讓云光孝多準備彩禮,以示重視。不過陪嫁他們也不會少了。 楊氏直接氣的跳了起來,“二十兩銀子???賣閨女也沒有這樣的!不行!他們以為自己閨女是朵金花兒??!張口要二十兩銀子的彩禮,也不看看自家閨女啥樣!名聲都已經沒有了,說親的凈是些歪瓜裂棗,我們要她已經不錯了,還獅子大開口???” 媒婆看看聶大郎,勸著楊氏別發火,說了姜家的意圖,“不是為了多要彩禮,而是為了扳回面子!之前退親的那家拿了不少,退親之后,姜家就說給閨女找個更好的人家。人家也說了,禮金姜家不要,給閨女當做壓箱底還拿過來,陪嫁也不會少了。因為他們家地離的遠,說要出錢在花石溝這邊買幾畝山地陪送!” 那楊氏也不愿意,“他們家扳回面子,卻讓我們家大出血,沒門!這不是賣閨女是啥?誰家定親要二十兩的???” 媒婆還真跟她細數了一下,鎮上幾家拔尖的女娃兒都要了多少彩禮,有人光禮金都二十兩銀子。楊氏要找那樣的,她也可以幫著說,但要做好拿彩禮的準備。更要做好被拒絕的準備。 楊氏氣的胸口起伏,讓聶大郎再找別的人家。 聶大郎嘆道,“云二舅母現在也是名聲在外,那姜家閨女能娶進門,就是撿漏了。你也說了,多是些歪瓜裂棗,不是長得丑就是個子矮,娘矬矬一窩,為了以后的孫子考慮,也要找個好的。至于這二十兩銀子彩禮,姜家不也說了,禮金會給閨女壓箱底,和陪嫁一塊帶過來。真要是花個幾兩銀子,辦成了事兒,人家反而會說嘴,不僅說姜家閨女,也會說云家娶個不咋樣的媳婦兒,也只能娶個不咋樣的媳婦兒了。給姜家面子,也是給云家掙面子。事情辦漂亮了,也好叫那些之前不愿意的看著后悔。也順便展示一下云家的財力,云家日子過好了!” 楊氏哼了一聲,“說了好聽,二十兩銀子你以為跟你們一樣那么容易??!” 聶大郎想到箱籠里那些料子,今年穿不著的,放到明年也一樣穿不著,只會一直壓在箱子里,然后在某一天拿出來處理掉,就道,“定親的時候,我跟云朵送兩匹料子吧!不用買,也省了點錢?!边@門親事促成,不讓楊氏隨便找個同她一樣脾性的,小丫頭以后會少些麻煩。 楊氏不滿意的抿著嘴,“兩匹料子就打發人,怪省事兒!” 聶大郎微微笑,“添箱那是在成親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少了?!?/br> 媒婆一看楊氏臉色緩和,忙說好話兒,夸云家日子越過越好,“……光這柿餅都不知道一年能掙多少!” 楊氏看著聶大郎,瞥了眼媒婆還在,沒有把心里想的說出來,等媒婆走了她才說,“既然光孝的親事兒交給你們了,你們不表示點?這門親事這個樣子,說出去也不是啥多光彩的,要是以后出了事兒,整個云家可就被毀了!” 聶大郎目光淡冷的看著楊氏,嘴邊還帶著笑,“云二舅母,嚴格說起來,你不是我的岳母,雖然生了云朵,買賣既成,你也不是她娘了。云朵對你們報以善念,幫扶拉拔,但若云二舅母一次次寒她的心,最后即便云家遇難,我想她都不會再有那份同情憐憫?!?/br> 楊氏沉著臉看他,“你說這話是啥意思???” “意思難道云二舅母不清楚?”聶大郎挑眉,站起來,“那丫頭心眼兒很實,對她好的人,她都盡力去幫扶照顧。對她不好的……聶家二房即便跳的再高,他們也得不了好兒?!闭f著,拍了拍衣擺,深深看了眼楊氏,起身離開。 楊氏臉色難看的坐了好一會,抿著嘴罵道,“我哪里對她個死丫頭不好了???” 等過來拿衣裳料子,卻沒有再說表示的話。 云朵還有些不愿意給她,這些衣裳料子雖然不是她花銀子買的,卻也是她掙過來的,大姐都舍不得穿。想想她的秋裝,云英抽空幫她趕了一身,聶大郎給她做了兩身,買了一身,也夠她替換了。拿出一匹綢布一匹緞子給了楊氏。 看她給的不情愿,楊氏也心里不高興,“我這當娘的,還沒穿過你孝敬的衣裳!” 云朵不理她,身上穿的就是從這拿走的綢布做的褂子,還說這話,楊氏這選擇性遺忘癥發作真及時。 楊氏包著兩匹料子,并四塊香皂走了?;亓思?,準備了彩禮,到姜家下聘,定了親事。 村里村外的人都在說云家大手筆,單禮金就拿九兩銀子,還有那些衣裳料子,首飾,雞魚rou,喜餅和酒什么的,可是得好一筆銀子花。 楊氏到處說自己定兒媳婦花了二十多兩銀子,更是引來一片羨慕。 姜家扳回點面子,也還算滿意,準備在花石溝附近買幾畝山地,作為二閨女姜麗錦的陪嫁。 只是等他們打聽問詢的時候,被告知,花石溝附近的山坡荒地,都是張秀才家的。 云朵正在家里擺弄菊花,全是白色半開的甘菊,她準備曬制一點菊花茶自家喝。聽花石溝附近的山坡荒地都是張秀才家的,挑了挑眉,“他們買那么多山坡荒地準備干什么用?” “應該是準備種樹?!甭櫞罄牲c頭道。 云朵瞪眼,張秀才明顯的居心叵測! 聶大郎笑著摸摸她的頭,“管他們要干什么,與我們無關就好?!?/br> “是狐貍,總要露出尾巴來的?!痹贫潼c頭。 張秀才也心驚云朵和聶大郎的財力,清湖兩岸被買光了,單一個作坊,會有那么多進賬???只有那些雇工,就算再拼了力的干,也不過出那些淀粉面粉。即便云朵在縣城給大戶人家做飯,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銀子。山地就算了,現在正在蓋的院子也不小,全部蓋好,再加上家具擺設,沒有幾百兩銀子絕對下不來。 那這些銀子都出自哪里? 張秀才讓人聶氏使人打聽了,不過一點信兒都沒有。那些花兒和藥草進了作坊就沒有再出來,問題肯定就出在那些花兒和藥草上。所以他一口氣把花石溝附近的山坡荒地都買了下來。 聶大郎把跟張秀才家接壤的山地劃出來有五畝,轉讓給了姜家。 一下子買好幾畝山地,姜家也有些忐忑,只聶大郎已經劃出來,定親的禮金又不少,他們也已經說了陪嫁的事兒,就咬牙應了,明年春上,成親之后就記在姜麗錦的名下。 天越來越涼,很快到了十月,到顧大郎和楊春草成親的日子了。 云朵給楊石頭放了假,讓他準備楊春草的親事,把楊春草叫過來,讓她兩塊料子做衣裳。 楊春草知道推了云朵也會送去,紅著臉道,“那給我兩塊棉布就行了,綢布我也穿不出樣子,穿那個也不好干活兒了?!?/br> 云朵就給她挑了兩塊細棉布,并一對柳葉銀耳墜,給她添箱。私下又給了一套金盞花的水乳和兩塊竹炭皂。 石頭嬸子陪著楊春草一塊過來道謝,把那套金盞花的水乳又送了回來,“那香皂我們就收了,這東西可不能收!” 楊春草跟顧大郎打聽了,這樣的護膚水乳,一套要幾兩銀子,一家人都嚇了一跳。楊春草之前可用了兩瓶,還用了兩小盒蘆薈膠。既然知道了貴重,她咋能要這么貴重的東西。 云朵笑著把東西推過來,“春草之前可是幫了我不少忙,以后還有事兒要你幫忙的。這一套水乳也是我的一點心意,賣著貴,自己做的卻不要錢的!” “啥不要錢,那些花兒和藥草都得花錢買,你還要費勁兒做。光這瓷瓶都要不少錢訂做。你對我們好,我們都知道。心意我們收到了,但這東西我們不能收!”石頭嬸子忙又推了過來。拿人幾兩銀子的東西,她覺得心里不安,覺得燒手。 楊春草一臉為難,東西她不收,云朵會不高興,可這么貴重的東西她實在不能收下。 云朵看著,想了下,就沒有再推,把她試驗的精油皂拿了兩塊,“是試做的,還不太成功,你拿這個回去洗臉,不僅洗的干凈,洗完臉上也潤潤的?!苯鸨K花水乳雖然是她的心意,但楊春草用完,以后就不可能再用了。她也不會花幾兩銀子買這個就為了抹臉。收了反倒叫她心里不安。 楊春草松了口氣,精油皂沒有再推辭,收下道了謝。 聶蘭跑過去打聽云朵給楊春草添箱都添了什么東西,聽是兩塊棉布一副銀耳墜,撇了撇嘴。馬上就和大姐的一樣了。對外人都這樣好,對他們卻小氣的不行! 劉氏在甘氏和張氏跟前吹風,“一個外人,就算再好,也不該添箱添那么多東西吧???兩塊布都是多了,竟然還添了一對銀耳墜,可真是大方??!聽說云家兒子定親,大郎幫著跑腿兒,他們還送了兩匹布!都是綢布和緞子呢!果然是向著娘家的,定個親就拿那么多,成親還不知道要拿多少呢!我們這些人簡直沒法比!” “兩匹布???”王荷花驚道。她認親的時候,云朵才只給了她兩塊料子,總共做兩身衣裳。一匹布就夠兩身了,要是大匹的能做四五套。 劉氏哼道,“可不是!是兩匹!云家下聘拿的就是!這是明面上的,私底下還不知道給多少呢!”她心里嫉恨死了。楊氏那個賤人也能找到鎮上的女娃兒做兒媳婦,她四郎說了多少都不愿意。 王荷花心里止不住的羨慕,要是不分家就好了!吃穿上肯定比鎮上那些人要強了。 “把你們分出去,你也有那個本事過好吧?”甘氏沉著眼神看劉氏。 劉氏臉色不好。 “吃上飯吃不上都不一定,沒本事就閉上你的嘴!”甘氏沉聲喝斥。 劉氏撇著嘴,“我們家運氣被人占光了,累死也發不了的?!?/br> “就你這好吃懶做的,天上掉餡餅也不會砸著你!”甘氏是越來越看不過劉氏了,一點事兒就回來攪合攪合。 老不死的!就知道看不起她,天天踩著她!劉氏心里憋著火,不在家里待了,轉悠了大兒子家來。 孫瑩兒現在是安安穩穩在家帶娃兒,空出手來就做點繡活兒??磩⑹嫌帜樕缓玫倪^來,抬了抬眼皮子,腳下不停,推晃著小木床,搖著兒子,手里繡著屏風。 劉氏看到孫子,找回些自信,“大房的兒媳婦可是到現在肚子都沒動靜呢!”王荷花成親也半年了,一點動靜沒有。云朵那個小賤人更不用說了,估計那個病秧子不中用,也生不出來的! 從聶二郎家里出來,見柳氏抱著聶嬌,拎著一個大包袱過來,劉氏忙上前道,“呦!三弟妹這是干啥去???這么大包袱,兜了啥東西???” 柳氏笑道,“幫云朵鋪子做的繡活兒,我要照顧嬌兒,好些天了才做了這么點。不跟二嫂說了,我還等著送過去呢!” 劉氏看著她的背影,呸了一聲,“都去巴結那小賤人!以為得了好處,一點繡活兒能得幾個錢,就高興的一副攀上高枝兒了的樣子!” 云朵正準備把這一批玩具送到縣城去,再把云英和云笑接回來。 剛開始云英不敢留在鋪子里,更不敢去龐仁的別院去住,就在鋪子里面隔出了點,做成了兩層的,住在鋪子里。云朵開始陪了幾次,漸漸的,云英膽子大起來,隔壁是齊掌柜的吉祥點心鋪子,龐仁又經常過來,招呼人買東西,云英也沒有開始那么彷徨茫然了。 看到柳氏送貨過來,云朵拿了賬本記上,給她結算了手工費。 柳氏拿了一百多文錢,沒有走,而是帶著聶嬌坐了一會,跟云朵說起閑話,“屋子快上梁了吧?估摸著方二郎該過來了,做木工活兒的,即使不住下,晌午也是要管飯的?!彼丛贫鋵Ψ蕉蓻]有好臉色,所以提醒她一句。 “快了,過了春草成親的日子就上梁。我正要去接大姐回來呢!”云朵應道。 柳氏笑著轉了話題,“我也正準備叫我娘過來住幾天,幫我照顧嬌兒。她這眼看著快周歲了,要會走路了,我一個人還真看不住她。我娘來了,我也能清閑幾天了,你有要幫忙的,直接支會我一聲?!?/br> 云朵笑著應聲,給聶嬌拿了兩塊點心吃。 次一天,早早的起來,裝了一騾車玩具,云朵穿上薄襖,擠在騾車旁邊,聶大郎趕著車把玩具送到縣城。 先請了龐仁的那兩個按摩的丫鬟幫忙看幾天鋪子,簡單吃了飯,接了云英和云笑回家。 村里已經很熱鬧了,明兒個就是楊春草出嫁的日子,不少人都聚集在楊石頭家,添箱的,說話的,很是熱鬧。